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

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包括机身,机身后半部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机身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与空心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相连,第二传动轴穿过机身前端进入与机身前端相连接的套筒中,第二传动轴前端伸出套筒外与弹簧夹套式刀柄相连,刀具安装在弹簧夹套式刀柄上。将此装置通过变压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打开开关按钮,手柄中的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刀具和叶轮旋转。刀具接触到皮肤后,可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以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982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64066.3

  • 申请日2014-10-22

  • 分类号A61B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吉勇

  •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五路32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16

    授权

    授权

  • 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00 申请日: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

背景技术

目前,深Ⅱ度烧伤一直是烧伤外科学领域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磨痂,从广义上讲等同于磨皮术,是指利用器械通过剪切力去除部分皮肤组织,形成创面,动员创缘及基底健康组织重新上皮化,已达到促进创面愈合或者改善皮肤外观的治疗目的。狭义上的磨痂是指用表面粗糙的工具,在创面上进行磨、擦,清除坏死组织,以针尖样出血或者组织泛红达到健康层为度。混合度创面以及感染期的创面,由于痂皮滑、硬,目前已有的磨削机由于磨削头较小,操作较慢,磨削效率低,不适于较大面积的创面处理。砂纸磨痂会因其上的玻璃粉脱离沾染创面组织,难以清洗。各种磨痂器具都有其局限性。为此,急需寻找一种改善痂皮切除的新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创面组织污染、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中国专利201220138558.2报道了一种电动变速烧伤磨痂器,它是利用电动机带动磨痂套转动去除伤者烧伤处的结痂,该专利为电驱动,可减轻对临床医师的体力消耗,但是该专利没有对磨削去除的坏死组织及时清除,会产生飞溅和残留,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严重缺陷:

中国专利02256217.6报道了一种医用烧伤磨削痂器,它是利用电动机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转刀转动去除痂皮组织,该专利磨削器没有换刀功能,随着磨削的进行,刀具表面的磨削孔将会被去除的坏死皮肤所堵塞,影响磨削功能,且一种磨削器只对应一种刀具,不利于循环使用。

中国专利201020004302报道了一种烧伤创面磨痂器,它是利用手工操作装有磨痂套的磨痂头对创面进行清理。它是利用手工操作装有磨痂套的磨痂头对创面进行清理,该专利需手工进行磨痂操作,对临床医师的体力要求较高,处理大面积烧伤创面时会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包括机身,机身后半部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机身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与空心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相连,第二传动轴穿过机身前端进入与机身前端相连接的套筒中,第二传动轴前端伸出套筒外与弹簧夹套式刀柄相连,刀具安装在弹簧夹套式刀柄上。

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电源开关和散热窗,散热窗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起到对流作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机与电源开关之间还设有过载保护装置,防止有可能过载而引发的烧坏电机或强烈震动损坏机器,甚至人员伤亡。电机由经过载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与外接交流电源相连。电机采用高转速、低扭矩,便于操作,能够对人体伤害减小到最小。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沿径向开有小孔,机身上设有一个穿过机身外壁进入其内并与第一传动轴上的小孔相对应的卡轴,所述卡轴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机身上。换刀时,向卡轴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卡轴下端穿过第一传动轴上的小孔以限制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此时便可扭转刀柄来取下磨削刀具。在换完刀具后,撤去施加在卡轴上的力,卡轴便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复,使得卡轴下端离开第一转轴的小孔,恢复第一传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及刀具旋转工作。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安装于第三传动轴上,第三传动轴前端伸出机身外进入卡装于机身上的吸尘装置中,吸尘装置中的第三传动轴前端安装有叶轮,吸尘装置前端与刀具相对应。在第一传动轴转动进行磨削的同时,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配合下,实现带动第三转动轴上的叶轮的降速转动,实现吸尘功能。

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内部的第一轴承支承,实现支撑和较小阻力下转动。

所述第一传传动齿轮通过键联接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

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通过销钉与电机主轴相连,另一端的内孔上有键槽通过销轴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装有轴向弹簧,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由带有螺纹的套筒支承。刀具接触到皮肤后,由于第二传动轴上轴向弹簧的弹性作用,以及第一传动轴上的卡轴和复位弹簧作用,使刀具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从而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

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套筒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一方面可以避免磨削皮肤时,皮肤组织液和清洁液对刀具内部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机身内部机油对皮肤发污染。

