首页> 中国专利> 扫描转换法及采用该扫描转换法的扫描转换装置

扫描转换法及采用该扫描转换法的扫描转换装置

摘要

一种扫描转换方法,其目的在于把由条扫描线(N:正整数)所构成的2∶1隔行扫描视频信号转移为逐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存储装置(23)具有对应于N+1条扫描线的地址。把用于N+1条扫描线的存储器(23)的地址进行循环,从而逐个地把隔行扫描视频信号“写”入到该地址,同时以两倍于“写”的速度,从已写入的地址中,两次重复地将信号“读”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851056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86-04-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85105622

  • 发明设计人 新井武;江原正己;植山浩行;

    申请日1985-07-23

  • 分类号H04N7/01;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栾本生

  • 地址 日本大阪府守口市京阪本通二丁目18番地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1:57: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1989-02-08

    审定

    审定

  • 1986-10-08

    实质审查请求

    实质审查请求

  • 1986-04-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echnical-field id="technical-field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转换方法,用于将隔行扫描系统传输的电视信号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的电视信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方法的装置。更进一步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将2∶1隔行扫描系统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消除诸如由隔行扫描系统引起的行闪烁之类的各种影响,以使图象质量得到全面的改善,对于将隔行扫描系统的电视视频信号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的电视视频信号的装置,在该技术领域中,已经做了叙述。

例如,在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系统电视信号中,用每1/60秒隔行扫描传输262.5扫描行的场周期信号,以形成相当于两个场的525扫描行的一个帧图象。换句话说,每1/60秒构成了每个不同场的视频信号,因此在1/30秒的期间形成了一帧图象。扫描转换装置用来在指定的定时处,存储传输的场周期间信号并读出该信号,从而将构成一个帧的二个场的视频信号,从隔行扫描转换为逐行扫描。这样,再现了高质量的图象,该图象的场频率和隔行扫描系统相同,而其扫描线数量则是隔行扫描系统的两倍。

图1是一个框图,表示常用的扫描转换装置的构成。以这样一种扫描转换装置对输入视频信号进行临时地数子化处理以便在指定的时刻执行“写”和“读”操作,从而将原输入信号再生为同样的模拟信号。

参见图1,把2∶1隔行扫描系统的视频检波后的输入视频信号输入到模-数(A-D)转换器2,把其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把它“写”入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器3中。该存储器3具有“写”入输入数据的一些时间以及由时间分割方式持续“读”出写入数据的时间。把由“写”入和“读”出定时转换和构成的数字信号,从存储器3中顺次输出。再把从存储器3中“读”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到数-模(D-A)转换器4,将其再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5,并把该模拟视频信号供给CRT等显示装置(图中未画出)。用一个定时信号产生器6来控制A-D转换器、存储器3和D-A转换器的各个定时。

尽管表示常用结构的框图只是对一个信号系统进行了解释,而且可能只把一个这样的电路应用到处理亮度信号的黑白电视接收机,但是在处理由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构成的多个信号,或处理在彩色电视接收机上应用所要求的红、绿和蓝各个基色信号,则必须把图1所示的电路应用到各个信号系统。

现在通过图1和图2,对上述的常用扫描转换装置的工作进行扫描。

图2是一个用来解释存储器3的“写”和“读”信号定时的图解。图2上部的数字7表示用2∶1隔行扫描系统传输的视频信号波形,而在它下面的数字8表示隔行扫描中的垂直扫描电流的波形。图2下方所示为定时,在这些定时处,存储器3对于上述波形7和8分别执行信号的“写”和“读”。

如图2所示,在存储器3的操作定时中,横座标表示时间而纵座标表示存储器3的存储地址,非连续阶梯实线9表示存储器3的“写”定时,而连续虚线10表示存储器3的“读”定时。此外,符号1H表示隔行扫描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符号1V表示隔行扫描中的一个垂直扫描间隔,符号1H′表示逐行扫描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根据图2,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垂直扫描间隔1V在隔行和逐行扫描系统中是一样的,而在逐行扫描系统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1H′是隔行扫描系统中水平扫描间隔的一半。

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把水平扫描间隔和垂直扫描间隔之比选为1∶7.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15条扫描线形成了一个两场的图象帧(一帧)。

当把一个特定场(例如图中左边的场)中传输的视频信号7“写”入存储器3时,把一条扫描线的信号“写”入一个指定的地址,而对于扫描线的下一个地址是空的,所以把下一条扫描线的视频信号7“写”入其中,把这种“写”操作反复进行。当把一个场的视频信号7“写”入后,把这些扫描线的视频信号7相继地写入一个紧接着的场中(如图2的右边所示)的空地址,该空地址是隔了一行的,在前一个场中没有信号“写”入。

把用前述方法写入的视频信号7,以两倍于“写”入速率按照地址顺序持续“读”出(在图2中,表示“读”定时的虚线10的斜率是表示“写”定时的实线9的斜率的两倍,因此,可以认为“读”速率是“写”速率的两倍)。如上所述,这种“写”和“读”的定时是由定时信号发生器6供给的。

让我们来考虑“写”期间,在隔行扫描的视频信号7的特定场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里,存储器3的工作情况。在扫描间隔A中的a1-a2期间内(期间a1-a2是扫描间隔A的第一半)“读”的是写入地址ADa1-ADa2的信号,写入ADa1-ADa2的信号是这样一个信号,它是由ADa1-ADa2部分向左面延伸所指出的写期间中的信号,即是前一个场中的一个1H期间B的视频信号。

进一步,扫描间隔A的第二半a2-a3中“读”出的是现在“写”入间隔A中的1H期间A的视频信号。

因此,在1H时间单元之中,通过对连续的两个场的视频信号交替排列,便形成了从存储器3中读出的一个场的视频信号。所以,通过把这个垂直扫描频率与遂行扫描系统相同,而水平扫描频率为其两倍的信号显示在CRT之类的显示器上,便可以逐行扫描再现图象。换句话说,在这个先有技术的例子中,是以无间隔扫描方法在一场中再现了由15条扫描线形成的图象。从而,将隔行扫描系统转换成了逐行扫描系统。

