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方法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方法

摘要

为了提供在具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的摄像中,也能够不增大操作者的负担地最大限度发挥自动定位功能的效果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当设定具备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的摄像位置时,首先进行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图像上自动检测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自动定位处理。在该扫描图图像上,在通过该自动定位处理检测出的位置显示叠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28603.1

  • 发明设计人 永尾尚子;板垣博幸;

    申请日2012-06-22

  • 分类号A61B5/055;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许静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02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5/055 登记生效日:201608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5/055 申请日:2012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以下称为“MRI”)装置中的摄像位置设定辅助 技术。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以下称为“MRI”)装置,是测量构成被检体、特别是人体 组织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核磁共振(以下称为“NMR”或回波)信号,以2 维或3维方式对其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或功能进行图像化的装置。NMR 信号通过倾斜磁场被赋予不同的相位编码,并且被进行频率编码,作为时序数 据被测量。通过对该NMR信号进行2维或3维傅立叶变换来再构成为图像。 进行图像化的区域被称为摄像切片,由操作者经由GUI等设定其位置(摄像 位置)。由操作者经由GUI等指定的摄像位置被变换为摄像参数,执行该摄像 切片的摄像。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不仅单切片摄像时的摄像区域,还包含多 切片摄像时的3维区域在内将摄像区域称为摄像切片。

在使用MRI装置的检查中,通常针对每个检查对象部位,对解剖学确定 的断面进行摄像。将该断面称为检查断面。在检查断面中,例如若是头部,则 具有OM线、若是膝,则具有半月板位置等。在检查中,操作者针对每个被 检体将该检查断面作为摄像切片来设定其摄像位置。但是,摄像位置的设定精 度、所需时间受操作者的熟练度所影响。例如,在关节区域等解剖学上复杂的 区域,为了设定使得检查目标部位(例如韧带或软骨)恰当地包含在摄像切片 内的摄像位置,需要相当的熟练度。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提出了自动设定所指定的检查部位的各检查断面 的摄像位置的功能(自动定位功能)(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中公开的自动定位功能,使用学习由操作者执行的摄像位置设定的模式而得到 的切片计划设定信息,在通过3D(3维)立体摄像而得的3D图像上计算摄像 位置。能够不依存于操作者的熟练度而容易地进行摄像位置设定。此外,为了 避免3D立体摄像导致的时间延长,也提出了使用2D扫描图来自动决定摄像 位置的功能(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中田和明等《SmartExam的使用经验》Routine Clinical  MRI2007,Vol.38No.14P.55-59,产业开发机构

非专利文献2:Automated Scan Plane Planning for Brain MRI using2D Scout  Images.ISMRM20103136_297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实际的检查中,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根据病例或作为目标的检查 而不同。特别是在检查部位为脊椎等的情况下,成为摄像对象的椎体或椎间盘 有多个,因此检查断面也为多个。在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的情况下,需 要判断将哪个检查断面设为摄像切片,是否进行摄像切片数的增减等,加入针 对通过自动定位功能设定的摄像位置的调整作业。

在定位图像上进行调整作业,但是有时有碍于作为自动定位功能的优点的 时间缩短。

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 查部位的摄像中,也能够不增大操作者的负担地最大限度发挥自动定位功能的 效果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中的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中,当设定具备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的摄像位置时,首先进 行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图像上自动检测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自动定位 处理。在通过该自动定位处理检测出的位置显示叠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的摄像中,也能 够不增大操作者的负担地最大限度发挥自动定位功能的效果的磁共振成像装 置以及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技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5(a)~(c)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6(a)~(c)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7(a)~(g)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部进行的输出摄像位置 的调整方法的说明图。

图8(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处理的流程图,图8(b)是第一实施方 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协议设定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画面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画面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的其他例子的说 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画面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5(a)~(c)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的其他例子的说明 图。

图17(a)~(c)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查结果显示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20(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说明图。

图2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22(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说明图。

