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及其脐帖剂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及其脐帖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及其脐帖剂,克服西医对肝腹水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期治疗会导致诸多的副作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4-6g、芒硝4-5g、二丑3-5g、小茴香3-5g、沉香3-4g、冰片2-3g组成,制备方法是:步骤1、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步骤2、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8g,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即可;脐帖剂,还包括湿润该贴剂包的透皮促进剂;本发明配方合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制作简便,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有很好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735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党中勤;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48187.1

  • 申请日2014-09-04

  • 分类号A61K36/835;A61K9/70;A61P1/16;A61P7/1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园田路4号院6号楼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5

    授权

    授权

  • 2014-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35 申请日:2014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及其脐帖剂(又称逐水消 胀脐贴)。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肝硬化时出现肝功能减退,并引起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肠道 对蛋白质和维生素吸收障碍而渗漏出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肝硬化腹水是肝脏由代偿期转 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预后不良,2年生存率低于50﹪; 其演变过程既与肝脏本身基础病的发展有关,也与个体免疫状态有关;腹水形成机制为钠水 的过量潴留,与腹腔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常见的因素有:

1、门静脉压力增高,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多;

上述各种因素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 压贯穿整个过程;腹水出现前大多数病人常有腹胀,继而腹部膨隆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 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部分病人伴有胸水;血液生化检查可有轻重不等的贫血,脾功能亢进 时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白球比例倒置,肝纤维化指标明显 升高;腹水检查多为漏出液。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西医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原发病的治疗;2、内科保守治疗;3、反复腹腔穿刺放液;4、介入治疗,如经颈静 脉门体肝内分流术(TIPS);5、外科手术治疗;6、肝移植,但疗效均不满意。

西医治疗腹水的口服药物多为利尿剂,利尿可减少血容量,减轻周围组织和内脏水肿, 利尿药物可使脚肿、腿肿消退,但对腹水、胸水及心包积液等死腔水无明显作用,并且利尿 剂的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1、过急过猛的利尿易引起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利尿过度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 钾、低血镁及低氯性碱中毒;

2、耳毒性、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暂时性耳聋;

3、胃肠道反应、可致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泻,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出血;

4、高尿酸血症、该药和尿酸均通过肾脏有机酸转运系统排泄,产生竞争性抑制,长期用 药可减少尿酸排泄而致高尿酸血症;频繁的使用利尿药物会造成恶性循环,患者可出现乏力、 腰酸、恶心及利尿无效等症状。

西医反复腹腔穿刺抽放积液:

1、可导致积液产生速度更快,一般3天后积液可重聚,约50%的患者7-10天积液可增 至放液前的水平,97%的病例在1月内积液可重聚到以前水平;

2、使患者体内丢失大量蛋白造成低蛋白血症,从而导致积液产生更快一般状况更差,消 瘦、恶液质进一步加重;

3、增加感染机会,可形成脓胸、气胸、支气管胸膜瘘;

4、导致胸腹膜粘连从而形成“包裹性积液”,患者出现咳嗽、气短、胸痛进一步加重, 呼吸功能更差,使治疗更加困难。

西医腔内注射药物:

1、可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胸痛、腹痛、发烧、寒战、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

腹水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弊大于利,也就是毒副作用巨大,疗效甚微,往往解决不了患者 的实际病痛,其结果是患者一般状况更差,生活质量下降,恶液质加重,生命更加垂危,最 终失去“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

中医治疗水肿的治疗原则是: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湿壅 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 小便,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辨证地运用发汗、利小便的两大治 法,祖国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单腹胀”、“水臌”、“蜘蛛蛊”等范畴,系“风、劳、 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各种因素所致肝、脾、肾三脏受损,肝 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气、血、水瘀积于腹内而成;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初、 中期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晚期累及于肾,若水湿邪毒郁而化热,扰及心神,引动肝风, 则猝生神昏、出血等危象;该病属疑难危重病症,单靠一种疗法难以凑效,常需综合治疗; 因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标本兼顾,除健脾益肾、化瘀软坚外,还需“急则治标”, 采用通腑降浊、行气逐水之法;本脐贴剂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在参考大量循证医学资料基础 上,通过临床反复实践研制而成,经临床运用,疗效显著,能够加速腹水消退,减少并发症, 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阶段西医治疗肝腹水存在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及长期应用利尿药或外科治疗导致 的诸多副作用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配方,可有效解决西医治疗 肝腹水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多等问题,并且组方科学,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稳定可长 期应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4-6g、芒硝4-5g、二丑3-5g、小茴香3-5g、 沉香3-4g、冰片2-3g药物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 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即可。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脐帖剂,由中草药贴剂包和用于湿润该贴剂包的透皮促进剂组成。

