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

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外围控制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拥有多个I/O接口和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讯模块输出输入端和显示模块的触发端连至单片机的I/O接口上;显示模块包括LED数码管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外围控制模块包括实时监测单元、用于查询或删除、数据查询/控制单元、参数设置单元、数据打印单元以及通讯管理单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GMP洁净室的环境监测系统集成化,形成一个多功能、高集成度的嵌入式系统;中央处理模块与外围控制模块连接,实现对各个监测点的远程控制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135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市全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94913.6

  • 发明设计人 周丰平;陈其军;侯明朝;

    申请日2013-11-21

  • 分类号G05B19/4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3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向飞

  • 地址 315135 浙江省宁波市姜山镇茅山工业区新林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9: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3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5B19/418 登记生效日:201801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25

    授权

    授权

  • 2015-11-25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5B19/418 登记生效日:201511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5B19/418 申请日:2013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GMP洁净室环 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缩写,GMP是药品生产 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性、生产设备的 适用性和生产操作的精确性、规范性提出强制性要求。由于医药 产品的特殊性,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有很高的要求,很多产品的 生产或研究都需要在洁净室内完成的,洁净室最主要作用在于控 制产品所接触的大气的洁净度、温湿度和压差等,使产品能在一 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最大限 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这就需要对药品生产中的环境 进行实时监测。

现有技术中,对于环境监测系统有采用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模 拟信号数据传送给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将模拟信号数据转换 成数字信号数据传输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后 通过通讯接口传输到LED屏上显示,这种监测系统集成度低,造 价成本且工序繁琐。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变送器将采集到数据经变送器处理通 过通讯接口传输到系统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将数据传输到 LED屏显示实时数据,中央控制器也可以通过通讯接口将数据传 输到外围设备,在外围设备上形成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远程控 制,这种系统将变送器和中央控制器都集成到在LED屏中,较前 一种系统这种利用变送器和中央控制器处理数据的系统集成度较 高并且实现对数据的远程操控。

以上的监测系统均能实现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实时显示的功 能,但都不能对不正常数据提示警告,且第一种系统的集成度不 高,生产成本高;第二种系统虽然提高了集成度,但只集成了数 据采集和数据信号转换部分的功能,集成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数据 采集、通讯、显示和控制功能高度集成在一起,进一步提高系统 集成化的,且能降低成本的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电 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和外围控制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系统的工作电源,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 讯模块和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中央处理模块通过通讯 接口与外围控制模块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拥有多个I/O接 口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讯模块输出 输入端和显示模块的触发端连至单片机的I/O接口上;所述显示 模块包括LED数码管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所述外围控制模块包 括用于显示实时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测单元、用于查询或删除、显 示历史数据和设置查询条件的数据查询/控制单元、用于设置采样 参数设置的参数设置单元、用于打印数据的数据打印单元,以及 用于扫描通讯口、设置通讯模块的通讯管理单元。

外围控制模块可以更直接明了的显示实时数据,因为实时数 据在外围设备上形成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外围控制模块上查询或 删除历史数据,设置数据采集的时间和采集参数的预设值,以及 打印数据,这样大大简化了监测的操作程度,使系统变得更加智 能化。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CON1至传感器CON3,电阻 电路CHA、电阻电路CHB和电阻电路CHC;所述电阻电路CHA 由4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N1至电阻RN4并联电路与电容C10并 联接地构成,电阻电路CHA的另一端连传感器CON1的输出端 后经电阻R3输出至中央处理模块;所述电阻电路CHB由4个相 同阻值的电阻RN5至电阻RN8并联电路与电容C11并联接地构 成,电阻电路CHB的另一端连传感器CON2的输出端后经电阻 R4输出至中央处理模块;所述电阻电路CHC由4个相同阻值的 电阻RN9至电阻RN12并联电路与电容C12并联接地构成,电阻 电路CHC的另一端连传感器CON3的输出端后经电阻R5输出至 中央处理模块。

传感器CON1至传感器CON3分别为检测参数温度、湿度、 风速和压差检测装置,传感器CON1为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输 出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数据,简化电路设计,节省了成本;电阻电 路CHA、电阻电路CHB和电阻电路CHC为下拉电阻电路,使传 感器输出的信号更稳定。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桥式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转换成系统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整流后的电压与第一 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入端Vin、第一极性电容CE7的正极 和无极性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极性电容CE7的负极和无极 性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控制输 入端ON/OFF与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公共端GND相连 并接地;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出端OUT分别连电感 L1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感L1的另一 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5,和由电阻R12与电容C3并联后的电路一 端相接,电阻R12与电容C3并联后的电路另一端分别接第一集 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反馈端ADJ和接地电阻R11第二集成稳压 芯片LM2575的电压输入端Vin分别接由第一稳压芯片LM2575 的输出端OUT经电感L1后的输出电压和第二极性电容CE8的正 极;第二极性电容CE8的负极接地;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 的控制输入端ON/OFF与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公共端 GND相连并接地;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出端OUT分 别连电感L2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感 L2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6,和由电阻R14与电容C4并联 后的电路一端相接,电阻R14与电容C4并联后的电路另一端分 别接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反馈端ADJ和接地电阻R13; 整流后的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为第一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出 端OUT经电感L1后的输出电压,另一路为第二稳压芯片LM2575 的输出端OUT经电感L2后的输出电压。

