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43202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61149.X
申请日2010-03-16
分类号H04L1/00(20060101);H04L1/18(20060101);H04L5/00(20060101);H04L25/03(20060101);H04B7/04(20060101);
代理机构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潇潇;刘国平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6:06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7-12-08
授权
授权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00 申请日:2010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5-01-28
公开
公开
本申请是2010年03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080012204.7的名称为 “使用载波聚合和群集DFT的上行链路MIMO的数据和控制复用”的中国 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3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160,594、2009年3月 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160,599、2010年2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 61/304,376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这些申请如本文全面阐述的结合于此作 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许多技术来提高吞吐量和用户服务。其中一种技 术是载波聚合。另一种技术是支持灵活的带宽。还有一种技术是同时传输上 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道。例如,在高级长期演进(LTE-A)兼容系统中,可 以同时传输上行链路(UL)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其它技术包括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例如发射分集和空间 分集,诸如在UL通信中。如果MIMO用于UL通信,则数据比特和控制比 特的处理可能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中进行信号处理的方法 和装置。其可以包括生成多个数据比特和多个控制比特。所述数据比特和控 制比特可以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码字。所述数据比特和控制比特可以被复 用。所述数据比特和控制比特可以被分成层。所述控制比特可以根据每个码 字的信道质量和每一层的信道质量被分配到层。每个层可以被信道交织并输 出到一个或多个天线。
附图说明
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的描述是以实例的形式给 出的,并且可以结合附图被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演进型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E-UTRAN)的概图;
图2示出了一个包含多个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和一个e节点B (eNB)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3是图2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WTRU和eNB的功能性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用连续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无线通 信系统的概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用非连续载波进行载波聚合的无线 通信系统的概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射机的框图;
图8是与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射机的框图;
图10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对多个层和多个码字进行控制和数据 复用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14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15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16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17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18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0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1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2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3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4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5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6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7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图28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在下文中提及时,术语“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包括但不局 限于用户设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传呼机、蜂窝电话、 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或能在无线环境中运行的任何其它类型的 用户装置。当在下文中提及时,术语“基站”包括但不局限于节点-B、演进 型节点-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或能在无线环境中运行的任何其它 类型的接口装置。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演进型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 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0的概图。如图1所示,E-UTRAN 100包 括三个e节点B(eNB)102,然而,E-UTRAN 100可以包含任何数目的eNB。 eNB 102通X2接口108进行互联。这些eNB 102也通过S1接口106连接到 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04上。该EPC 104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12和服务网关(S-GW)110。可以使用其它网络配置,这里公开的任何对 象都不受限于一个特定网络配置或架构。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可以与e节点B(eNB) 通信。图2示出了一个包含多个WTRU 210和一个eNB 220的无线通信系统 200。如图2所示,所述WTRU 210与所述eNB 220进行通信。尽管图2中 只示出了三个WTRU 210和一个eNB 22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组合的无 线和有线设备都可以包含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200中。
图3是图2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WTRU 210和eNB 220的功能性框 图。如图2所示,所述WTRU 210与所述eNB 220进行通信。所述WTRU 210 被配置成在一个载波或多个载波上进行发射和接收。所述载波可以是连续的 或非连续的。
除了可以在典型WTRU中可以找到的组件外,所述WTRU 210还包括 处理器315、接收机316、发射机317和天线模块318。所述WTRU 210也 可以包含用户接口321,它包括但不局限于LCD或LED屏幕、触摸屏、键 盘、触针或者任何其它典型的用户接口设备。所述WTRU 210还可以包含易 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319,以及到其它WTRU的输入/输出接口320,例如 USB端口、串口等等。所述接收机316和发射机317与所述处理器315进行 通信。所述天线模块318与所述接收机316和所述发射机317进行通信以促 进发射和接收无线数据。所述天线模块318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天线。所述 WTRU 210也可以包含功率放大器模块322,它与所述处理器315和发射机 317通信。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322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可替 换地,该功率放大器模块322可以位于所述发射机317内。