在前面的叙述中,为便于说明,选取水平扫描间隔与垂直间隔之比为1∶7.5,因此,当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时,在一场中将有15条扫描线。应该指出的是,在现行的NTSC系统中,水平扫描间隔对垂直扫描间隔之比为1∶262.5也就是说当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时,一场中的扫描线为525条。

尽管所描述的是把一个水平扫描间隔作为信号的写入和读出的最小单元,在同一存储器3中同时进行信号的写和读,但实际上这种操作是以时间分割的方式进行的。

在上述先有技术的例子中,如图2所示,存储器3要求有X-X′地址。更详细的说,为了通过写一条扫描线的视频信号,并通过空出一条扫描线的信号可以写入的地址,以将下一扫描线的视频信号顺次写入下一地址,从而把一个场的视频信号写入,所以要求的地址总数应是能够存储一场视频信号的地址的两倍。存储器3所要求的容量应该能存储两场(一帧)视频信号。

在对图1所示扫描转换器的解释中,假设在A-D转换器2中对一个水平扫描间隔进行了910次取样,即该取样的频率是彩色电视系统中彩色付载波频率的四倍,而且在NTSC系统视频信号中,由8位信息组成了一个象素,作为一帧而被存入的信息量P为:

P=910×525×8=467KB(字节)

据此,要求存储器3存储极大量的信息。

因此,当存储器3被制成大规模组件时,所花费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且存储器3所占据的空间也随扫描转换器的设置而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扫描转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存储转换所需要的存储器的容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使用小容量的存储器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小型扫描转换装置。

简而言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转换方法,该方法准备了一个存储器,它的容量,只需能存储比形成隔行扫描一个场的扫描线数大的最小整数条扫描线的视频信号,以便用循环的方法逐次将隔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写”入存储器的各个地址,而且在“写”过程中,以两倍于“写”的速度“读”出地址的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扫描转换器中,还包括上述存储器的“写”和“读”定时控制装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存储器可以有这样的存储容量,它能存储大约一场隔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而且不必象通常情况下要求存储器能够存储两场视频信号。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扫描转换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装置。

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叙述中可清楚的了解到,对本发明的上面描述以及其它目的、特性、观点和优点。

图1是表示常用扫描转换器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2是用来解释存储器的“写”和“读”定时信号的示意图;

图3表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存储器的操作定时;

图4表明了执行2∶1隔行扫描的NTSC系统的视频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场的信号波形;

图5表明通过隔行扫描出现在显象管上的扫描线的状态;

图6表示信号波形,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存储器的工作;

图7是一框图,它表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

图8是框图表明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结构;

图9表明当标准的2∶1隔行扫描系统传输的视频信号输入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存储器的工作定时;

图10表示当非标准2∶1隔行扫描系统传输的视频信号输入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存储器的工作定时;

图11是一框图,它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控制电路的详细构成;

图12是一定时图,它表明标准系统视频信号输入时,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工作;

图13是一个时间图,表示当输入为非标准系统视频信号时第三实施方案的工作;

图14是一框图,它表明了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案的结构;

图15是解释第四实施方案工作过程的定时图;

图16表明第四实施方案的各个部分的输出信号波形;

图17是一框图,它表明了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结构;

图1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的定时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0和21是表示第六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的定时图。

现在参考图3,对本发明的扫描转换方法,尤其是实施该扫描转换方法时存储器的工作控制进行描述。

图3表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工作定时。参考图3,参考数字7表示由2∶1隔行扫描传输的视频信号波形,数字8表示隔行扫描中的垂直扫描的电流波形。在波形7和8下面,表示了存储器的“写”和“读”操作定时。也就是说,图3表明了对于视频信号波形7和垂直扫描电流波形8,存储器“写”和“读”信号的定时。在图3所示的工作定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地址,实线9表示存储器的“写”定时,虚线10表示存储器的“读”定时,它们是以与图2所示先有技术的存储器的工作定时对应的形式表示的。

此外,符号1H表示隔行扫描系统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符号1V表示一个垂直扫描间隔,而符号1H′表示逐行扫描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这些符号表示与图2相似。如图3所示,在隔行扫描中的垂直扫描间隔1V和逐行扫描中的垂直扫描间隔相同,而逐行扫描中的水平扫描间隔1H′是隔行扫描中的水平扫描间隔的一半。

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选取水平扫描间隔对垂直扫描间隔之比为1∶7.5。于是,在2∶1隔行扫描系统中,由15条扫描线组成的一个图象帧是由两个垂直扫描操作(两场=1帧)形成的。

为了将由(2N+1)/2条扫描线分别形成的两个场隔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转换成为场频率(即垂直扫描频率)相同而扫描线数量为其两倍的遂行扫描系统电视视频信号(其中的N为自然数,在图3中对于7.5条扫描线选择N=7),在本实施方案中采用了一存储器,它具有可存N+1条扫描线的隔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的地址(2N+1)/2+(1/2)=N+1,在图3中,选N=7。换句话说,通过一个存储容量为先有技术存贮器的存贮容量一半的存储器,可以完成扫描线转换。

存储器的“写”和“读”信号控制是周期性地循环N+1条扫描线的地址。如图3所示,这种地址的循环与垂直偏转周期1V並不匹配,各个垂直扫描间隔中的特定水平扫描间隔信号所写入的存储器地址,有一个相当于写入一个 1/2 H信号的偏移。存储器受到的控制是这样的:当把存在各条扫描线的地址中的视频信号以两倍于“写”操作的速率两次“读”出的同时,把隔行扫描系统的各个场中,每一扫描线上的信号依次写入这些地址。

在两次重复“读”期间,首先“读”的是正在“写”的的场的前一个场的视频信号,然后“读”的是正在“写”的场的视频信号。

参考图3,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在存储器的操作过程中,现在考虑的是在一特定场中的水平扫描间隔A。在水平扫描间隔A中的期间a1-a2中(期间a1-a2是水平扫描间隔A的一半並与1H′相对应),“读”出写入地址ADa1-ADa2的信号。在图3中,写入地址中的信号相当于ADa1-ADa2线段的左半部分和实线相交而截取的实线部分,即是由前一场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B所表明的一条扫描线的视频信号。此外,在水平扫描间隔A中的另一个期间a2-a3“读”出的是该水平扫描间隔A中正在进行“写”的场的一条扫描线的视频信号。在a1-a2和a2-a3各个期间的信号读出,都是以两倍于“写”操作的速率进行的。

