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

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

摘要

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包括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右侧第一横梁(1)、右侧纵梁(3)、右侧围竖梁(16)、右侧第二横梁(2)、右侧竖梁(4)、左侧第一横梁(13)、左侧纵梁(12)、左侧围竖梁(25)、左侧第二横梁(14)、左侧竖梁(15)、第三中横梁(9)、右侧第一斜撑(5)、右侧第二斜撑(8)、第二中横梁(7)、左侧第二斜撑(10)、左侧第一斜撑(11)和地板第一中横梁(6),该上述的各种梁与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26)、钝角接头(31)、L型接头(27)、T型接头(28)进行铆接连接,使得铝合金骨架不易变形,结构强度高,有利于提高踏步区的整体结构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903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23102.X

  • 申请日2015-01-16

  • 分类号B62D25/22(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15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健;王春娇

  •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1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1: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2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2D25/22 登记生效日:2019013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1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D25/22 申请日:2015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 骨架连接结构,属于客车车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日趋紧张,迫切需要提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而轻量化技术的 应用是提升燃油经济性的重要途径;目前,铝合金客车车身是客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

地板骨架是车身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着承载乘客的作用,对于钢结构的汽车而言, 其踏步区地板骨架都是钢骨架,具体参见图13,该踏步区地板骨架包括钢制的右侧第一横梁 1、右侧纵梁3、右侧围竖梁16、右侧第二横梁2、右侧竖梁4、左侧第一横梁13、左侧纵 梁12、左侧围竖梁25、左侧第二横梁14、左侧竖梁15、第三中横梁9、右侧第一斜撑5、 右侧第二斜撑8、第二中横梁7、左侧第二斜撑10、左侧第一斜撑11和地板第一中横梁6; 且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目前,国内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的梁与梁 之间连接主要是沿袭钢结构车身的连接方式,即采用焊接连接;但是,焊接质量易受焊工人 为影响,焊接后铝合金骨架容易变形,焊接部位结构强度较低,而且焊接生产效率低,在人 工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宜在铝合金客车上推广应用。同时,而对于铝合金客车踏步区 地板骨架而言,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是决定其承载寿命的关键,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铝 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强度并且工艺上易于操作的地板骨架连接结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 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国内铝合金客车地板骨架连接结构强度低、质量差等问题, 提供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 包括右侧第一横梁、右侧纵梁、右侧围竖梁、右侧第二横梁、右侧竖梁、左侧第一横梁、左 侧纵梁、左侧围竖梁、左侧第二横梁、左侧竖梁、第三中横梁、右侧第一斜撑、右侧第二斜 撑、第二中横梁、左侧第二斜撑、左侧第一斜撑和地板第一中横梁,所述的右侧第一横梁、 右侧纵梁、右侧围竖梁、右侧第二横梁、右侧竖梁、左侧第一横梁、左侧纵梁、左侧围竖梁、 左侧第二横梁、左侧竖梁、第三中横梁、右侧第一斜撑、右侧第二斜撑、第二中横梁、左侧 第二斜撑、左侧第一斜撑和地板第一中横梁分别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的右侧第一横梁与 右侧纵梁和右侧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右侧第一横梁与右侧第一斜撑之间通 过钝角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右侧第二横梁与右侧竖梁和右侧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 铆接,所述的左侧第一横梁与左侧纵梁和左侧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左侧第 一横梁与左侧第一斜撑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第二横梁与左侧竖梁和左侧围竖梁 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右侧竖梁与右侧第一横梁和第三中横梁之间分别通过L 型接头相铆接,右侧竖梁与右侧第二斜撑之间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竖梁与左侧 第一横梁和第三中横梁之间分别通过L型接头相铆接,左侧竖梁与左侧第二斜撑之间通过钝角 接头相铆接,所述的第二中横梁与右侧第二斜撑和左侧第二斜撑之间分别通过钝角接头相铆 接,第二中横梁与右侧第二斜撑和左侧第二斜撑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地板第 一中横梁与右侧第一斜撑和左侧第一斜撑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相铆接。

