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方法及电子设备

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方法及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方法及电子设备。使移动电话机和电子表为配对待机状态,针对移动电话机的受光传感器和电子表的太阳能板在相同的受光环境下改变光的强度。然后,从电子表向移动电话机发送改变了光的强度时通过电子表的太阳能板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然后,解析改变了光的强度时通过移动电话机的受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的增减图形和从电子表发送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的增减图形,在判断为双方的增减图形一致时,在移动电话机和电子表之间进行配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4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09854.3

  • 发明设计人 小林克弥;

    申请日2014-03-24

  • 分类号H04B5/02;H04W76/02;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贤伟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4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5/02 申请日:2014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具备蓝牙(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间,通过无线 方式进行数据的交换、获得信息的同步等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方法逐渐 兴起。

通过这种无线通信发送接收的数据中有可能也包含很多个人信息。因此, 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等,需要从特定的电子设备向特定的电子设备正确地进行 数据的通信。

以在想要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之间适当地进行配对(也就是初始的识别作 业为)为目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9381)中提出了一种无线通 信装置,其基于从其他装置发射的超声波信号推定与其他装置的距离,当与其 他装置的距离在预定的范围内时,发送记述了配对信息的连接请求来确立近距 离无线连接。

但是,在配对时,当从某个电子设备发送的电波的到达区域内存在多个电 子设备时,可能在与不希望协作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配对。

另外,通过在想要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之间设定相同的密码来确定通信对 象的方法,但存在配对麻烦等问题。

另外,预想到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今后还会增加,而现有的配对 方法操作复杂,对于不熟练的使用者来说可能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用简单的方 法进行特定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配对方法,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种配对方法,其进行分别具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以及检测受光量 的受光单元的第1电子设备和第2电子设备之间的配对,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骤,使所述第1电子设备和所述第2电子设备为配对待机状态;

第2步骤,对于所述第1电子设备的受光单元和所述第2电子设备的受光 单元在同一受光环境下改变光的强度;

第3步骤,从所述第2电子设备向所述第1电子设备发送在所述第2步骤 时所述第2电子设备的受光单元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以及

第4步骤,基于在所述第2步骤时所述第1电子设备的受光单元检测到的 受光量的时序数据以及从所述第2电子设备发送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在所述 第1电子设备和所述第2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配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电子设备,其具有以下特征:

电子设备具备:

通信单元,其进行数据通信;

受光单元,其检测受光量;

取得单元,其从其他电子设备取得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中在相同定时检测 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以及

配对单元,其基于所述受光单元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以及所述取得 单元取得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在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配对。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全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移动电话机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电子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配对处理的梯形图。

图5是表示在移动电话机中执行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理的流程 图。

图6是移动电话机获得的电流数据和电子表获得的电流数据的例子。

图7是在移动电话机获得的电流数据和电子表获得的电流数据中,不看做 相同的图像变化时的例子。

图8是表示移动电话机中执行的配对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 发明不局限于图示例子。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全体结构图。

无线通信系统100由作为第1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机10、作为第2电子 设备的电子表30构成。

电子表30具备表本体和腕带,是能够佩戴在手腕上的手表。

移动电话机10以及电子表30均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能够通过蓝牙 通信来相互通信。

图2是表示移动电话机1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机10具备:取得单元、作为配对单元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13、存储部14、操作部15、内置时 钟16、显示部17、作为受光单元的受光传感器18、扬声器19、麦克风20、 编解码器21、RF通信部22、以及作为通信单元的蓝牙通信部23。

CPU11进行移动电话机10的整体动作的集中控制以及各种运算处理。具 体来说,CPU11读取ROM12中存储的各种处理程序在ROM13中展开,通过 与该程序的协作进行各种处理。

ROM12是存储CPU1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的读取专用的半导体 存储器。

RAM13向CPU11提供作业用存储空间,存储作业用临时数据。

存储部14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将信息以能够读取及写入的方式存 储。

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例如在移动电话机10中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与 各种功能相关的保存数据、设定数据。

操作部15具备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的各种按钮等,将基于用户操作的操 作信号输出给CPU11。

另外,操作部15包含设在显示部17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检测用户 的手指等的触摸操作的位置,将与该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CPU11。

内置时钟16是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数并保存的计时器。

该内置时钟16的当前时刻数据在通过RF通信部22与便携基站进行通信 时随时修正。

显示部17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按照来自 CPU11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画面显示。

