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含大黄炭和白芨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包含大黄炭和白芨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大黄炭和白芨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药物组合物包括大黄炭;以及白芨胶。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收敛止血、清热止血和消肿生肌等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0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市第一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32265.4

  • 发明设计人 时昭红;张书;

    申请日2015-01-22

  • 分类号A61K36/898(20060101);A61P7/04(20060101);A61P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志东

  • 地址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21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0

    授权

    授权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8 申请日:2015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药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大黄炭和白芨胶药物 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中药制炭应用于临床历史悠久,大黄止血最早文献记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大黄 临床运用于各种血证,有效止血成分单体为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另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大黄酚、大黄酸等对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采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将大黄炭制成微 米大黄炭,在保持原有药性的基础上又最大限度的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同时缩 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

白芨,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白芨 富粘性,含白芨胶质,即白芨甘露聚糖,可供药用,也常供作辅料,经常和其他现代高分 子材料配合使用。

然而,有关以微米大黄炭为主药、白芨胶为辅药和主要基质的药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 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大黄炭和白芨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收敛止血、 清热止血和消肿生肌等功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

大黄炭;以及

白芨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收敛止血、清热止血和消肿生肌等功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白芨胶是通过下列步骤获得的:(1)将白芨药材与水 混合,进行煎煮,以便获得白芨水提液;以及(2)将所述白芨水提液与乙醇混合,以便获 得含有白芨胶的沉淀。由此,可以显著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白芨药材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10~20, 任选的,所述白芨药材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15。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 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进行多次煎煮,每次2小时,任选的,进 行三次煎煮,每次2小时。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将所述白芨水提液与所述乙醇混合后,乙 醇的终浓度为55~80体积%。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在将所述白芨水提液与所述乙醇混合之前, 预先将所述白芨水提液浓缩,其中,按照3~7:1的比例进行所述浓缩,任选的,按照5:1 的比例进行所述浓缩。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将所述白芨水提液与所述乙醇混合后,乙 醇的终浓度为70体积%,静置过夜后进行抽滤,在80摄氏度下将滤渣进行减压干燥至恒 重。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12~20重量份的大黄炭,所述大黄 炭的粒度为15~45μm;以及30~50重量份的白芨胶溶液,所述白芨胶溶液的浓度为 0.1~0.2g/g,

