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纳米相变ES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纳米相变ES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纳米相变ES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相变ESD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掺杂扩散区;位于所述掺杂扩散区上的纳米相变层;以及位于所述纳米相变层上的金属导电层。本发明中所述ESD器件中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以及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与所述焊盘(PAD)以及被保护电路连接后,当所述焊盘(PAD)上有大的ESD电荷,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ESD触发造成在相邻Cu离子(分散在SixOyNz层中Cu离子)之间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P+/NPS-ESD或N+/NPS-ESD闭合,形成闭合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该闭合回路导出,以避免对被保护电路造成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6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75444.1

  • 发明设计人 甘正浩;

    申请日2013-07-02

  • 分类号H01L27/02;H01L29/06;H01L21/02;

  • 代理机构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董巍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9: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1

    授权

    授权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7/02 申请日:2013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释放保护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相变ESD 器件、纳米相变ES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水平进入集成电路线宽的深亚微米时代,CMOS 工艺特征尺寸不断缩小,晶体管对于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承受能力不断降低, 深亚微米CMOS集成电路更容易遭受到静电冲击而失效,从而造成产品的可 靠性下降。

静电在芯片的制造、封装、测试和使用过程中无处不在,积累的静电荷 以几安培或几十安培的电流在纳秒到微秒的时间里释放,瞬间功率高达几百 千瓦,放电能量可达毫焦耳,对芯片的摧毁强度极大。所以芯片设计中静电 保护模块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芯片的功能稳定性,极为重要。

ESD是指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因ESD产生的 原因及其对集成电路放电的方式不同,表征ESD现象通常有4种模型:人 体模型HBM(Human BodyModel)、机器模型MM(Machine Model)和带电器 件模型CDM(charged Device Model)和电场感应模型FIM(Field Induced  Model)。HBM放电过程会在几百纳秒内产生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MM放 电的过程更短,在几纳秒到几十纳秒之内会有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产生。 CDM放电过程更短,对芯片的危害最严重,在几纳秒的时问内电流达到十 几安培。

ESD引起的失效原因主要有2种:热失效和电失效。局部电流集中而产 生的大量的热,使器件局部金属互连线熔化或芯片出现热斑,从而引起二次 击穿,称为热失效,加在栅氧化物上的电压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其介电强度, 导致介质击穿或表面击穿,称为电失效。ESD引起的失效有3种失效模式, 分别是:硬失效、软失效以及潜在失效,所谓硬失效是指物质损伤或毁坏, 所谓软失效是指逻辑功能的临时改变,所谓潜在失效是指时间依赖性失效。

为了防止CMOS集成电路产品因ESD而造成失效,CMOS集成电路产 品通常必须使用具有高性能、高耐受力的ESD保护器件。目前已有多种ESD 保护器件被提出,如二极管、栅极接地的MOS管、可控硅整流器(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及横向双扩散MOS管(LDMOS:Lateral Double  Diffused MOSFET)等,其中,LDMOS由于能承受更高的击穿电压而被广泛 选用对高压通道进行ESD保护。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缩小,ESD保护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随着器件尺 寸减小器件中ESD结(ESD junction)变得有漏隙(leaky),效果非常不好, 此外,基于ESD触发的常规PN能使射频集成电路错误的触发。现有技术中 还有纳米相变ESD保护器件(nano-phase-switching(NPS)ESD-protection), 所述器件中选用Cu/SiOxNy/W的叠层,如图1所示,所述器件包括衬底101、 SiO2102、金属钨103,以及位于金属钨103上的介电层104、SiOxNy薄膜105、 Cu薄膜106等,在所述ESD器件中,SixOyNz薄膜105在低温下退火,将 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薄膜105, 所述铜离子被所述SixOyNz薄膜105中的O、N原子困住(trapped),但是在 该状态下仍处于off状态,所述ESD脉冲使器件中得电子隧穿进入SixOyNz 薄膜105中,实现静电放电。静电放电脉冲后,静电放电引起的隧穿停止, 并返回到关闭状态的装置。