在显示部17中显示在移动电话机10中执行的各种处理的结果、表示配对 是否成功的信息等。

受光传感器18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原件,输出与受光量(接收的光的强度) 对应的电流。

受光传感器18作为检测受光量的受光单元发挥功能。

受光传感器18被设置在设有移动电话机10的显示部17的面等、在使用 移动电话机10时与用户面对的面上。

扬声器19基于来自编解码器21的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输出声 音。

麦克风20检测声波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输出给编解码器21。

编解码器21对编码压缩后的数字声音信号进行解码作为模拟信号发送给 扬声器19,并且对从麦克风20输出的声音信号进行编码然后输出给CPU11、 RF通信部22。

RF通信部22使用RF发送接收用天线AN1进行与便携基站之间进行的 电话语音数据和电子邮件等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有关的处理,在与CPU11、编 解码器21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

蓝牙通信部23经由蓝牙通信的发送接收用天线AN2,在与电子表30等 其他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作为通过蓝牙通信部23进行的蓝牙通信,可以使用低功耗标准(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

图3是表示电子表3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电子表30具备:CPU31、ROM32、RAM33、存储部34、 操作部35、计时电路36、显示部37、作为受光单元的太阳能板38、二次电池 39、以及作为通信单元的蓝牙通信部40。

CPU31进行电子表30的全体动作的集中控制及各种运算处理。

具体来说,CPU31读取在ROM32中存储的各种处理程序在ROM33中展 开,通过与该程序的协作进行各种处理。

CPU31根据计时电路36计数得到的当前时刻在显示部37上进行时刻显 示。

ROM32是存储CPU3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的读取专用的半导体 存储器。

RAM33向CPU11提供作业用存储空间,存储作业用临时数据。

存储部34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将信息以能够读取及写入的方式存 储。

操作部35具备一个或者多个按钮开关,将基于用户对该开关进行的操作 的操作信号输出给CPU31。

计时电路36是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数并保存的计时器。

该计时器也可以是仅仅存储当前时刻信息的RAM。

显示部37由点阵显示方式的LCD等构成。

在显示部37中,显示当前时刻、设定状态、表示配对是否已成功的信息 等。

电子表30也可以为模拟式,显示部37也可以具有设置了刻度的刻度盘和 在该刻度盘的上部旋转的多个指针。

太阳能板38是通过外部光进行发电,输出与受光量(接受的光的强度)对 应的发电电流。

太阳能板38作为检测受光量的受光单元发挥功能。

太阳能板38设在电子表30的显示部37的显示面等上。

二次电池39输入太阳能板38发电得到的发电电流来蓄电,并向各部供电。

蓝牙通信部40经由蓝牙通信的发送接收用天线AN3,在与移动电话机10 等其他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以下,对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在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移动电话机10以及电子表30中执行的 配对处理的梯形图。

[第1步骤]

首先,在同一光源下,将应该配对的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相邻放置。

这里,使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为朝 上。

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的距离是用户在两个设备上移动手掌时,成为 相同受光环境的距离。

光源可以是室内灯,也可以是太阳光。

然后,用户对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 给予预定的受光环境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配对模式开始的契机的预定的受光环境条件,使用 2秒钟的遮蔽状态(暗状态)。

例如,用户用左手的手掌将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遮蔽2秒钟以 上,同时用右手的手掌将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遮蔽2秒钟以上。

这时,希望用手覆盖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尽量使光线不进入受 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

在移动电话机10中,CPU11取得与通过受光传感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 对应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判断受光传感器18被遮蔽的状态(暗状 态)是否继续了2秒钟(步骤A1)。

具体来说,CPU11判断电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 的状态是否持续了2秒钟。

在受光传感器18被遮蔽的状态持续了2秒钟的情况下(步骤A1;是), CPU11使移动电话机10为配对待机状态(步骤A2)。

配对待机状态是指等待设定蓝牙通信中的通信对象的状态。

同样地,在电子表30中,CPU31取得与太阳能板3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 应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判断太阳能板38被遮蔽的状态(暗状态) 是否继续了2秒钟(步骤B1)。

