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

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关键步骤:(1)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后插入已装袋的营养土内,用生根液定兜;(3)控制大棚内温度、相对湿度,直至生根。其中,所述预处理液是IBA(吲哚丁酸);营养土为黄心土与谷壳灰均匀混合物;生根液是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本发明提供的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育苗时间短,40天生根;使用半木质化嫩枝扦插,扦插生根率高;技术简单易掌握,易推广应用;设施要求不高,生产投入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810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51565.3

  • 申请日2014-12-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逯长明

  • 地址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洞井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4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10 申请日:2014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统称,有800多个种,原 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我国引种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工业原料林 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但因大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桉树 在中亚热带地区的推广应用。

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为桉属(Eucalyptus)双蒴盖亚属(Symphomyrtus) Maidenaria组的高大乔木,树高可达40m,胸径达1.5m属于耐寒性较强的桉属树种。边 沁桉材质优良,生长迅速,在中亚热带地区年生长可达3m,并且树干通直,枝繁叶茂。 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引种试验表明,边沁桉较适合作为速生丰产林在我国中亚热带地 区种植,产业化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边沁桉在澳大利亚分布有限,并且被列为珍稀植物, 禁止种子出口。因此,将我国已引种选育的优良边沁桉单株扩大繁殖后进行推广应用十 分必要。然而,目前有关于边沁桉育苗研究仅有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报道,并且还处于 试验室阶段,而且组织培养方法具有生产成本高;组培苗试管生根难,生根不稳定;组 培苗炼苗难,移栽成活率较低;操作流程长、控制环节多,技术要求高,不利于推广应 用等缺点。

扦插育苗方法具有能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技术简单易掌握,易推广应用;设施要 求不高,生产投入小;育苗时间短,40天生根;扦插生根率高等优点。所以开展边沁桉 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是工作重点所在。但是,目前关于边沁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仍处于 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后插入已装袋的营养土内,用生根液定兜;

其中,所述预处理液是IBA(吲哚丁酸),总质量-体积浓度100~300mg/L,浸泡时 间30~120min;

(3)控制大棚内温度15~30℃,空气相对湿度75%~90%,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 直至40天后生根;同时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

(4)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肥料为1L 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两种配方交替 施用;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如果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的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 于造林。

优选的,上述扦插育苗方法中,所述营养土为黄心土与谷壳灰均匀混合物,其中, 黄心土与谷壳灰的质量比为3:1~4:1。

优选的,上述扦插育苗方法中,所述生根液是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 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 度为1~2mg/L。

优选的,上述扦插育苗方法中,在选择插穗之前还包括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准备 苗床、准备营养袋以及预处理液和生根液的配制。

本发明提供的边沁桉扦插育苗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边沁桉扦插育苗植株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

2、育苗时间短,40天生根;

3、使用半木质化嫩枝扦插,扦插生根率高;

4、技术简单易掌握,易推广应用;

5、设施要求不高,生产投入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实施例1

1、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

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预埋好浇灌 用水管道,整平大棚地面,倒制水泥;

2、准备苗床:用砖围砌苗床,苗床宽度1.2~1.5m,高15cm,床间距30~40cm, 苗床做好后平铺3~6cm厚的鹅卵石,以利排水;

3、准备营养袋:将黄心土与谷壳灰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均匀,灌于7cm×11cm 的塑料平口袋中,然后摆放于苗床备用;

4、预处理液和生根液配制:预处理液为100mg/L IBA(吲哚丁酸);

生根液为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 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度为1mg/L,现配现用;

5、扦插繁殖:

(1)从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每段有4~6片真叶、一个顶芽;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60min后插入已装袋营养土内,生根液定兜;

(3)扦插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土 壤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注意通风和适时遮荫,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直至生根;同时 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扦插40天左右生根;

(4)待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肥料为 1L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成苗造林:

如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于造林。

实施例2

1、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

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预埋好浇灌 用水管道,整平大棚地面,倒制水泥;

2、准备苗床:用砖围砌苗床,苗床宽度1.2~1.5m,高15cm,床间距30~40cm, 苗床做好后平铺3~6cm厚的鹅卵石,以利排水;

3、准备营养袋:将黄心土与谷壳灰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均匀,灌于7cm×11cm 的塑料平口袋中,然后摆放于苗床备用;