虽然上述ESD器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所述制备工艺与现有的制备 CMOS器件的工艺不能很好的兼容,因此需要对所述ESD器件作进一步改进, 以便简化制作工艺并提高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 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 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结构,包括:

半导体衬底;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掺杂扩散区;

位于所述掺杂扩散区上的纳米相变层;

以及位于所述纳米相变层上的金属导电层。

作为优选,所述掺杂扩散区为P型或N型掺杂扩散区。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相变层为SixOyNz层。

作为优选,所述SixOyNz层中预扩散有所述金属导电层的金属离子。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电连接到焊盘。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掺杂区电连接到电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包括:

焊盘,

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电连接于所述焊盘和低电源电位之间;

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电连接于所述焊盘和高电源电位之间;

其中,所述N型或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N型或P型掺杂扩散区;

位于所述N型或P型掺杂扩散区上的纳米相变层;

以及位于所述纳米相变层上的金属导电层。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相变层为SixOyNz层。

作为优选,所述SixOyNz层中预扩散有所述金属导电层的金属离子。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电连接到焊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掺杂扩散区;

在所述掺杂扩散区上形成纳米相变层;

在所述纳米相变层上形成金属导电层。

作为优选,在形成所述金属导电层之后还包括执行低温退火的步骤,以 将所述金属导电层中的金属离子预扩散至所述纳米相变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掺杂扩散区为P型或N型掺杂扩散区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相变层为SixOyNz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层。

本发明中所述ESD器件中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以及P型纳米相变 ESD结构与所述焊盘(PAD)以及被保护电路连接后,在所述焊盘(PAD) 上没有大的ESD电荷,没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所述P+/NPS-ESD 和N+/NPS-ESD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焊盘(PAD)上有大的ESD电荷, 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ESD触发造成在相邻Cu离子(分散在SixOyNz 层中Cu离子)之间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P+/NPS-ESD或N+/NPS-ESD 闭合,形成闭合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该闭合回路导出,以避免对被 保护电路造成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 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ES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e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ES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开关等效 示意图;

图3a-3d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ESD器件中金属Cu层上施加正负电荷 时能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纳米相变ESD结构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 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 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发 明所述反熔丝结构。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于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 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 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 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 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 步骤、操作、纳米相变ESD结构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 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纳米相变ESD结构、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 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 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 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纳米相变ESD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 结构,包括:

半导体衬底;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掺杂扩散区;

位于所述掺杂扩散区上的纳米相变层;

以及位于所述纳米相变层上的金属导电层。

其中,所述掺杂扩散区为P型或N型掺杂扩散区,所述纳米相变层为 SixOyNz层,并且所述SixOyNz层中预扩散有金属离子。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层。

其中,所述金属导电层电连接到焊盘,所述扩散掺杂区电连接到电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包括:

焊盘,

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电连接于所述焊盘和低电源电位之间;

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电连接于所述焊盘和高电源电位之间;

其中,所述N型或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N型或P型掺杂扩散区;

位于所述N型或P型掺杂扩散区上的纳米相变层;

以及位于所述纳米相变层上的金属导电层。

其中,所述纳米相变层为SixOyNz层,所述SixOyNz层中预扩散有所述金 属导电层的金属离子,所述金属导电层电连接到焊盘。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所 述半导体衬底201可以是以下所提到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硅、绝缘体上硅 (SOI)、绝缘体上层叠硅(SSOI)、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绝缘 体上锗化硅(SiGeOI)以及绝缘体上锗(GeOI)等。半导体衬底201上可以 被定义有源区。

在所述衬底中形成有P型掺杂扩散区202,所述SixOyNz层203位于所 述P型掺杂扩散区202上,其中,所述SixOyNz层203为一类物质,其中所述 x、y、z的数值不局限于某一数值,优选为SiON,所述SixOyNz层203层为 介电层,其中的O原子和N原子用于固定分散(disperse)到所述SixOyNz层 203层203中的铜离子。

