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材料经低温处理1周或更长时间后,用无菌水处理含有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小麦组织(叶片或叶鞘)喷水浸湿置低温环境下24小时,然后移出置于16℃培养箱自然干燥24小时;重复上述操作干-湿交替步骤2-4个循环,之后用无菌水浸泡含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小麦组织24小时,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组织置于2-4%的水琼脂培养基上,置于16℃培养箱培养,即可观察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本发明首次揭示我国小麦条锈菌存在有性阶段,为揭示我国小麦条锈菌有性繁殖在其毒性变异中的作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4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7881.3

  • 发明设计人 赵杰;康振生;黄丽丽;

    申请日2014-06-12

  • 分类号C12N1/14;C12R1/645;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4: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14 授权公告日:20160907 终止日期:20170612 申请日:201406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9-07

    授权

    授权

  • 2014-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14 申请日:2014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最严重的小麦病害,在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历史中,曾对我国小麦 生产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目前,仍然是我国小麦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害。小种变异是导 致小麦抗病性“丧失”而引起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小种变异的途径包括突 变、体细胞重组、有性繁殖。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是进行有性繁殖研究小种变异的首 要步骤。但由于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掌握适宜小麦条锈菌 冬孢子萌发的方法。小麦条锈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研究小麦条锈菌的相关科 学问题,尤其是有性繁殖在小种变异中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小麦条锈菌冬孢 子萌发技术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农业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以便为开展小麦条锈 菌有性繁殖研究提供了前提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该体系处理步骤为,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材 料经低温处理1周或更长时间后,用无菌水处理含有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小麦组织(叶 片或叶鞘)喷水浸湿置低温环境下24小时,然后移出置于16℃培养箱自然干燥24小 时;重复上述操作干-湿交替步骤2-4个循环,之后用无菌水浸泡含小麦条锈菌冬孢子 的小麦组织24小时,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组织置于2-4%的水琼脂培养基上,置于16℃ 培养箱培养,即可观察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方法的建立揭示了小麦条锈菌存在 有性繁殖,并为开展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本发明,利 用萌发的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接种小檗,鉴定我国多种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首 次揭示我国小麦条锈菌存在有性阶段,为揭示我国小麦条锈菌有性繁殖在其毒性变异中 的作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技术体系,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材料经低温处理1周或 更长时间后,用无菌水处理含有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小麦组织(叶片或叶鞘)喷水浸湿 置低温环境下24小时,然后移出置于16℃培养箱自然干燥24小时;重复上述操作干- 湿交替步骤2-4个循环,之后用无菌水浸泡含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小麦组织24小时, 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组织置于2-4%的水琼脂培养基上,置于16℃培养箱培养,即可观 察小麦条锈菌冬孢子萌发。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 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