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及其应用

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包括胫骨端定位器、中心孔定位器、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胫骨机翼导引套管、空心钻、导线管、导线器、克氏针和导引针。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的重建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382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雷俊虎;胡勇;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08323.4

  • 发明设计人 雷俊虎;胡勇;

    申请日2014-08-19

  • 分类号A61B17/68;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长寿路4号1栋1单元3楼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4-1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68 申请日:2014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固定解剖重建胫骨止点足印区的组合式工具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后交叉韧带,简称PCL,是指人体膝关节股骨内髁外侧面前份,于关节软骨后发出的致密胶原纤维组织,从髁间窝的前、上、内斜向胫骨平台的后、下、外,止于胫骨平台髁间嵴后缘而形成的韧带结构。在其股、胫止点两端有滋养血管和神经分布,主要功能是避免胫骨的后沉,与膝关节的后内及后外复合体一起维持膝关节的后向及旋转稳定性。

但是,PCL一旦损伤,修复起来很麻烦。国内外的临床统计表明,PCL断裂的重建手术量远少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PCL重建相关的手术经验更是明显偏少;再加上PCL胫骨止点区位于髁间后窝,紧邻危险的腘窝血管及神经区。因此,该手术目前在国内只有少部分大医院才能安全、有效的开展,对于从事创伤救治的大多数基层医院而言,涉及到PCL断裂的膝关节脱位常常需要临床手术治疗,但前述的两个原因阻碍了PCL重建手术在基层医院中的推广。故而寻找“安全、有效、容易”的PCL手术方法,并据此设计出对应的手术工具,就成为了推广PCL重建,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学习难度最为重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的重建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包括胫骨端定位器、中心孔定位器、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胫骨机翼导引套管、空心钻、导线管、导线器、克氏针和导引针;

所述胫骨端定位器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定位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夹持部,所述定位部上部对称开有左机翼出针点和右机翼出针点,所述定位部下部设有引线挂线钩,所述定位部下部靠近引线挂线钩的位置还开有中心孔出针点,所述夹持部上部开有定位器固定孔,夹持部中部对称开有机翼固定孔,夹持部下部开有可供中心孔定位器通过的定位器通道;

所述中心孔定位器包括中心孔端头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定位器定位部,所述中心孔端头上分别开有依次贯穿中心孔端头和定位器定位部的可供导线器通过的两中心孔出针点;

所述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包括定位器引导端头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定位器引导定位杆,所述定位器引导端头上开有贯穿中心孔端头直至定位器定位部的中心孔出针点;;

所述胫骨机翼导引套管为两个,两个胫骨机翼导引套管均包括机翼引导端头和与之一体成型的机翼引导定位杆,所述机翼引导端头上开有依次贯穿机翼引导端头和机翼引导定位杆的机翼引导孔;

所述空心钻为三个,三个空心钻均为手柄和钻头一体成型空心钻;

所述导线管为三个,三个导线管均包括导线管端头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导线管定位杆,所述导线管端头上均开有贯穿导线管端头和导线管定位杆的可供导线器通过的导线孔;

所述导线器包括导线器端头和连接杆,所述导线器端头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导线挂钩,所述连接杆远离导线器端头的一端对称开有导线卡口,所述导线卡口呈Y形结构;

所述克氏针为数根,数根克氏针直径、长度均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和胫骨机翼导引套管形状、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胫骨端定位器的定位器固定孔和机翼固定孔相互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孔定位器的两中心孔出针点直径分别为2.1mm和2.5mm。

作为优选,所述三个空心钻的钻头直径分别为7mm、8mm和9mm。

作为优选,所述三个导线管的导线定位杆的直径分别为7mm、8mm和9mm。 

一种解剖重建系统的应用,将其应用于胫骨端足印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a、将胫骨端定位器置入关节腔,顺胫骨平台后缘骨面插入,然后在定位器固定孔内插入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再顺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钻入2.0mm克氏针入骨约40mm;

b、将中心孔定位器插入胫骨端定位器的定位器固定孔,用2.4mm导引针钻出隧道中心孔;

c、在胫骨端定位器的机翼固定孔插入胫骨机翼导引套管,沿着机翼引导孔钻入2根2.0mm克氏针;

d、取出中心孔定位器,沿2.4mm导引针钻入空心钻,钻出胫骨隧道;

e、将导引线穿过导线器的导线卡口,然后悬挂于导线器前端挂钩上,锁紧导引线;

f、选择与钻头直径一致的导线管,将导线器插入导线管;

g、将带导线器的导线管沿中心孔定位器插入胫骨隧道,将导引线挂在引线挂线钩上; 

h、取出导线管和导线器,拉紧导引线; 

i、取出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和插入其中的克氏针;

j、将两根引导线通过胫骨机翼导引套管完成过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工具简单、方便,手术步骤少,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2)一套工具、一次完成PCL的胫骨止点区松解、定位、钻孔保护及导线引出;

(3)减少手术步骤,无需术中建立后侧通路,无需大量刨削组织,减少医源性手术损伤;

(4)关节腔内皮质骨面开孔使用手术室常备的克氏针即可,无需特殊的昂贵工具,手术成本低;

(5)工具消耗低,满足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手术成本;

(6)工具设计实现标准化手术,避免因医技水平或在手术台判断误差导致的术后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