所述金属Cu层204位于所述SixOyNz层203上,并且在形成所述金属 Cu层204中的铜离子扩散至所述SixOyNz层203中,形成方法为执行低温退 火的步骤,以使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层203中,所述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 层中后,该层中的O原子和N原子和可以将铜离子稳定在该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器件还包括介电层206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201上, 所述介电层206环绕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设置,用于保 护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

其中,所述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金属Cu层204与焊盘(PAD) 相连,所述P型掺杂扩散区202与漏极电源Vdd相连,所述漏极电源Vdd与 被保护电路相连;

其中,PAD其实代表的是内部电路同外部连接的点,在所述连接点上经 常会有大的ESD电荷,例如会有人的手接触到(人手经常会带有电电荷), 所述电荷会或外部的脉冲会通过PAD传至内部电路,或者传至ESD器件。

所述金属Cu层204可以直接和所述焊盘(PAD)相连,所述P型掺杂 扩散区202通过金属塞205与漏极电源Vdd相连,所述金属塞205位于所述 介电层206中,位于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的一侧,并 且和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之间具有一定间隔,通过所 述介电层206相隔离。

在所述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如图2b所示,所述半导体衬底201 可以是以下所提到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硅、绝缘体上硅(SOI)、绝缘体上 层叠硅(SSOI)、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绝缘体上锗化硅(SiGeOI) 以及绝缘体上锗(GeOI)等。半导体衬底201上可以被定义有源区。

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所述SixOyNz层203 位于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上,其中,所述SixOyNz层203为一类物质, 其中所述x、y、z的数值不局限于某一数值,优选为SiON,所述SixOyNz层 203为介电层,其中的O原子和N原子用于固定分散(disperse)到所述SixOyNz层203中的铜离子。

所述金属Cu层204位于所述SixOyNz层203上,并且在形成所述金属 Cu层204之后还包括进行低温退火的步骤,以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 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层203中,所述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 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层中后,该层中的O原子和N原子和 可以将铜离子稳定在该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器件还包括介电层206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201上, 所述介电层206环绕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设置,用于保 护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

其中,所述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金属Cu层204与焊盘(PAD) 相连,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与源极电源Vss相连,所述源极电源Vss 与被保护电路相连;

所述金属Cu层204可以直接和所述焊盘(PAD)相连,所述N型掺杂 扩散区202′通过金属塞205与漏极电源Vdd相连,所述金属塞205位于所 述介电层206中,位于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的一侧,并 且和所述金属Cu层204和所述SixOyNz层203之间具有一定间隔,通过所述 介电层206相隔离。

所述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以及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与所述焊盘 (PAD)以及被保护电路连接后,得到如图2c所述的等效电路图,其中椭圆 状的虚线内即为上述的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N+/NPS-ESD)以及P型纳 米相变ESD结构(P+/NPS-ESD),所述P+/NPS-ESD和N+/NPS-ESD中的金 属Cu层204连接于同一焊盘(PAD),其N型掺杂扩散区202ˊ和P型掺杂 扩散区202分别连接源极电源Vss和漏极电源Vdd,并且所述源极电源Vss 和漏极电源Vdd分别和被保护电路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焊盘(PAD)上没有 大的ESD电荷,没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所述P+/NPS-ESD和 N+/NPS-ESD均处于断开状态,如图2c所示。

当所述焊盘(PAD)上有大的ESD电荷,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 时,ESD触发造成在相邻Cu离子(分散在SixOyNz层203中Cu离子)之间 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P+/NPS-ESD或N+/NPS-ESD闭合,形成闭合 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该闭合回路导出,以避免对被保护电路造成损 坏,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PAD上具有大正电荷或者正电荷脉冲时,所述N+/NPS-ESD 闭合,形成闭合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N+/NPS-ESD形成的闭合回路 导出,避免对被保护电路造成损坏,如图2d所示。在该情况下,所述 P+/NPS-ESD仍处于断开状态。