所述套筒前端设置有与刀具相配合的曲面形保护帘;保护帘由透明材质制作,便于操作时,便于观察刀具切削痂的过程。保护帘可以避免没有完全被吸附而飞溅的皮肤切屑沾污操作人员。

所述第三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内部的第二轴承支承,实现支撑和较小阻力下转动。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通过卡槽安装于机身前半部分下方的壳体,壳体内由前至后依次为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和叶轮,壳体前端插接有与集尘仓连通且和刀具相对应的吸嘴,壳体后端上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罩。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通过吸嘴、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塑料材质的吸嘴方便拔插,同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更换。

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够使壳体脱离机身的释放按钮。吸尘装置上的释放按钮可方便实现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所述释放按钮的末端与卡槽结构中的卡接点接触,通过下按释放按钮推动壳体与机身脱离。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所述刀具为系列化产品,其由刀杆和刀头组成,所有刀杆的直径均相等。刀具具有系列化,所有系列刀具都是相同直径的刀杆,在不同需求时,方便更换刀具。只有刀头是系列化,以适于不同部位及创面的切削。

本发明中,机身上面有通过复位弹簧支承的卡轴和套筒,套筒与机身通过螺纹联接,在套筒末端设有保护帘结构。机身内部包含将动力传递给刀具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

第一传动轴采用空心结构,既可以用来连接电机轴和第二转轴和方便转轴中段打孔,又可以减轻整体重量。转轴两端有第一轴承支承。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键联接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在径向开有圆形小孔与卡轴配合,实现刀具的拆卸,转轴末端通过销钉与电机主轴相连;另一端的内孔上有键槽通过销轴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

第二传动轴上装有轴向弹簧,使刀具能够在切削过程中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从而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一端通过键槽与第一传动轴相连,另一端由套筒支承,通过刀柄与刀具相连。刀柄采用弹簧夹套形式,换刀时,夹套便可在弹性作用下张开一定角度,使得刀具顺利插入,当插入一定深度后,夹套的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不再张开,此时夹套便会卡紧刀具,实现刀具的固定。刀具具有系列化,由刀杆和刀头组成,所有系列刀具都是相同直径的刀杆,在不同需求时,方便更换刀具。只有刀头是系列化,以适于不同部位及创面的切削。

第二传动轴与套筒之间采用动密封设计,一方面可以避免磨削皮肤时,皮肤组织液和清洁液对刀具内部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机身内部机油对皮肤发污染。

与机身通过卡槽相连的吸尘装置由机身中的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驱动,主要由吸嘴、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叶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轴和排气罩组成。第三传动轴由两个第二轴承支承。塑料材质的吸嘴方便拔插,同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更换。吸尘装置上的释放按钮可方便实现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的拆卸和清洗。

将此装置通过变压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打开开关按钮,手柄中的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刀具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叶轮旋转。刀具接触到皮肤后,可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以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通过吸嘴、集尘仓、滤水罩、过滤网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同时保护帘可以避免没有完全被吸附而飞溅的皮肤切屑沾污操作人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快速、高效、安全的切除具有滑、硬等特点的痂皮,形成的痂皮屑可以通过吸尘装置及时清理,同时保护帘和过载保护装置可对健康组织和医护操作者分别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刀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电源开关,3-过载保护装置,4-电机,5-第一轴承,6-销钉,7-第一传动齿轮,8-第一传动轴,9-机身,10-卡轴,11-复位弹簧,12-销轴,13-第二传动轴,14-轴向弹簧,15-套筒,16-保护帘,17-刀柄,18-刀具,19-吸嘴,20-卡槽,21-集尘仓,22-吸尘装置,23-滤水罩,24-过滤网,25-叶轮,26排气罩,27-第二轴承,28-释放按钮,29-第二传动齿轮,30-第三传动轴,31-散热窗,32-变压器,33-刀杆,34-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包括机身9,机身9后半部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1,机身9内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主轴通过销钉6与空心的第一传动轴8相连,第一传动轴8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9内部的第一轴承5支承。第一传动轴8内孔上有键槽通过销轴12与第二传动轴13相连,第二传动轴13穿过机身9前端进入与机身9前端相连接的套筒15中,第二传动轴13前端伸出套筒15外与弹簧夹套式刀柄17相连,刀具18安装在弹簧夹套式刀柄17上。

