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制造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和这样的智能卡基体

用于制造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和这样的智能卡基体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其中,在载体材料(100)中构造至少一个智能卡基体(10)引线框架(11),所述引线框架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材料条(15)与载体材料(100)相连,并且在方法中构造具有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空腔(14)的电绝缘壳体(13),其方式为:为了构造智能卡基体(10),引线框架(11)被壳体(13)包围。根据本发明规定,在构造壳体(13)之前或期间将连接引线框架(11)与载体材料(100)的所述材料条(15)截断,由此所述材料条(15)在构成间隙(16)的情况下分别被分离为与载体材料(100)连接的第一条状部(15a)和与引线框架(11)连接的第二条状部(15b);并且在构造壳体(13)时所述材料条(15)的第一条状部(15a)和第二条状部(15b)都被该壳体(13)包围。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K19/077 专利号:ZL2013800277643 申请日:20130425 授权公告日:201705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8-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K19/077 登记生效日:201907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5-17

    授权

    授权

  • 2017-05-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K19/07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19/077 申请日:201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其中,在载体材料中构造至少一个智能卡基体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材料条与载体材料相连,并且在方法中构造具有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空腔的电绝缘壳体,其方式为:为了构造智能卡基体,引线框架被壳体包围,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半导体芯片的智能卡基体,其中,所述智能卡基体具有引线框架,该引线框架在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接触面并且在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二接触面,这些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能与安装到智能卡基体的空腔中的半导体芯片的端子连接。

背景技术

用于制造智能卡基体的这样方法及按照该方法制造的智能卡基体由EP 1 785 916已知。按照上述方法制造的智能卡基体在构造壳体之后通过从智能卡基体的壳体伸出的材料条与载体材料相连。所述使智能卡基体与载体材料相连的材料条未被壳体的绝缘材料包围并且因此不利地形成可能的腐蚀位置。在将半导体芯片装入智能卡基体以构造智能卡之后,这些材料条必须由智能卡制造者截断,以便可以将如此构造的智能卡从载体材料中分离出。但是这不利地导致,智能卡制造者为了分离智能卡必须进行该工作过程,由此,在将半导体芯片装入智能卡基体的空腔之后和使其闭合时,用于截断材料条的另外的工作台是必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和一种这样的智能卡基体,该智能卡基体能更容易从载体材料中分离出并且不具有存在腐蚀危险的位置。

为解决该任务,提出按本发明的方法:在构造壳体之前或期间将连接引线框架与载体材料的所述材料条截断,由此所述材料条在构成间隙的情况下分别被分离为与载体材料连接的第一条状部和与引线框架连接的第二条状部;并且在构造壳体时所述材料条的第一条状部和第二条状部都被该壳体包围。

按本发明的智能卡基体规定:智能卡基体具有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条状部和通过间隙与该第一条状部分离的第二条状部的材料条,其中,第二条状部与智能卡基体的引线框架相连并且第一条状部与载体材料相连;并且智能卡基体的壳体包围第一条状部和第二条状部。

通过按本发明的手段,有利地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和一种这样的智能卡基体,其特征在于,从智能卡基体的壳体中没有伸出引线框架部分或其他存在腐蚀危险的元件。这样的智能卡基体的特征是其抵抗环境影响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按本发明的手段具有其他优点,使得按本发明的智能卡基体可以很容易地从载体材料中分离,因为力的施加同样导致,连接智能卡基体与载体材料的材料条部分从智能卡基体的壳体中被拉出,从而按本发明的智能卡基体可以很容易被分离。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是,可以简单地通过截断和分离材料条来构造按本发明规定的间隙。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扩展方案规定,将相应的材料条的第二条状部和/或第一条状部变形,以便提供用于在这两个条状部之间构成间隙所需的相应的各条状部的各端部的空间分离。这样的手段具有如下优点,由此可以简单地在相应的材料条的两个条状部之间构成间隙。

本发明的有利的另一扩展方案规定,至少一个材料条具有至少一个压痕。这样的手段具有如下优点,由此使材料条的条状部的用于在空间上分离条状部和在这两个条状部之间构成间隙的相应变形更容易。

本发明的有利的另外各扩展方案是各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优点从下面借助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中可知。其中:

图1示出载体材料的第一侧面的俯视图,

图2示出在分离连接片之后图1的载体材料的俯视图,

图3示出图2的智能卡基体的放大图,

图4示出图3的IV区域的放大图,

图5示出没有壳体的智能卡基体的示图,

图6示出图5的VI区域的放大图,

图7a和7b示出智能卡基体的实施例的两个侧面的示图,并且

图8示出图7a的智能卡基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制造总体用10来标记的智能卡基体的方法借助各附图来描述。图1示出载体材料100的第一表面100a的俯视图。如由该图可见,由载体材料100制造多个智能卡基体10。载体材料100通过导电层101构成,该导电层优选由铜片制成,但其他材料例如铝也是可能的。首先,以本身已知的并且因而不再详细说明的类型和方式由载体材料100例如通过冲压或刻蚀构造引线框架11。如图1所示,在所述的实施例中规定,在载体材料100的宽度之内设置用于两个智能卡基体10的两个引线框架11。但同样可能的是,在载体材料100的宽度之内仅设置唯一一个用于智能卡基体10的引线框架11或为多于两个智能卡基体10设置相应数量的引线框架11。

