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应用

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迟缓埃格特菌具体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6847;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具体为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生产肠二醇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生物转化天然产物制备植物雌激素类成分肠二醇中具有重要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肠二醇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适宜于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8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32320.2

  • 发明设计人 杨东辉;刘树林;李淼鑫;朱红云;

    申请日2012-12-11

  • 分类号C12N1/20;C12P7/22;C12P39/00;C12R1/01;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45: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20 授权公告日:20151118 终止日期:20161211 申请日:201212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1-18

    授权

    授权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2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应用,特别设计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在生产 肠二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类物质因其广泛的生理、药理学作用已引起 广泛关注。肠二醇(enterodiol,END)是国际公认的植物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 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以及抑制肿瘤、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药理 活性。

肠二醇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亦被称为哺乳动物木脂素。目前获得肠二醇的 主要途径为化学合成方法,但化学合成法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人体 肠道菌群能够转化植物中的多种木脂素类成分而生成为肠二醇,常见的木脂素类成分 包括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diglucoside,SDG)、开环异 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SECO)、罗汉松脂酚(matairesinol,MAT)、落叶 松树脂醇(lariciresinol,LCS)、松脂醇(pinoresinol,PRS)、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pinoresinoldiglucoside,PDG)、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SYG)、牛蒡苷元 (arctigenin,ATG)、7-羟基罗汉松脂酚(7-hydroxymatariresinol,HYM)、牛蒡子苷 (arctiin,ARC)、芝麻脂素(sesamin)。富含此类成分的主要植物资源有亚麻籽 (flaxseed)、牛蒡子(ArctiiFructus)、海藻(seaweed)、油菜子(rapeseed)、黑小麦 (triticale)、大豆(soybean)、燕麦(oat bran)、玉米糠(corn bran)、麸皮等。

亚麻籽被认为是含有肠二醇前体物质最丰富的植物资源,榨油后的残渣(亚麻籽 粕)中SDG的含量可达到12~24mg/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迟缓埃格特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迟缓埃格特菌是人体肠道活性菌,自中国人体的肠道内容物中分 离得到,具体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该菌株已于2012年11月 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684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肠二醇的菌剂。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肠二醇的菌剂,为菌剂A或菌剂B;

所述菌剂A的活性成分为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 6847和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 6846;

所述菌剂B的活性成分为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

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或所述菌剂在生产 肠二醇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菌剂A的应用中,可以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底物:开环异落叶松树 脂酚二葡萄糖苷、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罗汉松脂酚、落叶松树脂醇、松脂醇、松脂 醇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牛蒡苷元、7-羟基罗汉松脂酚、牛蒡子苷、芝麻脂素; 亚麻籽、牛蒡子、海藻、油菜子、燕麦麸、黑麦麸、小麦麸、大麦麸和玉米麸。其中 前11种物质为11种化学成分,后9种物质来自于9种植物。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 要对所述后9种物质进行适当的加工,如研磨粉碎获得粗粉,从而利于反应的进行, 使反应更加充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9种物质经研磨粉碎后获得粗粉粒径为 200μm~1000μm。

在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或所述菌剂B 的应用中,可以4,4′-二羟基肠二醇(4,4′-dihydroxyenterodiol,DHEND)作为底物。

在上述菌剂A的应用中,具体为以上述两株菌的活性混合菌液进行底物转化反应 获得END。所述活性混合菌液可由所述两株菌的混合菌液进行増菌获得,也可由所述 两株菌分别单独増菌后再混合而获得。所述増菌条件为25~40℃厌氧培养10~36小时。

在本发明中,上述所有的所述应用中,均采用厌氧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

所述厌氧培养的温度可为25~4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为37℃。

为了使产物(如肠二醇)的产量达到峰值,通常需要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3~10 天时间。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脱 羟基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脱羟基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将DHEND经所述脱羟基后转化为肠二醇。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肠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肠二醇的方法,可为如下(A)-(D)中的任一种:

生产肠二醇的方法,为如下(A)-(D)中的任一种:

(A)依次包括如下(a1)-(a3)的步骤:

