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

一种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通过春马铃薯—早稻—晚稻品种合理搭配,改进春马铃薯栽培的土壤耕作技术和覆盖方式,达到稻田三熟亩产粮食1500kg。春马铃薯栽培步骤为:(1)选用良种;(2)旋耕整地;(3)施足基肥;(4)适时播种;(5)盖草覆膜;(6)田间管理;(7)及时收获。本发明的重点在合理搭配三季作物品种,改进马铃薯栽培的土壤耕作和覆盖方式,可改善马铃薯栽培生态环境条件。应用本方法不仅能促进马铃薯提早成熟,有效解决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茬口衔接紧张的矛盾,充分发挥双季稻田的增产潜能,而且改善了马铃品质,提高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7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82414.2

  • 申请日2014-09-20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1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001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10126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73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0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授权

    授权

  •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9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双季稻三熟 复种亩产1500kg粮食的综合丰产技术。

背景技术

据估算,目前我国南方有冬闲耕地面积约3.23亿亩,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46.6%。减 去由于各种限制因素而不能利用的耕地外,目前可利用的冬闲耕地约为1.42亿亩。特别是 双季稻区,稻田冬闲期长达5-6个月。冬闲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板田冬闲,另一种是板田 冬泡。如果长期冬闲和冬泡,势必导致土壤潜育和次生潜育加剧,增加中低产田面积,影响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导致稻田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同时,稻田冬闲导致复种指数下降, 不利于粮食总产的提高。该区域冬闲期温光、水热资源极为丰富,适于发展马铃薯、油菜、 紫云英等冬季作物生产。利用稻田冬闲期种植马铃薯,实行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 季稻三熟制,既可以提高稻田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通过实行水旱轮作,培 肥地力,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是一项一举双得的有力措施。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和蔬菜兼用作物,也是一种健康食品。它富含碳水化合物,使其成为 良好的热能来源;在块根块茎类作物中,它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湿重条件下的含量约为2.1%), 质量较好,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配;它还富含维生素C。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 其产量排在大米、小麦、玉米、甘薯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作为蔬菜,缓解了淡 季蔬菜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因此,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既可保障粮食安全,又能改善人们的 营养条件,同时,还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和土地资源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源。

长江中游双季稻区有冬闲期种植马铃薯的优良传统,但是,大多数采取翻耕露天栽培的 传统种植方法,近年来,少部分采取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这两种方式种植马铃薯成熟期较迟, 与双季稻存在茬口衔接紧张的矛盾。由于马铃薯成熟迟,影响了水稻生产季节,农民必须选 用早熟早稻品种,早熟或中熟晚稻品种,马铃薯和双季水稻不能均衡增产,导致产量较低、 经济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植马铃薯-双季稻的积极性,造成双季稻区冬闲田面积越来越大, 不仅浪费了土地和温光资源,而且还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提高稻田复种指数,促进春 马铃薯与双季稻三季均衡增产,对春马铃薯—双季稻复种方法进行了技术创新,通过改善土 壤耕作方式和覆盖措施,促进马铃薯提早成熟,缓解马铃薯与双季稻的茬口衔接矛盾,通过 将早稻早熟常规稻品种改为中熟常规稻或杂交稻品种,优化双季稻的品种熟期搭配,实现三 季作物均衡增产,提出了一种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显著提高了 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该方法操 作简单易行,通过合理搭配春马铃薯、早稻、晚稻不同熟期品种,改进春马铃薯栽培的土壤 耕作方法、覆盖方式,能解决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制茬口衔接紧张的矛盾,促进春马铃薯 和双季稻三季均衡增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具体如下:

本方法采用早熟马铃薯+中熟早稻+中熟晚稻的方式,早、晚稻采用当地主推的高产栽 培技术。马铃薯栽培采取以下步骤:

(1)选择良种:选用早熟,且丰产性、品质较好的马铃薯品种,每亩马铃薯需准备优 质种薯125—150公斤。播种前切成每块带2—3个芽眼的薯块。

所述的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东农304、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5号、克新3 号、克新4号、大西洋、荷兰7号、荷兰15号等。

