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长度上伸展的骨骼尤其股骨的加强植入物

用于长度上伸展的骨骼尤其股骨的加强植入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个相对而置地布置在长度上伸展的骨骼尤其股骨(9)处的假肢(94,95)的锚固杆(96,97)的加强植入物。根据本发明加强植入物具有通常地长度上伸展的杆形的形状并且加强植入物在其两个端部处分别具有用于相应的一个锚固杆(96,97)的容纳套筒(1,2)且以位于这两个容纳套筒之间的方式具有可分离的联结件(3)以用于刚性连接。由此在两个锚固杆之间形成力桥,由此骨骼尤其在两个锚固杆之间的敏感的中间区域中不再承担力传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710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沃尔德马连接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24662.6

  • 发明设计人 H.D.林克;

    申请日2013-05-08

  • 分类号A61F2/30;A61B17/72;A61F2/36;A61F2/38;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万欣

  • 地址 德国汉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24

    授权

    授权

  • 2015-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30 申请日:2013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个相对而置地布置在长度上伸展的(langgestreckt)骨骼(尤其股骨)处的假肢的锚固杆(Verankerungsschaft)的加强植入物。

背景技术

因为磨损或畸形在人的身体处在主四肢(Extremit?t)的区域中经常需要假肢尤其关节假肢。在此股骨即大腿骨在实际中是尤其重要的。股骨的上端部与髋关节共同作用,而股骨的下端部与人的膝关节共同作用。在植入人造的髋关节情况下进行的股部手术相对频繁地发生。然后髋关节内置式假肢的股骨侧的部分位于股骨的上端部处,该股骨侧的部分具有借助于锚固杆固定的球头,以用于与布置在骨盆中的配对物以关节连接的方式共同作用。承载球头的锚固杆延伸到股骨的骨髓管中,并且根据假肢结构型式和大小可延伸直到骨髓管的相当长的深度中。关于膝关节同样地适用,其同样相当频繁地是手术的对象,在该手术中使用人造的膝关节。如也在髋关节内置式假肢中那样,在膝关节内置式假肢中通过锚固杆锁定假肢的股骨侧的部分,锚固杆从下方推入到股骨的骨髓管中。在实际中对于病人来说在股骨处植入两个关节内置式假肢一点也不少见。这不一定需要同时发生,这也经常时间上相继地发生。

在实践中已表明,虽然两个关节内置式假肢的每个本身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和疲劳强度。然而(并且在一些情况中重要的是)在存在两个这样的关节内置式假肢的情况下可在股骨处导致不利的相互作用。这尤其在于,从两个端部插入到股骨中的锚固杆在相应的端部区域中引起股骨的加强,在该相应的端部区域中锚固杆在股骨的骨髓管中延伸。与之相反两个锚固杆没有在其中延伸的中间区域没有加强。由此该中间区域虽然生物学上本身健康的,然而与通过锚固杆加强的端部区域比较则为相对削弱的,由此在此由于不均匀的力的分布并且因此尤其高的负荷不少见地导致骨骼骨折。

已知的是,可在中间区域中设置骨骼板来加强骨骼。骨骼板提供如下优点,即骨骼板的植入在实际中良好地被掌握并且此外也可稍后良好地植入骨骼板。后者在以下情况中是尤其重要的,即当关节假肢的供应在时间上延迟地发生时。在这种情况中,只有当植入第二关节内置式假肢(例如在已经存在髋关节假肢的情况下为膝盖假肢)时,才需要植入起加强作用的骨骼板。骨骼板的缺点在于,为了实现足够的机械稳定性骨骼板必须相对大,这需要在股骨的中间区域中的相应地相当大的手术伤口。在实际的使用中已表明的另一缺点是加强的稳定性经常是不令人满意的。尤其发生用于固定骨骼板所使用的螺栓的断裂或甚至导致骨骼板的破裂。螺栓固定的加强是困难的,因为布置可能性由于已经位于骨骼螺栓的锚固区域中的锚固杆而受限。关于板已表明,加强是同样困难的,因为在该区域中存在仅仅一个受限的软组织覆盖层。因此未有效地克服在使用骨骼板的情况下引起的加强的失效的危险,这使本来已经承受了两个困难的关节内置式假肢手术的病人遭受附加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创造开头提到的类型的加强植入物,其避免这些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处于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加强植入物中。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此外处于根据权利要求15的植入方法中。优选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在用于两个相对而置地布置在长度上伸展的骨骼(尤其股骨)处的假肢的锚固杆的加强植入物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成,加强植入物具有通常地长度上伸展的杆形的形状并且在其两个端部处分别具有用于相应的一个锚固杆的容纳套筒且以位于容纳套筒之间的方式具有可分离的联结件以用于两个容纳套筒的刚性连接。

