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MC1R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MC1R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和特异性引物,该液相芯片主要包括有:每种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针对目的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序列组成的ASPE引物,所述特异性引物序列为:针对C451T位点的SEQ ID NO.7及SEQ ID NO.8,针对C478T位点的SEQ ID NO.9及SEQ ID NO.10,和/或针对G565T位点的SEQ ID NO.11及SEQ ID NO.12;有anti-tag序列包被的微球;扩增引物。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液相芯片的检测结果与测序法的吻合率高达100%,实现多个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并行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99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13237.0

  • 发明设计人 吴诗扬;陈昌华;

    申请日2012-12-04

  • 分类号C40B40/06;C12Q1/68;C12N15/11;

  •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万志香

  •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揽月路80号广州科技创新基地B、C区五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3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03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40B40/06 申请日:2012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MC1R基因突变 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背景技术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位于16号染色体16q24.3长臂上, 具体位于16号染色体89984286到89987384碱基对之间。MC1R是黑素皮质素受体 (melanocortin receptor,MCR)家族中最小的一个(297~317个氨基酸),该家族都是G蛋白耦 合受体,有7个跨膜功能域,其天然配体为黑素皮质素激素肽。现已明确黑素皮质素系统(MC) 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理通路的调控,包括色素沉着、摄食行为、体重和能量代谢平衡、抗感染、 性功能和疼痛等功能。MC1R主要在黑色素细胞中表达,MC1R基因变异能增加黑肤色个体 罹患肿瘤的风险,另外MC1R基因还是一个主要的雀斑基因。

目前,MC1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主要有:Illumina光纤微珠芯片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 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虽然Illumina光纤微珠芯 片技术是高灵敏度和精确性的高通量检测系统,但是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比较多,难以 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是一种软电离技术,在蛋白 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中有着强大而成熟的功能,但是在核酸检测领域,由于核酸分子本身 的特殊性,检测受到一定的限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 高的特点,但也存在样品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的缺点,且每次只能检测一种突变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该液相芯片可用于单独或并行 检测MC1R基因三种常见基因型C451T、C478T和G565T的野生型和突变型。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包括有:

(A).针对MC1R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分别设计的野生型和突变型的ASPE引物对:每条 ASPE引物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针对目的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序列组成,所述特异 性引物序列为:针对C451T位点的SEQ ID NO.7及SEQ ID NO.8,针对C478T位点的SEQ ID NO.9 及SEQ ID NO.10,和/或针对G565T位点的SEQ ID NO.11及SEQ ID NO.12;所述tag序列选自 SEQ ID NO.1~SEQ ID NO.6;

(B).有不同anti-tag序列包被的、具有不同颜色编码的微球,所述anti-tag序列与微 球连接中间还设有间隔臂序列;所述anti-tag序列选自SEQ ID NO.13~SEQ ID NO.18,且所 述anti-tag序列能相应地与(A)中所选的tag序列互补配对;

(C).用于扩增出需要检测的、具有相应突变位点的目标序列的引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增引物为:针对C451T、C478T位点的SEQ ID NO.19及SEQ ID NO.20,和/或针对G565T位点的SEQ ID NO.21及SEQ ID NO.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SPE引物为:针对C451T位点的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7 组成的序列及由SEQ ID NO.2和SEQ ID NO.8组成的序列,针对C478T位点的由SEQ ID NO.3和 SEQ ID NO.9组成的序列及由SEQ ID NO.4和SEQ ID NO.10组成的序列,和/或针对G565T位点 的由SEQ ID NO.5和SEQ ID NO.11组成的序列及由SEQ ID NO.6和SEQ ID NO.12组成的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MC1R基因突变检测的特异性引物。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MC1R基因突变检测的特异性引物,所述特异性引物序列为:针对C451T位点的SEQ ID NO.7及SEQ ID NO.8,针对C478T位点的SEQ ID NO.9及SEQ ID NO.10,和/或针对G565T 位点的SEQ ID NO.11及SEQ ID NO.12。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提供的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的检测结果与测序法的吻合率高达100%。 且检测所需要的时间远远低于常用的测序技术,特别符合实际应用需要。所制备的MC1R基 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具有非常好的信号-噪声比,并且所设计的探针以及anti-tag序列之间基本 上不存在交叉反应,tag标签序列、anti-tag标签序列的选取以及tag标签序列与具体ASPE引物 的结合,能够避免交叉反应,实现多个突变位点的并行检测。