除了可以在典型eNB中找到的组件外,所述eNB 220还包含处理器325、 接收机326、发射机327和天线模块328。所述接收机326和所述发射机327 与所述处理器325通信。所述天线模块328与所述接收机326和所述发射机 327进行通信以促进无线数据的发射和接收。所述天线模块328可以包含一 个或多个天线。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连续载波进行载波聚合400的概图。 单个载波(402、404、406)可以被聚合以增加有效带宽。每一载波(402、 404、406)中的调制数据可以在WTRU 420中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单元408、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单元410、数模(D/A)转换器单元 412和功率放大器(PA)单元进行处理。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采用载波聚合的上行链路MIMO 500的概图。如图5所示,第一载波502在频率中与第二载波504和第三载 波506分开。在第一载波502上发送的数据被一个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对508处理,并且被码字到层映射单元510处理。该映射后的数据在预编码 单元512中处理,在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对514中处理,并通过多个 天线516进行传输。所述第二载波504和第三载波506紧挨在一起,从而它 们可以共享DFT对518。映射到该第二载波504和第三载波506的信息首先 被所述DFT对518处理并被码字到层映射单元520处理。在该映射后的信 息在多个天线526上发送之前,先在预编码单元522中被预编码并在IFFT 对524中进行处理。
在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码字的UL通信中,数据比特和控制比特可 以被复用以获得最佳性能。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应答/非应答比特可 以在时域上映射到任何解调参考信号周围,而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可以映射 到不同的调制符号。带有多个发射天线的WTRU可以使用多种MIMO技术, 例如MIMO预编码或者发射分集方案。
如图5所示,每一个码字可以使用独立的DFT操作。当所述WTRU对 多个码字和多个天线使用多个DFT操作时,编码后的控制信息和编码后的 数据信息可以分成N组比特,对应于N层,其中所述N层中的每一层都用 于传输控制信息并且1≤N≤(用于数据传输的层数)。当N=1时,所有的控 制比特都在一(1)层中。
变量N可以被配置为使得控制比特映射到与所述码字中的一个码字相 同的层上。例如,可以将三(3)层用于数据比特。如果使用了两(2)个码 字,则一个码字可以映射到所述三(3)层的第一层,第二码字可以映射到 所述三(3)层的第二和第三层。所述控制比特可以映射到第二码字使用的 两个层上。
数据和控制比特复用可以在每一层的基础上进行。控制比特可以映射到 一层,或者可以在多层上展开。秩指示符(RI)比特和HARQ ACK/NACK 比特也可以被处理到层中。包含数据和/或控制比特的每一层可以在一层接一 层的基础上用信道交织器进行处理。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编码后的数据 比特与编码后的控制比特在每一层的基础上被复用之前,会用一个层映射函 数被处理。所述控制比特可以被映射到所有层,或者如果使用了多个码字, 则按码字分开。
如图6所示,包含第一码字的一组编码后的数据比特的第一传输块 (TB1)602被输入到循环冗余校验(CRC)附加(attach)单元604。所述 CRC附加单元604的输出被输入到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单元606。该 信号然后在信道编码单元608中被进行信道编码并被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 610。从该速率匹配单元输出后,该信号在码块级联单元612中被级联起来。
包含了第二码字的一组编码后的数据比特的第二传输块614以与TB1 602一样的方式进行处理。数据被CRC附加单元616、码块分割和码块CRC 附加单元618、信道编码单元620、速率匹配单元622和码块级联单元624 处理。
CQI和PMI比特626单独在信道编码单元628中进行编码。RI比特630 单独在另一个信道编码单元632中进行编码。HARQ ACK/NACK比特634 在再一个信道编码单元636中进行编码。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所述编码 后的控制比特被一个逻辑层映射函数638进行处理。该逻辑层映射函数将输 入流(即数据和/或控制比特)映射到一层或者多层上,所述映射根据特定的 规则或者标准,例如较高的MCS或者SINR来进行。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 特和所述编码后的控制比特被分成N组,并且在每一组的基础上被映射到码 字和层上,其中N是整数。N组比特对应于N层。
在数据和控制复用单元640中对每一组或每一层数据和控制比特执行数 据和控制复用。该处理是在每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述数据和控制复用函 数可以是层特定的,并且每层可以处理不同数目的控制和数据比特。
类似地,编码后的RI比特由逻辑层映射函数642处理。编码后的HARQ 比特也由逻辑层映射函数644处理。
每一层的所有比特被信道交织函数646进行处理。如图6所示,所述逻 辑层映射函数将所有比特映射到三层中一层上。每一个交织后的层然后单独 输出648。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发射机700的框图。如图7所示, 来自TB1 702的数据被输入到CRC附加单元704,然后输入到第一信道编码 单元706。该编码后的数据然后被第一速率匹配单元708处理。
TB2 710输入到第二CRC附加单元,然后输入到第二信道编码单元714。 所述编码后的数据然后被第二速率匹配单元716处理。
控制信息718,例如PMI和CQI,被信道编码单元720进行信道编码并 且在速率匹配单元722中进行速率匹配。所述处理后的控制信息、来自TB1 的处理后的数据和来自TB2的处理后的数据在层映射单元724中被处理到层 中。
第一数据和控制复用器726和第二数据和控制复用器728各自复用一层 处理后的控制和数据信息。第二组控制信息730,例如RI和HARQ ACK/NACK,在第二层映射单元732中被映射到层中。第一信道交织器734 和第二信道交织器736各自交织分层后的和处理后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第一 调制单元738和第二调制单元740各自调制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调制后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被第一FFT单元742和第二FFT单元744进行处 理。导频信号746然后在另一个复用器748和再一个复用器750中与变换后 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复用。
预编码单元752对复用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编码。该预编码后的数据在 副载波映射单元754中被映射到由e节点B指定的副载波上。该副载波映射 单元输出映射后的副载波以进行天线映射。每一个输出被反FFT单元756、 758和循环前缀单元760、762处理并且在每一个天线上传输。
图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的框图。控制和数据 比特在被层处理单元处理之前先被复用。所述控制比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码 字的数据比特进行复用。所述控制和数据比特然后被映射到一层或多层上, 每一层上都有控制和数据比特。
如图8所示,TB1 802输入到CRC附加单元804。该CRC附加单元804 的输出被输入到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单元806中。所述数据比特然后 在信道编码单元808中被进行信道编码,并且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810中。 从该速率匹配单元810输出后,该编码后的比特在码块级联单元812中进行 级联。
TB2 814包含了第二码字的第二组编码后的比特,并被以与TB1 802相 同的方式进行处理。TB2 814被CRC附加单元816、码块分割和码块CRC 附加单元818、信道编码单元820、速率匹配单元822和码块级联单元824 处理。
CQI/PMI比特826单独在信道编码单元828中进行编码。RI比特830 单独在另一个信道编码单元832中进行编码。HARQ ACK/NACK比特834 在再一个信道编码单元836中进行编码。所述编码后的RI比特和编码后的 HARQ ACK/NACK比特分别被逻辑映射函数(838、840)进行处理。
在逻辑映射之前,所述处理后的CQI/PMI比特和处理后的数据比特在 数据和控制复用单元842中被复用。该复用后的数据和CQI/PMI比特然后被 逻辑层映射函数844处理。该逻辑映射函数844将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 编码后的控制比特分成N组,其中N是整数。所述N组比特与N层对应。 该处理在每一层的基础上进行。所有层的所有比特被信道交织函数846处理。 如图8所示,所述逻辑层映射函数(838、840、844)已经将所有比特分别 映射到合适的层上了。每一个交织后的层然后被分别输出848。
图9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发射机900的框图。TB1 902输 入到CRC附加单元904,然后输入到第一信道编码单元906。该编码后的数 据然后被第一速率匹配单元908进行处理。
TB2 910被输入到第二CRC附加单元912,然后被输入到第二信道编码 单元914。该编码后的数据然后被第二速率匹配单元916进行处理。
控制数据917,例如PMI和CQI,被信道编码单元918进行信道编码并 且被速率匹配单元920进行速率匹配。第一数据和控制复用器921和第二数 据和控制复用器922各自将所述处理后的控制和数据信息进行复用。该复用 后的信息在层映射单元924中被处理到层中。第二控制信息组926,例如RI 和HARQ ACK/NACK,在层映射单元928中被映射到层中。第一信道交织 器930和第二信道交织器932各自将分层后的和处理后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进 行交织。第一调制单元934和第二调制单元936各自将交织后的数据和控制 信息进行调制。所述调制后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被第一FFT单元938和第二 FFT单元940处理。导频信号942、944然后与变换后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在 第一复用器946和第二复用器948中进行复用。