在太阳能板38被遮蔽的状态持续了2秒钟的情况下(步骤B1;是),CPU11 使电子表30为配对待机状态(步骤B2)。

当移动电话机10成为配对待机状态时,CPU11经由蓝牙通信部23,发 送用于检测能够配对的设备的呼叫信号(步骤A3)。

在电子表30中,当通过蓝牙通信部40从移动电话机10接收到呼叫信号 时,CPU31经由蓝牙通信部40,对移动电话机10发送响应信号(步骤B3)。

[第2步骤]

然后,用户对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 在相同的受光环境下连续改变光的强度。

例如,将手掌在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 38上方多次往返通过,移动手掌。

也就是说,移动手掌来多次横穿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的受光部分, 持续遮蔽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接收的光。

用户以足够对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的受光量造成变化的程度,在 将手接近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状态下移动手掌。

另外,用户需要以手掌相对于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移动为大致 相同的速度移动手掌。

这时,对于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当手掌位于遮住来自光源的光 的位置时,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受光量减少。

也就是说,当手掌在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上面通过1次时,受 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受光量暂时减少,其后增加。

如果手掌往复1次,则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受光量的减少、增 加分别各发生2次。

在移动电话机10中,CPU11在从电子表30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在预定期 间,将与受光传感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 存储在存储部14中(步骤A4)。

移动电话机10中的电流数据与从受光传感器18输出的电流值和从内置时 钟16输出的当前时刻相对应,是沿着时刻记录的数据。

在电子表30中,CPU31在向移动电话机10发送了响应信号后在预定期 间,将与太阳能板3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存 储在存储部34中(步骤B4)。

电子表30中的电流数据与从太阳能板38输出的电流值和从计时电路36 输出的当前时刻相对应,是沿着时刻记录的数据。

在移动电话机10以及电子表30中,在存储电流数据的预定期间,包含受 光传感器18以及太阳能板38接收的光的强度由于用户的动作而进行变化的时 间范围。

[第3步骤]

然后,在电子表30中,CPU31经由蓝牙通信部40,把在步骤B4中存储 的电流数据发送给移动电话机10(步骤B5)。

在移动电话机10中,蓝牙通信部23接收从电子表30发送的电流数据, CPU11取得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

[第4步骤]

然后,在移动电话机10中,CPU11解析在步骤A4中存储的移动电话机 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从电子表30发送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步骤A5)。

这里,参照图5对在移动电话机10中执行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 理进行说明。

首先,CPU11将作为比较对象的与受光传感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 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和与太阳能板3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电流值 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增减定时是否一致(步骤C1)。“增减定 时一致”是指在双方的电流数据中,电流值增加的区间(时间范围)以及电流值 减少的区间一致。

另外,“增减定时一致”的情况也包含在双方的电流数据中,电流值大体 恒定(也包含恒定)的情况。

在实际中,由于在用户移动手掌时,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相对于 手掌的相对位置不同,可能对电流值的变化产生时间的偏差。

因此,在双方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是否一致的判断中,可以考虑手掌通 过两台设备上的时间差导致的增减定时的偏差,保持预定的裕度来判断一致。

图6中表示通过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取得的电流数据(实线)、 通过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取得的电流数据(点划线)的例子。

在图6中,横轴为时刻,纵轴为电流值。在两电流数据中,从时刻t1到 时刻t2增加,从时刻t2到时刻t3减少,从时刻t3到时刻t4增加,从时刻t4 到时刻t5减少,从时刻t5到时刻t6增加,从时刻t6到时刻t7减少,

也就是说,在区间△T11中,两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电流波形图形)一致。

在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中,由于与受光量对应的电流值不同,电 流值的大小不同,但时间上的增减的变化形状(取得极大值/极小值的定时)一致。

在步骤C1中,当通过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与通过太阳能板38 获得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一致时(步骤C1;是),CPU11判断各电流数据中包 含的电流值(相当于受光量)的变化幅度是否为预定值以上(步骤C2)。

电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的变化幅度是指电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的最 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步骤C2是即使电流数据彼此的增减定时一致,仍排除电流值(受光量)大 致恒定的情况的判断。成为电流值的变化幅度的比较基准的“预定值”,被预 先设定为适于判断电流值(受光量)是否大致恒定的值。

图7中表示通过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实线)和 通过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点划线)中,即使电流值的增减 定时一致,但不看做相同的图形变化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7中,横轴为时刻,纵轴为电流值。