本发明依据以下想法,即利用容纳套筒牢固地抓住两个锚固杆并且通过设置在加强植入物处的联结件使两个锚固杆力配合地互相连接。由此在两个锚固杆之间形成力桥,由此骨骼尤其在两个锚固杆之间的敏感的中间区域中不再承担力传递。由此得到保护骨骼。此外得到在骨骼中均匀的力的分布,因为骨骼现在在其股骨管的全部长度上设有加强。由此有效地避免关于骨骼稳定性的弯曲。由此实现在中间区域中不再出现折断。

优选地容纳套筒构造为通用的容纳部以用于带有不同的尺寸的加强杆部。这实现,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关节内置式假肢利用其加强杆被容纳并且可靠地被锚固。由此这是尤其重要的,因为恰好对于时间上延迟的植入而言不可排除,在一个端部处的关节内置式假肢源于与在另一端部处的关节内置式假肢不同的制造商,由此锚固杆构造成完全不同。利用在套筒中通用的容纳部也对此情况实现安全的且可靠的固定。对此适宜地如此构造容纳套筒,即在容纳套筒中布置的容纳孔口关于其宽度分段。这意味着,相比于容纳孔口的位于内部的即指向到联结件的区域,容纳孔口的外面的区域具有更大的宽度。利用这样的分段的容纳孔口能不仅可靠地容纳具有不同的宽度或者不同的直径的杆部,而且也实现可靠地保持带有锥形的端部区域的锚固杆。

为了将锚固杆锁止在容纳套筒中并且避免锚固杆从容纳套筒中无意地移出,优选地在容纳套筒处成列地布置多个固定孔。固定孔构造成用于容纳固定螺栓。由此锚固杆能牢固地夹紧到容纳套筒中。由此即使在大负荷情况下或超过几年的较长的时间段也实现足够加强的且持久的固定。优选地固定孔在周向上轴向偏移地布置。这也实现了非旋转对称成形的锚固杆的可靠的固定。

优选地固定螺栓设有锥形的顶部以用于确保可靠的锚固。这通过作用到锚固杆的外周缘上的大的面压力确保可靠的且无摇动的固定。尤其优选的是,顶部由硬金属制成,硬金属由于其硬度有能力用于穿透到杆部的外周缘中。以此方式实现更可靠的固定。

有利地固定孔设有锁定装置,其防止固定螺栓的无意的松开。由此即使在数年或数十年的较长的时间段上也实现高的固定可靠性。锁定装置可以塑料插件的方式实施。

容纳套筒适宜地这样长地确定尺寸,即其长度至少为锚固杆的宽度的三倍。这已表明,利用锚固杆的这样的、相对长的支撑能实现在股骨中更好的且更稳定的连接。恰好在股骨中这是尤其重要的,因为由于其长度可导致在两个涉及的关节假肢(髋部和膝盖)处的大的杠杆力。

适宜地联结件与之相反实施为短的。“短的”在本发明中理解为,联结件的长度不比容纳套筒的宽度大。由此恰好在联结件的高负载的区域中通过缩短杠杆臂实现更小的负荷。由此提升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植入物的稳定性。

有利地联结件实施为楔连接件(Keilverbinder)。楔连接件提供如下优点,即使在高的力加载时也实现两个部件(即两个容纳套筒)的无间隙的固定。

优选地如此实施楔连接件,即其包括两个反向地布置的平楔(Flachkeil)。“反向地布置”理解为,两个平楔中的每一个布置在两个容纳套筒的一个处并且在另一个的方向上延伸。“平楔”理解为带有基本矩形的横截面的楔,其中矩形的高度按照在楔处的位置朝着顶端连续地减小。由此在联结件中实现尤其紧凑的且可负重的连接。

有利地设置锁定螺栓用于楔连接件。锁定螺栓已经在手术中实现楔连接件无间隙的稳固,但是如有可能也在变得必需的再次植入的情况中实现连接的松开。优选地如此植入锁定螺栓,即该锁定螺栓与在容纳套筒处的至少一列固定孔对准。这使在手术期间接近螺栓变得容易。

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如上述说明的加强植入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容纳套筒推上到锚固杆的端部上、锁定容纳套筒、在长度上伸展的骨骼的中间区域中从旁侧产生接近开口、从骨骼相应的端部起插入容纳套筒以及锚固杆、并且通过接近开口连接联结件且锁定联结件。为了详细的解释参照上述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阐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优选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用于加强植入物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b显示了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强植入物的单独部件的示图;

图4以X光示图显示了在植入的状态中在股骨处的加强植入物;

图5以X光示图显示了在没有加强植入物的情况下的股骨的折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植入物的实施例。加强植入物相应地包括在其两个端部处的容纳套筒1,2和在容纳套筒之间的联结件3作为主要部件。容纳套筒1在远侧的侧边上即在面向身体四肢的端部的侧边处,而容纳套筒2布置在近侧的侧边上。

下面说明两个容纳套筒1,2的构造。以远侧的容纳套筒1为例加以说明。近侧的容纳套筒2一致地构造,就此而言不单独对其进行探讨。远侧的容纳套筒1具有带有平滑的外周缘的基本空心筒状的形状。容纳套筒1优选地由生物兼容的金属材料尤其是钴铬钼(CoCrMo)制造。如此选择其外直径,即外直径不大于骨骼的宽度,在该骨骼处设置植入。在描述的实施例中加强植入物设置成用于植入在大腿骨(股骨9)处。