(a1)将菌体含量均为5~9×107cfu/mL的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 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三株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 1: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a2)取步骤(a1)中得到的混合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 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a3)将步骤(a2)获得的増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无碳源培养 基中,同时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30mg/mL(如20mg/mL或30mg/mL)的亚 麻籽粕,37℃厌氧培养3~10天(如8天),从培养液中获得肠二醇:

(B)依次包括如下(b1)-(b3)的步骤:

(b1)将菌体含量均为5~9×107cfu/mL的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 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三株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 1: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b2)取步骤(b1)中得到的混合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 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b3)将步骤(b2)获得的増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庖肉培养基 中,同时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1mg/mL的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37 ℃厌氧培养3~10天(如8天),从培养液中获得肠二醇;

(C)依次包括如下(c1)-(c3)的步骤:

(c1)将菌体含量均为5~9×107cfu/mL的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 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三株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 1: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c2)取步骤(c1)中得到的混合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 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c3)将步骤(c2)获得的増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体培 养基中,同时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0mg/mL的底物A,37℃厌氧培养3~10天, 从培养液中获得肠二醇;所述底物A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牛蒡子、海藻、油菜子、 燕麦麸、黑麦麸、小麦麸、大麦麸和玉米麸;

(D)依次包括如下(d1)-(d3)的步骤:

(d1)将菌体含量均为5~9×107cfu/mL的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 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三株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 1: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d2)取步骤(d1)中得到的混合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 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d3)将步骤(d2)获得的増菌液,按照体积比1:10的比例接种到厌氧液体培 养基中,同时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1mg/mL的底物B,37℃厌氧培养3~10天(如 8天),从培养液中获得肠二醇;所述底物B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开环异落叶松树脂 酚、罗汉松脂酚、落叶松树脂醇、松脂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牛蒡苷 元、7-羟基罗汉松脂酚、牛蒡子苷、芝麻脂素。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无碳源培养基由NaCl、NH4Cl、PBS和水按照3.0g:1.0g: 100mL:900mL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pH 6.4;所述PBS由KH2PO4、K2HPO4和水按 照26.0g:18.5g:1L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所述庖肉培养基由蛋白胨、牛肉粉、酵母 粉、NaH2PO4、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水按照30.0g:5.0g:5.0g:5.0g:3.0g:2.0g: 1L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pH 7.8。所述厌氧液体培养基由蛋白胨、酵母粉、大豆粉、 牛肉粉、葡萄糖、氯化钠、可溶性淀粉、半胱氨酸、磷酸二氢钾、氯化血红素、维生 素K1和水按照15.0g:5.0g:5.0g:5.0g:5.0g:5.0g:3.0g:0.5g:2.5g:0.005g:0.001g: 1L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pH 7.3±0.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分离纯化发酵液中肠二醇的方法。厌氧培养3-10天后,离心取 上清液,用大孔树脂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进行梯度洗脱, 收集含有肠二醇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肠二醇;所述大孔树脂色谱柱具体可 为XAD-2大孔树脂或D101大孔树脂。

本发明所提供的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生物 转化天然产物制备植物雌激素类成分肠二醇中具有重要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肠 二醇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适宜于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效 益。

保藏说明

分类命名:粘液真杆菌

拉丁名:(Eubacterium limosum)

参椐的生物材料:ZL-II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机构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6846

分类命名:迟缓埃格特菌

拉丁名:(Eggerthella lenta)

参椐的生物材料:ZL-III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机构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6847

分类命名:单形拟杆菌

拉丁名:(Bacteroides uniformis)

参椐的生物材料:Strain-I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机构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1年5月25日

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4897

附图说明

图1为ZL-III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及鉴定结果。其中,Strain ZL-III菌株即表示ZL-III菌株。

图2为三株菌的不同接种方式转化亚麻籽粕产生肠二醇(END)的结果比较图。其 中,“单独接菌”表示三株菌单独増菌24h再混合后接种;“混合接菌”表示三株菌混 合后増菌24h再接种。

图3为以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diglucoside,SDG) 为底物的三株菌随机组合培养48h的HPLC色谱图。其中,Strain I表示单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Strain ZL-II表示粘液真杆菌 (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Strain ZL-III表示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