(2)旋耕整地:用旋耕机将稻田旋耕1次,旋耕耕深度0.1-0.12米,开沟分厢,厢宽 1.5-1.8米,沟宽0.2-0.25米,沟深0.15米,开好围沟及腰沟,围沟、腰沟深0.2-0.25 米,宽0.3米;以利排水。

(3)施足基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饼肥200公斤,养分含量45%的 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公斤。化肥要距种薯4-6厘米左右,严防化肥与 种薯直接接触引起肥害烂种。

(4)适时播种:12月20日至次年1月10日播种。每厢4行,株距0.3米,每亩播 4500穴,播种时将种薯放在穴内,并覆盖3厘米的腐熟土杂肥或细土。

(5)盖草覆膜:稻草厚度在5-8厘米。采用条状覆盖,每厢盖2行稻草,稻草方向与 厢面垂直,稻草根部和尾部相接,覆盖均匀不留空隙,保持稻草松散,避免互相交错缠绕, 以免影响出苗。盖好稻草后,再覆盖一层0.015-0.02毫米白色地膜,然后修整厢沟,沟深 为0.15米,将沟中土压在地膜上,以防止风吹开地膜,影响保温效果。

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

以上所述的方法中,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田间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田间管理:

破膜引苗。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播种后35-40d,80%以上马铃薯出苗,应及时在出苗 处破膜将苗“引”出膜面。同时检查是否有被稻草或大泥块“卡”现象,如有必须将被“卡” 的苗小心“引”出膜。齐苗后应及时剪除弱小苗,每棵选择最壮的1~2株保留,以利高产和 结大薯。播种后长出的小杂草和稻茬一般不影响马铃薯生长,若杂草过多时可人工及时拔除, 但不能使用除草剂。

水分管理:

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马铃薯播种后,一般土壤湿润,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对水分的要求。 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通过厢沟适时适量灌水,保证苗齐苗壮,但灌水宜浅,禁止漫灌,并 要及时排水落干。出苗后,遇到严重干旱时,必须及时淋水或灌跑马水。在生长期间遇到暴 雨时,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防渍害。到马铃薯生长中后期,稻草轻度腐烂保水性增强,尤其 是接近土面的稻草湿度大,容易引起病害,因此遇到雨天,特别遇到连绵阴雨天气,要注意 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好。

追肥:出苗后施用7.5kg/亩尿素提苗,现蕾期施用硫酸钾15kg/亩。生长后期若发现叶 片早衰现象,则可用0.2%磷酸二氢钾混0.5%的尿素制成溶液根外喷施1~2次。

病虫草鼠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早晚疫病等,此外还有鼠害。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一般不用除草,病虫害发生也较轻,但鼠害发生较重,应注意预防 鼠害和做好毒鼠工作。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如遇到春雨连绵天气,病害容易发生,应对症用药, 及时防治,在收获期15d内禁止使用农药。

及时收获:

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比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成熟期提早7天左 右,一般在4月20-30日,选择晴天收获。

以上所述的方案中,早熟马铃薯-中熟早稻-中熟晚稻的搭配优选方案为以下三种之一:

费乌瑞它-中嘉早17号-丰源优299、

费乌瑞它-陆两优819-丰源优272、

中薯3号-陆两优819-丰源优299。

本发明与近年推广的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栽培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促进了马铃薯、早稻、晚稻三季作物均衡增产

首先是该复种方法促进春马铃薯提早成熟,为水稻生产争取了季节。双季稻区冬种马铃 薯一般是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播种,从播种到苗期生长阶段,雨雪天气较多,气温较低。 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储藏光热于土壤中,又避免单盖稻草吸收大量水 分,降低土壤温度的弊端。盖草覆膜栽培马铃薯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0-10cm土层温度提高 2.9-6.0℃,有利于促进种薯萌发和根系生长,加快植株营养器官生长,有利于提早成熟。 同时,盖草覆膜能避免雨雪对马铃薯的直接侵害。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比稻田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成熟期提早7天左右,有效地缓解了春马铃薯、早稻、晚稻生产 的季节矛盾,有利于三季作物均衡增产。