预编码单元950对复用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编码。该预编码后的数据在 副载波映射单元952中被映射到e节点B指定的副载波上。该副载波映射单 元输出映射后的副载波给天线映射954。每一个输出被IFFT单元956和(CP) 单元958处理并在每个天线959上发送。
图10是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1000的框图。使用 了两个码字,并且CQI/PMI比特被映射到所述码字且在层映射之前与数据比 特进行复用。该逻辑层函数针对每个码字将每个码字的编码后的数据和控制 比特分配到至少一层中。对于包含控制比特的每一层,所述信道交织器按一 层接一层的方式处理所述比特。
如图10所示,包含了第一码字的一组编码后的比特的第一传输块(TB1) 1002被输入到CRC附加单元1004。该CRC附加单元的输出被输入到码块 分割和码块附加单元1006。该信号然后在信道编码单元1008中被进行信道 编码,并被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1010中。从该速率匹配单元输出后,该信 号在码块级联单元1012中被级联。
包含了第二码字的一组编码后的比特的第二传输块(TB2)1004被用与 TB1 1002一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该数据被CRC附加单元1016、码块分割和 码块CRC附加单元1018、信道编码单元1020、速率匹配单元1022和码块 级联单元1024处理。
CQI/PMI比特1026单独在信道编码单元1028中进行编码并被映射到两 个码字上。RI比特1031单独在另一个信道编码单元1032中进行编码并被映 射到两个码字。HARQ ACK/NACK1030比特在再一个信道编码单元1034中 进行编码并被映射到两个码字。
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编码后的CQI/PMI比特在数据和控制复用单 元中进行复用。来自TB1 1002的处理后的数据比特在控制和数据复用器 1036中与映射到第一码字的处理后的CQI/PMI比特进行复用,该控制和数 据复用器与编码和数据复用器1038分开,该编码和数据复用器1038用于将 来自TB2 1014的处理后的数据比特与映射到第二码字的处理后的CQI/PMI 比特进行复用。
复用后的来自TB1的数据和映射到所述第一码字的CQI/PMI比特在第 一逻辑层映射函数1040中被处理。来自TB2的复用后的数据和映射到所述 第二码字的CQI/PMI比特在第二逻辑层映射函数1042中被处理。编码后的 RI比特和映射到所述第一码字的编码后的HARQ比特被逻辑层映射函数 1044处理。该编码后的RI比特和所述映射到所述第二码字的编码后的 HARQ比特被另一个逻辑映射函数1046处理。
所有映射到所述第一码字的比特被信道交织器1048处理,并且所述交 织后的数据针对每层进行输出。映射到第二码字的比特被第二信道交织器 1050处理并且针对每层输出。
图11是根据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块处理方法1100的框图。 编码后的控制比特被映射到至少两个码字。对于每一个码字,层函数将比特 分到逻辑层中。在每层的基础上进行复用,并且每层都被信道交织函数处理。 控制比特在与数据比特复用之前被该层函数处理。
包含了第一码字的第一组编码后的比特的第一传输块(TB1)1102被输 入到CRC附加单元1104。该CRC附加单元的输出被输入到码块分割和码块 附加单元1106。该信号然后在信道编码单元1108中被进行信道编码并被输 入到速率匹配单元1110。从该速率匹配单元输出后,该信号在码块级联单元 1112中被级联。
包含了第二码字第二组编码后的比特的第二传输块(TB2)1114被用与 TB1 1102一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该数据被CRC附加单元1116、码块分割和 码块CRC附加单元1118、信道编码单元1120、速率匹配单元1122和码块 级联单元1124处理。
CQI/PMI比特1126单独在信道编码单元1128中进行编码并被映射到两 个码字上。RI比特1130单独在另一个信道编码单元1132中进行编码并被映 射到两个码字。HARQ ACK/NACK1134比特在再一个信道编码单元1136中 进行编码并被映射到两个码字。
复用后的来自TB1的数据和映射到所述第一码字的CQI/PMI比特在第 一逻辑层映射函数1138中被处理,并且每一层在数据和控制复用单元1140 中进行复用。来自TB2的复用后的数据和映射到所述第二码字的CQI/PMI 比特在第二逻辑层映射函数1142中被处理,并且每一层在第二数据和控制 复用单元1144中被复用。映射到第一码字的RI比特和映射到第一码字的 HARQ比特被逻辑层映射函数1146处理。映射到第二码字的RI比特和映射 到第二码字的HARQ比特被另一个逻辑映射函数1148处理。
所有映射到第一码字的比特被信道交织器1150处理,并且该交织后的 数据针对每层进行输出。映射到第二码字的比特被第二信道交织器1152处 理并且针对每层输出。
数据和控制比特可以在同一UL子帧中传输(当该子帧使用物理上行链 路共享信道资源传输时)。当数据和控制比特被DFT处理时,它们可以不使 用同一DFT。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和控制比特都可以使用秩为1的预编码。 WTRU可以接收关于UL传输模式的信息、以及其它UL信息,例如秩和预 编码方案。
如果数据和控制比特使用不同的DFT处理器,则该WTRU可以对数据 比特使用一种UL传输方案,并且对控制比特使用第二种UL传输方案。例 如,控制比特可以使用UL发射分集进行传输,而UL数据比特可以使用其 它方案,例如空间复用。
图1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为多个层和多个码字进行控制和数据 复用1200的框图。在图12中,有两个(2)传输块和两(2)个层。然而, 该方法对任何数目的传输块和任何数目的层都适用。控制比特可以在每一个 资源块中重复,在资源块之间复用,或者只与所述资源块中的一个资源块复 用。这里使用的术语“资源块”指的是虚拟资源块,它们可以映射到同一无 线电资源的多个层上。
如图12所示,映射到第一码字1202的数据被映射到第一资源块1204 上。映射到第二码字1206的数据被映射到第二资源块1208上。编码后的控 制信息1210被解复用或者重复并映射到所述第一资源块1204和第二资源块 1208中的每一个资源块上。可替换地,编码后的控制信息可以只映射到所述 资源块中的一个资源块上(没有示出)。编码后的HARQ ACK/NACK信息 1214和编码后的RI信息1216也被解复用或重复1218、1220,并被映射到 所述第一资源块1204和第二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1208。可替换地,编 码后的HARQ ACK/NACK信息1214和编码后的RI信息1216可以被只映射 到所述资源块中的一个资源块上(没有示出)。每一个资源块1204、1208中 的信息可以被第一DFT 1222和第二DFT 1224以及第一副载波映射块1226 和第二副载波映射块1228处理,其中数据比特、控制比特、HARQ比特和 RI比特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副载波上。该信息然后被预编码1230并被第一 反DFT 1232和第二反DFT 1234处理。
如图12所示,对于每一层,HARQ信息可以在资源块中1204、1208中 都存在,并被映射到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1236、1238周围。该控制和数 据信息被映射到每一个资源块1204、1208中的不同的调制符号。
对于使用多个码字和层的系统,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比特可以可 选地在分布在码字之间。该UCI比特可以可选择地映射到单个码字。每一个 控制比特可以被解复用或者重复并映射到每一个码字,并且层处理可以将控 制比特在层之间分布。可替换地,每一层可以包含每一个控制比特,并且每 一个控制比特针对每一层可以被重复一次,针对每一个码字也被重复一次。 而图12示出了一种使用两个(2)码字和两(2)层的方法,该图12中所示 的方法可扩展到多于两(2)层。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三(3)层,其中一 个码字分割到两层上。所述控制信息然后可以与数据复用到三(3)个资源 块上,类似地,ACK/NACK和RI可以映射到1、2或3个资源块中。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1300的框图。图 13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层的系统,即对于两(2)个天线或更多天线时, 秩等于二(2)、两(2)码字以及UCI比特映射在所有层上。
如图13所示,TB1 1302被CRC附加单元13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306处理。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3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3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1312中被级联。CQI/PMI比特1314在信道编码单元1316中进行信道编 码并且在两(2)个流上重复。该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一个(第一) CQI/PMI比特流一起被输入到控制和数据复用器1360中。所述复用后的比 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1362中被映射到层上。
TB2 1320被映射到第二码字,并被CRC附加单元1322处理,然后被 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324处理。该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132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328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1330中被级联。该处理后的TB2比特与其它(第二)CQI/PMI 比特流一起在第二控制和数据复用器1332中被复用。所述复用后的比特在 第二层映射单元1334中被映射到第二层中。
