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植物乳杆菌KLDS1001及其在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中的用途

植物乳杆菌KLDS1001及其在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中的用途

摘要

植物乳杆菌KLDS1001及其在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中的用途,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9066,保藏日期为2014年04月16日,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口腔保健品,如:口香糖,保健药品的一种添加成分,用于口腔保健;可以作为口腔清洁产品的成分之一,添加到牙膏、漱口水当中,用于口腔清洁和减少口腔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开发益生菌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龋齿等口腔疾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9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25304.8

  • 发明设计人 孟祥晨;彭悦;朱文婕;李艾黎;

    申请日2014-05-24

  • 分类号C12N1/20(20060101);A61K35/74(20060101);A61P31/04(20060101);A61P1/02(20060101);C12R1/25(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木材街5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25

    授权

    授权

  •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4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具有潜在口腔益生功能的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Y29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具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口腔内溶菌酶和过氧化氢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 够适应口腔环境。但是,没有关于菌株的产酸能力和致龋能力的相关 分析,菌株能够产生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齿表面粘附能力,是潜在 的致龋菌。

植物乳杆菌HO-69具有较弱的齿表面粘附能力,对口腔粘膜的 粘附能力较强,非酸抑菌物质对变异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并具有广谱 的抑菌效果。但是,缺少对于菌株应用安全性的评价,没有对抗药性, 引起粘膜感染的特性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植 物乳杆菌KLDS1001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 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 西路1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9066,保藏日期为2014年04月16日,菌种的分类命名为植物乳 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KLDS1001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 成对或成链状排列。于MRS平板培养后,菌落呈白色,圆形,枕状 光滑,边缘整齐。其菌体和菌落形态特征如图1-3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圈直 径为19.47±0.50mm,与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相比抑菌活性较好。通 过测定植物乳杆菌KLDS1001对变异链球菌在玻璃试管表面形成菌 膜的影响,比较直观的发现,菌株可以有效的降低变异链球菌在菌膜 当中的数量。从以上体外实验的结果来看,菌株能够有效的抑制变异 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口腔菌斑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与传统益生菌株 LGG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抑菌能力较强,抑 制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的能力相近。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能够在pH为3-5的条件下 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pH为2的条件下培养1h后保持 4.79±0.49logcfu的活菌数,说明菌株能够较好的适应由于进食引起的 口腔内pH的变化;菌株在过氧化氢浓度为1mM/L的条件下生长良 好,在5mM/L的条件下培养6h后,存活的菌数为3.29±0.07logcfu 对口腔内和口腔清洁用品中的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够较好 的适应口腔环境。

作为新的口腔益生菌,乳酸菌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具有以下危 害:(1)由于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2)可能携 带耐药性基因,存在耐药性基因水平转移的危害;(3)可能引起口腔 粘膜的感染。植物乳杆菌KLDS1001培养72h分解羟磷灰石产生钙的 量为0.29±0.02μg/mL,仅具有轻微的降解能力,此降解量与传统益生 菌LGG相似(0.27±0.01μg/mL),说明菌株分解牙釉质导致龋齿的能 力弱。菌株不具有溶血性,不能引起口腔内粘膜的感染。菌株对万古 霉素、克林霉素和链霉素具有耐药性。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可以作为口腔保健品,如: 口香糖,保健药品的一种添加成分,用于口腔保健;可以作为口腔清 洁产品的成分之一,添加到牙膏、漱口水当中,用于口腔清洁和减少 口腔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开发益生菌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龋齿等口 腔疾病。

保藏信息:

保藏单位全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

保藏单位简称:CGMCC;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 所;

保藏日期:2014年04月16日;

保藏编号:CGMCC No.9066。

附图说明

图1为KLDS1001菌落形态;

图2为KLDS1001菌落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形态;

图3为KLDS1001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形态;

图4为菌株KLDS1001与LGG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的影响, 菌株KLDS1001与LGG能够有效的抑制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并且 筛选菌株和益生菌LGG具有相似的抑菌能力;

