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及发酵培养基配方

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及发酵培养基配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及发酵培养基配方,将灭菌的发酵培养基的温度降至50-60℃,按5%-10%的接种量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维持罐压0.02MP~0.03MP,用20%食品级的氢氧化钠维持pH5.0-5.5,发酵温度50~55℃。发酵结束指标为残糖为0,发酵终了乳酸钠产量为150g/l;经过8040型膜脱去糖及二价以上的金属,浓缩检验完全符合国标GB-25537-2010。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减少了废水排放,无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能源消耗量较低,减少了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具备显著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637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58362.5

  • 发明设计人 刘锋;明晓东;雷滟敏;

    申请日2014-09-10

  • 分类号C12P7/56;C12R1/225;

  • 代理机构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北郊星光村一组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14: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0

    授权

    授权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P7/56 申请日:2014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适用于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的发酵培养基。 

背景技术

L-乳酸钠可做乳化剂、保湿剂、风味改进剂、品质改进剂、抗氧化增效剂和pH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肉禽食品加工业,能增强风味、抑制食物内致病细菌的生长、延长产品货架期。 

乳酸钠作为食品保鲜剂、调味剂、防冻剂、保湿剂等,已在部分国家替代苯甲酸钠作防腐剂应用于食品行业,它被美国食品与药品局认为“安全无毒物质”。 

现有乳酸钠的生产有二种:一种是直接用乳酸合成,也就拿食品级乳酸直接和离子膜碱反应,生成乳酸钠,这样成本较高;另外一种,就是酯化法生产乳酸钠,把粗乳酸与甲醇经酯化精馏得到乳酸甲酯,再把离子膜碱和乳酸甲酯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甲醇,精馏出甲醇;一方面,能源消耗较高,另外一方面,有甲醇分离不尽的潜在危险。 

用葡萄糖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是用葡萄糖做为发酵原料,通过调整辅料配方,用食品级氢氧化钠做为中和剂;发酵控制温度55度,PH控制在5.5;发酵终了产酸150g/l;经过8040型膜脱去糖及二价以上的金属,浓缩检验完全符合国标GB-25537-2010。用玉米或是淀粉制糖液发酵,同样用食品级氢氧化钠做中和剂,经8040膜脱糖,除二价以上金属离子,发现易炭化合物及色度均不合格,考虑可能是淀粉或玉米中蛋白及其玉米浆中的其它成份导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该方法缩短了目前生产乳酸钠的生产工序,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污水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方法的葡萄糖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进行发酵生产,获得的产品质量好,产量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包括将灭菌的发酵培养基的温度降至50-60℃,按5%-10%的接种量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维持罐压0.02MP~0.03MP,用20%(质量体积比)食品级的氢氧化钠维持pH 5.0-5.5,发酵温度控制在45~55℃。发酵结束指标为残糖为0,按常规方法进行纯化浓缩,即获得L-乳酸钠。 

如上所述的方法,选用的发酵培养基为以下三种发酵培养基之一: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30g/L,酵母粉0.06g/L,磷酸二氢钠0.04g/L,磷酸氢二钠0.04g/L,1.5×10-3g/L核黄素,1.0×10-3g/L蛋氨酸,硫酸铵1.5g/L; 

玉米发酵培养基:200目的玉米粉230g/L; 

淀粉发酵培养基:淀粉230g/L,1%(质量体积比)玉米浆。 

所选的发酵培养基需经连消灭菌。所述连消灭菌室工业化生产中的一种灭菌方式,即将发酵培养基在115-120℃的温度下维持20-30min进行灭菌。 

优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 

如上所述的方法,商品化的菌株均可完成本发明。 

如上所述的方案中,乳酸菌优选德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Z01,CCTCC NO:M2014268。 

如上所述的方案中,优选的L-乳酸钠的纯化浓缩方法具体如下: 

1.陶瓷膜过滤:将发酵液用陶瓷膜进行过滤,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多糖胶体及蛋白等大分子杂质,过滤陶瓷膜孔径为0.01-1.0μm。得到L-乳酸钠的清液。 

2.脱色过滤:将含有乳酸钠的发酵液经过活性炭过滤、脱色。 

3.pH调节:用2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0,以获得中性产品。 

4.8040超滤膜过滤:料液在压力为1.0-2.0MPa,频率为30-50Hz,温度为18-28℃的条件下进行超滤膜过滤。 

6、浓缩:降低压强,蒸馏除去多余水分,即得到乳酸钠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减少了废水排放,无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能源消耗量较低,产品符合或高于GB-25537-2010标准。 