任选的,所述大黄炭与所述白芨胶溶液中白芨生药的重量比为1: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 途,所述药物用于止血。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 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 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药物 组合物包括大黄炭和白芨胶。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大黄炭和白芨胶混合所得药物组合物具 有显著的收敛止血、清热止血和消肿生肌等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白芨胶是通过下列步骤获得的:(1)将白芨药材与水混合,进 行煎煮,以便获得白芨水提液;以及(2)将得到的白芨水提液与乙醇混合,从而可以获得 含有白芨胶的沉淀。发明人发现,该方法通过采用水提取的方法对白芨药材进行处理,使 得提取过程安全、无溶剂残留,并且与有机溶剂相比较,水资源价廉易得,同时该方法简 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合工厂、小作坊、实验室生产,另外采用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白 芨胶的提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白芨药材与水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根 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白芨药材与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10~20。发明人发现,白芨含有较 多的胶质多糖,若溶剂过少,使得先溶出的多糖浓度高,从而阻止白芨多糖的进一步溶出, 导致提取不完全,而溶剂过高,则提取效率太低,同时增加了后续浓缩时间。例如,白芨 药材与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15,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得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煎煮的条件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例,可以进行多次煎煮,每次2小时,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可以进行三次煎煮, 每次2小时。发明人发现,通过增加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虽然可以提高白芨胶得率和白 芨多糖含量,但其增幅较小,而随着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的延长,煎煮成本显著增加,因 此,综合考虑,进行三次煎煮,每次2小时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白芨胶得率和白芨多糖含 量,并且可以节约能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将白芨水提液与乙醇混合后,乙醇的终浓度并 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乙醇的终浓度可以为55~80体积%。发明人发 现,若乙醇浓度过低,白芨多糖沉淀不完全,造成损失;而乙醇浓度达到80体积%时,多 糖已经沉淀完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在将白芨水提液与乙醇混合之前,预先将白芨 水提液进行浓缩。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按照3~7:1的比例进行浓缩。发明人发 现,若按照浓缩比低于3:1进行浓缩,使得后续乙醇的用量较大,后续工作量也较大,而 浓缩比高于7:1,所得浓缩液粘度较大,并伴随着有块状不溶,不能正常进行后续醇沉。根 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可以按照5:1的比例进行浓缩。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的提 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将白芨水提液与乙醇混合后,乙醇的终浓度可 以为70体积%,静置过夜后进行抽滤,在80摄氏度下将滤渣进行减压干燥至恒重。由此, 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芨胶得率和白芨多糖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药物组合物中可以含有12~20重量份的大黄炭和30~50重量份 的白芨胶溶液。发明人发现,本药物的主要有效组分为微米大黄炭,白芨胶溶液作为本药 物的辅药,也是赋形剂,若大黄炭比例过小,则发挥不了治疗效果,而含量过高,导致药 物流动性较差,也难以为临床所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药物组合物中,大黄炭的粒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例,大黄炭的粒度可以为15~45μm。发明人发现,若大黄炭粒度过大,所得药 物沉降过快,使得药物分布不均匀,导致临床给药剂量不准;而粒度过小,粉碎难度大、 成本高,由此,采用本发明粒度范围符合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并符合现代制药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药物组合物中,白芨胶溶液的浓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白芨胶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1~0.2g/g。发明人发现,若白及胶溶液浓度 过高,白芨胶难以溶解,并且与大黄炭也难以混匀,而浓度过低,使得中间体配制体积较 大,操作麻烦,工作量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药物组合物中,大黄炭与白芨胶溶液中白芨生药的重量比可 以为1:2。由此,可以显著提高药物止血药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药物可以用于止血。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药物可以用于治 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具体的,按Forrest分型属Ia、Ib者。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 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验例

1、正交试验优选白芨药材的水提工艺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白芨胶得率、白芨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将加水量、煎煮时间、 煎煮次数作为考察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表头设计见表1所示,并结合生 产成本、能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表1 正交设计表

1.1试验方法

分别称取20g白芨药材,按照表1进行煎煮提取,滤液经4层纱布过滤,浓缩至药材 的5倍量,静置至室温,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达75体积%,静置过夜,抽滤得到沉淀,加 乙醇洗涤3次,抽滤至干,减压干燥(80℃)至恒重,即得白芨胶成品,备用。

1.2评价指标

1.2.1白芨多糖含量的计算: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白芨多糖的含量。

1.2.2白芨胶得率的计算:白芨胶得率=白芨胶重量/白芨药材重量×100%

1.3白芨多糖含量的测定

1.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55.10mg,置50ml容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吸取储备液2.5ml、3.5ml、4.5ml、5ml、5.5ml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摇匀即得系列对照品溶液。

1.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白芨胶4mg,加少量水加热,搅拌使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1.3.3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密吸取2ml水作为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ml于干燥具塞试管中, 各精密加入新配置的4wt%苯酚溶液1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7ml,摇匀,然后于40℃ 水浴中保温30min,取出,置冰水浴中5min,取出,照2010版中国药典分光光度法,于 400~500nm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在490nm处有最大吸收,且空白试剂无干扰。

1.3.4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系列对照品溶液各2ml,分别至具塞试管中,按1.3.3项下操作,以水为 空白,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 算得回归方程为:Y=11.54C+0.013(r=0.9947),表明对照品溶液在27.55~60.61mg·L-1线性 关系良好。

1.3.5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ml,按1.3.3项下操作,在490nm波长处连续测定5次吸光度, 吸光度值分别为0.453、0.448、0.454、0.439、0.440(RSD=0.26%)。

1.3.6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ml,按1.3.3项下操作,在490nm波长处每隔30min测定1次吸 光度,结果2.5h内吸光度的RSD=1.0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5h内稳定。

1.3.7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9号样品4.2mg,平行处理6份,按1.3.3项下操作,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 光度,计算多糖的含量,多糖的含量平均值为15.06%,RSD=0.66%,结果表明方法的重复 性良好。

