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摘要

一种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是采用草菇栽培料预先进行高温发酵的过程,将木薯渣、桑杆、甘蔗叶打碎,加入石灰和高温菌,充分混合后淋水,盖上薄膜发酵,然后进行翻堆,再把花生麸和鱼粉撒入培养料中,拌匀,再起堆,覆膜发酵2天,如此进行翻堆2-3次后,拌匀,升温到70-80℃,15小时灭菌,降温到室温保持30-35℃,然后接种菌种,8-10天,即可长出草菇。本发明利用高温菌发酵原料,原料容易腐熟,提高了原料生物学效率,增加草菇产量,提高高温期温度,能快速达到草菇的生长温度,适合全年栽培,减少了菇房的能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4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04620.4

  • 发明设计人 黄长云;

    申请日2014-06-30

  • 分类号A01G1/04;C05G3/00;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锋

  • 地址 5300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旺庄村武寨经联社土狗桥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55: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8

    授权

    授权

  •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4 申请日:2014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温菌发酵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菇(Fructificatio Volvariella volvacea)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具有降血压、防癌抗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草菇属高温型草腐菌类,又名中国蘑菇、兰花菇,最适夏季栽培。

草菇栽培生长条件:

⑴温度:草菇属高温性菌类,生长发育温度10-44℃,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生长发育时期而不同。担孢子:萌芽温度为30-40℃,40℃时萌发率最高,35℃次之,30℃以下发芽率最低,高于45℃或低于25℃均不发芽。菌丝生长:在10-44℃温度下均可生长,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15℃时生长极微,至10℃时几乎停止生长,5℃以下或45℃以上导致菌丝死亡。子实体发育:子实体发育温度24-33℃,以28-32℃最适宜,低于20℃或高于3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

⑵水分:草菇适宜在较高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⑶光照:草菇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才能产生子实体。但忌强光,适宜光照50-100lx。子实体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强光下草菇颜色深黑,带光泽,弱光下色较暗淡,甚至白色。

⑷养分:研究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

⑸酸碱度(pH):草菇对pH要求在4-10.3之间,担孢子萌发率以pH 7.5时最高,菌丝和子实体阶段,以pH 4.7-6.5和8适宜。

从上述看到,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供应量大,但是对草菇栽培料以及温度、适度的要求特别高,栽培料中最好是废棉,目前草菇栽培料一般都要求有50%以上的废棉才能较好培养出好的草菇,所述的废棉为废旧棉胎、加工棉胎或棉衣的碎粉棉絮或短纤维棉,因为无论是南方或北方,要保持35℃-45℃的草菇栽培的温度都非常不容易,所以南方的草菇房只能靠调节和控制准确的温度、湿度和pH,以及废棉作为草菇栽培料等苛刻条件才能栽培出优质草菇,实在是非常不容易。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其对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走食用菌栽培原材料多样化和本地化之路势在必行。目前人们也试验了可栽培草菇的原料和方法。

例如:中国专利: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申请(专利)号: CN02138390.1  申请日:2002.10.08 申请公布号: CN1402963 申请公布日: 2003.03.19 ,申请(专利权)人: 姜建新; 发明(设计)人: 姜建新; 地址:212364江苏省丹阳市蒋墅镇新上村,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涉及一种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料包含有9~10份破籽棉和1份生石灰及适量的水分。其堆制方法是:第一步,将破籽棉与生石灰拌和均匀后加水搅拌,使破籽棉吸足水份,然后堆成方形料堆并踏实,再将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堆置72 小时发酵;第二步,将发酵后的栽培料翻堆、打松,运进菇房,置于栽培架上的菇床上,将菇房关闭,用取暖设备加温使室内温度上升到65~70℃,并保持6~8小时,然后降温到50~ 55℃,再保持6~8小时,进行二次发酵后完成堆制过程。本发明能够提高草菇单位面积的平均产量,栽培过程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