所述的钝角接头包括钝角接头底板和钝角接头侧板,所述的钝角接头底板和钝角接头侧 板相连接,且钝角接头底板和钝角接头侧板之间的夹角与第二中横梁和右侧第二斜撑之间的 夹角相同,钝角接头底板和钝角接头侧板上分别设置有钝角接头铆接孔。

所述的T型接头包括T型接头底板、T型接头搭接板和T型接头竖板,所述的T型接头底板 和T型接头竖板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的T型接头搭接板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的T型接头竖 板分别与T型接头底板和T型接头搭接板通过焊接连接,且T型接头竖板与T型接头底板之间的 夹角、T型接头竖板与T型接头搭接板之间的夹角均为90°,T型接头底板、T型接头搭接板和 T型接头竖板上分别设置有T型接头铆接孔。

所述T型接头底板上的T型接头铆接孔有三个,所述T型接头搭接板上的T型接头铆接孔有 两个,所述的T型接头竖板上的T型接头铆接孔有两个。

所述的T型接头底板和T型接头搭接板之间连接两侧分别设置为T型接头圆角一和T型接 头圆角二过渡。

所述的地板右侧第一斜撑与车架主横梁之间通过Y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第一斜撑 与车架主横梁之间通过Y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第二中横梁与车架右侧上纵梁和车架左侧上 纵梁之间分别通过Y型接头相铆接。

所述的Y型接头包括Y型接头底板和Y型接头竖板,所述的Y型接头底板和Y型接头竖板形 状均为平行四边形,Y型接头底板的一侧边与Y型接头竖板的一侧边相连接,Y型接头竖板的 一端头设置有Y型接头翻边一,Y型接头底板的同侧端头设置有Y型接头翻边二,所述的Y型 接头底板和Y型接头竖板分别设置有Y型接头铆接孔。

所述Y型接头底板和Y型接头竖板上的Y型接头铆接孔分别有三个。

所述的Y型接头翻边一和Y型接头翻边二之间通过Y型接头圆角过渡连接。

所述的地板右侧纵梁与车架右后横梁之间通过U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纵梁与车架 右后横梁之间通过U型接头相铆接,所述的右侧竖梁与车架右侧下纵梁之间通过U型接头相铆 接,所述的左侧纵梁与车架左侧下纵梁之间通过U型接头相铆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质用新型中右侧第一横梁、右侧纵梁、右侧围竖梁、右侧第二横梁、右侧竖梁、左侧 第一横梁、左侧纵梁、左侧围竖梁、左侧第二横梁、左侧竖梁、第三中横梁、右侧第一斜撑、 右侧第二斜撑、第二中横梁、左侧第二斜撑、左侧第一斜撑和地板第一中横梁分别为铝合金 挤压型材,右侧第一横梁与右侧纵梁和右侧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右侧第一 横梁与右侧第一斜撑之间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右侧第二横梁与右侧竖梁和右侧围竖梁之间 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左侧第一横梁与左侧纵梁和左侧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 铆接,左侧第一横梁与左侧第一斜撑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左侧第二横梁与左侧竖梁和左侧 围竖梁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相铆接,右侧竖梁与右侧第一横梁和第三中横梁之间分别通过 L型接头相铆接,右侧竖梁与右侧第二斜撑之间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左侧竖梁与左侧第一 横梁和第三中横梁之间分别通过L型接头相铆接,左侧竖梁与左侧第二斜撑之间通过钝角接 头相铆接,第二中横梁与右侧第二斜撑和左侧第二斜撑之间分别通过钝角接头相铆接,第二 中横梁与右侧第二斜撑和左侧第二斜撑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相铆接,地板第一中横梁与右 侧第一斜撑和左侧第一斜撑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相铆接;即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的 各种梁与梁之间分别通过多种接头进行铆接连接,使得铝合金骨架不易变形,结构强度高, 有利于提高踏步区的整体结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测图一。

图2是本发明轴测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π型接头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中钝角接头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中T型接头轴测图一。

图6是本发明中T型接头轴测图二。

图7是本发明中T型接头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T型接头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Y型接头轴测图一。

