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摘要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稀土配合物的中性配体存在对空穴注入传输能力弱,稀土配合物应用到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电子空穴传输能力不平衡和发光效率低的问题。结构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7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98558.5

  • 发明设计人 许辉;王鉴哲;

    申请日2014-05-12

  • 分类号C07F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牟永林

  •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01: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30

    授权

    授权

  • 2014-08-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5/00 申请日:2014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器件具有启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功耗低、易弯曲、 响应快、视角广、可大面积显示、颜色齐全、同时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商业化前景十分诱 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有机发光材料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发光谱带宽(半峰宽50nm~100nm)。这影 响了发光的单色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显示器对纯度要求。作为发光材料领域中的一支 奇葩,稀土有机配合物具有发光强度高、半峰宽小、颜色纯正的特点,并且兼有有机发光 化合物具有的能量低、荧光效率高等优点,为人们探索新的发光光源和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长波长发光材料的匮乏,电致红光和近红外发光稀土配合物始终是电致发光研究 的热点之一。目前开发使用的稀土电致发光配合物都存在效率普遍偏低的缺点,这从根本 上是因为目前该类配合物一般具有良好的电子注入传输能力,但是对空穴的注入传输却很 弱。常用的电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中性配体是以联吡啶和邻菲咯啉衍生物为主的氮原子配 位的双齿配体。这类配体能够与稀土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配位结构。近几年,通过各种设 计手段,不断有新的邻菲咯啉类衍生物被设计出来,但是其相应的器件性能始终无法超越 之前的工作。从结构上看,邻菲咯啉类配体存在一定缺陷,即林菲啰啉类衍生物功能化的 条件苛刻。

因此,现有稀土配合物的中性配体存在对空穴注入传输能力弱,发光强度和效率低的 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稀土配合物的中性配体存在对空穴注入传输能力弱,稀土 配合物应用到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电子空穴传输能力不平衡和发光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由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 的衍生物形成的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络合铕离子形成,结构为:

其中,所述的Ar1为H时,Ar2为或或Ar1为或且Ar1与Ar2的结构式相同;

所述的R1为苯基时,R2为苯基;

所述的R1为CF3时,R2为α-噻吩基。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是按以下步骤 进行:

一、将β-二酮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的物质的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1mmol~0.2mmol):1mL;

二、将六水合三氯化铕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三氯化铕水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六水合三氯化铕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 (0.5mmol~1.5mmol):1mL;

三、将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以三芳 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无水 乙醇的体积比为1mmol:(30mL~40mL);

四、将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加入到容器中,在滴定速度为5滴/min~10滴/min 的条件下将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 件下回流1h~3h,然后将三氯化铕水溶液以5滴/min~10滴/min的滴定速度下滴加到容器 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回流1h~3h,再以5滴/min~10滴/min的滴定速度将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 60℃~7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18h,再使用旋转蒸发仪将乙醇溶剂蒸出,得到粉末状 沉淀物;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 溶液的体积比为(0.05~0.1):1;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三氯化铕水溶液的体 积比为(1~1.5):1;

步骤四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中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 β-二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3;

五、将粉末状沉淀物使用蒸馏水抽滤洗涤2次~3次,再使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2次 ~3次,再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干燥6h~8h,得到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 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 DPEPODPNA、DPEPOTPA2或DPEPODPNA2;

所述的DPEPOTPA结构式为所述的DPEPODPNA结构式为 所述的DPEPOTPA2结构式为所述的 DPEPODPNA2结构式为

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在电致发 光器件中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一、对双齿膦氧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引入空穴传输基团可调节载流 子注入传输的能力,提高了空穴注入传输能力;

二、本发明在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空穴传输能力平衡,发光效率高,发光器件 色纯度高,从而获得了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铕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1中—■—为紫外 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2是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2中—■—为紫外吸 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3是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3中—■—为紫 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4是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4中—■—为紫外 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5是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5中—■—为紫外 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6是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6中—■—为紫 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7是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7中—■—为 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8是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8中—■—为 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

图9是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的红外光谱图;

图10是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的红外光谱图;

图11是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的红外光谱图;