又如中国专利:一种添加增产剂的草菇栽培方法,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81800.3  申请日:2012.10.10 申请公布号: CN102845231A 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设计)人: 侯立娟; 宋金俤; 李辉平; 林金盛; 马林; 曲绍轩;  地址: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摘要:本发明涉及在一种添加增产剂的草菇栽培方法,属于草菇栽培方法。因草菇的产量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存在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低的问题。目前,解决草菇低产的途径之一是施用增产剂,而在草菇的栽培中尚未见以乙酸钙为增产剂的报道。本发明乙酸钙水溶液在拌料期施用,能显著的提高草菇的产量。同时还具有使菌丝的长势强,菌丝洁白浓密,布满料面时间快,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的优点。该增产剂便于生产应用,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单。

又如中国专利: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3802.7  申请日:2011.02.23 申请公布号: CN102173949A 申请公布日: 2011.09.07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毛久庚; 蔡潞莎; 唐懋华; 张燕燕; 芮山亚; 李英; 陈丽丽;  地址:211155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科技园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循环栽培草菇方法。该基质中含有中药渣、稻草和增产剂,其中按重量计中药渣和稻草的配比为中药渣70%~90%、稻草10%~30%,增产剂按5~10kg/m3的用量加入,所述的增产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是由维生素B1?0.006%~0.01%、普钙15%~20%、生石灰40%~60%、硫酸镁1.5%~2%,硫酸锌0.2%~0.4%,硼肥0.2%~0.3%,三十烷醇0.2%~0.4%,淀粉22%~37%混合而成。本发明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基质发酵时间短节约了能源;基质可提高草菇产量和品质,增加草菇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采用多次循环栽培方法,提高基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又如中国专利:草菇栽培方法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2785.6  申请日:2009.09.28 申请公布号: CN101692771A 申请公布日: 2010.04.14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试验中心; 永春园食用菌(惠州)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曹学文; 胡泽生; 关雁桃; 蔡月彩; 谢艳华; 曾志忠; 徐琳丽; 地址:510425 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3080号 ,摘要: 本发明涉及草菇栽培方法,属食用菌栽培技术。本发明的培养料的成分中包含有7~8份鲜玉米衣、2~3份鲜玉米须,将鲜玉米衣、鲜玉米须用粉碎揉丝机同时加工,分别将玉米衣加工成柔丝状,将玉米须切短拉断,同时将两种加工后的原料充分混合,培养料的水份控制在65~70%;培养料加工完成后,即可用于草菇栽培或装进贮存器、贮存间中压实密封保存。本发明利用甜玉米加工后的废料周年生产无公害草菇,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又如中国专利: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10156.6  申请日:2011.10.13 申请公布号: CN102498930A 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榕珍菌业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李宗堂; 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战旗村5组 ,摘要: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杏鲍菇菌渣的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发酵,草菇的播种,培养发菌,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杏鲍菇菌渣的再次利用,减少了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增加了草菇栽培原料的种类,且新增栽培原料为本厂食用菌废料,降低了外地调运带来的高成本。

又如中国专利:草菇层架式高效栽培方法 ,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33303.4  申请日:2005.02.28 申请公布号: CN1826859 申请公布日: 2006.09.06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杨小兵;  地址:510070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生物科技大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菇栽培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稻草、粕籽棉等材料为主要原料的草菇层架式高效栽培方法,原料按传统配方,另外加入菜园土、塘泥等泥土及生石灰混合,将混合料加清水或营养液拌匀,进行集中灭菌、冷却,再加菌种拌匀后铺上床架或定制的塑料筐内,用预先均匀打孔的厚塑料薄膜覆盖整个料面并拉紧,料温在28-38℃培养8- 10天可出菇。本发明可增加草菇产量及质量,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作业环境清洁,提高培养料保温保水性能,易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

又如中国专利: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86073.1  申请日:2013.10.17 申请公布号: CN103503696A 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 马庆芳; 张介驰; 张丕奇; 戴肖东; 刘佳宁; 孔祥辉; 韩增华; 王玉江;  地址: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68号 ,摘要: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它属于草菇栽培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发酵料栽培草菇生长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是将干燥无霉变的整棒玉米芯暴晒,用生石灰水浸泡至玉米芯无白芯为止,同时将晒干的牛粪粉碎后加水堆积发酵,得到发酵牛粪;栽培棚内起畦,畦床灌水湿透,畦床内先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再覆一层混合料,再均匀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后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完成播种,再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后采收;其中所述混合料是按重量百分比由98%发酵牛粪和2%麸皮混合而成的。本发明的生产周期仅20~25天。

