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和覆铜板

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和覆铜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包括玻纤布浸渍、玻纤布烘干、高温烧结、中间漆布成型、中间漆布覆胶、中间漆布烘干、粘性漆布成型等步骤,又公开由上述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还公开一种覆铜板,该覆铜板包括由若干中间漆布和粘性漆布叠合成的漆布层,以及压覆在所述漆布层上的铜箔,所述漆布层与所述铜箔接触的位置是所述粘性漆布。本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与铜箔的粘结能力强,有效提高漆布与铜箔的粘合力,将粘性漆布用于制作覆铜板,能够提高漆布与铜箔的剥离强度,解决漆布与铜箔粘合难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532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39915.1

  • 发明设计人 陈虎;余德光;江恩伟;

    申请日2014-12-30

  • 分类号B32B37/02(20060101);B32B37/15(20060101);B32B17/04(20060101);B32B17/10(20060101);B32B27/20(20060101);B32B15/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海英;黄建祥

  •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西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32B37/02 专利号:ZL2014108399151 登记生效日:2022122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生益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西路5号 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高新区文景路18号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5-24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2B37/02 申请日:2014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布和覆铜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应 用该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和覆铜板。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自1945年由杜邦公司商品化生产以来,由于该材料独特 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人们就不断地开拓该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利 用PTFE材料的优秀介电性能(低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来制作高频应用的覆铜 板已有多年历史。

传统的PTFE覆铜板的制作方法是用PTFE乳液浸渍玻璃纤维布,制成PTFE 漆布,然后将数张PTFE漆布叠合,并在两面覆盖铜箔,最后进行高温层压,制 成PTFE覆铜板。但是由于PTFE烧结后的分子结构表面为惰性状态,直接与铜 箔粘合较难,因此目前一般是采用氟树脂薄膜(如聚全氟乙丙烯薄膜)作为粘 结剂将PTFE漆布与铜箔粘合。氟树脂薄膜的性能与PTFE相近,但熔点较低, 与铜箔的粘结效果比烧结后的PTFE漆布更佳,但是目前该生产工艺较复杂,成 本较高。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181737介绍了一种氟树脂混合物制作的覆铜板,该 方案主要是在PTFE乳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聚全氟乙丙烯(FEP),该PTFE乳液混 合物可在低于PTFE烧结温度(330℃)条件下多次浸渍玻纤布制得漆布,由上述 漆布所压制的覆铜板综合性能良好,制作方法过程简单。但是,由于PTFE的烧 结温度较高,若聚全氟乙丙烯的比例较低,漆布在低于PTFE烧结温度(330℃) 成型后,会有一定程度的脱胶,此现象在下一道浸胶过程中尤其明显;若提高 聚全氟乙丙烯的比例,脱胶现象有所改善,但材料成本会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与铜箔的粘结 能力较强的粘性漆布,有效提高漆布与铜箔的粘合力,解决漆布与铜箔粘合难 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铜板,通过设置粘性漆布,有效提 高漆布与铜箔的剥离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制作中间漆布:将玻璃纤维布浸渍氟树脂乳液后进行干燥、烘焙、高 温烧结处理,并重复干燥、烘焙、高温烧结处理3-10次得到中间漆布;

S20、中间漆布覆胶:将中间漆布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保证至少一面 覆上氟树脂乳液;

S30、中间漆布烘干:对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进行干燥和 烘焙处理,去除水分和各类助剂;

S40、粘性漆布成型:令烘干后的中间漆布在低温烧结温度环境下处理 1-10min,所述低温烧结温度低于高温烧结温度0-80℃,使步骤S20中浸渍或者 涂覆的氟树脂乳液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制成粘性漆布。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烧结温度低于高温烧结温度20-60℃。

进一步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玻纤布浸渍:提供玻璃纤维布和氟树脂乳液,将玻璃纤维布浸渍氟树 脂乳液;