图5为菌株KLDS1001、LGG和变异链球菌对羟磷灰石的降解 能力,菌株KLDS1001与LGG均具有较弱的羟磷灰石降解能力;

图6为不同pH对菌株KLDS1001生长的影响;

图7为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对菌株KLDS1001生长的影响,菌株 KLDS1.0659在低pH与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均能 保持一定存活菌数,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 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是从新疆酸乳中分离得到 的,其分离方法如下:取一定量新疆自然发酵的酸奶样品,在脱脂乳 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划线于MRS平板(pH6.5)中,37℃培养24h, 挑取圆形,白色乳白色的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挑取革兰氏阳性 杆菌的菌体进行分纯。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 过氧化氢酶试验、产硫化氢试验,将试验均为阴性反应的菌株初步鉴 定为乳杆菌属。然后采用糖发酵实验和16s rDNA的方法对菌株进行 种水平的鉴定。

本发明中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硝酸盐还原实验 - 明胶液化 - 产硫化氢实验 - 过氧化氢酶实验 - 吲哚实验 -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01糖醇发酵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名称 KLDS1001 名称 KLDS1001 甘露糖 + 蔗糖 + 果糖 + 蜜二糖 + 乳糖 + D-核糖 + 半乳糖 + 木糖 - 纤维二塘 + 甘露醇 + 麦芽糖 + 山梨醇 - 海藻糖 + 棉子糖 + 水杨苷 + 松三糖 - 葡萄糖 + 葡糖糖酸盐 + 苦杏仁苷 + 七叶苷 + 阿拉伯糖 - L-鼠李糖 +

植物乳杆菌KLDS1001的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如下:

GGGGCAGGGCGGCAGCTATAATGCAGTCGACGAACTCTGGTA TTGATTGGTGCTTGCATCATGATTTACATTTGAGTGAGTGGCGA ACTGGTGAGTAACACGTGGGAAACCTGCCCAGAAGCGGGGGA TAACACCTGGAAACAGATGCTAATACCGCATAACAACTTGGAC CGCATGGTCCGAGCTTGAAAGATGGCTTCGGCTATCACTTTTG GATGGTCCCGCGGCGTATTAGCTAGATGGTGGGGTAACGGCTC ACCATGGCAATGATACGTAGCCGACCTGAGAGGGTAATCGGC CACATTGGGACTGAGACACGGCCCAAACTCCTACGGGAGGCA GCAGTAGGGAATCTTCCACAATGGACGAAAGTCTGATGGAGC AACGCCGCGTGAGTGAAGAAGGGTTTCGGCTCGTAAAACTCTG TTGTTAAAGAAGAACATATCTGAGAGTAACTGTTCAGGTATTG ACGGTATTTAACCAGAAAGCCACGGCTAACTACGTGCCAGCAG CCGCGGTAATACGTAGGTGGCAAGCGTTGTCCGGATTTATTGG GCGTAAAGCGAGCGCAGGCGGTTTTTTAAGTCTGATGTGAAAG CCTTCGGCTCAACCGAAGAAGTGCATCGGAAACTGGGAAACTT GAGTGCAGAAGAGGACAGTGGAACTCCATGTGTAGCGGTGAA ATGCGTAGATATATGGAAGAACACCAGTGGCGAAGGCGGCTG TCTGGTCTGTAACTGACGCTGAGGCTCGAAAGTATGGGTAGCA AA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TACCGTAAACGATGAA TGCTAAGTGTTGGAGGGTTTCCGCCCTTCAGTGCTGCAGCTAA CGCATTAAGCATTCCGCCTGGGGAGTACGGCCGCAAGGCTGAA ACTCAAAGGAATTGACGGGGGCCCGCACAAGCGGTGGAGCAT GTGGTTTAATTCGAAGCTACGCGAAGAACCTTACCAGGTCTTG ACATACTATGCAAATCTAAGAGATTAGACGTTCCCTTCGGGGA CATGGATACAGGTGGTGCATGGGTTGTCGTCAGCTCGTGTCGT GAGATGTTGGGTTTAAGT。