RI比特1336和HARQ ACK/NACK比特1338被信道编码1340、1342, 在两(2)个流上重复,并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层映射单元1344、1346中被映 射到两层上。所述映射后的TB1比特、第一CQI/PMI比特流、第一RI比特 流、和HARQ ACK/NACK比特流在第一信道交织器1348中进行交织,并且 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该天线映射单元包括调制、副载波映射、 预编码和天线映射函数。所述映射后的TB2比特、第二CQI/PMI比特流、 第二RI比特流和第二HARQ ACK/NACK比特流在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 1350中进行交织,并输出到所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1400的框图。图 14示出了一种使用一(1)个码字和两(2)层的方法。该方法在两个天线或 者更多天线时,使用秩等于2的编码,其中所述UCI比特被映射到一层上。 TB1 1402被CRC附加函数14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 数1406处理。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408进行信道编码,在 速率匹配单元14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1412中被级联。 该码块级联单元的输出在分离器1411中被分割为两个流,流的长度是考虑 了与UCI比特进行复用而被计算出的。第一个流,是长度较长的一个流,在 层映射单元1414中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低的第一层。所述第二个流在数据 和控制复用单元1416中与CQI/PMI比特1418进行复用,该CQI/PMI比特 已经在信道编码单元1420中进行了信道编码。RI比特1422和HARQ ACK/NACK比特1424也在各自的信道编码单元1426、1428中进行信道编 码,并被与复用后的CQI/PMI比特和处理后的TB1比特一起在第二层映射 单元1430中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高的第二层上。来自第一个层映射单元的 映射后的比特针对每层被信道交织单元1432处理,并被输出给第一天线映 射单元1434。该天线映射单元包括调制、副载波映射、预编码和天线映射函 数。来自第二个层映射单元的映射后的比特被第二信道交织单元1436处理 并输出到第二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15是根据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一种UCI比特映射方法1500的框 图。在图15中,有两(2)层,对应于至少有两(2)个发射天线、秩等于2、 一(1)个码字和UCI比特在两层之间分开的系统。CQI/PMI比特在信号干 扰燥比(SINR)相对较低的层上传输,RI和ACK/NACK比特在SINR相对 较高的层上传输。
TB1 1502被CRC附加函数1504和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506 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508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 单元15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1512中被级联。该码块级 联单元的输出在层映射单元1514中与分别在信道编码单元1520、1522中进 行信道编码的RI比特1516和HARQ ACK/NACK比特1518一起被映射到 SINR相对较高的层上。所述码块级联单元1512的输出也在数据和控制复用 单元1524中与在信道编码单元1528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CQI/PMI比特 1526进行复用。复用后的比特在层映射单元1530中映射到SINR相对较低 的层上。来自层映射单元1530的映射后的比特被信道交织单元1532针对每 层处理并输出到第一天线映射单元1534。来自第二层映射单元1514的映射 后的比特被第二信道交织器1536处理并输出到第二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 出)。
图16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1600的框图。 图16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层的系统,对应于一个包含至少2个发射天线 的秩等于2、两(2)个码字(按每个码字一层分布)以及UCI比特映射到 一(1)层的系统。该UCI比特映射到MCS索引较高的层上。
如图16所示,TB1 1602被CRC附加函数1604处理,并且然后被码块 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606处理。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 1608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6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 联单元161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在信道编码单元1616中已 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CQI/PMI比特1615一起被输入到控制和数据复用器 1614中。该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1618中被映射到SINR相 对较高的层上,即MCS较高的层上。RI比特1620被信道编码1622,HARQ ACK/NACK比特1624被信道编码1626。编码后的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也在第二层映射单元1628中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高的层 上,即MCS较高的层上。映射后的TB1比特和UCI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元 1630中与映射后的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进行交织,并且该单 层输出被发送到第一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1634包含了映射到第二码字的数据,并被CRC附加函数1636和 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638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单 元1640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642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 级联单元1644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在一个层映射单元1646中被映 射到SINR相对较低的层上,即MCS较低的层上,并且在信道交织器单元 1648中进行交织。该处理后的TB2比特被输出到第二天线映射单元(没有 画出)。
图17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的框图。图17 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层的系统,对应于一个包含至少两(2)个发射天线 和两(2)码字的秩等于2的系统。CQI/PMI比特映射到SINR相对较低, 即MCS较低的层上,RI和ACK/NACK比特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高即MCS 较高的层上。用这种方法,所述RI和ACK/NACK比特的可靠性可以提高。
如图17所示,TB1 1702被CRC附加函数1704和码块分割和码块CRC 附加函数17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708进行信道编码, 在速率匹配单元17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1712中被级联。 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被与在信道编码单元1718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 CQI/PMI比特1716一起输入到控制和数据复用器1714中。复用后的比特然 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1720中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低即MCS较低的层上。 映射后的TB1比特和CQI/PMI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元1725中被交织并且该 信道交织器的输出被发送到第一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1732被映射到第二码字,并被CRC附加函数1734和码块分割和 码块CRC附加函数1736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738进 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74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 174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然后在层映射单元1744中进行层映射。 信道编码后的RI比特1722和HARQ ACK/NACK比特1724与处理后的TB2 数据比特合并,并被第二层映射单元1727映射到SINR相对较高即MCS较 高的层上。然后该映射后的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元1746中进行交织并且输 出到第二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在图17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中,CQI/PMI比特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 高即MCS较高的层上。所述RI和ACK/NACK比特被映射到SINR相对较 低即MCS较低的层上。用这种方法,CQI比特的可靠性可以提高。
图1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的框图。图18 示出了一个使用三(3)层的系统,对应于一个包含至少三(3)个发射天线、 两(2)码字以及映射到一(1)层的UCI比特的秩等于3的系统。UCI比特 在具有最高MCS及最高SINR的层上针对每层进行传输。第一码字映射到 两层。被第一码字使用的层,也就是SINR最高的层,包含UCI比特。