虽然对信号“读”和“写”的描述是把一个水平扫描间隔作为最小单元在同样的存储器中同时地执行“写”和“读”操作,但实际上这种操作是以时间分割方式进行的。

因此,通过使垂直扫描频率和隔行扫描中的垂直扫描频率保持相同,而使水平扫描频率为隔行扫描中水平扫描频率的两倍,便可将读出的视频信号信息转换成为可在例如CRT这样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模拟信号。这样,就可以把隔行扫描系统图象转换成逐行扫描系统的图象。

这就是根据本发明的扫描转换方法的特性。

所以,根据本发明,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可以为先有技术存储器容量的一半。在下面的比较中,假设当把本发明应用到标准NTSC系统时,在一个水平扫描间隔内取样910次,而且一个象素的信息量是8位,则被存储的信息量P′如下所示

P′=910×263×8=234KB(字节)

因此可以认为上述信息量是先有技术的信息量467KB的一半。

现在参考图4到图6,叙述将本发明应用于NTSC系统时,怎样正确的转换为逐行扫描。

图4表明执行2∶1隔行扫描的NTSC系统中的第一和第二场视频信号的信号波形,符号VB表示垂直回扫间隔,垂直扫描周期与水平扫描周期之比为262.5∶1。

为了便于叙述,图4中的信号波形以下述方式编号:在第一场的垂直回扫间隔中出现的第一个完整的水平扫描间隔用①表示,以后顺次出现的各个水平扫描间隔分别由②、③…依次表示,在第一场的最末端以及第二场的起始端出现的水平扫描间隔用表示。对于第二场来说,紧接在水平扫描间隔后出现的第一个完整的水平扫描间隔用①′表示,而以后顺次出现的各个水平扫描间隔依次由②′、③′、…表示。在第一场的水平扫描间隔①的前面个水平扫描间隔(即是在第二场的最末端出现的水平扫描间隔)由′表示。

图5表示以上述方法编号的视频信号隔行扫描期间,出现在显象管上的扫描线的状态。进一步地说,图5(A)表明了第一场的状态,而图5(B)表明了第二场的状态,图5(C)所示为第一场和第二场重叠而形成的一帧的状态。从图5中可明显看到一个图象帧是由两场的隔行扫描所形成。

现在参考图6,来描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存储器具有存贮(N+1)=263(因为262.5=(2N+1)/2)个执行这种隔行扫描的视频信号的地址,以便循环这些地址从而借助于图3所述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写”和“读”。

考虑存储器的操作,设在标号为N或N′的扫描线中(在图6中选作为或′),所述扫描线的信号被写入存储器的一个相应地址M中。

在第一个时刻,把先写入地址M的信号从存储器中“读”出,该信号实际上就是存储器的前一个周期的地址M的信号,即是前面的视频信号263条扫描线。所以,当现在写的扫描线的数与第一场中的N相对应时,该扫描线所在场的前一个场是第二场。第二场的各条扫描线分别由①′~′表示。因此把扫描线(N-1)上的视频信号作为其结果读出。在扫描线N中第二个时刻从地址M中“读”出的扫描线N上的视频信号,是在第二场“读”时刻“写”入的。

同样,如果在“写”入时的扫描线数与第二场中的N′相对应,则该扫描线所在场的前一个场是第一场。第一场的扫描线分别由①~表示,因此第一场的扫描线N上的视频信号在第一个时刻“写”入,而在扫描线N′上在第二个“读”操作期间被“写”入的视频信号,在第二时刻被“读”出。

因此,在隔行扫描的一个场间隔中,视频信号从存储器中以…,N-1,(N-1)′,N,N′,N+1,(N+1)′,…的顺序连续“读”出。把视频信号在CRT这类的显示部件上显示,从而形成了遂行的扫描图象,该图象在一个场间隔中所具有的扫描线为隔行扫描系统一个场中扫描线的两倍,如图5(C)所示。

现在参考图7,对实施上述扫描转换方法的扫描转换器的实例加以说明。

图7是一框图,它表明根据本发明的扫描转换器实施方案的结构。

参考图7,数字21表示模-数(A-D)转换器,22表示串-并转换器,23表示存储器,24表示并-串转换器,25表示数-模(D-A)转换器,26表示同步分离电路,27表示相位比较电路,28表示中心振荡频率为28.6MHZ的压控振荡器(VCO),29表示分频比为1/28的第一计数器,30表示分频比为1/65的第二计数器,31表示分频比为1/256的第三计数器。

把来自外部的标准NTSC系统复合视频信号(如图4所示)输入给A-D转换器21,並通过由第一计数器29得到的14.3MHZ(该频率为NTSC系统中彩色付载波频率的4倍)取样时钟进行量化,然后作为8位串行数据103输入给串-並转换器。这个输入发生在定时信号104的定时处(该定时信号与取样时钟102相同)。为了能够运用存储器23的通用动态存储器等,采用了串-並转换器22。以使输入信号的速率与所述动态存储器等的操作速率相适应。串-並转换器22将一个象素的8位串行信号转换成为14个象素(如8×14位)的並行信号。由于这样一种转换,使加到存储器23的数据的速率减成这样一种低速率

14.3MHZ/14=1.02MHZ

从而使之能够运用上述的动态存储器。

把已经减速的数据108加到存储器23,然后,按照来自第一计数器29的1.02MHZ的定时脉冲105,把已经减速的数据108加到存储器23,该存储器的容量是112位×16K。通过来自第一计数器29的读/写控制信号107,以及来自第二计数器30用于指定地址的地址信号106,来控制存储器23。从而将数据依次写入规定的地址。