其次是合理衔接作物茬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该复种方法三季作物茬口衔接合理, 加上改变了春马铃薯栽培的土壤耕作技术和覆盖方式,比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 稻三熟制产量明显提高,增强稻田单位面积的产出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旋耕盖草覆膜种 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粮食为1442.5—1585.8kg/亩,平均为1515.0kg/亩,比免耕稻 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增产粮食223.1—269.8kg/亩,平均增产242.1kg/亩, 增产率为19.0%,增产效益显著。

通过实际证明,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采用该技术不仅能促进马铃薯提早成熟,而且能 提高马铃薯和双季稻产量,保证三季作物均衡增产,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能。

2、提高了马铃薯品质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在盖稻草的基础上加盖一层薄膜,改善了马铃薯的生长环 境,降低了马铃薯水分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含量,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收获时,测定马 铃薯的鲜薯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根据3个对比试验结果 统计(表2),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复种方法的马铃薯鲜薯干物质、粗蛋白 质、淀粉、维生素C含量平均为20.4%、1.88%、12.8%、13.8mg/100g鲜薯,比免耕稻草覆 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复种方式的马铃薯鲜薯干物质、粗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含量平 均增加2.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1.0mg/100g鲜薯。

3、增加了农民收入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复种方法提高了作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表3可知,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季作物总产值为6033.8--7481.3元/ 亩,平均为6648.1元/亩,总成本为3317--3415元/亩,平均为3355.7元/亩,总利润为 2716.8--4066.3元/亩,平均为3292.5元/亩,与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相比, 总产值平均增加1102.5元/亩,增加2%;总成本平均增加98.7元/亩,增加3%;总利润平 均增加1003.8元/亩,增加44%;经济效益显著。

4、改变土壤肥力状况,培肥地力

将原来的土壤翻耕或免耕方式改为旋耕,既避免了翻耕造成土层中出现“空穴”,不利 于马铃薯吸水吸肥的现象,又避免了免耕造成的土壤板结,协调了土壤水、气矛盾。在马铃 薯生长中后期,稻草腐解对马铃薯起到追肥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此外,稻草覆盖能增加 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对后茬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 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在湖南省长沙县干杉乡干杉村进行的试验

双季稻品种搭配;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中嘉早17号,3月31日播种,4月28 日移栽,7月16日收割,亩产量为485.8kg;晚稻选用丰源优299,6月19日播种,7月18 日移栽,10月15日收割,亩产量为618.3kg;双季水稻亩产为1104.1kg。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湘早籼6号,4月6日播种,5月5日移 栽,7月17日收割,亩产量为410.5kg;晚稻选用岳优9113,6月20日播种,7月19日移 栽,10月12日收割,亩产量为505.5kg;双季水稻亩产为916.0kg。

春马铃薯栽培操作步骤如下:

(1)选种:选用早熟品种费乌瑞它。

(2)旋耕整地:用旋耕机将稻田旋耕1次,旋耕深度0.12米;粗略开沟分厢,厢宽 1.8米,沟宽0.2米,深0.15米;四周开围沟,田中开腰沟,围沟与腰沟宽0.3米,深0.25 米。

(3)施足基肥:亩施腐熟的猪粪1500公斤,45%的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 15)50公斤;化肥要距种薯5厘米,以防化肥与种薯直接接触引起烂种。

(4)适时播种:12月29日播种。每厢4行,株距0.4米,每亩播4500穴,播种时 将种薯放在穴内,并覆盖3厘米的腐熟土杂肥。

(5)盖草覆膜:由于采取旋耕盖草覆膜栽培,覆盖稻草的厚度可以比免耕稻草覆盖栽 培的厚度稍薄。本试验覆盖稻草厚度为8厘米。采用条状覆盖,每厢盖行稻草,方向与厢面 垂直,根部和尾部相接,覆盖均匀不留空隙,保持稻草松散,并避免互相交错缠绕,以免影 响出苗。盖好稻草后,再覆盖一层地膜,然后修整厢沟,沟深为0.15米,将沟中土压在地 膜上,以防止风吹开地膜,影响保温效果。

(6)田间管理

破膜引苗。播种后35d,87%的马铃薯出苗,及时在出苗处破膜将苗“引”出膜面,同 时检查是否有被稻草或大泥块“卡”现象。齐苗后及时剪除弱小苗,每棵选择最壮的1~2株 保留,以利高产和结大薯。3月12日人工除草1次。