编码后的TB1 1802被CRC附加函数18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 块CRC附加函数18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808进行 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8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1812 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个流,并且其中一个流与在信道编码 单元1816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UCI比特1818一起被输入到控制和数据 复用器1814中。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1826中被映射到一个 MCS较高且SINR较低的层上。信道编码后的秩指示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也在第二层映射单元1828中被映射到MCS较高且SINR 较高的层上。映射后的TB1比特和UCI比特(CQI/PMI、秩指示和HARQ ACK/NACK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元1832中被交织,并且然后输出到天线 映射单元(没有画出)。该天线映射单元包括如图7和9所示的调制、副载 波映射、预编码和天线映射函数。
TB2 1838被映射到第二码字,并被CRC附加函数1840处理,然后被 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842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单 元1844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846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 级联单元1848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然后在层映射单元1850中被映 射到MCS相对较低的层上,并且在信道交织器单元1852中进行交织。处理 后的TB2比特被映射到第二码字,然后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19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1900的框图。 图19中,一个系统使用两(2)个码字和三(3)层(即对于三(3)个或更 多个发射天线秩等于3)。与TB1比特复用的UCI比特被映射到第一码字, 因为它有较高的MCS。CQI/PMI比特被映射到第一码字的一层,并且RI和 ACK/NACK比特也映射到第一码字的同一层上,这是因为第一码字只被分 配了一层。
如图19所示,TB1 1902被CRC附加函数18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9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19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9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191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在信道编码单元1930中已经进 行了信道编码的UCI比特1928一起被输入到控制和数据复用器1914中。复 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1916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的层上。 RI比特1926和HARQ ACK/NACK比特1924分别被各自的信道编码单元 1920、1922编码。信道编码后的秩指示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也在 第二层映射单元1918中被映射到MCS较高的层上。映射后的TB1比特和 UCI比特(CQI/PMI、秩指示和HARQ ACK/NACK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 元1932中被交织,然后单层输出被发送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1936被映射到第二码字,并先被CRC附加函数1938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1940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1942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1944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1946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在分离器1947中被分为两(2) 个流并分别在层映射单元1948、1950中进行层映射。然后映射后的比特分 别在信道交织器单元1952、1954中进行交织。映射到第二码字的处理后的 TB2比特然后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所述第二码字有两层。
图20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CQI/PMI、RI和HARQ A/N)比特的方法2000的框图。图20示出了一个对于三(3)个或更多个天 线使用三(3)层和两个码字并且UCI比特映射到第一码字的两(2)层的系 统。所述UCI比特在第一码字的两层上重复。或者所述UCI比特被分为两 组,并且每一组的比特被分别分布到码字的MCS相对较高的层。每一组的 比特长度可以相等或者可替换地根据所述层的SINR确定。
TB1 2002被CRC附加函数20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 加函数20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008进行信道编码, 在速率匹配单元20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2012中被级联, 然后被分为两组。每一组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在信道编码单元2014中 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重复的CQI/PMI比特(或者分为两组的CQI/PMI比 特)一起被输入到第一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020和第二数据和控制复用器 2022。复用后的比特、与在第三信道编码单元2016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 的重复RI比特2024、以及在第四信道编码单元2018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 的HARQ ACK/NACK比特2026(或者信道编码后的RI比特和分为两组的 HARQ ACK/NACK比特)一起在第一层映射单元2030和第二层映射单元 2032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的层上。
映射后的TB1比特、CQI、PMI比特、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 特在第一和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033、2034中被交织,并且每层的输出被 发送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2040被映射到只有一层的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042 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044处理。该处理后的TB2 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04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048中进行速率 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2050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在层映射单 元2052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低的层上,并且在信道交织器单元2054中 进行交织。映射到第二码字的处理后的TB2比特,然后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 元(没有画出)。
图21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100的框图。 图21示出了一个对于三(3)个或更多个天线使用三(3)层和两个码字并 且UCI比特映射到MCS较高的码字的系统。该MCS较高的码字映射到两 (2)层。CQI/PMI比特映射到MCS较高的码字的SINR较低的层上。RI 和ACK/NACK比特被映射到MCS较高的码字中SINR较高的层上。将RI 和ACK/NACK比特映射到SINR较高的层上(在MCS较高的码字内)提高 了RI和ACK/NACK比特的接收可靠性。
如图21所示,TB1被CRC附加函数2104,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 附加函数21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108进行信道编码, 在速率匹配单元2110中进行速率匹配,以及在码块级联单元2112中被级联。 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并且然后一个流与在信道编码单元 2118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CQI/PMI比特2116一起被输入到数据和控制 复用器2114。复用后的比特在层映射单元2120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 的码字中的SINR相对较低的层上。RI比特2124在第二信道编码单元2126 中进行信道编码。HARQ ACK/NACK比特2128在第三信道编码单元2130 中被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后的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和处理后的 TB1比特的其它流在第二层映射单元2132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的码字 中的SINR相对较高的层上。该映射后的第一组的TB1比特和CQI/PMI比 特在第一信道交织器单元2134中进行交织,并且该单层输出被发送到第一 天线映射单元2136。映射后的第二组的TB1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 在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138中进行交织并且单层输出被发送到天线映射单 元(没有画出)。