把写入存储器23的数据根据地址信号106以及读/写控制信号107“读”出,然后供给並-串转换器24。

在存储器进行“写”和“读”操作时,对于一次“写”操作,执行两次“读”操作,把这种操作作为本发明的基本操作曾参考图3作过详细说明,因此在这儿不再说明。

根据定时信号110和111,通过并-串转换器24把并行信号转换成为串行数据112,根据28.6MHZ的定时信号111,通过D-A转换器25再把该串行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这里所用的定时信号111的频率与取样频率是相同的。然后,把该模拟信号作为逐行扫描视频信号113加到显示部件(图中未画出)上,该信号的水平扫描频率是隔行扫描中的水平扫描频率的两倍。

另一方面,复合视频信号101也被加到了同步分离电路26,它依次取出水平同步信号114和垂直同步信号115。根据同步信号114和115来产生对于A-D转换器21,串-并转换器22,存储器23,并-串转换器24以及D-A转换器25的定时信号、控制信号、地址信号等。后面将要描述这些。

更详细地说,把由同步分离电路26所分离出的水平同步信号114输入到相位比较器电路27。把这些输入信号114与水平间隔信号116比相,其中的水平间隔信号116是VCO28输出的28.6MHZ信号经过第一和第二计数器29和30对其进行频率分割后所得到的。把由比较结果得到的输出信号117作为控制信号加到VCO28。于是相位比较电路27,VCO28以及第一和第二计数器29和30形成了一个锁相环,使VCO28成为一个振荡频率为28.6MHZ相位与水平同步信号114匹配的振荡器。把它的输出作为28.6MHZ的主时钟118加到并-串转换器24、D-A转换器25和第一计数器29。

把由第一计数器29产生的各种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分别加到A-D转换器21、串-并转换器22、存储器23和并-串转换器24。此外,从第一计数器29输出的信号119是由将VCO28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而得到的,而且第二计数器30输出信号的频率为水平同步信号114的两倍,把第二计数器30的输出信号120作为水平同步信号供给显示部件(未画出)。

现在,对从第二计数器30和第三计数器31加到存储器的地址信号106进行描述。

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为65,而且通过上述的锁相环,使第65个计数器水平同步信号114定时匹配,在第二计数器的计数范围内,把低6位所计的0~63计数值供给存储器23作为列地址。

另一方面,第三计数器提供存储器23的行地址,第三计数器31接收来自同步分离电路26的垂直同步信号115,使得对7个水平扫描间隔(即在复合视频信号101的垂直回扫间隔内的7个计数)便停止其计数操作。因此,第三计数器31在一个垂直扫描间隔内计数至256,从而把0~256的计数值供给存储器23作为它的行地址。所以,由第三计数器31提供的行地址和第二计数器提供的列地址便形成了地址信号106。

第二计数器30取0~64作为计数值,而当计数值是“0”和“64”时(这时,如上所述,低位的6位被用作为存储器23的列地址),把在一个水平扫描间隔的一部分中的信号“写”入相同的地址从而导致读信号中的缺席。然而,这样的缺席信号是与复合视频信号101中的水平同步信号或在这信号附近的信号相对应,並且它对于视频信号是无用的。如上所述,这是因为第二计数器30的第65个计数是和水平同步信号114定时匹配的,因此在第二计数器30的计数值“0”或“64”上的信号就是在水平同步信号或在这信号附近的信号,在复合视频信号中,这种信号对于视频信号是无用的。

通过接收垂直同步信号115,把第三计数器输出的7位地址信号加到存储器23作为行地址信号。但是,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同步信号周围的信号作为视频信号是无价值的,即使在垂直同步信号周围的信号被写入相同的地址(即,尽管垂直同步信号附近的信号是缺席的)在取出的视频信号中也不会产生问题。

无需多言,这种地址的缺席用来将存储器23的存储容量减至最小。

根据前述结构,存储器23受到控制使它的地址以263个水平扫描间隔为一周期而循环。对于此,半导体存储器等适用于作存储器23,其具有的地址NAD为:

NAD=(65-1)×(263-7)

=64×256=16.384=16K

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23的总容量C为:

C=14×8×16K(位)

=14×16K(字节)

因此,存储器可由28个4×16千位的半导体存储器制成。

于是,根据本发明,将隔行扫描系统电视视频信号转换成遂行扫描系统信号所需要的存储器容量可以减少到常用装置容量的一半。

现在,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予以说明。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案的基本原理与前述实施方案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对存储器的操作控制进行了改进以便适用于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的变化。

当根据输入信号所采取的标准系统,来不变地设定存储器的工作方式时,(例如,在NTSC系统中由262.5个水平扫描间隔形成一个垂直扫描间隔)则对于除了标准系统以外的系统的视频信号不能执行很好的扫描转换。

另一方面,除了在大气中接收电视视频信号的装置以外,在视频装置中不必产生标准系统视频信号。例如,在本技术领域中人所共知的,通过和标准系统进行比较而用255~270个水平扫描间隔形成的在视视频磁带录音机的重放(快进或慢动作重放)过程中重放视频信号的一个垂直扫描间隔。

因此,为了使扫描转换器同这种视频磁带录音机而来的信号达到最佳配合,存储器的操作控制必须适用于被扫描-转换的视频信号。考虑到前述的这点,后面将描述的第二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扫描转换装置,它可对偏离标准系统的非标准系统视频信号完成好的扫描转换。

简单地说,第二实施方案包括用来检测隔行扫描系统输入视频信号的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的装置,以及根据所述比值适当地控制存储视频信息的存储器的装置。

现在对第二实施方案作确切的描述。

图8是一个电路框图,表示第二实施方案的结构。参考图8,第二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一控制电路35,该电路可从同步分离电路36接收水平同步信号114和垂直同步信号115,以使控制电路35通过控制信号125控制地址产生器36。本实施方案的其它结构基本上与图7所示的实施方案相似,並且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结构部件和信号。

现在对图8所示的结构进行简要描述。

通过A-D转换器21将实行2∶1隔行扫描的电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103,把它输入到由半导体存储器件等构成的存储器23中。

与图7所示的实施方案相类似。存储器23有N个地址,以便存储在N条扫描线上的信号,假设N表示大于视频信号101的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的最小整数。通过从计数器29(相应于图7中的第一计数器29)而来的读/写控制信号107和从地址产生器36(相应于图7中的第二和第三计数器)而来的地址信号106,来控制存储器23的“写”入和“读”出操作。通过D-A转换器把从存储器23读出的数据112转换成摸拟视频信号113,然后将其供给象CRT一样的显示部件(未画出)。