又如中国专利:一种利用甘蔗叶片和叶梢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9268.4  申请日:2013.11.12 申请公布号: CN103553827A 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申请(专利权)人: 邬方成;  发明(设计)人: 邬方成;  地址:315505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西坞街道工业园区镇南路111号 ,摘要:本发明为一种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甘蔗叶片和叶梢为主要原料,辅以塘泥、菌渣、石灰粉、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2%。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蔗叶、蔗梢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预湿及通气堆料发酵,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草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草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草菇长势好,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26.4%-28.5%;三是不仅为甘蔗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草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又如中国专利:一种多树枝草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83532.3  申请日:2013.08.29 申请公布号: CN103497038A 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市潜溪山庄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刘雪松; 地址: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南塘村,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树枝草菇栽培基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桃树枝30-40、梨树锯末20-30、茶树枝粉10-20、醋糟12-15、麦麸14-15、紫薯粉5-7、黑豆皮3-5、洋葱皮2-3、当归粉1-2、鸡血藤粉1-2、皂矾粉1-2、欧石楠粉1-3、辣木籽1-2、虾壳粉6-7、沸石粉1-2、锂云母粉4-6、甜菜叶粉1-2、磷酸二氢钾0.2-0.3、生石灰2-3、鱼汤16-19、石膏粉1-4,营养土2-4。用此培养基栽培出的草菇具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点,同时降低了重金属的污染,长期食用具有补血、养颜功效;且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再如中国专利:一种利用茭白鞘叶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15427.0,申请日:2013.10.28 申请公布号: CN103524248A 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申请(专利权)人: 邬方成;  发明(设计)人: 邬方成;  地址:315505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西坞街道工业园区镇南路111号,摘要:本发明为一种草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茭白鞘叶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壳、牛粪、石灰、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2%。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茭白鞘叶经过日光暴晒、石灰水浸泡及堆积发酵处理,使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草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草菇菌丝的生长;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草菇出菇整齐,产量高,其生物学效率达26.7%-30.4%;三是不仅为茭白鞘叶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还为草菇栽培找到了一种新的基质。    

以上公开的专利文献各有优点,都为栽培草菇提供了不同的的方法和培养基质,也达到了不同的要求,但草菇属高温型草腐菌类,对生长温度要求较高,以上专利不能很好解决在春、秋、冬季种植草菇的问题,需要使用旧棉絮等高等培养基或依赖大棚控温或人工控制温度来达到草菇生长需求,而且原料有机物质降解慢,生物学效率低,草菇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利用高温菌发酵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以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作为草菇基质,增加营养基质高温期微生物的数量,加速难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高温期温度、延长高温期加快原料腐熟,提高原料生物学效率,提供草菇丰富营养物质。本发明利用高温菌发酵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能快速达到草菇的生长温度,适合周年栽培,同时提高了草菇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如下:

(1)菇房的消毒和进料:进料前一天用40%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5g,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甲醛气味消失后进料;草菇栽培料的厚度与用量:料厚10-15cm,用量为7.5-10kg/m2

所述的草菇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薯渣20-40、桑杆15-25、甘蔗叶30-50、花生麸5-8、鱼粉3-5;

(2)播种

按照0. 3~0.4kg/m2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草菇栽培料表面,然后再盖上塑料薄膜,室温维持在28~30℃,料温保持33~36℃;播种3天后将覆盖料面的塑料薄膜全部揭开,床边和料面干的地方用喷头补湿,以保持料面湿润,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90-95%;

(3)喷出菇水

播种后第五天喷出菇水,培养料含水率控制在80~85%,喷水后适当通风,菇房的温度保持33~35℃;

(4)出菇期管理

      喷水一天后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草菇子实体原基形成,期间料温控制在33~36℃,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适当补水使料面润而不湿。菇房通风换气,忌让风直吹床面,菇房保持一定的散射光线,照度约50~IOOLUX,避免阳光直照菇床;结菇期间,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增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通风不良,容易产生杂菌,所以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菇房有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换气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气温低时要在午前午后进行,气温高时要在早晚进行。