容纳套筒1在其内腔中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伸延的空腔10。空腔实施成阶梯状,带有近似位于一半深度上的凸肩11,在凸肩11处联接有带有变窄的直径12的区域。内腔10通到容纳套筒1的端侧。在容纳套筒1的周缘中相应地相对而置地构造有孔列对。在前侧和后侧处分别布置四个孔15(参见图2b),而在两旁侧处在轴向方向上偏移地同样地布置四个孔16(参见图2a)时。在此该偏移如此选择,即带有孔16的孔列的一个孔近似布置在带有孔15的孔列的孔之间的中间并且反之亦然。这可从图1中良好地看出。优选地容纳孔设有螺纹以用于容纳固定螺栓29(参见图3)。将容纳孔15,16如此取向,即其指向内腔10的中轴线。容纳孔15,16用作于固定推入到容纳腔中的锚固杆,如稍后还要更详细地阐明的那样。

在近侧的容纳套筒1的与端侧相对而置的端部处布置有联结件3的楔形元件31。楔形元件31与在远侧的容纳套筒2处补充地构造的楔形元件32共同作用。如此布置楔形元件31,32,即楔形元件31,32利用其斜面而相互贴靠。楔形元件32具有两个在容纳套筒2的轴向方向上相继地设置的容纳孔口34,其在装配的状态中与在容纳套筒1处的两个相应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的容纳孔口33对准。在容纳孔口33中构造有内螺纹。在装配的状态中相应地将锁定螺栓39拧入到对准的孔口34,33中,该锁定螺栓39接合到容纳开口33的内螺纹中并且因此拧紧。以这种方式实现,联结件的两个楔形元件31,32彼此相对地拧紧并且由此形成力配合的且形状配合的连接。这种连接能吸收特别大的力并且此外由于楔作用是无间隙的。

作为用于实施例的尺寸的实例对于容纳套筒1,2选择大约90mm的长度并且对于联结件选择大约25mm的长度。内腔10的宽度在端侧的区域中大约是18mm并且在更深的、变窄的区域中大约为15mm。容纳套筒的总直径大约为30mm。楔形元件31,32优选地具有宽度并且在装配的状态中也具有大约25mm的厚度。在描述的实施例中反映了适宜的方案,即在其中在近侧的容纳套筒2中(也就是说在内腔20中)的容纳腔的宽度与在远侧的容纳套筒1处内腔10的宽度相比稍许增大。这具有如下效果,即由此髋部假肢94的通常更大的杆部96仅仅能推入到近侧的容纳套筒2的内腔中,并且反之不可。由此一方面实现更好的支撑,并且另一方面引起防止混淆。

参照图4和5阐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植入物的实施例的应用。在图5中描述的情况为起点,在该情况下存在股骨9的骨折9。股骨9预备有人造的髋关节94,髋关节94通过锚固杆96植入在股骨9的近侧的部分92中。在股骨相对而置的、远侧的端部处植入有膝关节内置式假肢95,其通过其锚固杆97固定在股骨远侧的区域91中。在根据图5的X光片中清楚地看到两个锚固杆96,97,并且锚固杆96,97多远地伸出到股骨9的骨髓管中,直到锚固杆96,97几乎接触。从中可进一步看到,近侧的区域92和远侧的区域91分别通过在该区域中推入的锚固杆96和97相应地加强,但位于其之间的区域没有加强。由此得到开头提及的股骨9的不均匀的承载的问题。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尝试,在股骨的外部处固定骨骼板98,以为了因而加强中间区域。如已知的那样,该措施在实际中经常不足够,因为其导致骨骼板98折断及其固定螺栓的断裂。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植入物可实现必需的固定可靠性。加强植入物以其一个部分优选地为包括远侧的容纳套筒1的远侧的部分推上到膝关节内置式假肢95的锚固杆97的自由的端部上。楔形元件31指向到股骨9的中间,在本情况中即朝向近侧指向。然后以相反的运动将近侧的容纳套筒2推上到髋关节内置式假肢94的锚固杆96上,其中近侧的容纳套筒2的楔形元件32同样地指向到股骨的中间,在本情况中朝向远侧指向。对于两个部件将固定螺栓29拧入到相应的固定孔15,16以及25和26中,直到锚固杆96,97分别为稳固的。借助于螺栓进行固定在此实现关于轴线的可变性,也就是说锚固杆96,97可具有轴线偏差并且尽管如此还是保持在加强植入物的元件中。两个元件由其相应的端部起推入到股骨9的骨髓管中,直到楔形元件31,32相互贴靠(如在图1中描述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中联结元件3组合在一起,由此能将锁定螺栓39拧入到开口33,34中并且拧紧锁定螺栓。由此植入物是稳固的。得到连续的连接,该连接由于这种联结是稳定的。由此可靠地避免如在图5中示出的折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