电源模块中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成直流电压,本实 施例中将24V交流电转换成24V直流电,并通过第一集成稳压芯 片LM2575稳压输出,通过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实现24V 与5V电压的转换,为了避免整流后的电路的电流过大,使用了 熔断器来保护电路,两个集成稳压芯片给系统提供了更稳定的电 压。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芯片75176B,芯片75176B的8脚VCC 接电源电压,芯片75176B的6脚经电阻R7连至接口485的3脚, 芯片75176B的7脚经电阻R6至接口485的1脚,接口485的1 脚和接口485的3脚之间接有电阻R8,芯片75176B的5脚VSS 连至接口485的2脚并接地,芯片75176B的2脚RE和芯片75176B 的3脚DE相连后与中央处理模块的相应接口相连,芯片75176B 的1脚RXD和芯片75176B的4脚TXD分别连中央处理模块的 相对应的接口连接,芯片的1脚RXD为数据的接收端,芯片 75176B的4脚TXD为数据的发送端。

所述声光报警单元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蜂鸣器和两 个发光二极管,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电压,三极管Q1的基 极连电阻R18后与中央处理模块中的VOICE接口相连,三极管 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9连至蜂鸣器后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 电阻R17后与中央处理模块中的LEDF接口相连,电阻R15和第 一发光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与电阻R16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的电 路并联后正极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极端接地。

中央处理模块中管脚VOICE和管脚LEDF为低电平,三极管 Q1和三极管Q2导通,蜂鸣器发出鸣响,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 发光二极管闪烁,通过声光报警单元,可明确反应出监测点的环 境问题,方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LED数码管单元包括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芯片 TM1620,数码管为三位数码管,每一位数码管都由8个发光二极 管以阴极作为公共引脚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TM1620上的引脚 SEG1至引脚SEG8与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一一对应连接,三位 数码管上的引脚dig1、引脚dig2和引脚dig3一一对应连接到数 码管驱动芯片TM1620上的引脚grid1至引脚grid6上。

每一个数码管驱动芯片驱动两只三位数码管,当中央处理模 块上控制数码管驱动芯片的端口触发启动,数码管驱动芯片启动 控制数码管的显示,通过LED数码管单元,工作人员可在监测点 观察实时数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将GMP洁净 室的环境监测系统集成化,将各个模块功能集成在一个单片机的 多个I/O接口上,利用单片机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各个功能模块 的数据并可进行读取,形成一个多功能、高集成度的嵌入式系统; 2、中央处理模块与外围控制模块连接,采集到的数据在外围设备 中形成数据库,操控外围控制模块中各个功能单元,可以实现对 各个监测点的远程控制;3、显示模块中的声光报警单元可在监测 点的环境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方便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声光报警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中LED数码管单元的电路原理图1;

图7为本发明中LED数码管单元的电路原理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GMP洁净室环境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 10、电源模块30、数据采集模块20、通讯模块40、显示模块50、 外围设备模块60,电源模块30用于提供系统的工作电源,数据 采集模块20、通讯模块40和显示模块50与中央处理模块10连 接;中央处理模块10通过通讯模块40与外围控制模块60相连。

中央处理模块10为单片机,单片机上有多个I/O接口用于输 入输出数据,也有多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系统中数据采集 模块20的输出端、通讯模块40输出输入端和显示模块50的触发 端连至单片机的I/O接口上;显示模块50包括LED数码管单元 501和声光报警单元502;外围控制模块60包括用于显示实时监 测数据的实时监测单元601,用于查询或删除、显示历史数据和 设置查询条件的数据查询/控制单元602,用于设置采样参数设置 的参数设置单元603,用于打印数据的数据打印单元604,以及用 于扫描通讯口、设置通讯接口的通讯管理单元605。

外围控制模块60可以更直接明了的显示实时数据,因为实时 数据在外围设备上形成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外围控制模块60上查 询或删除历史数据,设置数据采集的时间和采集参数的预设值, 以及打印数据,这样大大简化了监测的操作程度,使系统变得更 加智能化。