优选载体材料100构造为带状载体材料,该带状载体材料优选由导电层101的卷构成,使得可以借助卷对卷方法制造多个用于智能卡基体10的引线框架11。

根据如上述的和实施的对智能卡基体10的引线框架11的构造形式,在载体材料100的在图1和2中可见的第一表面100a上构造第一接触面12a并且在与该第一表面100a对置的第二表面100b上构造第二接触面12b(见图7a和7b),其方式为:载体材料100至少在接触面12a、12b的位置处设有导电材料。这例如可以通过电镀、蒸镀、溅射或类似方法实现。该方法步骤也是已知的并且因此不再详细介绍。

在载体材料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设置的接触面12b用于连接要安装在智能卡基体10中的半导体芯片的端子并且第一接触面12a用于将由智能卡基体10制造的智能卡与外部元件如移动电话、读卡器等电连接。优选在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由智能卡基体10制造智能卡时,半导体芯片的端子与第二接触面12b通过压焊过程、熔焊工艺、钎焊工艺等连接。

如由图1可见,在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使用预冲孔的载体材料100,在该载体材料中已经引入相应的结构,然后可以由该结构制造引线框架11。如由图2可见,连接引线框架11与载体材料100的区域从载体材料100上分离,使得引线框架11基本上仅仅通过材料条15与载体材料100相连。然后优选接触面12a通过弯曲被定位(由图2可见)。

但同样可能的是,使用非预冲孔的载体材料100以及然后以本身已知的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的方式由该非预冲孔的载体材料制造引线框架11。由载体材料100构造引线框架11的确切的类型和方式以及在制造包围引线框架11的壳体13之前可能实施的另外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因此对于下面描述的理解不是必要的。因此,不再详细地解释引线框架11的制造过程的这部分内容。

然而现在在通过塑料材料实现对引线框架11的包封注塑以构造容纳半导体芯片的壳体13之前,规定:将连接引线框架11与载体材料100的材料条15截断,使得在相应的材料条15的与载体材料100连接的条状部15a和该材料条15的与引线框架11连接的条状部15b之间构成间隙16,该间隙使两个条状部15a、15b电绝缘。优选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使材料条15在所述截断之前、期间或之后变形,从而由此构成间隙16。

在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如由图4最佳可见,使材料条15的与引线框架11连接的条状部15b相应地变形,使得该条状部的端部与条状部15a的端部在空间上分离并且由此构成间隙16。当然同样可能的是,在材料条15的条状部15a上发生相应的变形。也可能的是,至少在一个或多个材料条15中两个条状部15a、15b都发生相应的变形以构成间隙16。但也可能的是,取代所述变形,以其他类型和方式设置材料条15,以便使相应的各材料条15的两个条状部15a、15b相分离并且由此电绝缘。例如也可能的是,从各材料条15的一个或多个中冲裁出一小段,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变形是不需要的。但是下面会以使材料条15变形为出发点,因为这是所述方法的优选构造形式。

在图6中描述如此构造的材料条15。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间隙16,这些间隙使此处描述的两个材料条15的各条状部15a、15b相分离并且由此电绝缘。

为了使材料条15的变形过程更容易,优选可以规定:如由图4可见,将凹痕17压印到一个或多个材料条15中,该凹痕允许所述材料条15的变形。

在材料条15如上述和在图6中所示为构成间隙16而变形之后,然后构造壳体13,并且其方式为:引线框架11通过绝缘的注塑材料包封注塑。壳体13分别围绕第一接触面12a和围绕第二接触面12b构成智能卡基体10的一个环形边缘。

图7a和7b示出具有如上述制造的壳体13的智能卡基体10。图7a在此示出接触面12a,该接触面用于使由智能卡基体10制造的智能卡与外部部件接触导通。图7b示出智能卡基体的接合侧。清楚地可见以后装入半导体芯片的空腔14。

这样构造的智能卡基体10优选对应于4FF智能卡的形状。然而,所描述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制造4FF智能卡基体11。但也可能的是,借助所描述的方法来制造1FF、2FF或3FF智能卡基体,以便仅列举所描述的方法的几个应用例。

如由图8最佳可见,壳体13在此如此构造,使得该壳体不仅包围材料条15的第一条状部15a还包围该材料条的第二条状部15b。因此,智能卡基体10通过由壳体13在材料条15的第一条状部15a和第二条状部15b之间产生的机械连接被保持在载体材料100中。

这样制成的智能卡基体10的使用者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将相应的半导体芯片插入智能卡基体10对应的空腔14中并且封闭容纳半导体芯片的空腔14,由此由智能卡基体10和半导体芯片制成智能卡。

为了能够从载体材料100中取出智能卡,有利地仅需要将智能卡从载体材料100中压出。对智能卡基体10的加载导致,材料条15的条状部15a从壳体13中被拉出。从而在壳体13中仅遗留在图8中可见的凹部18,该凹部在将智能卡从载体材料100中分离出来之前容纳材料条15的条状部15b。因此,在没有进一步的分离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将智能卡从载体材料100中分离出。这种处理方法具有另外的优点,即,没有可能形成腐蚀位置的载体材料100材料条从由智能卡基体制成的智能卡的智能卡基体中伸出。

概述地应当指出:通过所描述的方法构造智能卡基体10,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卡基体10并且从而由该智能卡基体10制成的智能卡可以容易地和没有进一步的分离过程地从容纳该智能卡基体的载体材料100中分离出来,其中,有利地将引线框架11绝缘地容纳在壳体13中,使得由智能卡基体10制成的智能卡不具有易腐蚀的位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