图10是本发明中Y型接头轴测图二。

图11是本发明中Y型接头轴测图三。

图12是本发明中U型接头轴测图。

图13是现有的踏步区钢地板骨架轴测图。

图中:右侧第一横梁1,右侧第二横梁2,右侧纵梁3,右侧竖梁4,右侧第一斜撑5, 第一中横梁6,第二中横梁7,右侧第二斜撑8,第三中横梁9,左侧第二斜撑10,左侧第一 斜撑11,左侧纵梁12,左侧第一横梁13,左侧第二横梁14,左侧竖梁15,右侧围竖梁16, 右侧牛腿17,车架右侧下横梁18,车架右侧上横梁19,车架右后横梁20,车架主横梁21, 车架左侧上横梁22,车架左侧下横梁23,左侧牛腿24,左侧围竖梁25,π型接头26,L型 接头27,T型接头28,Y型接头29,U型接头30,钝角接头31,π型接头底板32,π型接 头铆接孔33,π型接头上圆角34,π型接头下圆角35,π型接头侧板36,T型接头竖板 37,T型接头搭接板38,T型接头底板39,T型接头圆角一40,T型接头圆角二41,T型 接头铆接孔42,Y型接头翻边一43,Y型接头竖板44,Y型接头底板45,Y型接头翻边二 46,Y型接头圆角47,Y型接头铆接孔48,钝角接头底板49,钝角接头侧板50,钝角接头铆 接孔51,U型接头侧板一52,U型接头底板53,U型接头侧板二54,U型接头铆接孔55,U 型接头圆角一56,U型接头圆角二5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铝合金客车踏步区地板骨架连接结构,包括右侧第一横梁1、右侧 纵梁3、右侧围竖梁16、右侧第二横梁2、右侧竖梁4、左侧第一横梁13、左侧纵梁12、左 侧围竖梁25、左侧第二横梁14、左侧竖梁15、第三中横梁9、右侧第一斜撑5、右侧第二斜 撑8、第二中横梁7、左侧第二斜撑10、左侧第一斜撑11和地板第一中横梁6,所述的右侧 第一横梁1、右侧纵梁3、右侧围竖梁16、右侧第二横梁2、右侧竖梁4、左侧第一横梁13、 左侧纵梁12、左侧围竖梁25、左侧第二横梁14、左侧竖梁15、第三中横梁9、右侧第一斜 撑5、右侧第二斜撑8、第二中横梁7、左侧第二斜撑10、左侧第一斜撑11和地板第一中横 梁6分别为铝合金挤压型材。所述的右侧第一横梁1与右侧纵梁3和右侧围竖梁16之间分 别通过π型接头26相铆接,右侧第一横梁1与右侧第一斜撑5之间通过钝角接头31相铆接。 所述的右侧第二横梁2与右侧竖梁4和右侧围竖梁16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26相铆接。所 述的左侧第一横梁13与左侧纵梁12和左侧围竖梁25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26相铆接,左 侧第一横梁13与左侧第一斜撑11通过钝角接头31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第二横梁14与左侧 竖梁15和左侧围竖梁25之间分别通过π型接头26相铆接。所述的右侧竖梁4与右侧第一 横梁1和第三中横梁9之间分别通过L型接头27相铆接,右侧竖梁4与右侧第二斜撑8之 间通过钝角接头31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竖梁15与左侧第一横梁13和第三中横梁9之间分 别通过L型接头27相铆接,左侧竖梁15与左侧第二斜撑10之间通过钝角接头31相铆接。 所述的第二中横梁7与右侧第二斜撑8和左侧第二斜撑10之间分别通过钝角接头31相铆接。 第二中横梁7与右侧第二斜撑8和左侧第二斜撑10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28相铆接,所述 的地板第一中横梁6与右侧第一斜撑5和左侧第一斜撑11之间分别通过T型接头28相铆接。 其中π型接头26、钝角接头31、L型接头27、T型接头28都是由铝合金挤压型材通过切割 加工而成,易于制作;使得踏步区地板骨架的梁与梁之间通过铆接相连接,且使得铝合金骨 架不易变形,结构强度高,有利于提高驾驶区的整体结构刚性。