还把输入视频信号101加到了同步分离电路26,该电路从视频信号101中取出水平同步信号114和垂直同步信号115。把水平同步信号作为锁相环(PLL)电路37的一个输入。该锁相环电路37是由相位比较器27以及图7所述的VCO28构成的。锁相环电路37的另一输入端接收由地址产生器36输出的内同步信号116。锁相环电路37控制水平同步信号114和内同步信号116以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相匹配,其输出作为该系统基本时钟的主时钟118。

把主时钟118加到计数器29,它依次输出上述的读/写控制信号107。而且,把从计数器29输出的信号119加到地址产生器36。该地址产生器36根据信号119产生上述地址信号106以及内同步信号116。地址产生器36还产生水平扫描同步信号120,该信号120用于水平地扫描输出视频信号将其加到显示部件(未画出)的水平扫描电路。与图7的实施方案相类似,同步信号120的频率是内同步信号116频率的两倍。

现在叙述控制电路35。它是本实施方案的特征,把由同步分离电路26分离出的水平同步信号114和垂直同步信号115加到控制电路35。该控制电路35根据同步信号114和115计算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並将信号125加到地址产生器36,以便根据该比值来控制存储器23的操作模式的改变。通过信号125,地址产生器36来改变地址信号(如后面参考图9和图10将要描述的)以便便改变存储器23的循环周期。

图9表示当被传输的输入视频信号7为标准的2∶1隔行扫描系统时,存储器23的操作定时。图10表示当被传输的输入视频信号7′为非标准的隔行扫描系统时,存储器23的操作定时。

在下面参考图9和图10的描述中,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在标准系统视频信号7中为7.5∶1,而在非标准系统视频信号中的上述比值为8.5∶1。图9和图10的内容基本上与图3的内容相同,符号V表示在隔行扫描系统中的一个垂直扫描间隔。符号H表示一个水平扫描间隔,符号HS表示水平同步信号,符号VS表示垂直同步信号,符号T和T′表示地址的循环周期。粗实线表明了存储器23的“写”定时,而虚线表明了存储器23的“读”定时。

根据输入的垂直同步信号115和水平同步信号114,来计算垂直扫描间隔对水平扫描间隔之比。按照这个比来控制标准系统的比值(在这种情况中为“7.5”)时,控制电路35将信号125供给地址产生器36。据此,地址产生器36将大于所计算的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的最小整数设置为“N”(在这种情况下,“N”为8),从而去控制存储器23,使它的八条线的地址循环,以便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各个场的每一条线的视频信号顺次“写”入。于是,如图9中的实线9所示,存储器23的写操作被执行。

参考图9所示的周期T0(=1H),下面将对存储器23的“读”操作进行描述。当把在期间T0内的第一场由③表示的1H,(其中,H:在隔行扫描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的视频信号信息写入存储器23的一条线的地址之中时,在第一个1/2H中“读”出的是已经写入一条线的地址的前一个场(第二场)由②′表示的1H视频信号,而在下一个1/2H中顺序“读”出的是由③表示的视频信号,该信号是在所述周期T0内“写”入的。与此同时,各个“读”操作以两倍于上述“写”的速率执行。存储器23是被这样控制的,使这种操作重复执行,从而使信号在期间T1内以②′-③-③′-④-④′-⑤的顺序读出。因此,在两个场中各条线上的信号以1/2H的时基压缩方式交替地读出。由此获得了遂行扫描系统的电视视频信号,该信号的场频率与隔行扫描系统相同而扫描线却为隔行扫描系统的两倍,此即为扫描-转换。

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为75∶1,通过将8条线的地址设置为一个循环周期而对存储器23进行操作,由这个较好的方式进行扫描转换。然而,当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改为8.5∶1时,就不能进行这种较好的扫描转换。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把控制电路35用来根据垂直同步信号115和水平同步信号114对垂直扫描间隔与水平扫描间隔之比进行检测,以便将信号125提供给地址产生器36,使存储器23以9条线为一循环周期循环它的地址。

图10表示以上述方式设置循环周期的一个状态,同图9一样,在期间T2里,信号是以②′-③-③′-④-④′-⑤的顺序读出的,使扫描变换以一个更好的方式进行。

现在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针对进一步减小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存储器的容量给出了一个扫描变换装置。其中有一点,第三实施方案同第二实施方案是不同的,即类似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案,地址的步进停止在垂直同步信号的附近区域。

第三实施方案的整个图形结构同第二实施方案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图8也适用于描述第三实施方案。假设标准系统图象信号7的垂直扫描线对水平扫描线的间隔之比是7.5∶1,而对非标准的图象信号7′,其比率为8.5∶1,则在第三实施方案中存储器23的地址数只要求存储6条线的视频信号。第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控制电路35为图11所示的结构。

现在通过参考图12和13来描述图11所示的控制电路35的工作。

图12表示输入为标准系统视频信号时第三实施方案的工作,而图13表示输入为非标准系统视频信号时第三实施方案的工作。在图12和13中,同图9和10相同或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号数和符号来表示。