(7)制作胫骨隧道髁间后窝的全部手术操作无需关节镜直视监控,在手术室普通的C型臂X线透视机的引导下即可完成,前置的关节镜仅作为辅助工具。因此,医生完成此类手术无需良好的关节镜专业手术基础,具有可以普及的推广作用,可让更多的医生短期内掌握独立完成此类手术的技能;

(8)胫骨隧道出口遵循胫骨足印区下缘手术原则,避免了杀手转弯效应;

(9)对覆盖胫骨止点足印区的移植肌腱上、下缘采用双排固定,真正实现了PCL胫骨止点理想的足印区重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胫骨端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胫骨端定位器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心孔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胫骨机翼导引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心钻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线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胫骨端定位器;2、中心孔定位器;3、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4、胫骨机翼导引套管;5、空心钻;6、导线管;7、导线器;

11、连接部;12、定位部;13、夹持部;14、左机翼出针点;15、右机翼出针点;16、引线挂线钩;17、中心孔出针点;18、定位器固定孔;19、机翼固定孔;110、定位器通道;

21、中心孔端头;22、定位器定位部;23、中心孔出针点; 

31、定位器引导端头;32、定位器引导定位杆;33、定位器引导孔;

41、机翼引导端头;42、机翼引导定位杆;43、机翼引导孔;

51、手柄;52、钻头;

61、导线管端头;62、导线管定位杆;63、导线孔;

71、导线器端头;72、连接杆;73、导线挂钩;74、导线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8所示,一种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包括胫骨端定位器1、中心孔定位器2、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3、胫骨机翼导引套管4、空心钻5、导线管6、导线器7、克氏针和导引针;

所述胫骨端定位器1包括连接部11、与连接部11连接的定位部12和与连接部11连接的夹持部13,所述定位部12上部对称开有左机翼出针14点和右机翼出针点15,所述定位部12下部设有引线挂线钩16,所述定位部12下部靠近引线挂线钩16的位置还开有中心孔出针点17,所述夹持部13上部开有定位器固定孔18,夹持部13中部对称开有机翼固定孔19,夹持部13下部开有可供中心孔定位器2通过的定位器通道110;

所述中心孔定位器2包括中心孔端头21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定位器定位部22,所述中心孔端头21上分别开有依次贯穿中心孔端头直至定位器定位部的中心孔出针点; 

所述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3包括定位器引导端头31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定位器引导定位杆32,所述定位器引导端头31上开有依次贯穿定位器引导端头31和定位器引导定位杆32的定位器引导孔33;

所述胫骨机翼导引套管4为两个,两个胫骨机翼导引套管4均包括机翼引导端头41和与之一体成型的机翼引导定位杆42,所述机翼引导端头41上开有依次贯穿机翼引导端头41和机翼引导定位杆42的机翼引导孔43;

所述空心钻5为三个,三个空心钻5均为手柄51和钻头52一体成型空心钻;

所述导线管6为三个,三个导线管6均包括导线管端头61和与之一体成型的导线管定位杆62,所述导线管端头61上开有依次贯穿导线管端头61和导线管定位杆62的可供导线器7通过的导线孔63;

所述导线器7包括导线器端头71和连接杆72,所述导线器端头71靠近连接杆72的一端设有导线挂钩73,所述连接杆72远离导线器端头71的一端对称开有导线卡口74,所述导线卡口74呈Y形结构;

所述克氏针为数根,数根克氏针直径、长度均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3和胫骨机翼导引套管4形状、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胫骨端定位器1的定位器固定孔18和机翼固定孔19相互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孔定位器2的两中心孔出针点23直径分别为2.1mm和2.5mm。

作为优选,所述三个空心钻5的钻头52直径分别为7mm、8mm和9mm。

作为优选,所述三个导线管6的导线定位杆62的直径分别为7mm、8mm和9mm。 

其中,中心孔定位器胫骨隧道出口为极其靠下的后交叉韧带下缘。通过机翼固定孔缝线技术和胫骨隧道挤压螺钉技术实现后交叉韧带的双排固定方式。

 一种解剖重建后交叉韧带系统的应用,将其应用于胫骨端足印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胫骨端定位器置入关节腔,顺胫骨平台后缘骨面插入胫骨后方,然后在定位器固定孔内插入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然后顺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并钻入2.0mm克氏针;

步骤二、将中心孔定位器插入胫骨端定位器的定位器固定孔,用2.4mm导引针钻出隧道中心孔;

步骤三、在胫骨端定位器的机翼固定孔插入胫骨机翼导引套管,沿着机翼引导孔插入2根2.0mm克氏针;

步骤四、取出中心孔定位器,沿2.4mm导引针钻入空心钻,钻出胫骨隧道;

步骤五、将导引线穿过导线器的导线卡口,然后悬挂于导线器挂钩上,锁紧导引线;

步骤六、选择与钻头直径一致的导线管,将导线器插入导线管;

步骤七、将带导线器的导线管沿中心孔定位器插入胫骨隧道,将导引线挂在引线挂线钩上; 

步骤八、取出导线管和导线器,拉紧导引线; 

步骤九、取出胫骨定位器固定导引套管和插入其中的克氏针;

步骤十、将两根引导线通过胫骨机翼导引套管完成过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