2、本发明明显的简化了L-乳酸钠的生产方法: 

合成法工艺:玉米粉碎(淀粉)--调浆--制糖--灭菌发酵(氢氧化钙中和剂)--接乳酸菌种--发酵结束--脱色过滤--硫酸酸解--离子交换--浓缩--加氢氧化钠合成--浓缩至客户需要浓度。 

酯化法工艺:玉米粉碎(淀粉)--调浆--制糖--灭菌发酵(氢氧化钙中和剂)--接乳酸菌种--发酵结束--脱色过滤--硫酸酸解--离子交换--脱水--加甲醇酯法--精馏甲酯--加氢氧化钠--水解脱醇--浓缩乳酸钠至客户需求。 

葡萄发酵直接生产工艺:葡萄糖调浆(氢氧化钠中和剂)--灭菌发酵--脱色过滤--8040膜过滤--浓缩乳酸钠至客户需求浓度。 

3、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成本更低 

以生产1吨乳酸钠对比成本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利用葡萄糖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培养与分离方法得到。 

实施例1: 

一种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钠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发酵培养基: 

选择葡萄糖发酵培养基: 

发酵液配方为:葡萄糖230g/L,酵母粉0.06g/L,磷酸二氢钠0.04g/L,磷酸氢二钠0.04g/L,1.5×10-3g/L核黄素,1.0×10-3g/L蛋氨酸,硫酸铵1.5g/L。 

葡萄糖采为西王集团生产的食品级结晶糖; 

氢氧化钠为天源化工生产的离子膜烧碱(达到食品级); 

酵母粉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安琪酵母浸粉; 

硫酸铵购自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蛋氨酸和核黄素为试剂级。 

2.发酵 

待葡萄糖配料的温度降至55℃,按10%的接种量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维持罐压0.02MP,用20%的氢氧化钠维持pH 5.0-5.5,发酵温度控制在55℃。发酵结束指标为残糖为0,发酵周期为32h,发酵完成后L-乳酸钠的浓度是15%(质量体积比)。 

所述的乳酸菌为德式乳酸杆菌SZ01,该德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Z01于2014年6月18日已在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CTCC NO:M2014268,分类命名:德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Z01,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德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Z01为申请人从糖蜜中筛选,通过紫外诱变驯化得到,可以在温度为55℃,糖浓度为23%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L-乳酸,高温高糖条件下进行发酵能严格杜绝杂菌的污染,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常规方案利用德式乳酸杆菌生产的L-乳酸,产量高达180-200g/L,光学纯度可以达到99.86%,发酵时间为30-35h,糖酸转化率达到95-98%。 

活化过程如下: 

德式乳酸杆菌SZ01的活化:将德式乳酸杆菌SZ01置于LB的培养平板上,于55℃条件下培养8h,活化; 

德式乳酸杆菌的摇瓶种子培养:将活化的德式乳酸杆菌SZ01菌株取直径在1cm左右的菌落分别接种于装有100ml的种子培养基的250ml的三角瓶中,于150r/min,55℃条件下震荡培养,培养10h,摇瓶种子培养的pH达到4.5,菌体OD值可达到1.3,即可用于发 酵罐接种;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分及配方为:葡萄糖130g/L,硫酸铵4g/L,磷酸二铵2g/L。 

3.纯化浓缩 

1).陶瓷膜过滤:将发酵液用陶瓷膜进行过滤,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多糖胶体及蛋白等大分子杂质,过滤陶瓷膜孔径为1.0μm。得到L-乳酸钠的清液。 

2).脱色过滤:将含有乳酸钠的发酵液经过活性炭过滤、脱色。 

3).pH调节:用2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0.以获得中性产品。 

4).8040超滤膜过滤:料液在压力为2.0MPa,频率为50Hz,温度为28℃的条件下进行超滤膜过滤。 

6).浓缩:降低压强,蒸馏除去多余水分,即得到乳酸钠产品。 

按上述步骤制得的60%浓度的乳酸钠溶液其质量标准如下: 