把垂直同步信号115输入到触发器(T-FF)41,它以输入视频信号101的帧频率一个接一个地产生脉冲126。

把这些脉冲126加到第一延迟触发器(第一D-FF)42,而第一D-FF42的输入信号127又被加到与门23,从而变为窄的帧周期脉冲。把这些窄脉冲作为第一计数器44的复位信号。第一计数器44的满值为12,这个数是图8所示框图里存储器23的连续工作中在一个循环周期里所出现的水平同步信号114的数目(6)的两倍。也就是期间6H,以6H为存储器23的一个循环周期对地址进行步进,这是通过一个自动复原计数器来实现的,计数器在满计数状态时自动复原。在把第一计数器44通过复位信号128复位以前,把第一计数器44的计数值129立即存储在寄存器45中。因此,在如图12,15所示的输入视频信号7的情况下,水平同步脉冲出现在一个帧期间(两个垂直扫描间隔)内,所以当计至12个水平同步脉冲时第一计数器44计零,然后在复位信号128对其复位之前,它计到3,从而使寄存器45取出计数值“3”。进一步,在如图13,17所示的输入图象信号7′的情况中,水平同步脉冲出现在一个帧期间,所以同样地当计至12个水平同步脉冲时第一计数器44计零。然后在复位信号128对其复位之前,它计到5,从而使寄存器45取出计数值“5”。寄存器45的输出是用2去除计数值“3”或“5”所得到的一个整数,即“1”或“2”,这是第二计数器46的输入。第二计数器46用脉冲信号131清零,而脉冲信号131在定时上同第二延迟触发器(第二D-FF)47和与门48所产生的垂直同步信号是相同的,从而对水平同步信号114计数,直到达到从寄存器45所接收的数值“1”或“2”为止,当所述数目达到“1”或“2”时,停止其计数操作。在对水平同步信号114计数期间,第二计数器46的输出为“1”(即高电平);在计数终了以后,其输出为“0”(即低电平)。在这样的工作中,使第二计数据46产生的输出脉冲132宽度为12所示的输入视频信号7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1H)宽度;并产生为图13所示的输入视频信号7′的两个水平扫描间隔(2H)宽度的脉冲。从第二计数器46输出的宽度为1H和2H的这些脉冲,通过第三延迟触发器49或门50进一步扩展1H,从而使从或门50输出由宽度为2H或3H的脉冲构成的控制信号125。把这些控制信号125加到地址产生器36,从而,使之在垂直同步信号的邻近区域停止存储器23对于图12所示的输入视频信号7的一个2H期间的地址步进。并把这些信号用于停止存储器23对于图13所示的输入视频信号7′的一个3H期间的地址步进。于是,在图12的情况下,存储器23的工作是以8条线作为一个循环的周期(T);而在图13的情况下,是以9条线作为一个循环的周期(T′)。从而可通过一个减少了容量的存贮器来实现希望的扫描变换。

在图12和图13中,视频信号的“写”和“读”是用一个同图9和图10相同的方式在不是停止存储器23的地址步进的期间中来完成的。例如,在图12的期间T3和T4中,信号分别以③-③′-④-④′-⑤-⑤′和③′-④″-④′-⑤″-⑤′-⑥″的顺序读出,而在图13的期间T5和T6,信号分别以③-③′-④-④′-⑤-⑤′和③′-④″-④′-⑤″-⑤′-⑥″的顺序读出。所以,要知道所完成的是在邻近场里对编号的信号的扫描变换。

在存储器23的地址步进停止的状态下,虽然信号可能有缺少,且在该信号或其附近“读”的顺序也可能出现异常,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垂直回扫线间隔中的信号,与上述情况一样,这些对视频信号是无任何价值的,所以不会产生任何实际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地址的步进停止在垂直同步信号的邻接区域,而且可以通过在水平同步信号的邻接地区停止地址的步进来进一步减少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在该邻接区域没有任何有效的视频信号。

现在,通过参考图14到图16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

在把隔行扫描系统变换为遂行扫描系统的情况中,构成一个场的扫描线的数目加倍了,所以,一般来说会获得更高清晰度的图象。然而,当被扫描变换的图象在时间上变化很大时,由1/60秒以后那些时刻中的一个时刻构成的图象与标准的NTSC时的图象是不同的,所以引起了图象质量的降低。

因此,在第四实施方案中加进了一个电路,它能在调整图象的运动之中来实现扫描变换过程。

图14是一个表示第四实施方案结构的方框图。参考图14,号51表示一个1/2H延迟存储器,用于存储器23的输出信号112延迟1/2H(H:在隔行扫描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号52为一个加法器,用于把存储器23的输出信号112与1/2H延迟存储器51的输出信号133相加;号53为一个系数乘法器,用于把加法器52加得的结果乘一个系数1/2;号数54为一个选择器,用于交替地选择 1/2 H延迟存储器51的输出信号133或系数乘法器53的输出信号134;号55为一个移动检测电路,它从A-D转换器21的输出信号103获得帧内差分信号,从而检测出超过规定值的图象移动。通过检测电路55的输出来控制存储器23的工作,从而去控制控制电路56(对应于图7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计数器29、30和31)和如以后所描述的选择器54。

其它结构与图7和图8是一样的,通过同样的参考号和符号来表示相同的部分,同时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现在,通过参考图15来描述第四实施方案的工作,图15为表示存储器23工作的定时图,而图16为图14的各个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在图15中,为了图解方便,同前述的每个实施方案一样,把执行2∶1隔行扫描的电视视频信号波形7的垂直扫描信号同水平扫描信号之比,设置为7.5∶1,而把第一和第二场的各条扫描线通过画圈的数字表示在其中。对于视频信号波形7,通过实线表示了存储器23执行的“写”操作,而通过虚线表示了“读”操作。

在这个实施方案之中,场分别由 (2N+1)/2 根线构成的(N:自然数,在本实施方案中N为“7”)。为了把隔行扫描的二个相关场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具有双倍扫描线的遂行扫描系统的电视信号,存储器23具有用于存储N+1根扫描线(在此情况,N=8)的信号的地址。控制线路56用于控制8根线的地址循环,以便把各个场的每根线的视频信号逐个地写入各自的地址。“写”操作的执行与移动检测电路55的检测输出无关,也就是说,不管移动如何,所执行的操作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从存储器23中的“读”信号操作却随着移动而变化。

在图15中的期间T1,表示在移动检测电路55判定移动存在的情况下,存储器23的“读”操作,而不在T的期间时,表示在作出无移动存在判定的情况下,存储器23的“读”操作。

根据移动检测电路55的无移动检测,通过控制电路56来控制存储器23的“读”操作,这一点与上述的那些实施方案中的情况是相同的。现在,通过参考期间T2,来描述根据移动检测电路55的移动检测,通过控制电路56来控制存储器23的“读”操作。

对控制存储器23的读操作控制是这样进行的,在把期间T2里的第二场的视频信号③′写入一根线的地址的过程中,在第一个1/2H期间内,把在紧挨上述线地址的前一根线的地址中的现行场(第二场)视频信号②′“读”出,“读”出的速度为“写”速度的两倍,然后,在第二个1/2H期间以两倍的“写”速度把写入在所述T2期间的视频信号③′读出。依靠这种控制,在移动存在时,只运用现行场(图15中的第二场)的视频信号信息来产生插入信号,同时进行了读出的时基压缩。