图4为三株菌在SDG转化产生不同产物(SECO,DHEND,END)过程中的作 用。其中,Strain I表示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Strain ZL-II表示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Strain ZL-III表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培养基如下:

厌氧液体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目录号CM1513)。成分 (g/L):蛋白胨15.0;酵母粉5.0;大豆粉5.0;牛肉粉5.0;葡萄糖5.0;氯化钠5.0; 可溶性淀粉3.0;半胱氨酸0.5;磷酸二氢钾2.5;氯化血红素0.005;维生素K10.001, pH 7.3±0.2。

庖肉培养基:称取32g庖肉培养基基础(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目录号CM605)溶于1.0L蒸馏水中,摇匀,加石蜡油覆盖,121°C高压灭菌20min 待用。所制得的庖肉培养基(1L)中含有如下组分:蛋白胨(30.0g),牛肉粉(5.0g), 酵母粉(5.0g),NaH2PO4(5.0g),葡萄糖(3.0g),可溶性淀粉(2.0g),pH 7.8。

无碳源培养基:NaCl(3.0g),NH4Cl(1.0g),PBS(100mL),去离子水900(mL), pH 6.4。使用前分装于10mL连盖塑料离心管,每管5mL;表面覆盖1mL液体石蜡; 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室温放置备用。PBS:KH2PO4(26.0g),K2HPO4(18.5g), 去离子水(1L)。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化合物标准品信息如下: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igma Aldrich,No.S020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 酚(SigmaAldrich,No.60372)、罗汉松脂酚(SigmaAldrich,No.04157)、落叶松树脂 醇(Sigma Aldrich,No.06892)、松脂醇(Sigma Aldrich,No.40674)、松脂醇二葡萄糖 苷(Sigma Aldrich,No.10789)、丁香树脂酚(Sigma Aldrich,No.6288)、牛蒡苷元(Sigma Aldrich,No.1777)、7-羟基罗汉松脂酚(Sigma Aldrich,No.42945)、牛蒡子苷(Sigma Aldrich,No.sc-202064)、芝麻脂素(Sigma Aldrich,No.S9314);肠二醇(Sigma Aldrich, No.45198)。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样本中肠二醇(END)、4,4′-二羟基肠二醇(DHEND)和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的HPLC检测方法如下:

取200μL培养液,加入400μL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800rpm/min离心10min,取 上清液320μL于离心管中,氮气吹干,加入200μL色谱甲醇,10000rpm/min离心3min, 取上清液20μL进HPLC检测。色谱柱:Zorbax SB-C18(4.6mm×25cm,5μm,美国 Agilent公司);保护柱Zorbax SB-C18(4.6mm×12.5mm,5μm,美国Agilent公司); 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30min(A:B体积比由100:0线性梯度变化至 50:50),30~40min(A:B体积比由50:50线性梯度变化至0:100);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0nm;温度25℃。

下述实施例中将涉及到肠二醇的含量测定,肠二醇的标准曲线为:

精密称定2.08mg肠二醇对照品,加入10mL容量瓶中,甲醇稀释到刻度,配成 208.0μg/mL对照品母液。将对照品母液逐级稀释,分别得到浓度为208.0~1.30μg/mL 的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分别进样20μL,进行HPLC分析。以肠二醇峰面积(Y) 对肠二醇进样量(X,mg/mL)进行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Y=9668X+13.17(R2=0.9990), 线性范围为1.30~208.0μg/mL。定量限(S/N=10)为1.3μg/mL;检测限(S/N=3)为 0.33μg/mL。

实施例1、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的分离与鉴定

一、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的分离

采集新鲜人或小鼠粪便标本,经庖肉培养基增菌,得到肠道菌群样本,接种到5mL 无碳源培养基中,加入底物亚麻籽粕(粒径为200μm~1000μm)100mg,37℃厌氧培 养48h。取10μl无碳源培养基菌液,10倍梯度稀释。取10-6倍稀释液涂平板,37℃厌 氧培养24h。挑取其中的单菌落,接种到5mL无碳源培养基中,加入底物亚麻籽粕(粒 径为200μm~1000μm)100mg,培养2天后进行HPLC检测,筛选可以产生END的单 菌落。取10μL活性菌的菌液加入庖肉液体培养基增菌,10-5倍稀释液涂平板,厌氧 培养48h后观察,有白色且较大(Strain-I)、黄色(ZL-II)和透明且较小(ZL-III)三种 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菌落。