2.本发明通过发明人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和大量的实验操作,从众多的特异性引物中选取 了最优的组合。本发明设计的ASPE引物特异性引物能够灵敏特异地识别目标检测的突变位 点,准确区分各种型别的基因型;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不同的特异性引物之间、特异性引 物与非目标检测的PCR扩增产物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交叉反应,检测特异性好,交叉反应率低 于3%;除了能够检测单个位点突变情况,也能够同时并行检测多个突变位点的突变情况,检 测效果一致。

3.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步骤简单,3种突变位点检测可通过一步PCR即可完成2条含有突变位点 的目标序列的扩增,避免了反复多次PCR等复杂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可 大大提高检测准确率,体现了精确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特征。

4.本发明不仅克服了传统固相芯片敏感性不高,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差的缺陷,同时对现有 的液相芯片技术进行改进,使得所制备微球能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具有很强的拓展性。 检测的荧光信号值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检测的灵敏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信噪比增强,检测结 果更加准确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主要包括有:

一、ASPE引物

针对MC1R基因三种常见基因型C451T、C478T和G565T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分别设计 特异性引物序列。ASPE引物由“tag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组成。ASPE引物序列如下表所示:

表1MC1R基因的ASPE引物序列(tag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

每条ASPE引物包括两个部分,5’端为针对相应微球上anti-tag序列的特异性tag序列,3’ 端为突变型或野生型特异的引物片段(如上述表1所示)。所有ASPE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 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合成后的每条引物分别用10mmol/LTris Buffer配制成100pmol/mL 的贮存液。

二、anti-tag序列包被的微球

根据所设计的ASPE特异性引物片段,选择tag序列,最大限度地减少各微球的anti-tag序 列之间以及tag与ASPE特异性引物片段可能形成的二级结构,选择的6种微球编号与微球上相 应的anti-tag序列如表2所示:

表2微球编号与微球上相应的anti-tag序列

选择的6种微球购自美国Luminex公司,将anti-tag序列包被于微球上。anti-tag序列与微球 之间连接有5-10个T的间隔臂序列,即在每个anti-tag序列前加上一段5-10个T的间隔臂序 列,anti-tag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将合成的anti-tag序列用灭菌 ddH2O配成100nmol/ml的贮存液。所述间隔臂为用于将anti-tag与微球表面间隔开来或是将 anti-tag置于亲水性环境中的序列。通过在anti-tag序列与微球之间设置适当长度的间隔臂序 列,可减少空间位阻,提高杂交反应的效率以及杂交反应的特异性。常见的间隔臂序列包括 多聚dT,即poly(dT),寡聚四聚乙二醇以及(CH2)n间隔臂(n≥3),如(CH2)12、(CH2) 18等。另外,如果存在poly(dA)干扰,还可以用poly(TTG)作为间隔臂。本发明间隔臂 优选为5-10个T,微球包被的过程如下:

分别取5×106个上述编号的羧基化的微球(购自Luminex公司)悬浮于50ul0.1mol/L的 MES溶液中(pH4.5),加入10ul合成的anti-tag分子(100nmol/ml)。配制10ng/ml的EDC(N- (3-Dimethylaminopropyl-N-ethylcarbodiimide)(购自Pierce Chemical公司)工作液。往微球 悬液中加入2.5ul的EDC工作液,恒温孵育30分钟,再加入2.5ul的EDC工作液,再恒温孵育30 分钟。反应结束后,用0.02%的Tween-20洗涤一次,再用0.1%的SDS液洗涤一次。将洗涤后 的包被有anti-tag序列的微球重悬于100ul的Tris-EDTA溶液[10mmol/L Tris(pH8.0)],1mmol/L EDTA中,2-8℃避光保存。