因为存储器23是被如此控制的,所以在图15中的期间T3里从存储器23读出的视频信号信息112进入到图16(a)所表示的一个状态,并且当图象移动存在的情况下,只用期间T1所示的现行场里的视频信号来产生插入信号,从而减少了由于图象的移动而引起的图形质量的降低。

可以把图16(a)中所示的信号直接加到D-A转换器25,以便把它显示在显示装置上,而以后描述的本发明采用的处理过程是为了进一步地改善图形质量。

即把从存储器23读出的图16(a)所示的信号通过1/2H延迟存储器51延迟1/2H(H:在隔行扫描系统中的一个水平扫描间隔,即从存储器23读出的一个行信号)后作为信号133〔图16(b)〕把它加到检测器54的一个输入端。检测器54的另一个输入信号134如图16(c)所示,它是通过加法器52和系数乘法器53对信号112和133相加並求平均而得到的。通过移动检测电路55来控制选择器54,使之根据无移动的判定来选择信号133,根据移动存在的判定来选择信号134,从而输出如图16(d)所示的信号。把信号135加到D-A转换器25。把它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113,以隔行扫描系统中水平扫描频率的两倍,垂直扫描的频率同隔行扫描系统中的频率一样的频率对其进行扫描,从而使在显示装置中(未示出)产生一个逐行扫描帧。于是,获得了同样场的相邻线的平均值信号,把此作为在期间T1产生的插入信号,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图形质量的改善。

在图16中,信号②′+③′表示信号②′和③′的平均值。因为本实施方案是处理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所以不能通过像在图15和图16中的数字7那样以波形来表示视频信号信息,而为了图解方便,往往把信号表示为模拟信号。

于是,根据第四实施方案,在有图象移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是由现行场中的视频信号和图16中由期间T1所示的该场中的视频信号构成的逐行扫描系统电视信号;而在无图象移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逐行扫描系统电视信号是由在现行场中的视频信号和前一场中的视频信号所形成的插入信号组成的,所以通过减少图形质量的降低可以形成高分辩率的图象。

现在,通过参考图17和图18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案。

所提供的第五实施方案考虑了下述几点:即在把隔行扫描系统转换成为逐行扫描系统的装置中,输入视频信号可能不是隔行扫描系统中的信号。例如,在由计算机设备产生的图形图象信号的情况下,信号可能最初是由逐行扫描系统形成的。因此,除了正常的2∶1隔行扫描系统的电视视频信号以外,当扫描转换装置从计算设备等接收逐行扫描系统图象信号时,扫描转换装置的工作必须适应于这些类型的接收信号。

参考图17,第五实施方案的特征是提供了用于鉴别输入视频信号101的扫描系统的鉴别器61,从而来控制地址产生器36的工作。

即把从同步分离电路26获得的垂直同步信号115加到鉴别器61的一个输入端;而把水平同步信号114加到鉴别器61的另一个输入端。根据输入的垂直和水平同步信号115和114,鉴别器作出判定,当垂直同步信号115的两个周期(两个垂直扫描间隔)为水平同步信号114周期(水平扫描间隔)的奇数倍时,则输入为隔行扫描系统视频信号101;而当垂直同步信号的两个周期为水平同步信号周期的偶数倍时,则判定输入为逐行扫描系统的视频信号101。然后,鉴别器61把表示输入视频信号扫描系统的信号138加到地址产生器36。如以后将要描述的,地址产生器36通过信号138的状态来改变地址信息。

构成图1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他电路和信号同图8所示的实施方案一样,并且通过同样的参考号数来表示相同的或对应的部分,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图18是一个定时图,表示通过鉴别器61所判定的输入图象信号101为逐行扫描系统的信号时,对于输入信号波形7存储器23的工作,而且通过信号138将地址产生器设定为适应逐行扫描系统的第二方式。在图18中,横座标表示时间,纵座标表存储器23的地址,实线为“写”定时,虚线为“读”定时。同上述各个实施方案一样,为了图解方便所设置的输入视频信号的垂直扫描间隔对水平扫描间隔之比明显地比现在的NTSC系统小,设为8∶1。由于同样的理由,把接近于垂直同步信号的波形以一个明显的显化方式来表示,而通过画圈的号数来表示在第一和第二场中的各条扫描线。

在第五实施方案中,无论地址产生器36是以适应隔行扫描系统的第一方式或以第二种方式,存储器23的“写”操作都与前述的各个实施方案大体上相同。即为了循环,存储器23的“写”操作是如此执行的,假设N代表大于输入视频信号的垂直扫描间隔对水平扫描间隔之比的最小整数(在此种情况为8),以8条线的地址,把输入视频信号的各个场的每根线的视频信号信息“写”入。

在另一方面,在第一和第二方式中,存储器23做不同的工作。

例如,把地址产生器36设置为第一种方式时,存储器23的工作与上面图9的描述完全相同。

然而,当把地址产生器设置为第二种方式时,存储器23的工作如下:

对于图18中的期间T3,当把出现在期间T3中的第三场的视频信号②″写入一根线的地址时,把写在紧挨着上述线地址的前一个线地址中的现行场(第三场)的视频信号①″,在期间T3的第一个1/2H期间,以两倍于写的速度“读”出。接着,把写在所述期间T3中的视频信号信息②″,在期间T的第二个1/2H期间,以两倍于写的速度读出。对存储器23的控制使这种操作重复地进行,所以,举例来说在期间T4信号的读出顺序为①′-②′-②′-③′-③′-④′,并且在期间T5也是以相同的顺序①″-②″-②″-③″-③″-④″读出。即是说,通过同一个场的相邻线来形成插入信号。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是以时基压缩的方式把各个信号读出的。

