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可靠性氦检漏专用接头

高可靠性氦检漏专用接头

摘要

本发明为高可靠性氦检漏专用接头,解决氦检漏装置专用接头对非标准圆管存在无法密封的问题。缸体(1)与活塞杆(6)和活塞动密封配合,缸体(1)的活塞腔的前、后腔分别与高压气源连通,活塞杆(6)为标准圆管,其一端套在非标准圆直管(8)上,非标准圆直管(8)与缸体(1)之间有密封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3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发科东方真空(成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90289.7

  • 发明设计人 张果;李健;艾仕义;

    申请日2014-10-29

  • 分类号F16L25/14;F16L23/18;F16L23/12;

  • 代理机构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冯忠亮

  •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百草路8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4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16

    授权

    授权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L25/14 申请日:2014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准圆直管与非标准圆直管包紧密封连接装置有关,尤其与自锁密封的氦检漏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与制造或检查零件相互快速、包紧并自锁密封连接变得越来越普遍,包紧并自锁密封检测作为重要的一项生产工艺,在许多行业中已被广泛应用,提供快速、可靠的包紧并自锁密封连接成为一种急需。

   己有的氦检漏装置专用接头作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设备整体节拍,还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由于很多零件外表面是非标准圆,非标准圆外形尺寸无规则一致性差,其内、外表面为毛坯面,尺寸一致性较差。

设备在与零件连接过程中,零件各非标准圆外表面与专用接头必须包紧并自锁密封,非标准圆存在无法密封的问题,由于有些零件腔体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由于自锁力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接头被冲落。 

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标准圆直管与非标准圆直管包紧自锁密封的高可靠性氦检漏专用接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缸体1与活塞杆6和活塞动密封配合,缸体1的活塞腔的前、后腔分别与高压气源连通,活塞杆6为标准圆管,其一端套在非标准圆直管8上,非标准圆直管8与缸体1之间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为套在非标准圆直管8上的若干密封圈7,相邻两密封圈7之间有隔离环5,密封圈7和隔离环5的外周面与缸体1内表面配合,一密封圈7的端面与活塞杆6的端面连接,另一密封圈7的端面与套在非标准圆直管8上的压板4的端面连接,压板4与缸体1固定连接,密封圈7由柔性弹性材料制成,隔离环5由刚性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柔性弹性材料为丁晴橡胶。

缸体1的活塞腔的前腔18经后端盖3上的进气通道与后端盖3上的第一进气口19相通,缸体1的活塞腔的后腔20经后端盖3和活塞腔壁上的进气通道与后端盖3上的第二进气口21相通,密封圈7为矩形密封圈,缸体1的活塞腔壁的左右端分别与后端盖3、前端盖2通过内六角螺钉15固定连接,缸体1的活塞腔壁通过第一O型圈14与缸体前端盖2、缸体后端盖3动密封,缸体1活塞腔壁通过第二 O型圈11与活塞动密封,缸体前端盖2通过第三O型圈10与活塞杆6动密封,缸体后端盖3通过第四O型圈12与活塞杆6动密封,缸体前端盖2通过外螺纹与压板4内螺纹固定连接,缸体前端盖2通过第五O型圈9与压板4动密封,活塞杆6右端面与隔离环5左侧矩形密封圈7左端面连接,左侧矩形密封圈7右端面与隔离环5左端面连接,隔离环5右端面与右侧矩形密封圈7左端面连接,右侧矩形密封圈7右端面与压板4连接,左右侧矩形密封圈7外表面与缸体前端盖2间隙连接,左右侧矩形密封圈7内表面与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间隙连接。

    本发明包紧力大,连接快速,密封性能好,自锁性能好。将本发明套在非标准圆直管上,活塞腔的前腔通入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杆6向右运动传递气动力并压紧左右矩形密封圈7,左右矩形密封圈7受压后内径变小,从而包紧并密封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达到启动自锁密封的目的,确保在非标准圆直管8内充入规定压强的情况下,稳定、可靠的实现包紧自锁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侧图。

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旋转。

具体实施方式:

缸体1通过内六角螺钉15与缸体前端盖2、缸体后端盖3固定连接,缸体1的活塞腔的前腔18经后端盖3上的进气通道与后端盖3上的第一进气口19相通,缸体1的活塞腔的后腔20经后端盖3和活塞腔壁上的进气通道与后端盖3上的第二进气口21相通,活塞腔壁上的进气通道的工艺孔中有阻头17。缸体1通过O型圈14与缸体前端盖2、缸体后端盖3动密封,缸体1、缸体前端盖2、缸体后端盖3与活塞杆6动配合,缸体1通过O型圈11与活塞动密封,缸体前端盖2通过O型圈10与活塞杆6动密封,缸体后端盖3通过O型圈12与活塞杆6动密封,缸体前端盖2通过外螺纹与压板4内螺纹固定连接,缸体前端盖2通过O型圈9与压板4动密封,活塞杆6右端面与左侧矩形密封圈7左端面连接,左侧矩形密封圈7右端面与隔离环5左端面连接,隔离环5右端面与右侧矩形密封圈7左端面连接,右侧矩形密封圈7右端面与压板4连接,左右矩形密封圈7外表面与缸体前端盖2间隙连接,左右矩形密封圈7内表面与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间隙连接。前腔通入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杆6向右运动传递气动力并压紧左右矩形密封圈7,左右矩形密封圈7受压后内径变小,从而包紧并密封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达到启动自锁密封的目的,确保在非标准圆直管8内充入规定压强的情况下,稳定、可靠的实现包紧自锁密封连接,适应非标准圆表面8在一定范围类变化,实现高可靠性氦检漏专用接头对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包紧密封。后腔通入低压气体推动活塞杆6向左运动,实现左右矩形密封圈7恢复原有形状,实现拔插非标准圆直管8外表面与左右矩形密封圈7不接触无摩擦,方便拔插非标准圆直管8,增加左右矩形密封圈7使用寿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