三、扩增出含有突变位点的目标序列的引物

针对MC1R基因三种常见基因型C451T、C478T和G565T,设计扩增引物对(见表3), 扩增出2条含有3个突变位点的目标序列。

表3扩增出具有突变位点的目标序列的引物

所有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合成后的每条引物分别用 10mmol/L Tris Buffer配制成100pmol/mL的贮存液。

实施例2运用实施例1所述的MC1R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对样本的检测

所述各种溶液的配方如下:

50mM的MES缓冲液(pH5.0)配方(250ml):

2×Tm杂交缓冲液

过滤后贮存于4℃。

ExoSAP-IT试剂盒购自美国USB公司。

生物素标记的dCTP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样本的DNA提取:

参照《分子克隆》关于DNA提取的相关方法,得到待检测的DNA。

二、待测样品的PCR扩增

设计2对引物,多重PCR一步扩增出2条分别含MC1R基因三种常见基因型C451T和 C478T、G565T的目标序列,产物大小分别为363bp、228bp,引物序列(SEQ IDNO.19-22) 见上述表3所示。

首先配制多重PCR引物工作液:分别各取SEQ ID NO.19-22的引物贮存液100ul于1.5ml微 量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即为多重PCR引物工作液。多重PCR反应体系如下:

PCR扩增程序为:95℃3min;94℃30s,56℃30s,72℃40s,30个循环;72℃10min;4℃ 保存备用。

三、PCR产物的酶切处理

1.取7.5ulPCR反应后的产物,加入1ul10×SAP缓冲液、1ul SAP酶和0.5ul Exo-I酶;

2.37℃孵育15min,80℃孵育15min,灭活多余的酶。酶切处理后的产物直接用于后续的 ASPE引物延伸反应。

四、位点特异的引物延伸反应(ASPE)

利用实施例1中设计的ASPE引物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掺入生物素标记的 dCTP,从而使反应后的产物带上多个的生物素标记。

首先配制混合的ASPE引物工作液:分别取待检测基因相应的野生型和突变型ASPE引物 贮存液10ul于1.5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10mmol/L Tris Buffer补至200ul,混合均匀即为ASPE 混合引物工作液。ASPE反应的体系如下:

反应程序为:96℃2min;94℃30s,54℃1min,72℃2min,30个循环;4℃保存备用。

五、杂交反应

1.根据设计的ASPE引物,每组选择相应的6种包被的微球(如实施例1所述),每种微球浓 度均为2.5×105个/ml;

2.分别取1ul每种编号的微球于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

3.微球于≥10000g离心1-2min;

4.弃去上清,微球重悬于100ul的2×Tm杂交缓冲液中,涡旋混匀;

5.取25ul上述微球悬液于96孔滤板相应的孔中,对照孔加25ul的ddH2O;

6.取5-25ul的ASPE反应液于相应的孔中,用ddH2O补足至50ul;

7.用锡箔纸包住96孔板以避光,95℃60s,37℃15min孵育杂交;

8.杂交后的微球于≥3000g离心2-5min;

9.去上清,将微球重悬于75ul的1×Tm杂交缓冲液中;

10.微球于≥3000g离心2-5min;

11.将微球重悬于75ul的1×Tm杂交缓冲液中,加入15ul浓度为10ug/ml的链霉亲和素-藻红 蛋白(SA-PE);

12.37℃孵育15min,于Luminex仪器上检测。

六、结果检测与数据分析

反应后产物通过Luminex系列分析仪器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表5和表6所示。

对荧光值(MFI)和数据处理有以下要求:

1.每个位点需至少有一个等位基因MFI大于300而且大于10×PCR阴性对照MFI;

2.NET MFI=样品MFI-PCR阴性对照MFI(NET MFI小于0的以0表示);

3.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突变比值:

突变比值=突变型NETMFI÷(突变型NETMFI+野生型NETMFI)

4.根据经验对每个检测位点的突变比值确定阈值(cut-off值),以划分野生型纯合子、杂合 子和突变型纯合子。

使用本方法检测20份样本的MC1R基因SNP位点,实验数据符合上述要求,因此可计算 得它们的突变比值。阈值(cut-off值)的设置如下:突变比值范围在0%-20%视为野生型纯合 子;30%-70%视为杂合子;80%-100%视为变异型纯合子。以测序法检测与液相芯片结果作 对照,计算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型方法检测结果的吻合率。本方法检测20份样本的MC1R基因 型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吻合率达到100%。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MC1R基因SNP检测液相芯 片能够准确地检测出MC1R的SNP类型,且结果稳定可靠。