透皮促进剂优选0.5%月桂氮卓酮溶液。

本发明使用时把铝塑复合膜袋撕掉,取出贴剂包在透皮促进剂中浸透,贴敷在神阙穴上, 药性通过贴敷神阙穴进入人体,能够以恒定的速度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药,临床疗效及安全 性已得到充分验证,该制剂成本低,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有很好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的内容做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6g、芒硝5g、二丑4g、小茴香4g、沉 香3g、冰片2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先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 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5g、芒硝4.5g、二丑4g、小茴香4g、沉 香3.5g、冰片2.5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先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 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5g、芒硝5g、二丑3g、小茴香3g、沉香 3g、冰片2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先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 合粉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6g、芒硝5g、二丑5g、小茴香5g、沉香 4g、冰片3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先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 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4g、芒硝4g、二丑3g、小茴香3g、沉香 3g、冰片2g制成,其制备方法是:

步骤1、先按配方组分的量称取大黄、芒硝、二丑、小茴香、沉香、冰片备用;

步骤2、对所取的组分进行前处理:将药材净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3、取用面积为6cmX6cm、厚度为0.3on的滤纸袋、在每个袋内装入上述的混合粉 8g,并经常规消毒后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脐帖剂:由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和用于湿润该中草药 贴剂包的透皮促进剂组成,

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4-6g、芒硝4-5g、二丑3-5g、小茴香3-5g、沉香3-4g、冰片 2-3g药物组成。

实施例7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脐帖剂:由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和用于湿润该中草药 贴剂包的透皮促进剂组成,

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4-6g、芒硝4-5g、二丑3-5g、小茴香3-5g、沉香3-4g、冰片 2-3g;药物组成;

透皮促进剂为:0.5%月桂氮卓酮溶液。

实施例8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脐帖剂:由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草药贴剂包和用于湿润该中草药 贴剂包的透皮促进剂组成,

中草药贴剂包:由大黄5g、芒硝4.5g、二丑4g、小茴香4g、沉香3.5g、冰片2.5g药 物组成;

透皮促进剂为:0.5%月桂氮卓酮溶液。

本发明中所用药物: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腹满、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目赤、咽 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 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芒硝

性味:咸、苦,寒;

归经: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

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主治: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外用热 敷,消炎去肿。

二丑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毒;

归经:肺、肾、大肠、小肠经;

功能: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主治: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配 大黄,牵牛子偏走气分,大黄偏走血分,二药相伍,一治气分之水湿壅结,一治血分之实邪 结滞,相济为用,泻下之力甚峻,具有导湿利水,泄泻热毒,破积通滞之功;配木香,牵牛 子得木香使气行,木香又可防牵牛子苦寒伤胃,二者合用,可用于水饮内停,胸腹积水,腹 大胀满,小便不利等症、配茴香、专入下焦以消肿,止痛疗疝之功。

小茴香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散寒止痛、行气和胃;

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 食少呕吐等症。

沉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肾、脾、胃经;

功能: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主治:沉香辛散温通,其气芳香,善除胸腹阴寒,行气止痛之功颇佳;有温中散寒,降 逆止呕之功;温肾纳气,降逆平喘,用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用治上盛下虚,痰涎 壅盛、咳嗽气喘。

本脐贴剂采用中药贴敷给药方法,正如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所述:“外治之 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方中大黄通腑泻下,推陈致新,荡涤胃肠积滞, 使水湿之邪从大便而下,为君药;芒硝、牵牛子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助大黄泻下逐水之功 为臣药;沉香行气消胀、使气行则水行,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中,防止寒凉药过重伤及 脾胃,共为佐药;冰片辛香走窜,引药入经,为使药;君、臣、佐、使各有所司,又互相协 调通过互相搭配达到和谐统一;经过贴敷神阙穴,一方面引导药物从皮肤透入吸收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并讯从经络作用于肝、脾、肾从而起到调整三脏功能,发挥通利二 便、逐水消胀的功效。

四、临床应用情况

近年来我们对逐水消胀脐贴按GCP标准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

1.1病例标准

所选病例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于重庆修定的《肝硬 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2]所定临床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病史;②、 临床表现:腹部胀满,腹水征阳性,或伴有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肿大,蜘蛛痣、肝掌;③、 实验室检查肝脏合成、储备功能指标异常;④、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有 腹腔积液;⑤、child pugh分级B级、C级。