图12是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的红外光谱图;

图13是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的红外光谱图;

图14是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的红外光谱图;

图15是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的红外光谱图;

图16是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的红外光谱图;

图17是试验二使用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17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 电压曲线;

图18是试验四使用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 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18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电 压曲线;

图19是试验六使用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C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 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19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 -电压曲线;

图20是试验八使用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0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 电压曲线;

图21是试验十使用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1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 电压曲线;

图22是试验十二使用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 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2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 度-电压曲线;

图23是试验十四使用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3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 亮度-电压曲线;

图24是试验十六使用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4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 亮度-电压曲线;

图25是试验二使用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26是试验四使用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 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27是试验六使用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 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28是试验八使用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29是试验十使用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30是试验十二使用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 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31是试验十四使用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图32是试验十六使用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 合物由二苯醚基双齿膦氧的衍生物形成的中性配体和β-二酮配体络合铕离子形成,结构 为:

其中,所述的Ar1为H时,Ar2为或或Ar1为或且Ar1与Ar2的结构式相同;

所述的R1为苯基时,R2为苯基;

所述的R1为CF3时,R2为α-噻吩基。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一、对双齿膦氧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引入空穴传输基团可调节 载流子注入传输的能力,提高了空穴注入传输能力;

二、本实施方式在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空穴传输能力平衡,发光效率高,发光 器件色纯度高,从而获得了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铕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二: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合成方 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β-二酮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的物质的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1mmol~0.2mmol):1mL;

二、将六水合三氯化铕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三氯化铕水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六水合三氯化铕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 (0.5mmol~1.5mmol):1mL;

三、将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以三芳 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无水 乙醇的体积比为1mmol:(30mL~40mL);

四、将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加入到容器中,在滴定速度为5滴/min~10滴/min 的条件下将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 件下回流1h~3h,然后将三氯化铕水溶液以5滴/min~10滴/min的滴定速度下滴加到容器 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回流1h~3h,再以5滴/min~10滴/min的滴定速度将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 60℃~7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18h,再使用旋转蒸发仪将乙醇溶剂蒸出,得到粉末状 沉淀物;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 溶液的体积比为(0.05~0.1):1;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三氯化铕水溶液的体 积比为(1~1.5):1;

步骤四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中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 β-二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3;

五、将粉末状沉淀物使用蒸馏水抽滤洗涤2次~3次,再使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2次 ~3次,再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干燥6h~8h,得到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 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 DPEPODPNA、DPEPOTPA2或DPEPODPNA2;

所述的DPEPOTPA结构式为;所述的DPEPODPNA结构式为 所述的DPEPOTPA2结构式为所述的 DPEPODPNA2结构式为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一、对双齿膦氧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引入空穴传输基团可调节 载流子注入传输的能力,提高了空穴注入传输能力;

二、本实施方式在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空穴传输能力平衡,发光效率高,发光 器件色纯度高,从而获得了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铕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 为二苯基乙酰丙酮或噻吩基三氟甲基乙酰丙酮。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 β-二酮的物质的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15mmol~0.2mmol):1mL。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 方式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 六水合三氯化铕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8mmol~1.5mmol):1mL。其他步骤与具 体实施方式二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 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 (0.08~0.1):1。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 12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三氯化铕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1.5):1。其 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 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 1mmol:(30mL~35mL)。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五中将粉末 状沉淀物使用蒸馏水抽滤洗涤2次~3次,再使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2次~3次,再在温度 为65℃~70℃的条件下干燥7h~8h,得到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 合物。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 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应用。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一、对双齿膦氧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引入空穴传输基团可调节 载流子注入传输的能力,提高了空穴注入传输能力;

二、本实施方式在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空穴传输能力平衡,发光效率高,发光 器件色纯度高,从而获得了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铕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

试验一:一种Eu(DBM)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β-二酮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的物质的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1mmol:1mL;

二、将六水合三氯化铕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三氯化铕水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六水合三氯化铕的物质的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mmol:1mL;

三、将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以三芳 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无水 乙醇的体积比为1mmol:30mL;