在两电流数据中,从时刻t16到时刻t17电流值为恒定,在区间△T13中, 两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电流波形图形)一致。

但是,在区间△T13中,电流值为恒定,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区间△T13中,对于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可以认 为来自光源的光没有被遮蔽的状态始终持续。

因此,当电流值大致恒定时,看做两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不一致。

在步骤C2中,当通过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的 变化幅度以及通过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的变化幅度分 别为预定值以上时(步骤C2;是),CPU11判断分别在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 流数据以及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在预定时间(例如2秒钟)内预 定量以上的增加及减少是否分别为预定次数(例如3次)以上(步骤C3)。

预定量以上的增加是指电流数据的一系列的单调增加中,增加量(变化量) 为预定量以上。

预定量以上的减少是指电流数据的一系列的单调减少中,减少量(变化量 的绝对值)为预定量以上。

步骤C3是即使电流数据彼此的增减定时一致,仍排除基于用户的有意图 的动作的有意图的电流值的增加或者减少不满预定次数的情况的判断。

在步骤C3的判断中使用的“预定时间”、“预定量”、“预定次数”被预先 设定为适于检测用户的有意图的动作的值。

例如,在图6所示的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 设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增加量P11、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减少量Q11、从时 刻t3到时刻t4的增加量P12、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减少量Q12、从时刻t5 到时刻t6的增加量P13、从时刻t6到时刻t7的减少量Q13分别为预定量以上。

同样地,在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设从时刻t1到 时刻t2的增加量P21、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减少量Q21、从时刻t3到时刻t4 的增加量P22、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减少量Q22、从时刻t5到时刻t6的增加 量P23、从时刻t6到时刻t7的减少量Q23分别为预定量以上。

这种情况下,在通过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通 过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判断出在预定时间△T11内预 定量以上的增加为3次,在预定时间△T11内预定量以上的减少为3次。

另一方面,图7所示的两电流数据为在区间△T12中,从时刻t11到时刻 t12为恒定、从时刻t12到时刻t13为减少、从时刻t13到时刻t14为恒定、从 时刻t14到时刻t15为增加、从时刻t15到时刻t16为恒定。

也就是说,在区间△T12内,两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电流波形图形)一致。

但是,区间△T12的两电流数据不是以设备彼此的配对为目的,可以认为 是室内照明暂时关闭,再次打开等情况下获得的。

在两电流数据中,预定时间△T12内的增加和减少均为1次,所以预定时 间△T12内的增加或减少不满预定次数(例如3次),所以从增减图形一致中排 除。

步骤C3中,分别在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以及太阳能板38获得 的电流数据中,在预定时间内预定量以上的增加为预定次数以上,并且在预定 时间内预定量以上的减少为预定次数以上时(步骤C3;是),CPU11判断受光传 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 一致(步骤C4)。

在步骤C1中,通过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和通过太阳能板38获 得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定时不一致时(步骤C1;否),在步骤C2中,通过受光传 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或者通过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的任意一个电 流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的变化幅度不满预定值时(步骤C2;否),在步骤C3中, 在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或者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中的任意一 个电流数据中,预定时间内的预定量以上的增加不满预定次数、或者预定时间 内的预定量以上的减少不满预定次数时(步骤C3;否),CPU11判断为通过受光 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通过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的增 减图形不一致(步骤C5)。

在步骤C4或者步骤C5之后,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理结束。

在步骤C1中判断增减图形的一致时,在作为比较对象的两电流数据中, 增减定时不需要贯穿全部范围一致,只要有增减定时一致的区间即可。

然后,将该增减定时一致的区间作为对象,进行步骤C2、步骤C3的判断 即可。

返回图4,在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理中,判断为移动电话机10的 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一致时(步骤A6;是), 移动电话机10的CPU11经由蓝牙通信部23,对电子表30发送指示配对的信 号(步骤A7)。

在电子表30中,当通过蓝牙通信部40从移动电话机10接收到指示配对 的信号时,CPU31经由蓝牙通信部40,对移动电话机10发送针对配对指示的 响应信号(步骤B6)。