4、预处理液和生根液配制:预处理液为300mg/L IBA(吲哚丁酸);

生根液为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 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度1mg/L,现配现用;

5、扦插繁殖:

(1)从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每段有4~6片真叶、一个顶芽;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60min后插入已装袋营养土内,生根液定兜;

(3)扦插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土 壤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注意通风和适时遮荫,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直至生根;同时 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扦插40天左右生根;

(4)待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肥料为 1L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成苗造林:

如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于造林。

实施例3

1、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

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预埋好浇灌 用水管道,整平大棚地面,倒制水泥;

2、准备苗床:用砖围砌苗床,苗床宽度1.2~1.5m,高15cm,床间距30~40cm, 苗床做好后平铺3~6cm厚的鹅卵石,以利排水;

3、准备营养袋:将黄心土与谷壳灰按质量比为3.5:1的比例混合均匀,灌于7cm×11cm 的塑料平口袋中,然后摆放于苗床备用;

4、预处理液和生根液配制:预处理液为200mg/L IBA(吲哚丁酸);

生根液为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 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度2mg/L,现配现用;

5、扦插繁殖:

(1)从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每段有4~6片真叶、一个顶芽;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30min后插入已装袋营养土内,生根液定兜;

(3)扦插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土 壤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注意通风和适时遮荫,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直至生根;同时 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扦插40天左右生根;

(4)待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肥料为 1L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成苗造林:

如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于造林。

实施例4

1、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

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预埋好浇灌 用水管道,整平大棚地面,倒制水泥;

2、准备苗床:用砖围砌苗床,苗床宽度1.2~1.5m,高15cm,床间距30~40cm, 苗床做好后平铺3~6cm厚的鹅卵石,以利排水;

3、准备营养袋:将黄心土与谷壳灰按质量比为3:1的比例混合均匀,灌于7cm×11cm 的塑料平口袋中,然后摆放于苗床备用;

4、预处理液和生根液配制:预处理液为200mg/L IBA(吲哚丁酸);

生根液为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 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度2mg/L,现配现用;

5、扦插繁殖:

(1)从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每段有4~6片真叶、一个顶芽;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120min后插入已装袋营养土内,生根液定兜;

(3)扦插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土 壤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注意通风和适时遮荫,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直至生根;同时 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扦插40天左右生根;

(4)待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肥料为 1L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成苗造林:

如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于造林。

实施例5

1、搭建钢结构塑料大棚:

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预埋好浇灌 用水管道,整平大棚地面,倒制水泥;

2、准备苗床:用砖围砌苗床,苗床宽度1.2~1.5m,高15cm,床间距30~40cm, 苗床做好后平铺3~6cm厚的鹅卵石,以利排水;

3、准备营养袋:将黄心土与谷壳灰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均匀,灌于7cm×11cm 的塑料平口袋中,然后摆放于苗床备用;

4、预处理液和生根液配制:预处理液为200mg/L IBA(吲哚丁酸);

生根液为IBA(吲哚丁酸)与NAA(奈乙酸)组成的溶液,其中,IBA(吲哚丁酸) 与NAA(奈乙酸)的质量比是5:3,总质量-体积浓度1.5mg/L,现配现用;

5、扦插繁殖:

(1)从边沁桉母株上剪取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每段有4~6片真叶、一个顶芽;

(2)插穗下端浸泡预处理液60min后插入已装袋营养土内,生根液定兜;

(3)扦插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土 壤基质保持湿润不积水,注意通风和适时遮荫,每周喷洒一次生根液,直至生根;同时 每周喷一次除菌剂,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扦插40天左右生根;

(4)待生根后继续进行防病、防霉、防虫管理,并追肥以使其快速生长,追肥料为 1L水中加入3g尿素和3g硫酸亚铁或者1L水中加入3g磷酸二氢钾和1g多菌灵;

施肥方法:喷施;

(5)小苗生长高达15cm以上时摘顶(剪下茎尖),促其萌发侧枝,侧枝半木质化 时,重复(1)~(4)的步骤进行再繁殖,使苗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6、成苗造林:

如要定植造林,则不进行步骤(5)摘顶,将生长至15~40cm扦插苗用于造林。

本发明可以通过较短的育苗时间获得品质优良,成活率高的边沁桉植株,并且育苗 工艺简单,易于推广,育苗设备要求低,生产投入少,易于广泛应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