四、将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加入到容器中,在滴定速度为5滴/min的条件下将 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回流1h,然后将三氯 化铕水溶液以5滴/min的滴定速度下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回流1h,再 以5滴/min的滴定速度将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 滴加到容器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再使用旋转蒸发仪将乙醇溶剂蒸出, 得到粉末状沉淀物;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的体 积比为0.05:1;

步骤四中所述的1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与三氯化铕水溶液的体积比为 1:1;

步骤四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无水乙醇溶液中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的物质的量与β-二酮/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 β-二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3;

五、将粉末状沉淀物使用蒸馏水抽滤洗涤3次,再使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3次,再在 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8h,得到结构式为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 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

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为二苯基乙酰丙酮;

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所 述的DPEPOTPA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制备 而成的;

试验一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DBM)3·(DPEPOTPA)的理论值:C为72.70;H为4.56;Eu为9.29;N 为0.86;O为8.80;而实际的测量值:C为72.64;H为4.43;Eu为9.36; N为0.91;O为8.74。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 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图1是 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1中—■—为紫外吸收光谱曲 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由图1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围 为4000cm-1~370cm-1,如图9所示,图9是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的 红外光谱图。从图9可知,在3055cm-1和1594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峰, 在1548cm-1处有吸收峰,是DBM中C=C的伸缩振动峰,在1516cm-1、1478cm-1、1456cm-1和1438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403cm-1、1280cm-1、1219cm-1、 1245cm-1、1230cm-1和1180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二:在氧化铟锡ITO作为阳极与发光层之间涂上一层厚度为60nm 的空穴传输层,Ca为电子注入层,电极材料为铝,电极材料的电子注 入层采用真空蒸镀技术涂膜,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采用旋涂技术涂膜。 器件的结构为:ITO/PEDTO/PSS(60nm)/PVK:PBD: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65:30:5;60nm)/Ca(25nm)/Al(100nm);

试验二中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以三芳胺 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和PBD的掺杂材料;试验二 中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 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数为65份,PBD 的重量份数为30份;试验二所述的发光层的厚度为60nm;试验二所述 的电极材料的电子注入层采用真空蒸镀技术涂膜,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 采用旋涂技术涂膜;

试验二所述的PEDTO/PSS为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

试验二所述的PVK为聚乙烯基咔唑;

试验二所述的PBD为2-(4'-叔丁苯基)-5-(4'-联苯基)-1,3,4-恶二唑。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一合成的 Eu(DBM)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作为发光层 原料制成的电致发光器件进行测试,如图17所示,图17是试验二使用试验一合成的 Eu(DBM)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 17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17可知,电流密度和亮 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如图25所示,图25是试验二使用试验一合成的Eu(DBM)3·(DPEPOTPA)做为电致发 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25可知,612nm处为Eu的 特征发射峰。

试验三: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为噻吩基三氟甲 基乙酰丙酮。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 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TTA)3·(DPEPOTPA)的理论值:C为57.50;H为3.28;Eu为9.33;N 为0.86;O为8.84;S为5.90;而实际测量值:C为57.39;H为3.02;Eu 为9.57;N为0.92;O为8.75;S为5.86。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三合成的 Eu(TTA)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进行测试,如 图2所示,图2是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2中—■—为 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2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 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围 为4000cm-1~370cm-1,如图10所示,图10是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 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0可知,在3059cm-1、1636cm-1和1613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 伸缩振动峰,在1535cm-1处有吸收峰,是TTA中C=C的伸缩振动峰,在1515cm-1、 1464cm-1和1439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414cm-1、1356cm-1、1302cm-1、 1242cm-1、1228cm-1和1179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四: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三合成的 Eu(TTA)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和 PBD的掺杂材料;

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 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数为65份,PBD 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 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件进 行测试,如图18所示,图18是试验四使用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做为电 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18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 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18可知,电流密度和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可 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26是试验四使用试验三合成的Eu(TTA)3·(DPEPOTP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 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26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射峰。