S12、玻纤布烘干: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50℃-150℃条件下 干燥1-10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00℃-320℃条件下烘焙1-10min,去除各类助 剂;

S13、高温烧结: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50℃-400℃条件下处理 1-10min,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

S14、中间漆布成型: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复S11、S12、S13步 骤3-10次,制成中间漆布;

更进一步地,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玻纤布浸渍:提供玻璃纤维布和氟树脂乳液,将玻璃纤维布浸渍氟树 脂乳液;

S12、玻纤布烘干: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50℃-150℃条件下 干燥1-10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00℃-320℃条件下烘焙1-10min,去除各类助 剂;

S13、高温烧结: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50℃-400℃条件下处理 1-10min,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

S14、中间漆布成型: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复S11、S12、S13步 骤3-10次,制成中间漆布;

S20、中间漆布覆胶:将中间漆布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保证至少一面 覆上氟树脂乳液;

S30、中间漆布烘干:将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50℃ -150℃条件下干燥1-10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00℃-320℃条件下烘焙1-10min, 去除各类助剂;

S40、粘性漆布成型:令烘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20-350℃条件下处理 1-10min,使步骤S20中浸渍或者涂覆的氟树脂乳液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 态,制成粘性漆布。

具体地,过渡漆布、中间漆布代表产品在处理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粘 性漆布代表一种与铜箔粘合能力较强的漆布。

具体地,步骤S12和步骤S30中在200℃-300℃条件下烘焙去除各类助剂, 有助于提高氟树脂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性。

具体地,步骤S14中重复步骤S11、S12、S13的次数根据不同漆布的厚度 要求而定,即过渡漆布浸渍氟树脂乳液的次数根据不同漆布对于厚度的要求而 定。

具体地,在步骤S13中高温烧结成型的氟树脂层的分子结构处于惰性状态, 表面粘结能力较弱,而在步骤S40中形成的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 树脂层的表面粘结能力明显增强,在与铜箔粘结时的粘结效果尤其明显。进一 步地,在步骤S12中,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80-120℃条件下干 燥4-7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50-300℃条件下烘焙4-7min,去除各类助剂。进 一步地,在步骤S13中,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60-380℃条件下处理 4-7min,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中,将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 80-120℃条件下干燥4-7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80-320℃条件下烘焙4-7min, 去除各类助剂。进一步地,在步骤S40中,令烘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30-340℃ 条件下处理4-7min,使步骤S20中浸渍或者涂覆的氟树脂乳液处于轻微烧结或 者未烧结状态,制成粘性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漆布的一个侧面涂覆氟树脂乳液。

仅在所述中间漆布的一个侧面涂覆氟树脂乳液,即所述粘性漆布只有一个 侧面具有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使用所述粘性漆布时将具 有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的侧面与铜箔粘合,既能提高粘性 漆布与铜箔的粘合可靠性,又能节约氟树脂乳液的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漆布的全部侧面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80-100 份的PTFE乳液,以及0-20份的聚全氟乙丙烯乳液FEP、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 烯基醚乳液PFA、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E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 乙烯PCTFE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树脂乳液还包括无机填料和稀释剂,其 中所述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二氧化钛、钛酸钡、 硫酸钡、滑石粉、氢氧化铝、立德粉、碳酸钙、硅灰石、高岭土、水镁石、硅 藻土、膨润土、硅微粉、浮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稀 释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蒸馏水。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钛酸钡中的任意一种或 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或/和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12μm以内。更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 的粒径为8μm以内。再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5μm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的表面采用偶联剂进行处理。更进一步地,所述 偶联剂为带有乙烯基的偶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氟树脂乳液是90份的PTFE乳液和10份的聚全氟乙丙烯乳 液FEP。

进一步地,所述氟树脂乳液是100份的PTFE乳液和二氧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氟树脂乳液是100份的PTFE乳液和蒸馏水。

进一步地,所述氟树脂乳液是100份的PTFE乳液。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温烧结温度为350℃-400℃,所述低温烧 结温度为320℃-35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中间漆布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过程 中,控制浸渍或涂覆的氟树脂层在去除水分和助剂后的单面厚度是3-20μm。