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的鉴定

1、取ZL-III菌种0.5mL接种到厌氧液体培养基5mL培养20h,取1mL菌液进行 基因组DNA提取。细菌基因组提取使用试剂盒(天根公司,目录号DP209),按照试 剂盒说明书操作,得到120uL基因组提取液。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证实细菌基因 组DNA提取成功。

2、16S rRNA扩增及测序

⑴引物设计:采用肠道菌通用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正向引物:AGAGTTTGATCCTGGCTCAG

反向引物:AAGGAGGTGATCCAGCCGCA

⑵PCR反应体系:见表1。

表1.PCR扩增反应体系(50μL)

⑶PCR扩增反应程序:

⑷测序:PCR产物未纯化,送北京奥科生物公司测序。

3.16S rRNA序列分析

16S rRNA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鉴定ZL-III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图1),该菌株Strain ZL-III已于2012 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 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6847。

实施例2、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的应用

本实施例涉及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在生产肠 二醇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一、三株菌的混合菌转化亚麻籽粕产生肠二醇的研究(一)

1、增菌: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 体含量为5×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混合 菌液0.5mL,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2、接种:取0.5mL步骤1获得的增菌液接种到无碳源培养基中至体系总体积为 5mL,加入亚麻籽粕(粒径为200μm~1000μm)100mg,37℃厌氧培养。

3、样本检测:每24h取样一次,进行HPLC分析,根据由肠二醇标准品制作的 标准曲线检测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同时设置,将本发明中的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Strain ZL-III CGMCC No.6847替换为16S rRNA序列的GENBANK号为JQ085756的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Strain ZL3,其余条件不变,进行对照。

4、实验结果:ZL-III组,自培养24h起,每次取样的培养液中均检测到了与肠二 醇标准品相同保留时间(Rt=24.1min)的色谱峰,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相应培养液中 肠二醇的含量,经过24h的培养,培养液中肠二醇含量为12.1mg/L。从第2天到第8 天,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稳步增加,在第8天的时候,肠二醇的含量达到峰值 61.1mg/L,并维持4天基本稳定。同样条件下,Strain ZL3组的生物转化活性均低于 Strain ZL-III组(见表2)。

表2.Strain ZL-III组/Strain ZL3组混合培养液中肠二醇(mg/L)的含量(5mL体系)

注:“a/b”为一组相对应的数值,a表示Strain ZL-III组数值,b表示Strain ZL3组数 值。

二、三株菌的混合菌转化亚麻籽粕产生肠二醇的研究(二)

1、增菌: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 体含量为7×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5×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9×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混合 菌液0.5mL,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从中取出1mL培养液 接种到200mL庖肉培养基中,37℃增菌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2、接种:取200mL步骤1获得的增菌液接种到含有无碳源培养基中至体系总体 积为2L,加入60g亚麻籽粕(粒径为200μm~1000μm)作为底物,37℃厌氧培养。

3、样本检测:前24h内,每6h取样一次,以后每24h取样一次,进行HPLC分 析,根据由肠二醇标准品制作的标准曲线检测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 结果取平均值。

同时设置,将本发明中的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 替换为16S rRNA序列的GENBANK号为JQ085756的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 Strain ZL3。其余条件不变,进行对比实验。

4、实验结果:ZL-III组,自培养18h起,每次取样的培养液中均检测到了与肠二 醇标准品相同保留时间(Rt=24.1min)的色谱峰,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相应培养液中 肠二醇的含量,经过18h的培养,培养液中检测到少量的肠二醇,从18h到24h,发 酵液中肠二醇含量增加迅速,24h时发酵液中肠二醇的含量为26.9mg/L,48h时肠二 醇浓度已达到较高值44.1mg/L。从第2天开始,发酵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增加缓慢,在 第7天时呈现峰值58.0mg/L。而在相同条件下,ZL3组的生物转化活性均低于ZL-III 组(见表3)。