试验五: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配体DPEPODPNA的结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 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制备 而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DBM)3·(DPEPODPNA)的理论值:C为73.39;H为4.54;Eu为9.02; N为0.83;O为8.54;而实际测量值:C为73.22;H为4.65;Eu为8.95; N为0.75;O为8.42。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五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进行测 试,如图3所示,图3是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3 中—■—为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3可知,在612nm处有 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 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1所示,图11是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 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1可知,在3055cm-1、1960cm-1、1714cm-1、1682cm-1和1595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峰,在1550cm-1处有吸收峰,是DBM中C=C的伸缩 振动峰,在1518cm-1、1478cm-1、1462cm-1和1437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 峰,在1403cm-1、1311cm-1、1273cm-1、1222cm-1、1230cm-1和1180cm-1处有吸收峰,是 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六: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五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 和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 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 份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 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件 进行测试,如图19所示,图19是试验六使用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做 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19中—□—为电流密度-电 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19可知,电流密度和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 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27是试验六使用试验五合成的Eu(DBM)3·(DPEPOD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 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27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射峰。

试验七: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为噻吩基三氟甲 基乙酰丙酮;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 DPEPODPNA;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 的结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 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制备 而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七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TTA)3·(DPEPODPNA)的理论值:C为58.64;H为3.30;Eu为9.05;N 为0.83;O为8.57;S为5.73;而实际测量值:C为58.49;H为3.21;Eu 为9.14;N为0.95;O为8.43;S为5.82。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七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 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进行测试,如图4所示,图4 是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的紫外荧光光谱;图4中—■—为紫外吸收光谱 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4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七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 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2所示,图12是试验试验七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2可知,在3056cm-1、1662cm-1和1611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峰,在1535cm-1处有吸收峰,是TTA中C=C的伸缩振 动峰,在1493cm-1、1464cm-1和1438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413cm-1、 1392cm-1、1355cm-1、1302cm-1、1242cm-1和1178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 峰。

试验八: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七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和 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 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七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 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件 进行测试,如图20所示,图20是试验八使用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做 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0中—□—为电流密度-电 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20可知,电流密度和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 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28是试验八使用试验七合成的Eu(TTA)3·(DPEPODPNA)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28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射峰。

试验九: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 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2;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 DPEPOTPA2的结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 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 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2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制备而 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九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2)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DBM)3·(DPEPOTPA2)的理论值:C为74.79;H为4.67;Eu为8.09;N 为1.49;O为7.66;而实际测量值:C为74.70;H为4.56;Eu为8.24;N 为1.54;O为7.74。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九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 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2)进行测试,如图5所示,图5 是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5中—■—为紫外吸收光谱 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5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九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 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2)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 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3所示,图13是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 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3可知,在3057cm-1、1715cm-1和1595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 伸缩振动峰,在1550cm-1处有吸收峰,是DBM中C=C的伸缩振动峰,在1516cm-1、 1478cm-1、1465cm-1和1437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410cm-1、1313cm-1、 1277cm-1、1231cm-1和1178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十: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九合成的 Eu(DBM)3·(DPEPOTP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和 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以 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 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九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 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TPA2)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件 进行测试,如图21所示,图21是试验十使用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做 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1中—□—为电流密度-电 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21可知,电流密度和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 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29是试验十使用试验九合成的Eu(DBM)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 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29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射峰。

试验十一: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为噻吩基三氟甲基 乙酰丙酮;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 DPEPOTPA2;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DPEPOTPA2的结 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 氧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TPA2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制 备而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十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2)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TTA)3·(DPEPOTPA2)的理论值:C为61.57;H为3.55;Eu为8.11;N 为1.50;O为7.69;S为5.14;而实际测量值:C为61.52;H为3.42;Eu 为8.19;N为1.45;O为7.85;S为5.29。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十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2)进行测试,如图6所示,图 6是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6中—■—为紫外吸收 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6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十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2)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范 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4所示,图14是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 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4可知,在3026cm-1和1589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 峰,在1537cm-1处有吸收峰,是TTA中C=C的伸缩振动峰,在1513cm-1、1489cm-1、 1464cm-1和1437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375cm-1、1327cm-1、1271cm-1、 1232cm-1和1194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十二: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十一合成的 Eu(TTA)3·(DPEPOTP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和 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 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 份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十一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TPA2)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 件进行测试,如图22所示,图22是试验十二使用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 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图22中—□—为电流密度- 电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22可知,电流密度和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 变,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30是试验十二使用试验十一合成的Eu(TTA)3·(DPEPOTP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 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30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射 峰。