水分管理。播种后,土壤湿润,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不需灌溉,土壤水分 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3月5日清沟1次,以防渍害。

追肥。齐苗后施用7.5kg/亩尿素提苗,现蕾期施用硫酸钾15kg/亩。

病虫草鼠害防治。在南方稻田种植马铃薯,主要预防晚疫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兑水800倍喷施。

(7)及时收获。本试验条件下,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4月26日马铃薯成熟,稻 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5月4日成熟,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比稻田免耕稻草覆盖 种植马铃薯提早8d。

试验结果: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1692公斤/亩,折原粮为338.4 公斤/亩,加上双季稻1104.1kg/亩,稻田三熟亩产粮食达1442.5kg/亩。免耕稻草覆盖种植 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1465公斤/亩,折原粮为293.0公斤/亩,双季稻916.0kg/亩, 稻田三熟亩产粮食为1209.0kg/亩。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与免耕稻草覆盖 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相比,三季作物粮食产量增加233.5公斤/亩,增产率为19.3%。

实施例2:

本发明在湖南省南县三仙湖镇太和村进行的试验

双季稻品种搭配: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陆两优819,3月30日播种,4月28日 移栽,7月13日收割,亩产量为512.5kg;晚稻选用丰源优272,6月18日播种,7月15 日移栽,10月18日收割,亩产量为637.2kg;双季水稻亩产为1149.7kg。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湘早籼24号,4月5日播种,5月4 日移栽,7月19日收割,亩产量为422.7kg;晚稻选用岳优360,6月21日播种,7月21 日移栽,10月18日收割,亩产量为548.5kg;双季水稻亩产为971.2kg。

春马铃薯栽培操作步骤如下:

(1)选种:选用早熟品种费乌瑞它。

(2)旋耕整地:用旋耕机将稻田旋耕1次,旋耕深度0.12米;粗略开沟分厢,厢宽 1.8米,沟宽0.2米,深0.15米;四周开围沟,田中开腰沟,围沟与腰沟宽0.3米,深0.25 米。

(3)施足基肥:亩施腐熟猪粪1200公斤,养分含量45%的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 15∶15)50公斤。化肥要距种薯5厘米左右,以防化肥与种薯直接接触引起烂种。

(4)适时播种:12月24日播种。每厢4行,株距0.4米,每亩播4500穴,播种时 将种薯放在穴内,并覆盖3厘米的腐熟土杂肥。

(5)盖草覆膜:由于采取旋耕盖草覆膜栽培,覆盖稻草的厚度可以比免耕稻草覆盖栽 培的厚度稍薄。本试验覆盖稻草厚度为6厘米。采用条状覆盖,每厢盖行稻草,方向与厢面 垂直,根部和尾部相接,覆盖均匀不留空隙,保持稻草松散,并避免互相交错缠绕,以免影 响出苗。盖好稻草后,再覆盖一层地膜,然后修整厢沟,沟深为0.15米,将沟中土压在地 膜上,以防止风吹开地膜,影响保温效果。

(6)田间管理

破膜引苗。播种后38d,92%的马铃薯出苗,及时在出苗处破膜将苗“引”出膜面,同 时检查是否有被稻草或大泥块“卡”现象。齐苗后及时剪除弱小苗,每棵选择最壮的1~2株 保留,以利高产和结大薯。3月15日人工除草1次。

水分管理。播种后,土壤湿润,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不需灌溉,土壤水分 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90%。3月7日清沟1次,以防渍害。

追肥。齐苗后施用7.5kg/亩尿素提苗,现蕾期施用硫酸钾15kg/亩。

病虫草鼠害防治。在南方稻田种植马铃薯,主要预防晚疫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兑水800倍喷施。

(7)及时收获。本试验条件下,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4月26日马铃薯成熟,稻 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5月2日成熟,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比稻田免耕稻草覆盖 种植马铃薯提早7d。