然后,CPU31设定移动电话机10为电子表30的通信对象。

例如,CPU31将从移动电话机10取得的移动电话机10的识别信息存储 在存储部34中,作为进行蓝牙通信的对象设备。

在移动电话机10中,当通过蓝牙通信部23从电子表30接收到对于配对 指示的响应信号时,CPU11设定电子表30为移动电话机10的通信对象。

例如,CPU11将从电子表30取得的电子表30的识别信息存储在存储部 14中,作为进行蓝牙通信的对象设备。

这样,在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之间配对完成。

另一方面,在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理中,判断为移动电话机10的 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不一致时(步骤A6; 否),移动电话机10的CPU11经由蓝牙通信部23,对电子表30发送指示不可 配对的信号(步骤A8)。

在电子表30中,在通过蓝牙通信部40从移动电话机10接收到指示不可 配对的信号时,CPU31经由蓝牙通信部40,对移动电话机10发送对于不可配 对指示的响应信号(步骤B6)。

或者,在电子表30中,在没有通过蓝牙通信部40从移动电话机10接收 到指示配对的信号和指示不可配对的信号时,CPU31可以判断为无法与移动 电话机10配对。

然后,在移动电话机10中,CPU11将配对状况显示在显示部17中(步骤 A9)。

具体来说,CPU11当在与电子表30之间配对完成时,显示配对已完成的 主旨,当在与电子表30之间配对失败时,显示配对失败的主旨。

同样地,在电子表30中,CPU31将配对状况显示在显示部37中(步骤B7)。

具体来说,CPU31在与移动电话机10之间配对完成时,显示配对已完成 的主旨,当与移动电话机10之间配对失败时,显示配对失败的主旨。

如上所述,根据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获得的电流数据(相当于 受光量的时序数据)和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获得的电流数据(相当于受光量 的时序数据),在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之间进行配对。

在配对成立后,在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之间,通过蓝牙通信进行双 向通信。

图8是表示移动电话机10中执行的配对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CPU11控制受光传感器18,使其为能够检测受光量的受光准备状 态(步骤D1)。

然后,CPU11取得与受光传感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电流值的时序 数据(电流数据),判断受光传感器18被遮蔽的状态(暗状态)是否继续了2秒钟 (步骤D2)。

在受光传感器18被遮蔽的状态(暗状态)继续了2秒钟(步骤D2;是)时, CPU11使移动电话机10为配对待机状态(步骤D3)。

然后,CPU11尝试检测能够配对的其他电子设备(步骤D4)。

在没有检测到能够配对的其他电子设备时(步骤D4;否),CPU11判断对于 步骤D4的处理是否尝试了预定次数(步骤D5)。

在对于步骤D4的处理已经尝试了预定次数时(步骤D5;是),CPU11中止 配对。

对于步骤D4的处理没有尝试预定次数时(步骤D5;否),或者在步骤D2 中,受光传感器18被遮蔽的状态(暗状态)未继续2秒钟(步骤D2;否)时,返回 步骤D2。

在步骤D4中,在检测到能够配对的其他电子设备时(步骤D4;是),CPU11 在与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电子表30)之间开始事先通信(步骤D6)。

这里,用户对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想要配对的电子表30的 太阳能板38在相同的受光环境下改变光的强度。

具体来说,对于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的受光部分,往复移动手掌 来多次遮挡光。

CPU11将与改变了光的强度时通过受光传感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的 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4中(步骤D7)。

然后,在移动电话机10中,CPU11经由蓝牙通信部23,从对象设备(电 子表30)取得与改变光的强度时对象设备的太阳能板38检测到的受光量对应 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步骤D8)。

CPU11解析改变光的强度时的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以及 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步骤D9)。

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解析处理如使用图5说明的那样。

CPI11在判断为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 数据的增减图形不一致时(步骤D10;否),经由蓝牙通信部23,对电子表30 发送指示不可配对的信号。

之后,CPU11在显示部17中显示配对失败(步骤D11)。

然后,CPU11判断对于步骤D10的处理是否尝试了预定次数(步骤D12)。

在对于步骤D10的处理已经尝试了预定次数时(步骤D12;是),CPU11中 止配对。

在对于步骤D10的处理没有尝试预定次数时(步骤D12;否),返回步骤D1。

在步骤D10中,在判断为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 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一致时(步骤D10;是),CPU11经由蓝牙通信部23, 对电子表30发送指示配对的信号。

然后,在通过蓝牙通信部23从电子表接收到针对配对指示的响应信号时, CPU11设定电子表30为移动电话机10的通信对象。CPU11在显示部17中显 示配对完成(步骤D13)。