综合目前对于口腔益生菌株的评估方法,本发明从菌株的抑菌活 性、口腔环境的适应能力、应用安全性三个方面,对菌株进行全面的 评价,其中主要包括: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对致龋菌变异链球菌的 抑菌活性;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研究益生菌株和变异链球菌的共聚效果 来推测菌株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 较少。采用玻璃表面作为体外模型,测定菌株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 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和pH对菌株口腔内不良环境的抵 抗能力;采用测定菌株羟磷灰石降解能力,评价致龋能力;测定菌株 对于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溶血性,测定菌株是否存在抗药性水平转 移的危害和引起粘膜感染的危害。并将菌株的抑菌效果与传统的益生 菌LGG对比,比较菌株抑菌效果的优劣,其结果如图4-7所示。

(1)牛津杯法检测菌株的抑菌活性

将浓度为1×109cfu/mL的菌液以2%的接种量接入20mL MRS液 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使菌株达到稳定生长期。于12000r,4℃ 的条件下离心10min,用无菌试管收集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进行 过滤,除去菌体及其它杂质。将制备完成的上清液收集于2.0mL EP 管中,放入4℃冰箱中备用。

将20mL含有2%琼脂的BHI培养基倾倒于无菌平板中,自然 晾干。取0.5mL变异链球菌菌液(1×108cfu/mL),均匀涂布于BHI 平板中,在无菌操作台中静置2-3h。在平板中心位置取三点,用镊子 轻轻放置3个灭菌后牛津杯(牛津杯直径:6.00mm)。吸取200uL制备 好的上清液缓慢加入到牛津杯中,然后将平板平稳移动到37℃培养 箱中,培养18h。用镊子取出牛津杯,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

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的抑菌圈直径为19.47±0.50mm 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LGG的抑菌圈直径为17.11±0.26mm,具有较 好的抑菌效果。

(2)菌株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的影响

取5mL小试管中加入2.5mL MRS培养基与2.5mLBHI液体培养 基混合后,加入5%的蔗糖,于121℃,15min灭菌。配制2-吗啉乙 磺酸(MES)缓冲液,用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除去菌体及杂质。 实验时,于无菌操作台中,向培养基中加入0.5%的MES缓冲液。

将变异链球菌(1×109cfu/mL)以2%的接种量接入到试验用的培 养基中,于37℃摇床培养12h后,接入等量的植物乳杆菌,在相同 条件下继续培养12h。取出培养物,倾倒出液体培养基,加入5mL PBS 缓冲液,轻微震荡,除去未稳定粘附的菌体。洗涤3次后,加入5mL PBS缓冲液,将试管置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处理30min,使菌体均匀 分散于缓冲液中。梯度稀释后,涂布于BHI固体培养基中,37℃培 养48h,根据变异链球菌与乳杆菌菌落特征的差异,分别对平皿中乳 杆菌与变异链球菌进行菌落计数。

结果显示,变异链球菌单独培养24h形成的菌膜中变异链球菌的 数量为8.49±0.05longcfu,与乳杆菌KLDS1001和LGG共培养后,菌 膜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分别下降至7.72±0.11和7.66±0.09logcfu。由 此可知,菌株KLDS1001能够有效抑制菌膜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并 且具有与益生菌LGG相似的抑制效果。

与变异链球菌共培养时能够在菌膜当中能够检测到植物乳杆菌 KLDS1001的数量为7.21±0.08logcfu。由此可知,植物乳杆菌 KLDS1001能够在齿表面生物膜中保持一定数量。

(3)羟磷灰石降解能力的测定

称取分析纯CaCO3粉末2g于称量瓶中,105℃烘干4h后,取出 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0.10g烘干后的CaCO3,加 入0.5N HC1使其完全溶解,加蒸馏水至100mL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400μg/mL的钙贮备液。将钙贮备液配制成浓度为10μg/mL的钙工作 液。

取6支10mL试管,按照表3所示的剂量加入钙工作液与蒸馏水, 每支试管加入5mL邻甲酚酞显色剂,震荡混匀,于570nm波长条件 下测定吸光值。加入显色剂后,于15min内进行比色,按照钙的浓度 与所得到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