试验结果: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1835公斤/亩,折原粮367 公斤/亩,双季水稻亩产为1149.7kg/亩,稻田三熟产量达1516.7kg/亩。免耕稻草覆盖种植 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1612公斤/亩,折原粮322.4公斤/亩,双季水稻亩产为971.2kg/ 亩,稻田三熟产量达1293.6kg/亩。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与免耕稻草覆盖 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相比,三季作物粮食产量增加223.1公斤/亩,增产率为17.2%。

实施例3:

本发明在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进行的试验

双季稻品种搭配;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陆两优819,3月27日播种,4月25 日移栽,7月14日收割,亩产量为511.4kg;晚稻选用丰源优299,6月18日播种,7月16 日移栽,10月15日收割,亩产量为590.8kg;双季水稻亩产为1102.2kg。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早稻选用湘早籼24号,4月5日播种,5月2 日移栽,7月18日收割,亩产量为435.5kg;晚稻选用丰源优299,6月22日播种,7月20 日移栽,10月16日收割,亩产量为512.7kg;双季水稻亩产为948.2kg。

春马铃薯栽培操作步骤如下:

(1)选种:选用早熟品种中薯3号。

(2)旋耕整地:用旋耕机将稻田旋耕1次,旋耕深度0.12米;粗略开沟分厢,厢宽 1.8米,沟宽0.2米,深0.15米;四周开围沟,田中开腰沟,围沟与腰沟宽0.3米,深0.25 米。

(3)施足基肥:亩施菜籽饼肥200公斤,养分含量45%的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 15∶15)50公斤;化肥要距种薯5厘米左右,以防化肥与种薯直接接触引起烂种。

(4)适时播种:12月28日播种。每厢4行,株距0.4米,每亩播4500穴,播种时 将种薯放在穴内,并覆盖3厘米的腐熟土杂肥。

(5)盖草覆膜:由于采取旋耕盖草覆膜栽培,覆盖稻草的厚度可以比免耕稻草覆盖栽 培的厚度稍薄。本试验覆盖稻草厚度为5厘米。采用条状覆盖,每厢盖行稻草,方向与厢面 垂直,根部和尾部相接,覆盖均匀不留空隙,保持稻草松散,并避免互相交错缠绕,以免影 响出苗。盖好稻草后,再覆盖一层地膜,然后修整厢沟,沟深为0.15米,将沟中土压在地 膜上,以防止风吹开地膜,影响保温效果。

(6)田间管理

破膜引苗。播种后39d,88%的马铃薯出苗,及时在出苗处破膜将苗“引”出膜面,同 时检查是否有被稻草或大泥块“卡”现象。齐苗后及时剪除弱小苗,每棵选择最壮的1~2株 保留,以利高产和结大薯。3月10日人工除草1次。

水分管理。播种后,土壤湿润,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不需灌溉,土壤水分 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85%。3月10日清沟1次,以防渍害。

追肥。齐苗后施用7.5kg/亩尿素提苗,现蕾期施用硫酸钾15kg/亩。

病虫草鼠害防治。在南方稻田种植马铃薯,主要预防晚疫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兑水800倍喷施。

(7)及时收获。本试验条件下,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4月23日马铃薯成熟,稻 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4月30日成熟,稻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马铃薯比稻田免耕稻草覆 盖种植马铃薯提早7d。

试验结果: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2418公斤/亩,折原粮483.6 公斤/亩,加上双季稻产量双季水稻亩产为1102.2kg/亩,稻田三熟产量达1585.8kg/亩。免 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鲜薯产量1839公斤/亩,折原粮367.8公斤/亩,双季稻 产量948.2公斤/亩,稻田三熟产量达1316.0kg/亩。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 与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相比,三季作物粮食产量增加269.8公斤/亩,增产率 为20.5%。

三地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粮食产量平均达1515.0kg/亩,比免耕稻 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三熟粮食产量平均1272.9kg/亩,平均增产粮食242.1kg/亩, 平均增产率达19.0%。

实施例4:

实施例1-3中种植结果比较:

表1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与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增产效果 比较(kg/亩)

注:春马铃薯按5kg鲜薯折1kg原粮计算。

表2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与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复种 方式马铃薯质量比较

表3  旋耕盖草覆膜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与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春马铃薯—双季稻复 种方式经济效益比较  kg/亩、元/亩

注:马铃薯按鲜薯2元/kg,稻谷按2.4元/kg计算产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