1.3.8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9号样品1.63mg,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50ml(浓度为0.03306mg/ml),平行 处理6份,按1.3.3下操作,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多糖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1.3.9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2ml,至具塞试管中,按1.3.3项下操作,在490nm波长处测定 吸收度,每供试品平行测定3次,按外标法计算多糖含量,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1.4白芨胶得率的测定

精密称定各所得白芨胶重量,按白芨胶得率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 表4。

表3 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测定结果

注:a为白芨胶得率;b为白芨多糖含量

表4 方差分析

由表3分析可知,各因素对白芨胶得率影响的大小分别为:C>A>B,对白芨多糖含 量影响的大小分别为:C>B>A;表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煎煮次数对白芨胶得率及白芨 多糖含量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煎煮时间对白芨多糖含量影响有显著性意义;通过分析判断 以及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确定白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即白芨药材加入15倍量 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

1.5验证试验

分别称取白芨药材20g,按照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佳工艺(即白芨药材加入15倍量水提 取3次,每次2小时)进行验证,结果白芨胶得率为19.61%,白芨多糖含量为15.97%,通 过比较证明该工艺确定为白芨水提最佳工艺。

2、醇沉的工艺条件选择

2.1水提液浓缩程度的考察

取白芨药材20g,按照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佳工艺进行提取,将所得提取液按表5浓缩 成不同程度的浓缩液,冷却,加入乙醇,使之醇沉液中含醇量达75%,室温静置过夜,抽 滤,80℃减压干燥至恒重,称定重量,观察白芨胶颜色,并计算白芨胶得率以及白芨多糖 含量,结果见表5所示。

表5 白芨水提液浓缩程度对白芨胶颜色、得率及白芨多糖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浓缩程度为5:1时的浓缩液外观,白芨胶得率和白芨多糖含量和7:1时相 近,考虑到醇沉时7:1浓缩液特别粘稠且有块状不溶物,故选择浓缩程度为5:1。

2.2醇沉浓度的考察

选择浓度为5:1的浓缩液,加入不同量的乙醇,使之醇沉液中含醇量不同,室温静置 过夜,抽滤,80℃减压干燥至恒重,称定重量,观察白芨胶外观,并计算白芨胶得率以及 白芨多糖含量,结果见下表6所示。

表6 白芨水提浓缩液醇沉浓度对白芨胶外观、得率及白芨多糖含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当含醇量为70体积%时,所得白芨胶外观、白芨胶得率及多糖含量和含 醇量75体积%、80体积%相近,考虑到节约乙醇成本,因此选择醇沉浓度为70体积%。

2.3验证试验

选择三份浓度为1:5的白芨浓缩液,加入乙醇,使之醇沉液中含醇量为70体积%,室 温静置过夜,抽滤,80℃减压干燥至恒重,称定重量,观察白芨胶外观均为浅褐色的疏松 小块,白芨胶得率为19.60%,白芨多糖含量为15.91%,结果证明该工艺为醇沉最佳工艺。

3、药物物理实验

根据优选的提取工艺(即白芨药材加入15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称取白芨 100.0g,加水制成0.2g/g的白芨胶溶液,备用。根据配方比例,配制不同比例的大黄炭白芨 胶溶液。

3.1实验步骤

将白芨药材加水浸泡30min,然后加15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 约40mL,备用;准确称取大黄炭,搅拌下慢慢加入白芨提取液中,加入苯甲酸钠防腐剂, 加水至100g,搅拌均匀,即得。

3.2测试方法

流动性测试:取成品药物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感觉玻璃棒的阻力,从烧杯倾 入另一烧杯,用肉眼观察。

胃管测试:用50mL注射器抽取搅匀的药物,插入胃管,用手推注射器,看药物能否通 过胃管,以及难易、阻力大小;推完以后,管道是否能够清水清洗通畅。

3.3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大黄炭和白芨胶不同比例配比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4、5号虽然药量较大,但阻力较大,不适合临床应用; 1、2、3号临床都可以应用,但3号单剂量药物比1、2号大,结合临床希望单位剂量较大的 要求,确定工艺为3号:即16%大黄炭,加8%白芨水(40g,0.2g/g)提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 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 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 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