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模块20包括传感器CON1至传感器 CON3,电阻电路CHA、电阻电路CHB和电阻电路CHC;所述 电阻电路CHA由4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N1至电阻RN4并联电路 与电容C10并联接地构成,电阻电路CHA的另一端连传感器 CON1的输出端后经电阻R3输出至中央处理模块10;所述电阻 电路CHB由4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N5至电阻RN8并联电路与电 容C11并联接地构成,电阻电路CHB的另一端连传感器CON2 的输出端后经电阻R4输出至中央处理模块10;所述电阻电路 CHC由4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N9至电阻RN12并联电路与电容 C12并联接地构成,电阻电路CHC的另一端连传感器CON3的输 出端后经电阻R5输出至中央处理模块10。

传感器CON1至传感器CON3分别为检测参数温度、湿度、 风速和压差检测装置,传感器CON1为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输 出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数据,简化电路设计,节省了成本;电阻电 路CHA、电阻电路CHB和电阻电路CHC为下拉电阻电路,使传 感器输出的信号更稳定。

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30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桥 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系统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整流后的 电压与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入端Vin、第一极性电容 CE7的正极和无极性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极性电容CE7的 负极和无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 的控制输入端ON/OFF与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公共端 GND相连并接地;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出端OUT分 别连电感L1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感 L1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5,和由电阻R12与电容C3并联 后的电路一端相接,电阻R12与电容C3并联后的电路另一端分 别接第一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反馈端ADJ和接地电阻R11第 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电压输入端Vin分别接由第一稳压芯 片LM2575的输出端OUT经电感L1后的输出电压和第二极性电 容CE8的正极;第二极性电容CE8的负极接地;第二集成稳压芯 片LM2575的控制输入端ON/OFF与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 的公共端GND相连并接地;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输出 端OUT分别连电感L2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接 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6,和由电阻R14与电容 C4并联后的电路一端相接,电阻R14与电容C4并联后的电路另 一端分别接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的反馈端ADJ和接地电阻 R13;整流后的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为第一稳压芯片LM2575 的输出端OUT经电感L1后的输出电压,另一路为第二稳压芯片 LM2575的输出端OUT经电感L2后的输出电压。

电源模块30中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成直流电压,本 实施例中将24V交流电转换成24V直流电,并通过第一集成稳压 芯片LM2575稳压输出,通过第二集成稳压芯片LM2575实现24V 与5V电压的转换,为了避免整流后的电路的电流过大,使用了 熔断器来保护电路,两个集成稳压芯片给系统提供了更稳定的电 压。

如图4所示,通讯模块40包括芯片75176B,芯片75176B 的8脚VCC接电源电压,芯片75176B的6脚经电阻R7连至接 口485的3脚,芯片75176B的7脚经电阻R6至接口485的1脚, 接口485的1脚和接口485的3脚之间接有电阻R8,芯片75176B 的5脚VSS连至接口485的2脚并接地,芯片75176B的2脚RE 和芯片75176B的3脚DE相连后与中央处理模块10的相应接口 相连,芯片75176B的1脚RXD和芯片75176B的4脚TXD分别 连中央处理模块10的相对应的接口连接,芯片的1脚RXD为数 据的接收端,芯片75176B的4脚TXD为数据的发送端。

本实施例中,芯片75176B的4脚TXD触发,数据从中央处 理模块10的存储单元内读取数据并通过接口485向外传输,若芯 片75176B的1脚RXD触发,数据通过接口485传至中央处理模 块10的存储单元上。

如图5所示,显示模块50包括声光报警单元502和LED数 码管单元501,声光报警单元502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 蜂鸣器和两个发光二极管,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电压,三 极管Q1的基极连电阻R18后与中央处理模块10中的VOICE接 口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9连至蜂鸣器后接地;三 极管Q2的基极连电阻R17后与中央处理模块10中的LEDF接口 相连,电阻R15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与电阻R16和第二 发光二极管串联的电路并联后正极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负 极端接地。

中央处理模块10中管脚VOICE和管脚LEDF为低电平,三 极管Q1和三极管Q2导通,蜂鸣器发出鸣响,第一发光二极管和 第二发光二极管闪烁,通过声光报警单元,可明确反应出监测点 的环境问题,方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6、图7所示,LED数码管单元501包括数码管和数码 管驱动芯片TM1620,数码管为三位数码管,每一位数码管都由8 个发光二极管以阴极作为公共引脚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 TM1620上的引脚SEG1至引脚SEG8与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一 一对应连接,三位数码管上的引脚dig1、引脚dig2和引脚dig3 一一对应连接到数码管驱动芯片TM1620上的引脚grid1至引脚 grid6上。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数码管驱动芯片驱动两只三位数码管, 当中央处理模块上控制数码管驱动芯片的端口触发启动,数码管 驱动芯片启动控制数码管的显示,通过LED数码管单元,工作人 员可在监测点观察实时数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 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