TB2 2142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144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146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2148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15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215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在层映射单元2154中被映射 到MCS相对较低的第二码字的层上,并且在信道交织器单元2156中进行交 织。该处理后的TB2比特映射到第二码字,然后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 有画出)。
图22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200的框图。 图22示出了一个使用四(4)层,即对四个或更多天线秩等四(4)、两个码 字并且UCI比特映射到MCS和SINR较高的层的系统。
如图22所示,TB1先被CRC附加函数22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和 码块CRC附加函数2206处理。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2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2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21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并且然后一个流 与在信道编码单元2216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CQI/PMI比特2214一起被 输入到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213。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2218 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且SINR较高的层上。RI比特2219在另一个信道 编码单元2220中进行信道编码,HARQ ACK/NACK比特2222在再一个信 道编码单元2224中被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后的RI比特和HARQ ACK/NACK 比特也在所述第一层映射单元2218中被映射到所述MCS相对较高且SINR 较高的同一层上。映射后的TB1比特、CQI/PMI比特、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在信道交织器单元2226中进行交织,并且单层输出被发送 到天线映射单元(未示出)。处理后的TB1的其它流的比特也在第二层映射 单元2230中被映射到MCS较高但SINR相对较低的层上。映射后的比特在 信道交织器单元中进行交织并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2234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236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238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2240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242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2244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被分为两组。两组比特被分 别在层映射单元2246、2248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低的两(2)层上,并 且在信道交织器单元2250、2252中进行交织。映射到第二码字的处理后的 TB2比特,然后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CQI/PMI、RI和HARQ A/N)比特的方法2300的框图。图23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个码字、四(4) 层,即对于四(4)个或更多个天线来说秩等于四(4)、并且UCI比特映射 到一(1)个码字和两(2)层的系统。UCI比特被重复并映射到MCS相对 较高的码字的层上。或者该UCI比特被分为两个流,并且每一个比特流被分 别分布到MCS较高的码字的一层上。所述流长度可以相等或者它们的长度 可替换地根据所述层的SINR确定。
如图23所示,TB1 2302被CRC附加函数23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3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3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3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312中被级联,然后被分为两组。每一组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在一 个信道编码单元2316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重复的CQI/PMI比特2314 (或者分为两组的CQI/PMI比特)一起被输入到第一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318 和第二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320。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2322 和第二层映射单元2324中被映射到MCS相对较高的两层上。RI比特2326 在另一个信道编码单元2324中进行信道编码,HARQ ACK/NACK比特2330 在再一个信道编码单元2332中被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后的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层映射单元2322、2324中被映射到 MCS相对较高的每一层上。映射后的TB1比特、UCI比特、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在第一信道交织器单元2334和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336 中进行交织,并且每一个信道交织器单元的输出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 有画出)。
TB2 2342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344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346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2348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35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235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被分为两(2)组,并且然后 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层映射单元层映射单元2354、2356中被映射到MCS较低 的层上,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358、2360中进行交织。映射 到第二码字的处理后的TB2比特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4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的框图。图24 示出了一个对于四(4)个或更多天线使用四(4)层、两(2)个码字以及 UCI比特在MCS最高的码字中的两(2)层之间划分的系统。CQI/PMI比特 被映射到SINR较低的第一层。RI比特和ACK/NACK比特被映射到SINR 较高的第二层上。TB的数据比特被分为两(2)组并且映射到两层。所述数 据比特和RI和HARQ A/N控制比特可以用不同的预编码方式进行处理。
如图24所示,TB1 2402被CRC附加函数24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4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4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4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41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组,并且一组比特与在 信道编码单元2416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CQI/PMI比特2414一起被输入 到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413。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层映射单元2418中被 映射到MCS相对较高且SINR相对较低的层上。在其它信道编码器2430、 2432中已经进行了信道编码的RI比特2426和HARQ ACK/NACK比特2428 也在第二层映射单元2420中与其它组的处理后的TB1比特一起被映射到 MCS相对较高但SINR较高的同一层上。映射后第一组的TB1比特和 CQI/PMI比特在第一信道交织器单元2422中进行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组的 TB1与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特在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424中进 行交织。每一个信道交织器2422、2424的输出被发送到天线映射单元(没 有画出)。