对于在各自工作方式中读出的视频信号的水平扫描频率为其输入视频信号的两倍,而垂直扫描频率与输入视频信号的垂直周期一样,从而形成了具有双倍扫描线的逐行扫描图象。

通过把读地址(图18中的虚线所示)延迟一个 1/2 H期间,能够很容易地把上述的“读”操作设置为第一或第二方式,当然,这种变化是简单易行的。

于是,第五实施方案,以一个更好的方式,既能适用于隔行扫描系统的视频信号又能适用于逐行扫描系统的视频信号,从而获得高清晰度的图象。

虽然上述五个实施方案各有具体的特征,但可把各个实施方案自由结合,来实现一个适应输入视频信号各种变化的扫描变换装置。例如,把第三和第五实施方案结合起来应用到一个扫描变换装置,使该装置能够适用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两种系统的输入信号,而图形质量的降低很少。既使在隔行扫描系统输入信号情况下,图象快速移动时,图形质量的降低也很小。

现在,通过参考图19到21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一种扫描变换装置,这是一种适用于静止图形重放工作的扫描装置。

图19是一个表示第六实施方案结构的方框图,第六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方式控制器63的设置。其它结构与图7或图8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结构一样,并且用同样的参考号数来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方式控制器63接收来自外部的方式变换信号140,把控制信号141和142分别加给存储器23和地址产生器36,去改变地址产生方式,从而设置一个扫描变换方式或是一个静止图形重现方式。

图20和图21是时间图,用于表示图19所示实施方案,在静止图形重现方式里存储器23的工作。图20和21所表示的也与图9和图10的状态相同,如下面将描述的一样。

现在来描述第六实施方案的工作。

在扫描变换方式,方式控制器63接收来自外部的方式变换信号140,从而产生用于操纵地址产生器36和存储器23在图9所示工作定时上工作的输出信号,即在扫描变换方式中,与图8所示的上述实施方案一样,第六实施方案是按图9的工作定时工作的。

在另一方面,在静止图形重现方式中,第六实施方案却执行一个如图20和21所示的特殊操作。

更详细地说,从外部供给的方式变换信号140适用于控制静止图形重现方式,当把信号加到方式控制器63时,通过方式控制器63的输出信号141和142。存储器23执行如图20或21所示的从扫描变换方式进入静止图形重现方式的转换。

参考图20,当产生了信号,去控制在第一场中在定时S上的静止图形重现方式时,存储器23,从扫描变换方式开始以下述方式变换:

通过水平同步信号把由地址产生器36产生的写地址暂时预置。上述的水平同步信号是在时间R1上第二场的垂直同步信号之后出现的。并且根据与存储器23的整个地址的一个循环相对应的一个场的视频信号信息写的终结(在图20中的时间E)来停止存储器23的“写”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写”操作的停止只是通过停止数据(视频信号信息)的存储来实现的,并且“写”地址的步进是以8条线作为一个循环的循环方式进行的。

在另一方面,在垂直同步信号的相位偏离水平扫描周期一个 1/2 H的场中(第二场),是在从垂直扫描信号的终了开始后面1H的水平扫描周期的中点C,读地址才起始(在图20的时间R2)。而在图20所示的已写入的同一根线上视频信号信息的读出操作,以两倍于写的速度读出两次,在存储器23的循环周期中以循环方式重复多次。

现在通过参考图20中的期间T4来描述存储器23的工作。所重复的操作是:在期间T2写入的信息④′在期间T2的第二个>2中的信息④′在期间T3的第一个>

不过在接着的1H期间,垂直同步信号VS′的读出只有一次,在实际的NTSC系统中,在垂直同步信号的邻接区中的水平间隔里没有任何有效的视频信号信息(即对应于垂直消隐间隔),所以如下文对第一实施方案的描述,这种操作不会引起任何实际问题。

如图21所示,当在第二场中的定时S′上产生控制静止图形重放方式的信号时,存储器23,从扫描变换方式开始以下述方式变化:

从图21可知,存储器23的“读”操作的执行,与上述情况一样,故由地址产生器36所产生的“写”地址,是通过接着第一场的垂直同步信号后出现的水平同步信号(在定时R3)来预置的,而存储器23的“写”操作是根据与存储器23的7根线对应的视频信号信息写入的终了来停止的(图21中的定时E)。

在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在垂直同步信号的相位与水平扫描周期匹配的场中(第一场),与写操作的情况一样,通过继垂直同步信号后出现的水平同步信号,把读地址预置,这与图20中定时R9的情况不同。对在期间t0到t1中写入信息的读出操作,对于一根线来说,是以两倍于“写”的速度,重复两次。在t1后,对于写在存储器23中一个有效场的视频信号的读操作重复了多次。

在静止图形重放方式中,虽然在图21的情况中只写入了7根线的视频信号信息,这种操作也不会引起不便。这是因为在实际的NTSC系统中在紧跟着垂直同步信号后的水平间隔中不包括任何有效的视频信号信息(即为垂直消隐间隔)。对于图20的情况这也是适用的。当把装置只用在静止图形重放方式时,存储器23的容量要能适应在一个场中有效视频信号线数的写操作,并且对于同样的写入信息重读两次。

如上所述,以时基压缩方式读出的视频信号信息的场频率与隔行扫描系统的场频率是相同的,而一个场图形的线数加倍了,把这样读出的视频信号信息重现,作为与垂直同步信号对应的同样位置(即显示装置上的同样位置)的高分辩率静止图形。

于是,从图20和21所示的时间图可知,通过稍微改变地址的产生方式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从扫描转换方式到静止图形重现方式的变换,进一步,也不难了解,从静止图形重现方式到扫描变换方式的变换也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此的详细描述。

在图21的情况里,在期间t0到t1中每根线(1H期间)的第一个>0之前的,因而扰乱了瞬时静止图象的内容,所以方式变换的操作最好在图20所示的第二场中执行。因此,最好如图19所示的那样,在线路中单独设置一个场识别器,以便自动地执行第二场的静止图象重现。

另外,可以间断地执行上述静止图象的重放操作,使之能实现叫做频闪作用的一种特殊效应,同时也能把记录信息(写在存储器中的信息)输出到照相装置(打印机)之类的设备上。

于是,根据第六实施方案,静止图象的显示内容是固定地显示在显示装置屏幕的同样位置上的场图象,从而使得在减少所用存储装置容量的条件下,重放出好的静止图象。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并做了详细图解,但应知道,图解只是例子,不能作为限制,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