手柄上1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电源开关2和散热窗31,散热窗31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起到对流作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机4与电源开关2之间还设有过载保护装置3,电机4由经过载保护装置3和变压器32与外接交流电源相连。电机4采用高转速、低扭矩,便于操作,能够对人体伤害减小到最小。

第一传动轴8上沿径向开有小孔,机身9上设有一个穿过机身9外壁进入其内并与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相对应的卡轴10,所述卡轴10通过复位弹簧11设置于机身9上。换刀时,向卡轴1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卡轴下端穿过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以限制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此时便可扭转刀柄17来取下磨削刀具18。在换完刀具后,撤去施加在卡轴10上的力,卡轴10便会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回复,使得卡轴10下端离开第一转轴8的小孔,恢复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13及刀具18旋转工作。

第一传动轴8上键联接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传动齿轮7与第二传动齿轮29啮合,第二传动齿轮29安装于第三传动轴30上,第三传动轴30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9内部的第二轴承27支承;第三传动轴30前端伸出机身9外进入卡装于机身9上的吸尘装置22中,吸尘装置22中的第三传动轴30前端安装有叶轮25,吸尘装置22前端与刀具18相对应。在第一传动轴8正常转动实现磨削的同时实现叶轮25的转动,实现吸尘功能。

第二传动轴13上装有轴向弹簧14,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由套筒15支承。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由于第二传动轴13上轴向弹簧14的弹性作用,以及第一传动轴8上的卡轴10和复位弹簧11作用,使刀具18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从而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第二传动轴13与套筒18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

套筒15前端设置有与刀具18相配合的曲面形保护帘16。保护帘16由透明材质制作,便于操作时,便于观察刀具切削痂的过程。保护帘16可以避免没有完全被吸附而飞溅的皮肤切屑沾污操作人员。

吸尘装置22包括通过卡槽20安装于机身9前半部分下方的壳体,壳体内由前至后依次为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和叶轮25,壳体前端插接有与集尘仓21连通且和刀具19相对应的吸嘴19,壳体后端上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罩26。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22通过吸嘴19、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塑料材质的吸嘴19方便拔插,同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更换。

壳体上设有能够使壳体脱离机身9的释放按钮28。吸尘装置22上的释放按钮28可方便实现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的拆卸和清洗。所述释放按钮28的末端与卡槽20结构中的卡接点接触,通过下按释放按钮28推动壳体与机身9脱离。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刀具18为系列化产品,其由刀杆33和刀头34组成,所有刀杆33的直径均相等。刀具系列化,所有系列刀具都是相同直径的刀杆33,在不同需求时,方便更换刀具18。只有刀头34是系列化,以适于不同部位及创面的切削。

将此装置通过变压器32与交流电源相连,打开开关按钮2,手柄1中的电机4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13、第三传动轴30、刀具18和叶轮25旋转。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可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以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22通过吸嘴19、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同时保护帘16可以避免没有完全被吸附而飞溅的皮肤切屑沾污操作人员。

实施例2(未提供附图,可以参考图1-图3):

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包括机身9,机身9后半部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1,机身9内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主轴通过销钉6与空心的第一传动轴8相连,第一传动轴8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9内部的第一轴承5支承。第一传动轴8内孔上有键槽通过销轴12与第二传动轴13相连,第二传动轴13穿过机身9前端进入与机身9前端相连接的套筒15中,第二传动轴13前端伸出套筒15外与弹簧夹套式刀柄17相连,刀具18安装在弹簧夹套式刀柄17上。

手柄上1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电源开关2和散热窗31,散热窗31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起到对流作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机4与电源开关2之间还设有过载保护装置3,电机4由经过载保护装置3和变压器32与外接交流电源相连。电机4采用高转速、低扭矩,便于操作,能够对人体伤害减小到最小。

第一传动轴8上沿径向开有小孔,机身9上设有一个穿过机身9外壁进入其内并与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相对应的卡轴10,所述卡轴10通过复位弹簧11设置于机身9上。换刀时,向卡轴1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卡轴下端穿过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以限制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此时便可扭转刀柄17来取下磨削刀具18。在换完刀具后,撤去施加在卡轴10上的力,卡轴10便会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回复,使得卡轴10下端离开第一转轴8的小孔,恢复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13及刀具18旋转工作。