具体地,氟树脂层的单面厚度过小,将会导致所述粘性漆布与铜箔的粘合 能力降低,但氟树脂层的单面厚度越大,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干燥温度、烘焙温 度和成型温度就越高,同时需要的干燥时间、烘焙时间和成型时间越长,生产 控制难度也越大,从而导致整体生产成本提高。

进一步地,最外层氟树脂层在去除水分和助剂后的单面厚度是5~15μm。

进一步地,最外层氟树脂层在去除水分和助剂后的单面厚度是10μm。

另一方面,一种通过上述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包括玻璃纤 维布和包覆在玻璃纤维布外侧的若干层氟树脂层,所述粘性漆布的最外层氟树 脂层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

进一步地,中间漆布由步骤S11、S12、S13和S14制成,所述中间漆布包 括玻璃纤维布和包覆在玻璃纤维布外侧的若干层氟树脂层,所述中间漆布外侧 的氟树脂层为烧结状态。

具体地,所述粘性漆布最外层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与 铜箔的粘合能力较强,而所述中间漆布最外层处于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与铜箔 的粘合能力较弱。但所述中间漆布的生产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因此,在使 用所述粘性漆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述中间漆布,有利于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性漆布的最外层氟树脂层的单面厚度是 3-20μm。

又一方面,一种由上述粘性漆布制成的覆铜板,包括漆布层,以及压覆在 所述漆布层上的铜箔,所述漆布层与所述铜箔接触的位置是所述粘性漆布最外 层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漆布层主要由若干中间漆布和粘性漆布叠 合而成,所述漆布层的一侧压覆有所述铜箔,所述漆布层靠近所述铜箔一侧的 最外层是粘性漆布,该粘性漆布最外层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的氟树脂 层与所述铜箔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漆布层不与所述铜箔接触的位置是中间漆布、或者粘性漆 布、或者中间漆布和粘性漆布的任意组合。

具体地,虽然所述中间漆布最外层处于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与铜箔的粘合 能力较弱,但该处于烧结状态的氟树脂层能够使中间漆布之间、以及中间漆布 与粘性漆布之间实现可靠粘合。因此,所述漆布层的内部设置所述中间漆布, 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漆布层的整体成本,同时保证所述漆布层内部的粘合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漆布和所述粘性漆布均包括玻璃纤维 布,所述玻璃纤维布采用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布采用106、1080、2116或7628电子级无碱玻璃 纤维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与铜箔的粘结能 力较强的粘性漆布,有效提高漆布与铜箔的粘合力,解决漆布与铜箔粘合难的 问题。同时提供由上述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制成的粘性漆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 覆铜板,通过设置粘性漆布,有效提高漆布与铜箔的剥离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粘性漆布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中:

1、中间漆布;2、粘性漆布;3、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漆布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 示,于本实施例中,粘性漆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玻纤布浸渍:提供 玻璃纤维布和氟树脂乳液,将玻璃纤维布浸渍氟树脂乳液;S12、玻纤布烘干: 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50℃-150℃条件下干燥1-10min,去除水 分,接着在200℃-320℃条件下烘焙1-10min,去除各类助剂;S13、高温烧结: 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50℃-400℃条件下处理1-10min,将氟树脂乳液烧 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S14、中间漆布成型: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 复S11、S12、S13步骤3-10次,制成中间漆布;S20、中间漆布覆胶:将中间 漆布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保证至少一面覆上氟树脂乳液;S30、中间漆布 烘干:将浸渍或者涂覆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50℃-150℃条件下干燥 1-10min,去除水分,接着在200℃-320℃条件下烘焙1-10min,去除各类助剂; S40、粘性漆布成型:令烘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20-350℃条件下处理1-10min, 使步骤S20中浸渍或者涂覆的氟树脂乳液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制成 粘性漆布。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粘性漆布产品,该粘性漆布是结合了本发明的一 种或多种漆布制作方法生产。该粘性漆布被用于制作覆铜板,该覆铜板包括漆 布和铜箔,由此制作的覆铜板的漆布与铜箔层的剥离强度高。

