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可变信息屏、交通检测器、视频监控和控制中心,系统自动检测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当剩余通行能力达到系统设定开阈值时,系统将通过公交专用道上方的动态信息屏发布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信息,当剩余通行能力达到系统设定闭阈值时,系统将禁止非公交进入公交专用道,只有符合相关条件的车辆才具有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资格,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克服了公交专用道和相邻车道道路资源利用不均衡的情况,本发明通过限定可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资格,优化行车秩序环境,引导车辆文明有序出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5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警察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15859.4

  • 发明设计人 李强伟;

    申请日2014-05-21

  • 分类号G08G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法高

  • 地址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5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0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8G1/08 授权公告日:20160217 终止日期:20180521 申请日:201405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2-17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G1/08 申请日: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 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推行和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实行 公交优先战略,是绝大多数城市的做法,我国已在部分大中城市推出并实施了城 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推行城市公交车专用道的建设。

在公交优先战略的实行下,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的运营提供了一条畅通、快 捷的绿色通道,满足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核心目标。然而,在设有公交车 专用道的路段,其相邻普通车道的交通状况却十分不理想,经常出现公交专用道 闲置而相邻车道却达到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的现象。尤其是高峰期间,经常出现 道路资源不合理分配的情况,而此时仍拥有大量剩余通行能力的公交车专用道却 不能被社会车辆所利用,导致了道路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公交车专用道的设 置在某些路段导致了道路资源的失衡状态,造成了公交车专用道存在剩余能力而 社会车道几近饱和状态而溢出的现象。

因此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设计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利用的系 统和方法,可以均衡道路资源分配,缓解局部交通拥堵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存在浪费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 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监控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 力,并决定是否开放公交专用道,从而达到动态调节道路资源分配,缓解交通拥 堵。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由可变信息屏、交通检测器、视频 监控和控制中心组成,可变信息屏置于公交专用道上方,根据控制中心指示显示 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信息和禁止非公交进入信息,交通检测器获取公交专用道 的交通流量、平均速度信息并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公交 专用道剩余能力,并根据系统设定值决定公交专用道是否向社会车辆开放,视频 监控系统安装在公交专用道上方,用于实时记录道路状况并依法抓拍违规车辆。

所述系统的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交通检 测器获取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流量q1和平均速度v1,系统预先设定公交专用道临界 通行能力q0和公交专用道的临界拥堵速度v0,当v1大于v0时,表明公交专用道不 拥堵,存在剩余通行能力的可能,此时计算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q0-q1), q和q分别是系统设定的公交专用道最大和最小的剩余通行能力阈值,当剩余 通行能力(q0-q1)大于q时,控制中心向可变信息屏发出指令,可变信息屏显示 “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符合资格条件的车辆可以进入公交专用道,如果实 际剩余通行能力(q0-q1)小于q,控制中心向可变信息屏发出指令,显示禁止非 公交进入信息,不允许任何非公交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已经在公交专用道行驶 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对于不符合资格条件进入的车辆由视频监控和人工抽查结 合进行查处。

所述的符合资格条件的车辆是乘员3人以上的满载小汽车,限定车辆在过去 一年中无恶劣交通违法行为,限定是前一天被尾号限行的车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 力,避免了公交专用道空空荡荡,相邻车道拥堵的情形出现。

本发明方法可以实时检测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

本发明方法通过限定可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资格,优化行车秩序环境。比 如规定满载车辆具有资格,以期减少路面上的机动车使用;规定过去一年中无恶 劣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有资格,引导车辆文明有序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组成。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主要由 可变信息屏、交通检测器、视频监控和控制中心组成。可变信息屏置于公交专用 道上方,可以接受控制中心发来的指令,显示“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或“禁 止非公交进入”信息。交通检测器具体可以采用感应线圈、视频检测器等多种类 型的检测器,主要获取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流量q1和平均速度v1等信息,并将检测 结果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平均速度v1信息判断公交专用道是否具备复 合利用条件。当平均速度v1低于或等于某拥堵临界值v0时,表明公交专用道本身 处于拥堵状态,无复合利用条件,当平均速度v1高于某拥堵临界值v0时,具备复 合利用条件。控制中心设定公交专用道设计通行能力q0,q0与公交车专用道服 务水平有关,由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当实际剩余通行能力 (q0-q1)大于q时,说明公交车专用道有可用的剩余通行能力,q由系统设定, 由当地交管部门决定公交专用道最大的剩余通行能力阈值,然后控制中心向可变 信息屏发出指令,可变信息屏显示“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如果实际剩余通 行能力(q0-q1)小于q,说明公交车专用道没有可供利用的剩余能力,q由系 统设定,由当地交管部门决定公交专用道最小的剩余通行能力阈值,控制中心向 可变信息屏发出指令,可变信息屏显示“禁止非公交进入”。需要说明的是,拥 堵临界值v0、公交专用道最大剩余通行能力阈值q和公交专用道最小剩余通行 能力阈值q可以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动态调整。整个过程中,视频监控一般安装 在公交专用道上方,用于实时记录道路状况,并通过比对车牌等信息依法抓拍违 规车辆。视频监控将结合人工抽查方式查处不具备资格的车辆违规进入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允许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必须符合资格条件,不符合资格 条件的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将被视频监控抓拍。具体资格条件可以满足一种或一 种以上限制条件,比如限定小汽车才允许进入;限定小汽车乘员3人以上;限定 车辆在过去一年内无严重交通违法记录,如超速、酒驾、闯红灯等;在限号行驶 的城市,还可以规定只有前一天被限行的车辆才有资格。也可以通过每月放号形 式,由机动车行驶证持有者网上资格申请,成功申请资格的将记录在控制中心系 统数据库,视频监控可以比对该数据库来判断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是否具有资 格条件。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 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 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