第二传动轴13上装有轴向弹簧14,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由套筒15支承。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由于第二传动轴13上轴向弹簧14的弹性作用,以及第一传动轴8上的卡轴10和复位弹簧11作用,使刀具18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从而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第二传动轴13与套筒18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

套筒15前端设置有与刀具18相配合的曲面形保护帘16。保护帘16由透明材质制作,便于操作时,便于观察刀具切削痂的过程。保护帘16可以避免没有完全被吸附而飞溅的皮肤切屑沾污操作人员。

刀具18为系列化产品,其由刀杆33和刀头34组成,所有刀杆33的直径均相等。刀具系列化,所有系列刀具都是相同直径的刀杆33,在不同需求时,方便更换刀具18。只有刀头34是系列化,以适于不同部位及创面的切削。

将此装置通过变压器32与交流电源相连,打开开关按钮2,手柄1中的电机4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13、第三传动轴30、刀具18和叶轮25旋转。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可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以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

实施例3(未提供附图,可以参考图1-图3):

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电动削痂机,包括机身9,机身9后半部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1,机身9内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主轴通过销钉6与空心的第一传动轴8相连,第一传动轴8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9内部的第一轴承5支承。第一传动轴8内孔上有键槽通过销轴12与第二传动轴13相连,第二传动轴13穿过机身9前端进入与机身9前端相连接的套筒15中,第二传动轴13前端伸出套筒15外与弹簧夹套式刀柄17相连,刀具18安装在弹簧夹套式刀柄17上。

手柄上1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电源开关2和散热窗31,散热窗31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起到对流作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机4与电源开关2之间还设有过载保护装置3,电机4由经过载保护装置3和变压器32与外接交流电源相连。电机4采用高转速、低扭矩,便于操作,能够对人体伤害减小到最小。

第一传动轴8上沿径向开有小孔,机身9上设有一个穿过机身9外壁进入其内并与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相对应的卡轴10,所述卡轴10通过复位弹簧11设置于机身9上。换刀时,向卡轴1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卡轴下端穿过第一传动轴8上的小孔以限制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此时便可扭转刀柄17来取下磨削刀具18。在换完刀具后,撤去施加在卡轴10上的力,卡轴10便会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回复,使得卡轴10下端离开第一转轴8的小孔,恢复第一传动轴8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13及刀具18旋转工作。

第一传动轴8上键联接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传动齿轮7与第二传动齿轮29啮合,第二传动齿轮29安装于第三传动轴30上,第三传动轴30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机身9内部的第二轴承27支承;第三传动轴30前端伸出机身9外进入卡装于机身9上的吸尘装置22中,吸尘装置22中的第三传动轴30前端安装有叶轮25,吸尘装置22前端与刀具18相对应。

第二传动轴13上装有轴向弹簧14,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由套筒15支承。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由于第二传动轴13上轴向弹簧14的弹性作用,以及第一传动轴8上的卡轴10和复位弹簧11作用,使刀具18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从而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第二传动轴13与套筒18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

吸尘装置22包括通过卡槽20安装于机身9前半部分下方的壳体,壳体内由前至后依次为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和叶轮25,壳体前端插接有与集尘仓21连通且和刀具19相对应的吸嘴19,壳体后端上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罩26。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22通过吸嘴19、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塑料材质的吸嘴19方便拔插,同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更换。

壳体上设有能够使壳体脱离机身9的释放按钮28。吸尘装置22上的释放按钮28可方便实现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的拆卸和清洗。所述释放按钮28的末端与卡槽20结构中的卡接点接触,通过下按释放按钮28推动壳体与机身9脱离。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刀具18为系列化产品,其由刀杆33和刀头34组成,所有刀杆33的直径均相等。刀具系列化,所有系列刀具都是相同直径的刀杆33,在不同需求时,方便更换刀具18。只有刀头34是系列化,以适于不同部位及创面的切削。

将此装置通过变压器32与交流电源相连,打开开关按钮2,手柄1中的电机4启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13、第三传动轴30、刀具18和叶轮25旋转。刀具18接触到皮肤后,可在轴向和径向产生跳动,以避免过切而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产生的皮肤切屑,由吸尘装置22通过吸嘴19、集尘仓21、滤水罩23、过滤网24进行过滤和吸附,以避免切屑四处飞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