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

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包括上部平台,第一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及第三上层建筑互为间隔并布置在所述上部平台上,沿所述上部平台的内侧向中心处延伸形成第一通道;至少布置两个呈同一直线的第二通道连接于上部平台与第二上层建筑之间;本发明结构利用环形平台、以及连接于环形平台内部的第二通道及球形第二上层建筑,有效实现了对环形平台的结构加强功能,提高了整体浮力及结构强度,保证本发明在恶劣海况中具有较好的耐波及抗风流体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8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35/44 申请日:2014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浮式平台,尤其涉及利用海洋浮式平台为基础的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三沙市的设立、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人民物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海洋旅游休闲的需求逐渐增大。目前海洋旅游的形式多为大型邮轮,及小型游艇。前者出海周期固定,费用较高,休闲项目受大型游轮结构设计的限制,并且航行中由于风浪因素造成舒适度差,从而影响旅游质量;后者受到自然条件及游艇尺寸本身的限制,载客量小,且只能到达风浪很小的近海海域。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其具有较好的耐波性及抗风抗流性,适用于恶劣海况。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包括上部平台,第一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及第三上层建筑互为间隔并布置在所述上部平台上,沿所述上部平台的内侧向中心处延伸形成第一通道;至少布置两个呈同一直线的第二通道连接于上部平台与第二上层建筑之间;位于所述上部平台的外周对称并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停泊平台;在所述上部平台的下部还布置下浮体,所述下浮体包括环形浮筒,互为交叉连接的横向浮筒及纵向浮筒布置于所述环形浮筒内,多个沿圆周并间隔排列的立柱连接于所述上部平台及下浮体之间;至少两个第二停泊平台以所述横向浮筒为基准,镜像布置于上部平台内;位于所述第一上层建筑处还布置第三停泊平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第一停泊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停泊平台及第三停泊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一停泊平台的高度不小于5m,所述第二停泊平台的高度不小于0.5m,所述第三停泊平台的高度不小于2m; 

所述上部平台为环形平台,位于所述上部平台的一端,于所述第三上层建筑的两侧分别连接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停靠直升机的平 台; 

所述第一上层建筑、第三上层建筑均为流线形,第二上层建筑为球形; 

所述横向浮筒及纵向浮筒的两端均与环形浮筒的内侧连接;位于所述下浮体的环形浮筒上至少设置两个压载水舱及海水抽吸系统,所述海水抽吸系统为抽吸式水泵; 

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立柱内部设有连通上部平台与下浮体的管线通道、电梯、行走通道;在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立柱之间,于所述上部平台的下部形成用于小游艇通行的航行通道; 

所述上部平台及第二通道均采用钢制材料制造,所述第一通道采用木质或塑料材料制造; 

所述第二停泊平台由多个互为间隔的栈桥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利用环形平台、以及连接于环形平台内部的第二通道及球形第二上层建筑,有效实现了对环形平台的结构加强功能,提高了整体浮力及结构强度,保证本发明在恶劣海况中具有较好的耐波及抗风流体性能;横向浮筒与纵向浮筒组合交叉形成的“十”字形结构与环形浮筒连接,构成下浮体,保证了上部平台的有效载重,通过海水抽吸系统及压载水舱实现了海水的压载、排放,通过增加吃水量提高本发明自重增加吃水,从而减小受风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恶劣海况中的抗风能力与耐波性;另外各上层建筑为流线型结构,有效保证了本发明在海况中受力的均匀性。上部平台设计为圆环形或围合型结构与环形浮筒对应,大大提高了抗风及耐波性,防止恶劣海洋中产生变形与破坏;布置于平台上的第一停泊平台与布置于下浮体上的第二平台区由于高度不同构成多阶结构,有效解决了各类船舶停靠困难的问题,航行通道的布置实现了结构较小的游艇出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部平台与下浮体连接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上部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下浮体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上部平台与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部平台;2、第一上层建筑;3、第二上层建筑;4、第三上层建筑;5、第二停泊平台;6、第一停泊平台;7、航行通道;8、第三停泊平台;9、平台;901、支架;10、游泳池;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横向浮筒;14、纵向浮筒;15、环形浮筒;16、立柱;17、管线通道;18、行走通道;19、电梯;20、海水抽吸系统;21、压载水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移动式海洋旅游度假酒店,包括上部平台1,第一上层建筑2、第二上层建筑3及第三上层建筑4互为间隔并呈同一直线布置在上部平台1上,第一上层建筑2、第三上层建筑4均为流线形(海鸥或海螺等海洋仿生流线形结构),第二上层建筑3为球形。上部平台1为环形平台,如图3、及图8所示,沿上部平台1的内侧向中心处延伸形成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为环形通道,第一通道11的底面与上部平台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至少布置两个呈同一直线的第二通道12连接于上部平台1与第二上层建筑3之间,该第二通道12呈纵向布置。如图6所示,位于上部平台1的外周对称并向外延伸形成用于大型游轮停靠的第一停泊平台6;如图4、图5所示,在上部平台1的下部还布置下浮体,如图7所示,下浮体包括环形浮筒15(环形浮筒15的形状尺寸与上部平台1的形状尺寸成正比,均为围合形结构),互为交叉连接的横向浮筒13及纵向浮筒14布置于环形浮筒15内,多个沿圆周并间隔排列的立柱16连接于上部平台1及下浮体之间。横向浮筒13及纵向浮筒14的两端均与环形浮筒15的内侧连接;位于下浮体的环形浮筒15上至少设置两个压载水舱21及海水抽吸系统20,海水抽吸系统20为抽吸式水泵。 

如图7所示,立柱16的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立柱16内部设有连通上部平台1与下浮体的管线通道17、电梯19、行走通道18。在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立柱16之间,于上部平台1的下部形成用于小游艇通行的航行通道7。 

如图3所示,位于第二通道12的一侧,至少两个第二停泊平台5以横向浮筒13为基准,镜像布置于上部平台1内。位于第二通道12的另一侧,至少两个游泳池10以横向浮筒13为基准,也镜像布置于上部平台1内,游泳池10 的深度为2-3m。第二停泊平台5由多个互为间隔的栈桥501构成,各栈桥501之间形成用于小游艇停靠的泊位区。位于第一上层建筑2处还布置第三停泊平台8;第一停泊平台6的高度大于第二停泊平台5及第三停泊平台8。第一停泊平台6的高度不小于5米,供大型船舶停靠。第二停泊平台5的高度不小于0.5m,供小游艇停泊。第三停泊平台8的高度不小于2m,供万吨以下中型船舶停靠。 

如图2、图3所示,位于所述上部平台1的一端,于第三上层建筑4的两侧分别连接支架901的一端,支架90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停靠直升机的平台9。 

上述上部平台1及第二通道12均采用钢制材料制造,第一通道11采用木质或塑料材料制造。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上层建筑2在使用时为住宿区,第三上层建筑4为餐饮购物区,大型游轮停靠于第一停泊平台6,大型游艇停泊于第三停泊平台8,小型游艇从航行通道7内进入并通过第二停泊平台5中各栈桥501之间的泊位进行停靠,旅客可以在下船后可以通过第一通道11、及第二通道12进入第一上层建筑2、第二上层建筑3及第三上层建筑4。当遭遇恶劣海况时,另外当遭遇恶劣海况时,通过海水抽吸系统20抽水,使海水存放于压载水舱21内部,从而提高本发明平台结构的自身重量,使下浮体、立柱16及上部平台1位于水线面以下。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海洋环境适应性,是本所经过长期研究及试验得出新型海洋平台结构,对国家经济及旅游资源拓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