性状:无色或近乎无色的透明粘稠液体 

旋光度:左旋|α|b25为99.86% 

含量:60% 

液性(pH):7.0 

确认试验:呈钠盐、乳酸盐的定性反应 

色号:20APHA 

氯化物:0.03% 

砷(以As计):2ppm 

重金属(以pb计):8ppm 

镁:1ppm 

铁:1ppm 

醛:5min内不呈暗褐色 

甲醇、甲酯:≤0.025% 

苹果酸盐、酒石酸盐及柠檬酸盐:液体澄明 

挥发性脂肪酸盐:无脂肪酸味的臭气发生 

实施例2: 

利用不同的发酵培养基直接生产乳酸钠: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检测以玉米粉为发酵原料,淀粉为发酵原料和本发明所述葡萄糖培养基为发酵原料,最终的产品情况。 

玉米粉的培养基配方:200目的玉米粉230g/L 

淀粉培养基配方为:淀粉230g/L,1%(质量体积比)玉米浆。 

所述乳酸菌为德式乳杆菌SZ01。 

其他条件或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检测发酵完成后L-乳酸钠的产量及产品质量。 

发酵完毕后,利用玉米粉发酵得到的发酵液中L-乳酸钠的产量为130.54g/L,发酵周期为40h;利用淀粉发酵得到的发酵液中L-乳酸钠的产量为142.37g/L,发酵周期为40h;利用葡萄糖发酵的发酵液中L-乳酸钠的产量为149.65g/L,发酵周期为32h。 

表1为将发酵后的乳酸钠溶液经过脱色过滤、8040超滤膜过滤脱糖和盐,然后浓缩至国标60%后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 

表1利用不同发酵培养基发酵获得的L-乳酸钠的产品质量指标 

在试验过程中,用玉米粉发酵生产乳酸钠产品时,菌种生长状况良好,在经过了脱色过滤,8040膜过滤、浓缩后,经检验得到乳酸钠产品色度类似褐色;可能玉米中蛋白水解产生小分子氨基酸,浓缩受热产生美拉德反应。 

用淀粉作为发酵原料时,菌种生长状况不佳;添加1%玉米浆做为营养补充,长势很好,但料液颜色发红,脱色,8040膜滤;依旧色度和钾离子超标、金属离子招标,可能是淀粉中的蛋白及玉米浆中的其他成分导致。 

以葡萄糖为唯一原料做实验时,菌种几乎不生,可能缺乏生长因子。在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验,满足添加菌种营养成分不含有影响产品最终检测不合格物,获得了适用于本方法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30g/L,酵母粉0.06g/L,磷酸二氢钠0.04g/L,磷酸氢二钠0.04g/L,1.5×10-3g/L核黄素,1.0×10-3g/L蛋氨酸,硫酸铵1.5g/L。 

实施例3: 

利用常规乳酸菌以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直接发酵生产乳酸钠: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检测以本发明所述葡萄糖培养基为发酵原料,最终的产品情况。 

所述乳酸菌为重庆三恒生物公司菌株。在温度为45℃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L-乳酸钠。发酵完毕后,发酵液中L-乳酸钠的产量为118.84g/L,发酵周期为40h。 

其他条件或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检测发酵完成后L-乳酸钠的产量及产品质量。 

按实施例1的步骤脱色、过滤、浓缩后制得的60%浓度的乳酸钠溶液其质量标准如下: 

性状:无色或近乎无色的透明粘稠液体 

旋光度:左旋|α|b25为99.52% 

含量:60% 

液性(pH):7.0 

确认试验:呈钠盐、乳酸盐的定性反应 

色号:45APHA 

氯化物:0.05% 

砷(以As计):5ppm 

重金属(以pb计):10ppm 

镁:2ppm 

铁:2ppm 

醛:5min内不呈暗褐色 

甲醇、甲酯:≤0.025% 

苹果酸盐、酒石酸盐及柠檬酸盐:液体澄明 

挥发性脂肪酸盐:无脂肪酸味的臭气发生 

美拉德反应:出现美拉德反应 

由上述乳酸钠溶液的标准可以看出,用一株普通乳酸菌利用本发明所述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发酵直接生产L-乳酸钠,所得的乳酸钠的质量标准基本符合国标。但是相比于利用德式乳杆菌进行发酵时,生产的L-乳酸钠的旋光度低,色号也较高。但都符合乳酸钠的生产标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