当所述PAD上具有大正电荷或者正电荷脉冲时,其能带图如3c、3d所 示,当正电荷通过所述PAD传导至所述金属Cu层204时,SixOyNz层203中 铜离子相邻Cu离子之间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SixOyNz层203导通,其 中所述能级(energy level)在中间能隙(midgap)附近。在所述情况下,金 属Cu层204中的空穴(holes)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N 型掺杂扩散区202ˊ,其下降到导带(conduction band),从而在Cu/SiON/N+ 中实现电荷的释放,如图3c所示。

而所述空穴(holes)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P型掺 杂扩散区202时,需要跃过肖特基势垒(Schottky barrier),如图3d所示,其 相对于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N型掺杂扩散区202ˊ中要 困难的多,因此所述P+/NPS-ESD处于断开状态。

但是,所述PAD上具有大负电荷或者负电荷脉冲时,所述P+/NPS-ESD 闭合,形成闭合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P+/NPS-ESD形成的闭合回路 导出,避免对被保护电路造成损坏,如图2d所示。在该情况下,所述 N+/NPS-ESD仍处于断开状态。

当所述PAD上具有大负电荷或者负电荷脉冲时,其能带图如3a、3b所 示,当负电荷通过所述PAD传导至所述金属Cu层204时,SixOyNz层203中 铜离子相邻Cu离子之间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SixOyNz层203导通,其 中所述能级(energy level)在中间能隙(midgap)附近。在所述情况下,金 属Cu层204中的电子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P型掺杂扩 散区202,其下降到价带(valence band),从而在Cu/SiON/P+中实现电荷的 释放,如图3a所示。

而所述电子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N型掺杂扩散区 202ˊ时,需要跃过肖特基势垒(Schottky barrier),如图3b所示,其相对于 跃过能隙进入SixOyNz层203中,然后到达P型掺杂扩散区202中要困难的多, 因此所述N+/NPS-ESD处于断开状态。

本发明中所述ESD器件中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以及P型纳米相变 ESD结构与所述焊盘(PAD)以及被保护电路连接后,在所述焊盘(PAD) 上没有大的ESD电荷,没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所述P+/NPS-ESD 和N+/NPS-ESD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焊盘(PAD)上有大的ESD电荷, 有电荷脉冲触发(ESD zap)时,ESD触发造成在相邻Cu离子(分散在SixOyNz 层中Cu离子)之间的局部电子隧道效应,使所述P+/NPS-ESD或N+/NPS-ESD 闭合,形成闭合电路,将所述ESD电流通过该闭合回路导出,以避免对被 保护电路造成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掺杂扩散区;

在所述掺杂扩散区上形成纳米相变层;

在所述纳米相变层上形成金属导电层。

作为优选,在形成所述金属导电层之后还包括执行低温退火的步骤,以 将所述金属导电层中的金属离子预扩散至所述纳米相变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掺杂扩散区为P型或N型掺杂扩散区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相变层为SixOyNz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电层为铜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相变ES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分别形成有N型掺杂扩散区202ˊ 和P型掺杂扩散区202;

在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ˊ上依次沉积SixOyNz层、金属Cu层,形成 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

在所述P型掺杂扩散区202上依次沉积SixOyNz层、金属Cu层,形成P 型纳米相变ESD结构;

执行低温退火步骤;

将所述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和所述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的金属 Cu层与焊盘相连接;

将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ˊ与源极电源相连;

将所述P型掺杂扩散区202与漏极电源相连;

将所述源极电源和所述漏极电源与被保护电路相连。

具体地,在所述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或所述N型纳米相变ESD结 构中,所述半导体衬底201可以是以下所提到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硅、绝 缘体上硅(SOI)、绝缘体上层叠硅(SSOI)、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 绝缘体上锗化硅(SiGeOI)以及绝缘体上锗(GeOI)等。半导体衬底201上 可以被定义有源区。