试验十三: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2;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配体DPEPODPNA2的结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 同。

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2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 制备而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十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2)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DBM)3·(DPEPODPNA2)的理论值:C为75.86;H为4.63;Eu为7.68;N 为1.42;O为7.28;而实际测量值:C为75.74;H为4.75;Eu为7.53;N为 1.54;O为7.12。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十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2)进行测试,如图7所示, 图7是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7中—■—为紫外 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7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 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十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2)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 试范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5所示,图15是试验十三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2)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5可知,在3055cm-1和1595cm-1处有吸 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峰,在1551cm-1处有吸收峰,是DBM中C=C的伸缩振动峰, 在1514cm-1、1491cm-1、1463cm-1和1437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 1408cm-1、1309cm-1、1296cm-1、1272cm-1、1246cm-1、1217cm-1和1181cm-1处有吸收峰, 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十四: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十三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 和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十三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 份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 骤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十三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DBM)3·(DPEPODPNA2)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 器件进行测试,如图23所示,图23是试验十四使用试验十三合成的 Eu(DBM)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 图23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23可知,电流密度和 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31是试验十四使用试验十三合成的Eu(DBM)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31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 射峰。

试验十五: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β-二酮为噻吩基三氟甲基 乙酰丙酮;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 DPEPODPNA2;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DPEPODPNA2 的结构式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试验一相同。

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铕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步骤三中所述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配体为DPEPODPNA2是按照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898468A 制备而成的;

本试验的反应式如下:

使用元素分析仪对试验十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 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2)进行元素分析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Eu(TTA)3·(DPEPODPNA2)的理论值:C为63.32;H为3.58;Eu为7.70;N 为1.42;O为7.30;S为4.88;而实际测量值:C为63.37;H为3.69;Eu 为7.58;N为1.65;O为7.22;S为4.69。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对试验十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2)进行测试,如图8所示, 图8是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的紫外荧光光谱;图8中—■—为紫外 吸收光谱曲线,—□—为荧光发光光谱曲线。从图8可知,在612nm处有铕离子的特征发 射峰。

使用Perkin-Elmer60000红外光谱仪对试验十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 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2)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法,测试 范围为4000cm-1~370cm-1,如图16所示,图16是试验十五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2)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6可知,在3058cm-1、2975cm-1、2866cm-1、 1901cm-1、1635cm-1和1610cm-1处有吸收峰,是C=O的伸缩振动峰,在1535cm-1处有吸 收峰,是TTA中C=C的伸缩振动峰,在1513cm-1、1493cm-1、1480cm-1、1565cm-1和1438cm-1处有吸收峰,是C-P的伸缩振动峰,在1414cm-1、1392cm-1、1356cm-1、1300cm-1、1244cm-1、 1228cm-1和1187cm-1处有吸收峰,是P=O的伸缩振动峰。

试验十六:本试验与试验二不同点是:本试验所述的发光层为试验十五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PVK 和PBD的掺杂材料;所述的发光层中试验十五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2)以三芳胺基团修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重量份 数为5份,PVK的重量份数为65份,PBD的重量份数为30份。其它步骤 及参数与试验二相同。

使用PR650和Keithley2400仪器对以试验十五合成的以三芳胺基团修 饰的二苯醚基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Eu(TTA)3·(DPEPODPNA2)作为发光层原料制成的器 件进行测试,如图24所示,图24是试验十六使用试验十五合成的 Eu(TTA)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J-V-B曲线; 图24中—□—为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为亮度-电压曲线。由图24可知,电流密度和 亮度随电压变化而发生改变,可以应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中。

图32是试验十六使用试验十五合成的Eu(TTA)3·(DPEPODPNA2)做为电致发光器件 的发光层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谱图,从图32可知,612nm处为Eu的特征发 射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