如上所述,在移动电话机10中执行的配对处理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步骤中,使移动电话机10 和电子表30为配对待机状态。

然后,在第2步骤中,对于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30 的太阳能板38在相同的受光环境下改变光的强度。

然后,在第3步骤中,从电子表30向移动电话机10发送在第2步骤时通 过电子表30的太阳能板38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

然后,在第4步骤中,根据在第2步骤时通过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 器18检测到的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和从电子表30发送的受光量的时 序数据(电流数据),在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之间进行配对。

例如,在使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相邻的状态下,通过移动手掌使手 掌多次往复通过两设备的受光单元(受光传感器18、太阳能板38)的上方等简 单的操作,能够使成为通信对象的两个电子设备互相识别。

所以,即使电波到达的范围内存在多个电子设备,也能够以简单的方法进 行特定的电子设备间的配对。

另外,通过解析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电流图形)来进行电子设备间的配对, 因此不局限于相同厂商的相同产品(设备)之间、相同规格产品之间,即使是不 同厂商的完全不同的产品之间,也能够简单地进行配对。

另外,在第4步骤中,判断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 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是否一致,在判断为双方的增减图形一致时,在 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之间进行配对。

通过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 图形一致,可以判断为两设备处于相同的受光环境,能够容易地选择进行配对 的电子设备彼此。

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无意识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配对。

另外,在第4步骤中,在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或者电子表30的电流 数据中包含的电流值(受光量)的变化幅度不满预定值时,判断为移动电话机10 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不一致,因此能够 避免无意识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配对等,防止误操作。

另外,在第4步骤中,在移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或者电子表30的电流 数据中,预定时间内的预定量以上的增加或者减少不满预定次数时,判断为移 动电话机1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和电子表30的电流数据的增减图形不一致, 因此能够避免无意识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配对等,防止误操作。

另外,在第1步骤中,通过对移动电话机10的受光传感器18和电子表 30的太阳能板38给予预定的受光环境条件(2秒钟的遮蔽状态),使移动电话 机10和电子表30成为配对待机状态,因此不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按下按钮等 机械性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述是本发明的配对方法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

关于各处理步骤涉及的各设备的各部分的细节结构以及细节动作,也可以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移动手掌来用手掌遮挡受光单元, 由此改变受光单元接收的光的强度的情况,但是还可以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光源对受光单元进行照射(进一步增加受光量)来改变光 的强度。

此外,还可以在预定时间内重复预定次数切换房屋室内灯的开/关,由此 改变光的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步骤中,说明了将手掌在两设备的受光 单元上方往复多次的情况,但也可以与配对模式开始时相同,在对两设备的受 光单元继续了预定时间的遮蔽状态等情况下进行配对。

另外,也可以对两设备的受光单元将手掌接近远离,来改变光的强度。

另外,不局限于手掌,也可以使用道具遮挡来自光源的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C3中,在增加量/减少量为预定量以上时 作为有意图的增加/减少来处理,但是在比较从两设备获得的受光量的时序数 据(电流数据等)时,也可以根据与各自的受光量的范围对应地预先确定的第1 阈值以上的状态和第2阈值(第2阈值<第1阈值)以下的状态重复的定时一致, 来判断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的增减图形的一致。

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判断来自光源的光被遮挡的阈值,根据受光量变为 该阈值以下的定时的一致,判断受光量的时序数据的增减图形的一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受光量的时序数据,以使用与受光量对应 的电流值的时序数据(电流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相当于受光 量的值都可以使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用手掌将受光单元遮蔽2秒钟为契机, 置为配对待机状态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用户按下设在移动电话机10、电子 表30上的按钮等操作来置为配对待机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受光传感器18和太阳能板38来作 为受光单元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例如,在移动电话机10具备摄像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摄像头的受光 元件,在移动电话机10具备太阳能板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太阳能板。

另外,在电子设备间配对成立的状态下,还能够将针对受光单元的光源遮 蔽动作应用在针对对象设备的操作中。

例如,在移动电话机10和电子表30的配对成立后,在针对电子表30的 太阳能板38将来自光源的光遮挡预定次数等改变了光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 作为进行移动电话机10中电话接听的连接或者切断。

另外,作为电子设备间的通信方式,以蓝牙为例进行的说明,但并不局限 于此。

例如,也可以为红外线通信、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等。

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包含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范围及其均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