TB2 2450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452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454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245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458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2460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被分为两(2)组并且在第一 层映射单元2462和第二层映射单元2464中被层映射到MCS较低的两层上, 并且在第一交织单元2464和第二交织单元2468中进行交织。处理后的TB2 比特被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5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500的框图。 图25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层,即对于2个或更多个天线来说秩等于2、 一(1)个码字以及UCI比特映射到两层的系统。所述UCI在所有层和所有 码字上重复或者分布。分布方案可以针对每个码字或每个层使用数量相等的 控制比特,或者根据参数,例如MCS、传输块大小或者SINR,来分配每层 或每个码字上的控制比特数。
如图25所示,TB1 2502被CRC附加函数25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506处理。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5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5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512中被级联。UCI比特2514、2516、2518分别在信道编码单元2520、 2522、2524中进行信道编码。该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UCI 比特被进行重复或者分别分为两(2)个流。所述TB1的流的比特与重复或 者分割的CQI/PMI比特的流一起被输入到第一和第二控制和数据复用器 2526、2528中。该复用后的比特然后在第一和第二层映射单元2530、2532 中与编码后的RI比特和编码后的HARQ ACK/NACK比特一起被映射到两层 上。映射后的TB1比特、CQI/PMI比特、RI比特和HARQ ACK/NACK比 特在第一和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534、2536中进行处理,并且然后被发送 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6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600的框图。 图26示出了一个使用两(2)层,即对于2个或更多个天线来说秩等于2、 两(2)个码字以及UCI比特映射到所有层上的系统。
如图26所示,TB1 2602被CRC附加函数2604,并且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6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6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6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612中被级联。CQI/PMI比特2614在信道编码单元2616中进行信道编 码并被分为两(2)个流。处理后的TB1比特然后与一个流(第一个流)的 CQI/PMI比特一起被输入到控制和数据复用器2660中。复用后的比特然后 在层映射单元2662中映射到层上。
TB2 2620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622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624处理。该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 码单元262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628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 码块级联单元2630中被级联。该处理后的TB2比特在第二数据和控制复用 器2632中与其它(第二个)流的CQI/PMI比特复用。复用后的比特在第二 层映射单元2634中被映射。
RI比特2636和HARQ ACK/NACK比特2638被信道编码2640、2642, 分为两(2)个流,并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层映射单元2644、2646中映射到两 层。映射后的TB1比特,第一个CQI/PMI比特流、第一个RI比特流和第一 个HARQ ACK/NACK比特流在第一信道交织器单元2648中进行交织,并且 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映射后的TB2比特、第二路CQI/PMI比 特、第二个RI比特流和第二个HARQ ACK/NACK比特流在第二信道交织器 单元2650中进行交织,并输出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7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700的框图。 图27示出了一个三(2)层,即对于3个或更多该天线来说秩等于三(3)、 两(2)个码字以及UCI比特映射到三层的系统。
如图27所示,TB1 2702被CRC附加函数2704处理,然后被码块分割 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7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708 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7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 元2712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UCI比特2714、 2716、2718分别在信道编码单元2720、2722、2724中进行信道编码,并且 分别被重复或分为三(3)个流。所述TB1的两组比特被与两组CQI/PMI比 特一起输入到第一和第二控制和数据复用器2726、2728中。复用后的比特 然后在第一和第二层映射单元2730、2732中与编码后的RI比特和编码后的 HARQ ACK/NACK比特一起映射到两(2)层上。每一个层映射单元的输出 被第一和第二信道交织器单元2734、2736进行处理,然后被发送到天线映 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2740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742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744处理。该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 码单元274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748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 码块级联单元2750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与剩余的/第三个编码后的 CQI/PMI比特流在第三数据和控制复用器2752中复用。复用后的TB2和 CQI/PMI比特在层映射单元2754中与剩余的/第三个编码后的RI比特和 HARQ ACK/NACK比特流一起被映射。每一个层映射单元的输出被信道交 织单元2756处理,然后发送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图2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传输UCI比特的方法2800的框图。 图28示出了一个四(4)层,即对于四(4)个或更多更天线来说秩等于四 (4)、两(2)个码字以及UCI比特映射到四层的系统。
如图28所示,TB1 2802被CRC附加函数2804,然后被码块分割和码 块CRC附加函数2806处理。处理后的TB1比特被信道编码单元2808进行 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810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块级联单元2812 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1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UCI比特2814、2816、 2818分别在信道编码单元2820、2822、2824中进行信道编码,并且分别被 重复或者分为四(4)个流。TB1的两路比特被与两个CQI/PMI比特流一起 输入到第一和第二控制和数据复用器2826、2828中。每一个复用后的比特 流然后在层映射单元2830、2832中与一个编码后的RI比特流和一个编码后 的HARQ ACK/NACK比特流一起映射第一和第二层中的一层上。第一和第 二层映射单元2830、2832的每一个的输出分别被信道交织单元2834、2836 处理,然后被发送到天线映射单元(没有画出)。