中医辨证属鼓胀之肝郁脾虚、气滞湿阻证;排除合并肝衰竭、肝癌、肝肾综合征、消化 道出血及严重心、肺、脑、肾疾病患者。

1.2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6.6±4.8)岁;病程(11.2±3.5)年;其中乙 肝肝硬化患者3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例;Child pugh分级B级 33例,C级7例。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7.2±5.1)岁;病程(12.2±4.0)年;其中乙 肝肝硬化患者33例,丙肝肝硬化患者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例;Child pugh分级B级 34例,C级6例。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①、给予西医常规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②若为乙肝肝硬化,给予恩 替卡韦抗病毒治疗(0.5mg,每日1次,口服);③若ALB低于28g/L者,给予静脉输注20% 人血白蛋白50ml,每周2次,当ALB上升至28g/L时,即停用人血白蛋白;④若腹腔积液深 度大于10cm者给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1次,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2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水消胀脐贴,将神阙穴局部皮肤用安尔碘 消毒后,贴敷逐水消胀脐贴,胶布固定,24h换药1次,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

总体疗效评定,参考1993年8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大连会议修订的《肝 硬变腹水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草案》(试行)[3]及Child-pugh评分分级标准[4]制定如下标准: ①显效:疗程结束时,腹水完全消退,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除,食欲及一般状况良好;肝 脏合成功能指标(PA、ALB、CHE、TC)恢复正常;Child-pugh分级积分减少3分以上;②好 转:疗程结束时,腹水深度减少50%以上,主要症状、体征减轻,食欲及一般状况改善;肝 脏合成功能指标(PA、ALB、CHE、TC)好转;Child-pugh分级积分减少1-2分;③无效:疗 程结束时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先对样本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 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 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例(%)

注: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腹水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彩超测量腹水深度比较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住院时间及腹水超滤治疗次数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腹水超滤治疗次数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根据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中医“鼓胀”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乃 肝脾肾俱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气、血、水交阻,停聚腹中所致,乃本虚标 实之病,治疗当标本兼治,本脐贴剂乃急则治标之法;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失代偿 期肝硬化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逐水消胀脐贴,能够显著提高西医常规疗法 对于腹水的疗效,减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该脐贴剂安全可靠,应用方便,临床推广前景广阔。

典型病例

1.患者王某某,女,51岁,农民。

患者于2011年3月3日以“反复腹大胀满2年,加重15天”为主诉由门诊收入我科。 患者既往有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差,腹大胀满,纳差,乏力, 口干,二便尚可,睡眠欠安,舌质淡红,苔白稍厚,脉弦细。化验肝功能:ALT40U/L,AST43U/L, ALB33.0g/L,TBIL28umol/L,TBA80.4umol/L;CA-125:554U/ml。腹部彩超:符合肝硬化声 像图改变,门静脉高压,胆囊壁水肿,脾大,大量腹水。入院中医诊断:鼓胀,气滞湿阻证; 西医诊断: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并腹水。治疗给予逐水消胀脐贴及护肝药物,患者症状体征 逐渐减轻;6月4日复查彩超提示腹水明显减轻,X线胸片提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4月6日 复查彩超未见腹水,临床治愈。

2.患者张某某,男,61岁,农民。

患者于2014年3月19日以“腹大胀满反复发作3年,加重伴右胁部疼痛10天”为主诉 由门诊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入院时症见:神志清,精神差,腹大胀满, 右胁胀痛,纳差,乏力,口干,二便尚可,睡眠欠安,舌质暗稍红,苔白腻,脉弦滑。化验 肝功能:ALT382U/L AST103U/L TBIL17.5umol/L GGT382U/L ALP453U/L,ALB26.8g/L; 彩超检查:肝硬化伴弥漫性增生结节,脾大,大量腹水。入院中医诊断:鼓胀;西医诊断: 乙肝肝硬化活动性失代偿期并腹水。治疗给予逐水消胀脐贴及护肝药物,患者症状逐渐减轻; 5月3日复查彩超提示腹水消失,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ALT38U/L AST453U/L  TBIL19.5umol/L GGT62U/L ALP86U/L,ALB33.8g/L;临床治愈。

综上所述

本脐贴剂立足祖国医学理论,采用中药贴敷给药方法,通过药物贴敷神阙穴,一方面引 导药物从皮肤透入吸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并讯从经络作用于肝、脾、肾从 而起到调整三脏功能,发挥通利二便、逐水消胀的功效;并且通过贴敷药物能够以恒定的速 度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药,疗效持久;同时配方中药物君、臣、佐、使各有所司,又互相协 调通过互相搭配达到和谐统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该制剂制备简单,成本较 低,使用方便,有利于临床推广;同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脐疗、灌肠、灸疗等方法治疗肝 腹水有协同效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