表3.ZL-III组/Strain ZL3组混合培养液中肠二醇(mg/L)的含量(2L体系)

  24h 48h 3天 5天 7天 重复1 27.1/0 43.3/15.6 48.0/20.0 56.7/31.0 56.3/30.1 重复2 27.7/0 45.1/17.3 50.9/19.3 55.0/28.7 58.0/33.0 重复3 25.9/0 43.9/19.0 49.0/20.3 56.9/27.6 59.6/32.9 平均值 26.9/0 44.1/17.3 49.3/19.8 56.2/29.1 58.0/32

注:“a/b”为一组相对应的数值,a表示ZL-III组数值,b表示Strain ZL3组数值。

三、接种方式对肠二醇产量的影响

以下将比较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粘液真杆 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和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 Strain-I CGMCC No.4897这三株菌单独増菌24h后再混合接种入无碳源培养基,以及 将上述三株菌混合后増菌24h再接种入无碳源培养基这两种接种方式对肠二醇含量的 影响。

1、增菌:A.单独増菌:将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 6846、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这三株菌的菌悬液各取0.5mL(测定粘液 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的菌体含量为5×107cfu/mL、 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的菌体含量为5×107cfu/mL、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 CGMCC No.6846的菌体含量为5× 107cfu/mL),分别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三份单独 的増菌液。

B.混合増菌: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 (菌体含量为5×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菌液(菌体含量为5×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5×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 取混合菌液0.5mL,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一份混 合増菌液。

2、接种:一方面,各取0.5mL步骤1获得的三份单独的增菌液接种到有含有亚 麻籽粕(粒径为200μm~1000μm)的无碳源培养基中至体系总体积为15mL(亚麻籽粕 在体系中的浓度为30mg/mL),37℃厌氧培养。另一方面,取0.5mL步骤1获得的一 份混合增菌液接种到装有含有亚麻籽粕(粒径为200μm~1000μm)的无碳源培养基中 至体系总体积为5mL(亚麻籽粕在体系中的浓度为30mg/mL),37℃厌氧培养。

3、样本检测:每24h取样一次,进行HPLC分析,根据由肠二醇标准品制作的标 准曲线测定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如图2所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粘 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和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这三株菌分别接种的情况下转化产生肠二醇的时 间需要48h,而三株菌混合增菌24h后再接种的情况转化产生肠二醇的时间仅需要24h, 而且转化产生肠二醇的量较多。

四、三株菌的混合菌转化多种底物产生肠二醇的研究

1、增菌: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 体含量为9×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9×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5×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混合 菌液0.5mL,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2、接种:配制厌氧液体培养基,加入不同底物粗粉(见表4,底物的粒径大小为 200μm~1000μm的粗粉),用1mL石蜡油覆盖,121℃高压灭菌15min。将2.5mL步骤 1获得的增菌液接种到上述厌氧液体培养基中至体系总体积为25mL(不同底物粗粉在 体系中的浓度均为20mg/mL),37℃厌氧培养8天。

3、样本检测:每24h取样一次,进行HPLC检测分析,根据由肠二醇标准品制作 的标准曲线测定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显示,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Strain ZL-III CGMCC No.6847、粘 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Strain ZL-II CGMCC No.6846和单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 I CGMCC No.4897这三株菌的混合菌对不同底物均有 类似于亚对麻子粕的转化作用(每次取样的培养液中均检测到了与肠二醇标准品相同 保留时间Rt=24.1min的色谱峰)。培养到第4天时,发酵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基本保持 稳定(见表4)。

表4.三株菌的混合菌对不同底物培养4天后培养液中肠二醇(END)的含量(mg/L)

底物名称 END的含量(mg/L) 牛蒡子粉(ArctiiFructus) 11.3 海藻籽粉(seaweed) 19.2 油菜子粉(rapeseed) 7.4 黑麦麸(Rye bran) 20.0 燕麦麸(oat bran) 22.6 大麦麸(Barley bran) 20.3 玉米麸(Corn bran) 17.0 小麦麸(Wheat bran) 11.9