参见图3,所述的π型接头26为轴对称结构,其主视图呈“π”型;包括π型接头底板 32和两块π型接头侧板36,所述的两块π型接头侧板36对称设置在π型接头底板32上。在 π型接头底板32两端各有两个π型接头铆接孔33,在π型接头地板32中间有一个π型接头 铆接孔33,在两块π型接头侧板36上各有三个π型接头铆接孔33。所述π型接头底板32和 两块π型接头侧板36的连接位置设置为π型接头上圆角34过渡,所述两块π型接头侧板36 的接头端头分别设置为π型接头下圆角35。

参见图4,所述的钝角接头31包括钝角接头底板49和钝角接头侧板50,所述的钝角接头底 板49和钝角接头侧板50相连接,且钝角接头底板49和钝角接头侧板50之间的夹角与第二中横 梁7和右侧第二斜撑8之间的夹角相同,通常为106°;钝角接头底板49和钝角接头侧板50上分 别设置有两个钝角接头铆接孔51。

参见图5至图8,所述的T型接头28包括T型接头底板39、T型接头搭接板38和T型 接头竖板37,所述的T型接头底板39和T型接头竖板37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的T型接头 搭接板38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的T型接头竖板37分别与T型接头底板39和T型接头 搭接板38通过焊接连接,且T型接头竖板37与T型接头底板39之间的夹角、T型接头竖 板37与T型接头搭接板38之间的夹角均为90°。T型接头底板39、T型接头搭接板38和 T型接头竖板37上分别设置有T型接头铆接孔42。优选的,所述T型接头底板39上的T型 接头铆接孔42有三个,所述T型接头搭接板38上的T型接头铆接孔42有两个,所述的T型 接头竖板37上的T型接头铆接孔42有两个。所述的T型接头底板39和T型接头搭接板38 之间连接两侧分别设置为T型接头圆角一40和T型接头圆角二41过渡。

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中的踏板区地板骨架与侧围之间通过右侧围竖梁16、左侧围竖 梁25相连接,与车架之间通过右侧牛腿17、车架右侧下纵梁18、车架右侧上纵梁19、车架 右后横梁20、车架主横梁21、车架左侧上纵梁22、车架左侧下纵梁23、左侧牛腿24相连接。 具体为:所述的地板右侧第一斜撑5与车架主横梁21之间通过Y型接头29相铆接,所述的 左侧第一斜撑11与车架主横梁21之间通过Y型接头29相铆接,所述的第二中横梁7与车 架右侧上纵梁19和车架左侧上纵梁22之间分别通过Y型接头29相铆接。所述的地板右侧 纵梁3与车架右后横梁20之间通过U型接头30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纵梁12与车架右后横 梁20之间通过U型接头30相铆接,所述的右侧竖梁4与车架右侧下纵梁18之间通过U型 接头30相铆接,所述的左侧纵梁15与车架左侧下纵梁23之间通过U型接头30相铆接。

参见图9至图11,所述的Y型接头29包括Y型接头底板45和Y型接头竖板44,所述 的Y型接头底板45和Y型接头竖板44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Y型接头底板45的一侧边与 Y型接头竖板44的一侧边相连接。Y型接头竖板44的一端头设置有Y型接头翻边一43,Y 型接头底板45的同侧端头设置有Y型接头翻边二46,即Y型接头翻边一43与Y型接头翻 边二46同侧;且Y型接头翻边一43和Y型接头翻边二46设置角度均为90°,即Y型接 头翻边一43和Y型接头翻边二均为垂直翻边。所述的Y型接头底板45和Y型接头竖板44 分别设置有Y型接头铆接孔48;优选的,所述Y型接头底板45和Y型接头竖板44上的Y型 接头铆接孔48分别有三个。优选的,所述的Y型接头翻边一43和Y型接头翻边二46之间 通过Y型接头圆角47过渡连接。

参见图12,所述的U型接头30包括U型接头侧板一52、U型接头底板53和U型接头侧板二54, 所述的U型接头底板53两侧分别与U型接头侧板一52和U型接头底板53相连接。所述的U型接头 侧板一52和U型接头底板53上分别设置有三个U型接头铆接孔55。所述的U型接头侧板一52和U 型接头底板53通过U型接头圆角一56过渡连接,所述的U型接头侧板二54与U型接头底板53通过 U型接头圆角二过渡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