本发明的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80-100份的PTFE乳液,以及 0-20份的聚全氟乙丙烯乳液FEP、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乳液PFA、四氟 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E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任意组合。所述氟树脂乳液还包括无机填料和稀释剂,其中所述无机填 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二氧化钛、钛酸钡、硫酸钡、滑石 粉、氢氧化铝、立德粉、碳酸钙、硅灰石、高岭土、水镁石、硅藻土、膨润土、 硅微粉、浮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无机填料的表面采 用带有乙烯基的偶联剂进行处理,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12μm以内。所述稀 释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蒸馏水。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 示,于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覆铜板制作方法如下:

1、提供铜箔和玻璃纤维布,并制备氟树脂乳液

铜箔采用苏州福田提供的1oz的铜箔。玻璃纤维布采用1080电子级无碱玻 璃纤维布。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95份的PTFE乳液和5份的聚全 氟乙丙烯乳液FEP。氟树脂乳液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调节固体含量和粘度, 使氟树脂乳液的固体含量为35-60%,粘度为15-40mPa·s(20℃条件下)。

2、制备中间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1080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使玻璃纤维布的全 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80-120℃ 条件下干燥3-4min,去除水分,在290-310℃条件下烘焙4-5min,去除各类低温 挥发的助剂;然后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60-380℃条件下处理3-4min, 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最后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 复上述步骤5次,制成厚度为70-80μm的中间漆布。

3、制备粘性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中间漆布,使中间漆布的全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 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80-120℃条件下干燥3-4min,去 除水分,在290-310℃条件下烘焙4-5min,去除各类低温挥发的助剂;最后令烘 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30-340℃条件下处理3-4min,使本次浸渍的氟树脂乳液 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并控制本次覆上的氟树脂层的厚度为5-10μm, 制成粘性漆布。

4、制备覆铜板

参照图2所示的覆铜板结构,将12块中间漆布叠合在一起,并在12块中 间漆布的两侧各贴合一块粘性漆布,形成漆布层,然后在漆布层的两侧分别贴 合一块1oz的铜箔,在360-380℃/2-5h,压力为50-100kg/cm2的条件下进行层 压,制成覆铜板。

第一对比例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对应,第一对比例的覆铜板采用传统 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1、提供铜箔和玻璃纤维布,并制备氟树脂乳液。

铜箔采用苏州福田提供的1oz的铜箔。玻璃纤维布采用1080电子级无碱玻 璃纤维布。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95份的PTFE乳液和5份的聚全 氟乙丙烯乳液FEP。氟树脂乳液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调节固体含量和粘度, 使氟树脂乳液的固体含量为35-60%,粘度为15-40mPa·s(20℃条件下)。

2、制备中间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1080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使玻璃纤维布的全 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80-120℃ 条件下干燥3-4min,去除水分,在290-310℃条件下烘焙4-5min,去除各类低温 挥发的助剂;然后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60-380℃条件下处理3-4min, 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最后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 复上述步骤5次,制成厚度为70-80μm的中间漆布。

3、制备覆铜板

将14块中间漆布叠合在一起,形成漆布层,然后在漆布层的两侧分别贴合 一块1oz的铜箔,在360-380℃/2-5h,压力为50-100kg/cm2的条件下进行层压, 制成覆铜板。

