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包括两个具有相同长度且平行排列的滚筒,两个滚筒上具有多个U型凹槽,每一个滚筒上相对另一U型凹槽的部位设有圆盘不锈钢刀;两个滚筒通过中心轴安装在固定轴承上;中心轴通过皮带连接电动机,使两个滚筒相向转动;两个滚筒上方设有扁形漏斗;两个滚筒下方均设有扁长漏斗。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前述专用装置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加工所得地龙药材的总灰分小于10%,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规定的地龙药材总灰分的要求。本发明提高了剖切蚯蚓的剖切率和剖切速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确保了地龙的药材质量,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05

    授权

    授权

  • 2014-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5/56 申请日:2013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化剖切蚯蚓的方法,属于新的快速加工蚯蚓的方法;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该方法使用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蚯蚓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动物。蚯蚓经初步加工可以成为用途很广 的中药地龙、提取抗血栓用的蚓激酶的原料、提取氨基酸、蛋白质的原料, 以及加工成其他动物的原料。地龙其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定惊、通络、 平喘、利尿之功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蚯蚓新的功能不断被发 现,并从药理学、生物化学、有效化学成分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全 面研究,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平喘、溶栓、抗凝、降血压、促进皮肤新 陈代谢等方面的治疗药物。

传统的蚯蚓加工依靠蚯蚓产地的农民由手工来完成,即将蚯蚓的一头 钉在板上,用刀纵向剖开蚯蚓腹部,洗去蚯蚓体内的泥沙,晒干或低温干 燥即成中药地龙。此法既耗费人工,效率低下,且无法全部剖开去除泥沙。 几百年来,该方法不但无法形成规模化加工,而且导致蚯蚓体内的泥沙未 能彻底除去,使其加工成的地龙总灰分含量严重超标(经对全国23省市 的标名沪地龙的样品抽查,总灰分在30%左右),从而降低了药材的质量。 再有,蚯蚓的收购加工季节正逢农村劳力紧张的夏天插秧季节,时间和劳 力的冲突以及较高的温度致使大量的蚯蚓因人工来不及初加工而烂掉,近 几年因疾病普的变化又使地龙的用量急剧增加,致使地龙供不应求而价格 节节攀升。为确保了药材的质量,充分利用有限的蚯蚓资源,提高了加工速 度,研发了蚯蚓的快速机械化剖切加工方法极为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用人 工逐条剖切蚯蚓而造成剖切速度慢,剖切不彻底的缺点,研究设计节约人力 物力、确保药材质量和提高加工速度的蚯蚓初加工方法,并提出一种适应前 述初加工方法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包括两个具有 相同长度且平行排列的滚筒,每个滚筒上具有多个U型凹槽,每一个滚筒上 相对另一U型凹槽的部位设有圆盘不锈钢刀;两个滚筒通过中心轴安装在固 定轴承上;中心轴通过皮带连接电动机,使两个滚筒相向转动;一个滚筒上 方设有扁形漏斗;两个滚筒下方均设有扁长漏斗。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中,两个滚筒 的长均为40cm,直径均为7.0cm;每个滚筒具有60个U型凹槽,每个U型凹 槽的外侧口最大直径为5mm,凹槽中心的深度5mm,二个凹槽间隔1.5mm;每 一个滚筒上,每隔5.5mm嵌入一把直径7.5cm,厚度1mm的圆盘不锈钢刀。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中,两个滚筒 的中心轴的直径均为2cm,长均为60cm;圆盘不锈钢刀的前端离U型凹槽的 凹底距离为1.0mm。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 法包括下列步骤:

(1)收集已死亡的蚯蚓,用水洗干净;

(2)启动前述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通过滚筒上方的扁形漏斗放 入已死亡的蚯蚓,已死亡的蚯蚓进入U型凹槽,被圆盘不锈钢刀剖开;

(3)通过两个滚筒下方安装的扁长漏斗接收被剖开的蚯蚓,用水洗净;

(4)将清洗干净的蚯蚓晾干,60-70°C烘干制得地龙药材。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之步骤(1)中,收 集已死亡的蚯蚓的直径大于等于2mm。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之步骤(2)中,调 节专用装置的发动机,使滚筒的转速保持每分钟50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之步骤(3)中,将 被剖开的蚯蚓放入一个围有筛网的筐中,筛网的孔径为2.0-2.5毫米。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蚯蚓机械化初加工方法之步骤(4)中,烘 干至含水量8-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每条蚯蚓经过U型凹槽,被两个 滚筒按特定的速度向内转动而带入U型凹槽,再被挿入U型凹槽中心的圆盘 刀从头到尾彻底纵向剖切,剖切率可达100%。由于滚筒具有多个U型凹槽, 所以可同时对多条蚯蚓进行剖切,大大地提高了蚯蚓剖切的速度。本发明方 法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剖切蚯蚓的效 果,对彻底去除蚯蚓体内的泥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确保加工后的地龙的 总灰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总灰分小于10%)。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图中仅显示 核心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 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蚯蚓机械化初加工专用装置,包括两个具有 相同长度且平行排列的滚筒1,每个滚筒1上具有多个U型凹槽3,每一个滚 筒上相对另一U型凹槽的部位设有圆盘不锈钢刀;两个滚筒通过中心轴5安 装在固定轴承4、6上;中心轴5通过皮带7连接电动机8,使两个滚筒相向 转动;两个滚筒上方设有扁形漏斗(图中未标示);两个滚筒下方均设有扁长 漏斗(图中未标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滚筒的长均为40cm,直径均为7.0cm; 每个滚筒具有60个U型凹槽,每个U型凹槽的外侧口最大直径为5mm,凹槽 中心的深度5mm,二个凹槽间隔1.5mm;每一个滚筒上,每隔5.5mm嵌入一把 直径7.5cm,厚度1mm的圆盘不锈钢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滚筒的中心轴的直径均为2cm,长均为 60cm;圆盘不锈钢刀的前端离U型凹槽的凹底距离为1.0mm。

实施例2

将从地里挖出的已死亡的蚯蚓4.2公斤,经挑选去除0.2kg幼小蚯蚓, 放入竹萝或具多孔的不锈钢桶内,用水冲洗,洗尽蚯蚓体外的泥土。

开启电动机,使两个滚筒向内匀速转动,保持转速每分钟约50转。

将洗过的蚯蚓通过斜装的扁形漏斗分批放入两个滚筒的中间,蚯蚓由滚 筒的内转摩擦力将蚯蚓带入凹槽内,同时一侧滚筒上的圆盘刀将蚯蚓的一侧 切开。

收集剖切后的蚯蚓放入一个围有筛网的筐中在水中反复淘洗至几无见泥 沙。

将淘洗干净的蚯蚓2.1kg于25℃流通的空气中晾干后置已达60℃的烘房 中烘干。装放蚯蚓的器具用竹匾或具多孔的不锈钢盘制成。蚯蚓放置时均匀 铺开,不重叠,以便减少受热时间,以便尽快烘干。进烘箱前烘箱应预热至 60℃。放入蚯蚓后随时观察,烘干后即取出,凉后可得干地龙0.4kg,总灰分 达8.7%,密封包装,置阴凉处储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