TB2 2840被映射到第二码字上,并被CRC附加函数2842处理,然后 被码块分割和码块CRC附加函数2844处理。处理后的TB2比特被信道编码 单元2846进行信道编码,在速率匹配单元2848中进行速率匹配,并且在码 块级联单元2850中被级联。处理后的TB2比特被分为两(2)个流。处理后 的TB2比特被与两个剩余流的CQI/PMI比特一起输入到第三和第四控制和 数据复用器2854、2856中。每一个复用后的比特流然后在第三和第四层映 射单元2858、2860中与一个编码后的RI比特流和一个编码后的HARQ ACK/NACK比特流一起进行映射。所述每一个层映射单元的输出被第三和 第四信道交织单元2862、2864处理,然后被发送到一个天线映射单元(没 有画出)。
当控制比特与数据比特复用时,控制比特可以使用与数据比特不同的 MIMO模式进行传输。这即使是所述比特在一个子帧中传输也可以发生。例 如,控制比特可以使用发射分集进行传输,而数据比特使用预编码MIMO 模式。WTRU可以通过例如层1(L1)或层2中的消息来从e节点B接收关 于对哪种类型的比特使用哪种MIMO模式的信息。
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和元素以特定的结合进行了描述,但每个特征或元素 可以在没有其它特征和元素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或在与或不与其它特征和元 素结合的各种情况下使用。这里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图可以在由通用计算机或 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实施,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软件 或固件是以有形的方式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的例子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接入存储器(RAM)、寄存器、缓 冲存储器、半导体存储设备、诸如内部硬盘和可移动磁盘之类的磁性介质、 磁光介质和如CD-ROM光盘和数字多功能光盘(DVD)之类的光介质。
举例来说,恰当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微 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电路、任何一种集成电路(IC)和/或状态机。
与软件相关联的处理器可以用于实现一个射频收发机,以便在无线发射 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终端、基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或者任何主机计算机中加以。WTRU可以与采用硬件和/或软件形式实施的 模块结合使用,例如照相机、摄像机模块、可视电话、扬声器电话、振动设 备、扬声器、麦克风、电视收发器、免提耳机、键盘、蓝牙模块、调频(FM) 无线单元、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 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机模块、互联网浏览器和/ 或任何无线局域网(WLAN)或超宽带(UWB)模块。
实施例
1.一种用于对LTE-A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进行数据和控 制复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处理一个或多个码字的至少一个编码后的数据和 至少一个编码后的控制比特,其中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编码后的控制比 特被分成组。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编码后的 控制比特被分成与N层相对应的N组比特。
3.根据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每一层 的基础上复用所述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编码后的控制比特。
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用是层特定的,并且不同数 目的控制比特和数据比特被处理。
5.根据实施例1-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逻辑 层映射函数处理编码后的路由指示符(RI)和编码后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 (HARQ)ACK/NACK。
6.根据实施例1-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对一层交 织所有比特。
7.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织是层特定的,并且处理不 同数目的控制比特和数据比特。
8.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特包括数据、CQI/PMI、RI 和ACK/NACK比特。
9.根据实施例1-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对比特 进行级联之后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和编码后的控制比特进行复用。
10.根据实施例1-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后的控制 比特分布到两个码字上。
11.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用编码后的数据和编码后 的控制比特对两个码字中的每一个码字进行。
12.根据实施例10-1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两个 码字的至少一个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和两个码字中至少一个编码后的控制比 特处理成N组比特,其中所述N组比特与N层对应。
13.根据实施例10-1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I和编码 后的HARQ ACK/NACK比特分布到两个码字。
14.根据实施例10-1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后的控 制比特使用所述逻辑层映射函数分布到两个码字上。
15.根据实施例1-1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用确保所 述HARQ ACK/NACK对于每一个层/流都在两个时隙上。
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ARQ ACK/NACK映射到至 少一个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周围的资源上。
17.根据实施例15-1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用确保控 制和数据信息映射到不同的调制符号。
18.根据实施例1-1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比特重复N 次并且映射到N个码字上。
19.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比特在同一码字的各层中平 均分布。
20.根据实施例1-1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比特重 复N次并映射到N个层/流上。
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比特在一个码字、流或 层上发射。
22.根据实施例1-2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比特分 布到所有码字或层/流上。
23.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码字或层/流有相等数目的控 制比特。
24.根据实施例22-2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到一个 码字或层/流上的控制比特的数目由该码字或层/流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CS) 决定。
25.根据实施例22-2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到一个 码字或层/流上的控制比特的数目由该码字或层/流的传输块大小决定。
26.一个根据实施例1-25中任一实施例配置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WTRU)。
27.一个根据实施例1-25中任一实施例配置的节点B。
28.一个根据实施例1-25中任一实施例配置的集成电路(IC)。
机译: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缩放多个优先级流的方法和基站,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请求用于在专用上链路信道上传输的上链路资源的方法,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移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的方法,用于指示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专用上链路信道上进行传输的上链路资源的方法,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错开来自多个基站的多个专用上链路信道上的上链路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到基站,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用于缩放在专用于基站的多个上链路信道上的上链路传输。它是基础
机译: “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在共享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上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时确定每一层所需代码符号数量的方法,终端,在传输上行链路控制时确定每一层所需的代码符号数量的装置配置和接收交错编码调制序列的pusch和基站中的“
机译: 通过接收用于不同基站的上行链路信号来进行蜂窝TDMA移动通信的基站中的传输定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