将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对比例中制成的两种覆铜板进行漆布层与铜箔剥离强 度的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实施例中制成的具有粘性漆布的覆铜板在四次实验中的铜箔剥离强度 分别为1.72、1.69、1.75、1.8,平均值为1.74,均大于第一对比例中制成的 覆铜板的铜箔剥离强度,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覆铜板的漆布层与铜箔 层剥离强度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二对比例分别将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对比例中的铜 箔更换为卢森堡提供的1oz的铜箔,分别制成两种覆铜板,并进行漆布层与铜 箔剥离强度的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第二实施例中制成的具有粘性漆布的覆铜板在四次实验中的铜箔剥离强度 分别为3.2、3.1、3.24、3.27,平均值为3.2,均大于第二对比例中制成的覆 铜板的铜箔剥离强度,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提高覆铜板的漆布层与 铜箔层剥离强度。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 示,本实施例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如下:

1、提供铜箔和玻璃纤维布,并制备氟树脂乳液

铜箔采用苏州福田提供的1oz的铜箔。玻璃纤维布采用106电子级无碱玻 璃纤维布。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100份的PTFE乳液和二氧化硅。 氟树脂乳液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调节固体含量和粘度,使氟树脂乳液的固 体含量为40-65%,粘度为20-45mPa·s(20℃条件下)。

2、制备中间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106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使玻璃纤维布的全 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50-100℃ 条件下干燥1-3min,去除水分,在250-300℃条件下烘焙3-4min,去除各类低温 挥发的助剂;然后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50-370℃条件下处理1-3min, 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最后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 复上述步骤5次,制成厚度为70-80μm的中间漆布。

3、制备粘性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中间漆布,使中间漆布的全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 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50-100℃条件下干燥1-3min,去 除水分,在250-300℃条件下烘焙3-4min,去除各类低温挥发的助剂;最后令烘 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20-330℃条件下处理1-3min,使本次浸渍的氟树脂乳液 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并控制本次覆上的氟树脂层的厚度为3-5μm, 制成粘性漆布。

4、制备覆铜板

参照图3所示的覆铜板结构,将6块中间漆布和5块粘性漆布交错叠合在 一起,并在该11块漆布的两侧各贴合一块粘性漆布,形成漆布层,然后在漆布 层的两侧分别贴合一块1oz的铜箔,在360-380℃/2-5h,压力为50-100kg/cm2 的条件下进行层压,制成覆铜板。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覆铜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 示,本实施例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如下:

1、提供铜箔和玻璃纤维布,并制备氟树脂乳液

铜箔采用苏州福田提供的1oz的铜箔。玻璃纤维布采用7628电子级无碱玻 璃纤维布。氟树脂乳液按100重量份计,包括100份的PTFE乳液。氟树脂乳液 采用蒸馏水调节固体含量和粘度,使氟树脂乳液的固体含量为35-60%,粘度为 15-40mPa·s(20℃条件下)。

2、制备中间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7628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使玻璃纤维布的全 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玻璃纤维布在90-130℃ 条件下干燥4-6min,去除水分,在290-320℃条件下烘焙6-7min,去除各类低温 挥发的助剂;然后使烘干后的玻璃纤维布处于370-390℃条件下处理4-6min, 将氟树脂乳液烧结成型,制成过渡漆布;最后将过渡漆布代替玻璃纤维布,重 复上述步骤5次,制成厚度为70-80μm的中间漆布。

3、制备粘性漆布

使用上述氟树脂乳液浸渍中间漆布,使中间漆布的全部表面覆上该氟树脂 乳液;接着将浸渍氟树脂乳液后的中间漆布在90-130℃条件下干燥4-6min,去 除水分,在290-320℃条件下烘焙6-7min,去除各类低温挥发的助剂;最后令烘 干后的中间漆布处于330-340℃条件下处理4-6min,使本次浸渍的氟树脂乳液 处于轻微烧结或者未烧结状态,并控制本次覆上的氟树脂层的厚度为10-15μm, 制成粘性漆布。

4、制备覆铜板

参照图4所示的覆铜板结构,将7块粘性漆布和6块中间漆布交错叠合在 一起,形成漆布层,然后在漆布层的一侧贴合一块1oz的铜箔,在360-380℃ /2-5h,压力为50-100kg/cm2的条件下进行层压,制成覆铜板。

于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 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 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