表3所需试剂加入量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Ca工作液(mL) 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mL) 1.0 0.8 0.6 0.4 0.2 0

取100μL植物乳杆菌菌液(1×108cfu/mL),接入含有0.10g羟磷 灰石粉末的4mL BHI(pH7.0±0.2)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条件下分 别培养0,3,6,9,12,18,24,36,48,72h,取出试管,于12000r 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取1mL上清液加入洁净的试管当 中,加入5mL邻甲酚酞显色剂,于570nm波长条件下进行比色,测 定其OD值,根据钙标准曲线,计算乳杆菌培养过程中钙释放量。

测定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对羟磷灰石具有轻微的降 解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羟磷灰石的降解量不断增加,培养 9h后降解量趋于平衡。培养72h后,产生钙的量为0.34±0.01μg/mL。 培养72h后,变异链球菌与LGG降解羟磷灰石产生钙的量分别为 0.70±0.01μg/mL和0.27±0.01μg/mL。因此,菌株KLDS1001与LGG 具有相似的降解能力,并远远小于变异链球菌的降解能力。

(4)低pH对菌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将植物乳杆菌以2%的接种量接入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 养20h,使其达到稳定生长期。于6000r的条件下离心10min,用并 pH7.2的PBS缓冲液洗涤三次后,将菌体重悬于PBS缓冲液中,并 用PBS缓冲液将菌液浓度调整至108cfu/mL。取1mL该菌液加入到 9mL pH分别为2.0、3.0、4.0与5.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 条件下,分别培养15、30、45、60min,计算存活的菌数。

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在pH为3-5的条件下能够良 好生长,在pH为2的条件下培养60min后,存活的菌数由7.16±0.14 logcfu下降至4.79±0.49logcfu。说明菌株在低pH值的条件下仍能保 持一定数量的存活菌数。

(5)过氧化氢对菌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将植物乳杆菌以2%的接种量接入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 养20h,使其达到稳定生长期。将培养物于6000rmp的条件下离心 10min,用并pH7.2的PBS缓冲液洗涤三次后,将菌体重悬于PBS 缓冲液中,并用PBS缓冲液将菌液浓度调整至1×108cfu/mL。用移液 枪吸取1mL该菌液加入到9mL MRS液体培养基中,使最终过氧化氢 浓度分别为1.0、2.5、5.0mM/L。于37℃条件下,培养2、4、6h, 计算存活的菌数。

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在过氧化氢浓度为1mM/L的 条件下生长良好,在5mM/L的条件下培养6h后,存活的菌数为 3.29±0.07logcfu对口腔内和口腔清洁用品中的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 耐受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口腔环境。

(6)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将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链霉素在其适当的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 10280μg/mL的贮存液。

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取13支试管, 第一支加入3.6mL MRS培养基,其余加入2mL培养基,依次编号。 吸取0.4mL抗生素溶液加入到第一支试管中,震荡数秒混匀之后,析 出2mL加入到下一支试管中,震荡混匀,依次进行此操作。将植物 乳杆菌的液体培养物调整菌液浓度约为1×107cfu/mL,吸取2mL该菌 液分别加入上述试管当中,于37℃条件下培养8h,于波长为600nm 条件下测定OD值。

测定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 链霉素耐药,对其他几种抗生素敏感(表4)。

表4:KLDS1001的抗生素敏感性

(7)溶血性测定

挑取菌株单个菌落穿刺接种于含血的琼脂平板内,造成无氧环 境,37℃培养48h,使实验菌株在平板内生长和反应。取出平板,在 显微镜下放大60倍进行观察。穿刺物琼脂周围出现透明圈的为α溶 血,表示完全溶解红细胞;β溶血表示部分溶解红细胞;培养物周围 琼脂无溶血圈出现为γ溶血,表示不溶血。

测定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KLDS1001为γ溶血,即不具有溶血 性。对照菌株化脓链球菌溶血圈边界较为清晰为α溶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