在所述衬底中形成N型掺杂扩散区202ˊ或者P型掺杂扩散区202。

然后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介电层206,所述介电层206可以使用例 如SiO2、碳氟化合物(CF)、掺碳氧化硅(SiOC)、或碳氮化硅(SiCN)等。或者, 也可以使用在碳氟化合物(CF)上形成了SiCN薄膜的膜等。碳氟化合物以氟(F) 和碳(C)为主要成分。碳氟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具有非晶体(非结晶性)构造的物 质。层间介电层还可以使用例如掺碳氧化硅(SiOC)等多孔质构造。

然后蚀刻图案化所述介电层206,在所述介电层206上形成两个关键尺 寸不一样的沟槽,所述两个沟槽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具体图案化方法为:在 所述介电层206上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或者有机分布层(Organic  distribution layer,ODL)、含硅的底部抗反射涂层(Si-BARC)以及光刻胶层 的掩膜叠层,所述光刻胶层或者掩膜叠层上形成有两个沟槽的图案,然后以 光刻胶层或者掩膜叠层为掩膜蚀刻所述介电层,以在所述介电层中形成所述 两个沟槽,最后去除所述光刻胶层或掩膜叠层。

在所述关键尺寸较小的沟槽中形成光刻胶层,以保护该沟槽,然后在关 键尺寸大的沟槽中依次沉积SixOyNz层203、金属Cu层204,所述SixOyNz层203可以选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物理气相沉积(PVD)法或原子 层沉积(ALD)法等形成的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激光烧蚀沉积(LAD) 以及选择外延生长(SEG)中的一种。

然后去除所述关键尺寸小的沟槽中的光刻胶层,在所述两个沟槽中同时 沉积金属Cu层204,以在形成所述SixOyNz层203和Cu层204的同时,在 一侧的沟槽中形成金属塞205,实现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ˊ或者P型掺 杂扩散区202的电连接,所述金属Cu层204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 积(PVD)法或者电化学镀铜(ECP)的方法填充所述沟槽。

然后执行平坦化步骤,可以使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常规的平坦化方法 来实现表面的平坦化。该平坦化方法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机械平坦化方法 和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方法。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方法更常用。

并且在形成所述金属Cu层204之后还包括进行低温退火的步骤,以铜 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层203中,所 述铜离子预扩散(prediffuse)和分散(disperse)到介质层SixOyNz层203中 后,该层中的O原子和N原子和可以将铜离子稳定在该层中。

此外,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SixOyNz层203和Cu层204和 所述金属塞205可以分两个步骤,分别形成。

其中,所述低温退火步骤一般是将所述器件置于高真空或高纯气体的 保护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在本发明所述高纯气体优选为氮 气或惰性气体,所述热退火步骤的温度为50-400℃,优选50-150℃,所述 热退火步骤时间为1-300s。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脉冲激光快 速退火、脉冲电子书快速退火、离子束快速退火、连续波激光快速退火以 及非相干宽带光源(如卤灯、电弧灯、石墨加热)快速退火等,但并非局 限于所举示例。

最后,所述P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将金属Cu层204与焊盘(PAD) 相连,所述P型掺杂扩散区202与漏极电源Vdd相连,所述漏极电源Vdd与 被保护电路相连;

将所述N型纳米相变ESD结构中,金属Cu层204与焊盘(PAD)相连, 所述N型掺杂扩散区202ˊ与源极电源Vss相连,所述源极电源Vss与被保 护电路相连。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纳米相变ESD结构的制备流程图,具 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提供半导体衬底;

步骤2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掺杂扩散区;

步骤203在所述掺杂扩散区上形成纳米相变层;

步骤204在所述纳米相变层上形成金属导电层。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 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 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 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 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效范围所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