表4样本检测结果(MFI)之一

表5样本MC1R基因突变比值(%)

样品号 C451T C478T G565T 1 1% 2% 2% 2 2% 2% 2% 3 2% 2% 2% 4 1% 2% 2% 5 3% 1% 1% 6 2% 1% 2% 7 2% 1% 2% 8 2% 2% 2% 9 48% 3% 2% 10 1% 1% 2% 11 2% 3% 2% 12 2% 2% 1% 13 1% 2% 2% 14 1% 1% 97% 15 1% 2% 2% 16 2% 2% 1% 17 1% 99% 2% 18 3% 2% 1% 19 2% 2% 1% 20 1% 1% 2%

表6样本MC1R基因突变类型分析结果

实施例3不同的ASPE引物的液相芯片对MC1R基因SNP位点的检测

一、液相芯片制备的设计(Tag序列及Anti-Tag序列的选择)

以MC1R基因C451T、C478T和G565T位点突变检测液相芯片为例,分别针对C451T、C478T 和G565T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设计ASPE引物3’端的特异性引物序列,而ASPE引物5’端的Tag序列则 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6,相应的,包被于微球上的与对应tag序列互补配对的anti-tag序列选 自SEQ ID NO.13-SEQ ID NO.18。具体设计如下表(表7)所示。ASPE引物的合成、anti-tag序列包 被微球、扩增引物、检测方法等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

表7液相芯片制备的设计

一、样品检测

采用上述设计制备的液相芯片,按实施例2所述检测过程和方法对样品21-40进行检测,检测 结果如下:

表8样本MC1R基因C451T检测结果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表9样本MC1R基因C478T检测结果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表10样本MC1R基因G565T检测结果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其它针对不同突变位点的液相芯片,ASPE引物运用不同的tag序列, 其结果依然稳定可靠,具体数据省略。而ASPE引物选用实施例1中tag序列与特异性引物序列 搭配时,效果更佳(信噪比更好),参见本实施例试验组1、试验组5和试验组9。其它不同tag 序列与特异性引物序列搭配,与实施例2和本实施例的结果相同,具体数据省略。

实施例4MC1R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序列的选择

一、液相芯片制备的设计(野生型和突变型特异性引物序列的选择)

以MC1R基因C451T和G565T的多态性位点检测液相芯片为例,以该突变位点所在 目标序列的正向或反向互补序列为模板,分别针对C451T和G565T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设计 ASPE引物3’端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中优选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和2条备 选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如表11所示。其中,内碱基为多态性位点。

表11特异性引物序列

以MC1R基因C451T和G565T的多态性位点检测液相芯片为例,针对C451T和 G565T选用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序列,而ASPE引物5’端的tag序列则固定为实施例1中的最 佳效果序列,并选用与之相对应的anti-tag序列,具体设计如下表(表12)所示。ASPE引物 的合成、anti-tag序列包被微球、扩增引物、检测方法等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

表12液相芯片制备的设计之二

二、样品检测

采用上述设计制备的液相芯片,按实施例2所述检测过程和方法对样品41-60进行检测,检 测结果如下:

表13样本MC1R基因C451T检测结果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表14样本MC1R基因G565T检测结果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由本实施例可见,ASPE引物选用实施例1中特异性引物序列与tag序列搭配时,效果更 佳(信噪比更好),参见本实施例试验组10和试验组13。其它来源于目标检测位点所在序 列的正向或反向互补序列的不同特异性引物序列与tag序列搭配,与实施例2和本实施例的 结果相同,即依然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序列与不同的tag序列搭配效果更佳,具 体数据省略。

其它针对不同的SNP位点的多种特异性引物序列与tag序列搭配,与实施例2和本实施 例的结果相同,即实施例1所选择的特异性引物,具有更好的信噪比,检测效果也更好,具 体数据省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 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