五、三株菌对SDG的转化作用的研究

平均称取七份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diglucoside, SDG)加入5mL庖肉培养基,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选取如下七组菌各0.5mL 分别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増菌厌氧培养24h,获得对应的七组増菌液。 从所得増菌液中取出500μL培养液接种入含有SDG底物的庖肉培养基中至体系总体 积为5mL(SDG在体系中的浓度为(1mg/mL),每4h取样一次进行HPLC检测,48h 时停止培养。

①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菌液,菌体含量 为7×107cfu/mL。

②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体含量 为7×107cfu/mL。

③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 7×107cfu/mL。

④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粘液真杆菌 (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的混合菌液,具体按照如下 方法制备得到:取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和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 合菌液。

⑤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的混合菌液,具体按照如下方法 制备得到:取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菌 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 合菌液。

⑥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和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的混合菌液,具体按照如下方法 制备得到: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 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 合菌液。

⑦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粘液真杆菌 (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的混合菌液,具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 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体含量 为7×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 合菌液。

结果显示(图3):①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和⑤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缓埃格特菌 (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的混合菌培养液均检测到了与SECO标 准品保留时间(Rt=21.5min)相同的色谱峰,说明这两组菌可转化SDG产生SECO; ④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粘液真杆菌 (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的混合菌培养液检测到了与DHEND 标准品保留时间(Rt=18min)相同的色谱峰,说明这组菌能够转化SDG产生DHEND; ⑦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粘液真杆菌 (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 ZL-III CGMCC No.6847的混合菌培养液均检测到了与肠二醇标准品保留时间 (Rt=24.1min)相同的色谱峰,说明这组菌能够转化SDG产生肠二醇;而②③⑥组无 反应发生。

以上结果表明(图4):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能够转化SDG产生SECO,具有脱糖基的作用;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 ZL-II CGMCC No.6846能够转化SECO产生DHEND,具有脱甲基的作用;迟缓埃格 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能够转化DHEND产生肠二醇,具 有脱羟基的作用。

六、三株菌的混合菌转化多种木脂素类成分产生肠二醇的研究

1、增菌:取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菌液(菌 体含量为5×107cfu/mL)、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 菌液(菌体含量为9×107cfu/mL)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菌液(菌体含量为7×107cfu/mL)各0.5mL,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混合 菌液0.5mL,接种到5mL厌氧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得到増菌液。

2、接种:配制厌氧液体培养基,加入不同底物(见表5),用1mL石蜡油覆盖, 121℃高压灭菌15min。将0.5mL步骤1获得的增菌液接种到上述厌氧液体培养基中至 体系总体积为5mL(不同底物在体系中的浓度均为1mg/mL),37℃厌氧培养8天。

3、样本检测:每24h取样一次,进行HPLC检测分析,检测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 量,根据由肠二醇标准品制作的标准曲线测定培养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实验重复三次, 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显示,粘液真杆菌(Eubacterium limosum)ZL-II CGMCC No.6846、单形拟 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Strain-I CGMCC No.4897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ZL-III CGMCC No.6847这三株菌的混合菌对不同底物均有类似于对SDG的转 化作用(培养液中检测到了与肠二醇标准品相同保留时间Rt=24.1min的色谱峰),在 其培养液中可检测到肠二醇。培养到第4天时,发酵液中肠二醇的含量基本趋于稳定 (见表5)。

表5.三株混合菌液对不同底物培养4天的培养液中肠二醇(END)的含量(mg/L)

底物名称 END的含量(mg/L)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SECO) 60.6 罗汉松脂酚(matairesinol,MAT) 70.0 落叶松树脂醇(lariciresinol,LCS) 64.1 松脂醇(pinoresinol,PRS) 52.0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PDG) 47.8 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SYG) 60.1 牛蒡苷元(arctigenin,ATG) 69.0 7-羟基罗汉松脂酚(7-hydroxymatariresinol,HYM) 67.2 牛蒡子苷(arctiin,ARC) 60.1 芝麻脂素(sesamin) 57.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