    (5)严格控制鬼伞发生

在草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竞争杂菌是黑汁鬼伞和膜鬼伞。鬼伞一般是在草菇播种后7天左右出现,若不及时摘除,成熟后孢子很快扩散。防止方法是严格对培养料消毒,特别是后发酵要严格控制温度,同时培养料在播种后5-6天和出菇后可喷2.5%石灰澄清液,使培养料的pH保持在8-9,如发现鬼伞应及时摘除。

(6)采菇

 播种后6-7天可见少量幼菇,8-10天开始采收,采收时用一手按住生长处的培养料,一手持菇体左右旋转,并轻轻摘下 , 如系丛生,应用小刀逐个割取,或一丛中大部分适合采收时一齐采摘。采菇时切忌拔取,以避免牵动菌丝,影响以后出菇。采收后将菇脚的杂质清除干净,并按要求分级和包装,放入10-15℃的冷库保鲜。  

以上所述的草菇栽培料需要预先进行高温发酵,其过程如下:

(1)首先将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打碎,加入占总培养料用量2~4%的石灰和2-4%的高温菌,充分混合后淋水,含水量65-70%,pH值为8-9,盖上薄膜,发酵3-5天;

(2)将发酵后的栽培料翻堆,再把花生麸和鱼粉撒入培养料中,拌匀,再起堆,覆膜发酵2天,如此进行翻堆2-3次后,拌匀,升温到70-80℃,保持15小时灭菌,降温保持30-35℃。

所述的高温菌是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复合菌,重量份数为1:1: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微生物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含有重量含量20-30%家禽家畜粪便,20-30%的垃圾泥,加2-6%的硫酸亚铁,其余为甘蔗叶,发酵到50-7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高温菌。

本发明是利用堆肥原理,利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经过高温驯化,能够对植物有机残体,进行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使家禽家畜粪便,垃圾泥等各种复杂的有机态的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同时利用硫酸亚铁除臭,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堆肥高温期是有机大分子破坏、断裂和分解的主要阶段,也是保证堆肥无害化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温度的影响,堆肥高温期的微生物种群受到很大的限制,极大地限制了大分子难降解物质的快速降解。高温菌具有代谢快、活性高、代时短、酶的热稳定性高、营造高温条件杀死病原菌等特点,对于高温环境下有机物质的生物转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常温菌相比具有更高的微生物代谢活性和有机物降解速率,在固体废弃物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接种高温降解菌可以增加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的数量,加速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从而有效提高堆肥效率。已有研究表明堆肥中接种高温降解菌可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堆肥高温期温度、延长高温期加快堆肥腐熟。     

本发明所述的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厂的废料,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工厂一般将其堆放在水池中,农民们将其运回去作为发酵肥料的部分原料,很多用不上只能任其发臭污染环境,但其还含有部分糖分、淀粉和维生素以及丰富的有机质,其中的维生素、淀粉以及丰富的有机质作为草菇基质,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利用。

桑杆也是农业的废料之一,在桑蚕养殖区,每年农民们为了桑叶长得茁壮,需要进行夏伐和秋伐,伐出来的桑杆一般是烧掉。将桑杆进行综合利用,既能变废为宝,也充分利用了桑杆的营养物质进行培育草菇。我们也知道,桑树中的桑叶、桑白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桑杆作为培育草菇原料必定也对人体健康有益。

同理,甘蔗叶是农业废料,农民们如果不用作为燃料,就堆放在地里腐烂发臭,但甘蔗叶也含有部分淀粉、维生素和丰富的有机质,作为作为草菇基质,也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高温菌发酵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作为草菇基质,增加营养基质高温期微生物的数量,加速难降解原料有机物质的快速转化,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高温期温度、延长高温期加快原料腐熟,提高原料生物学效率,提供草菇丰富营养物质,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草菇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能快速达到草菇的生长温度,适合周年栽培,栽培过程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生长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草菇栽培料堆制:

A:首先将200公斤木薯渣、150公斤桑杆和300公斤甘蔗叶打碎,加入20公斤石灰和20公斤高温菌,充分混合后淋水,含水量65-70%,pH值为8-9,盖上薄膜,发酵3-5天;

B:将发酵后的栽培料翻堆,再把50公斤花生麸和30公斤鱼粉撒入培养料中,拌匀,再起堆,覆膜发酵2天,如此进行翻堆2-3次后,拌匀,升温到70-80℃,保持15小时灭菌,降温保持30-35℃。

高温菌是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组合的复合菌,重量份数为1:1: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微生物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含有重量含量20-30%家禽家畜粪便,20-30%的垃圾泥,加2-6%的硫酸亚铁,其余为稻草,发酵到50-7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高温菌。

草菇栽培方法:

A:菇房的消毒和进料:进料前一天用40%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5g,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甲醛气味消失后进料;培养料的厚度与用量:料厚10-15cm,用量为7.5-10kg/m2;

B:播种

按照0. 3~0.4kg/m2的播种量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料表面,然后再盖上塑料薄膜,室温维持在30℃,料温保持35℃;播种3天后将覆盖料面的塑料薄膜全部揭开,床边和料面干的地方用喷头补湿,以保持料面湿润,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90-95%;

C:喷出菇水

播种后第五天喷出菇水,培养料含水率控制在80~85%,喷水后适当通风,菇房的温度保持33~35℃;

D:出菇期管理

    喷水一天后适当增加光照,促进草菇子实体原基形成,期间料温控制在35~38℃,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适当补水使料面润而不湿。菇房通风换气,忌让风直吹床面,菇房保持一定的散射光线,照度约50~IOOLUX,避免阳光直照菇床;结菇期间,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增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通风不良,容易产生杂菌,所以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菇房有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换气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气温低时要在午前午后进行,气温高时要在早晚进行。

E:严格控制鬼伞发生

在草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竞争杂菌是黑汁鬼伞和膜鬼伞。鬼伞一般是在草菇播种后7天左右出现,若不及时摘除,成熟后孢子很快扩散。防止方法是严格对培养料消毒,特别是后发酵要严格控制温度,同时培养料在播种后5-6天和出菇后可喷2.5%石灰澄清液,使培养料的pH保持在8-9,如发现鬼伞应及时摘除。

F:采菇

播种后6-7天可见少量幼菇,8-10天开始采收,采收时用一手按住生长处的培养料,一手持菇体左右旋转,并轻轻摘下 , 如系丛生,应用小刀逐个割取,或一丛中大部分适合采收时一齐采摘。采菇时切忌拔取,以避免牵动菌丝,影响以后出菇。采收后将菇脚的杂质清除干净,并按要求分级和包装,放入10-15℃的冷库保鲜。   

实施例2

草菇栽培料堆制:

A:首先将400公斤木薯渣、250公斤桑杆和500公斤甘蔗叶打碎,加入20公斤石灰和30公斤高温菌,充分混合后淋水,含水量65-70%,pH值为8-9,盖上薄膜,发酵3-5天;

B:将发酵后的栽培料翻堆,再把40公斤花生麸和30公斤鱼粉撒入培养料中,拌匀,再起堆,覆膜发酵2天,如此进行翻堆2-3次后,拌匀,升温到70-80℃,保持15小时灭菌,降温保持30-35℃。

高温菌是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组合的复合菌,重量份数为1:1: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微生物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用含有重量含量20-30%家禽家畜粪便,20-30%的垃圾泥,加2-6%的硫酸亚铁,其余为玉米秆,发酵到50-7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高温菌。

草菇栽培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采用上述实施例培育草菇,即使冬天气温较低,依然可以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培育得到高产的草菇,不需要使用旧棉絮等高等培养基。在南方,春秋两季即使气温降至25左右,也不需要依赖大棚控温或人工控制温度。

以是本发明与废棉60%培养料,未采用本发明高温菌的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培养料种植草菇10天时对中心培养床进行测量温度的结果:

大气温度20℃草菇生长情况成本比较本发明实施例培养料温度37℃良好培养料成本低含废棉60%培养料温度38℃良好培养料成本高未采用本发明高温菌的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培养料温度31℃缓慢培养料成本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