图23(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其他例子的 说明图。

图24(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域选择的其他例子的说明 图。

图25的(a)~(d)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变形例的 说明图。

图26的(a)~(d)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变形例的 说明图。

图27的(a)~(d)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变形例的 说明图。

图28的(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区域选择的方法 的说明图。

图29的(a)~(c)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多切片摄像时的调整处理 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是具备进行装置全体的动作的控制和运算的控 制处理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具 备:接受用于执行检查的设定的摄像条件设定部、设定摄像位置的摄像位置设 定部、进行由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设定的摄像位置的摄像的摄像部,所述摄像 位置设定部具备: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图像上检测由所述摄像条件设定部接受 的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位置的自动定位部、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所述 扫描图图像,并且将所述自动定位部检测出的位置中的预定的1个以上的位置 设定为所述摄像位置,在该扫描图图像上的该摄像位置显示叠层的检测结果显 示部。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而设定 的所述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所述预定的1个以上的位 置,是所述自动定位部检测出的位置中的、被设定为所述输出模式的检查断面 的位置。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式设定部,生成与所述接受的检查部位对应 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并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经由该输出模式设定画面接受 要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设定。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针对每个检查部位预先将可选择的检查断面作为 输出模式来保持的数据保持部,所述输出模式设定部,从所述数据保持部中保 持的输出模式中接受选择,由此接受要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设定。

另外,特征在于,各检查断面由1个以上的切片构成,所述检查结果显示 部,显示由各要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全部切片确定的范围的外框来作为所述 叠层。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闪烁显示所述叠层。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按照来自操作者的指示,或者以预 定的时间间隔切换所述叠层的显示和不显示。

另外,特征在于,被设定为所述输出模式的检查断面有多个,所述检测结 果显示部针对每个检查断面以不同的显示形态显示所述叠层。

另外,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具备接受作为所 述摄像位置而设定的位置的选择的选择接受部。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输入的输入装置,所述检测结 果显示部,在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由所述自动定位部检测出的位置进行简易显 示,所述选择接受部经由所述输入装置接受所述简易显示的选择,由此接受所 述位置的选择,将所述简易显示设为无损于所述扫描图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并 且能够掌握所述检测出的检查断面的位置和斜度的显示。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而设定 的所述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在 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由所述自动定位部检测出的位置中被设定为所述输出模 式的检查断面的位置进行简易显示,所述选择接受部经由所述输入装置接受所 述简易显示的选择,由此接受所述位置的选择,将所述简易显示设为无损于所 述扫描图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并且能够掌握所述检测出的检查断面的位置和斜 度的显示。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输入的输入装置,所述选择接 受部经由所述输入装置接受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区域的选择,将所述自动定位 部检测出的位置中的所述选择的区域内的位置设为所述被选择的位置。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而设定 的所述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所述选择接受部经由所述 输入装置接受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区域的选择,将所述自动定位部检测出的位 置中被设定为所述输出模式的检查断面的位置,即所述被选择的区域内的位置 设为所述被选择的位置。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还具备进行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所 设定的摄像位置的调整的调整部,所述摄像部进行所述调整后的摄像装置的摄 像。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将所述摄像位置的调整中使用的调整指示 按钮与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显示的叠层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经由该调 整指示按钮接受所述摄像位置的调整。

另外,特征在于,还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指示的输入装置,所述调整部 按照经由所述输入装置的来自操作者对所述叠层的指示,更新所述叠层的显示 位置以及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由此进行调整。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各检查断面由1个以上的切片构成,所述调整部按 照操作者对所述叠层的指示,接受所述检查断面的切片数的变更。

另外,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指示按钮具备指示由操作者选择的所述叠层的 移动方向的按钮、指示由操作者选择的所述叠层的配置的按钮。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方法,是具备进行装置全体的动作的控 制和运算的控制处理系统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中的、辅助具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 查部位的摄像位置的设定的摄像位置设定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 控制处理系统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图像上检测所述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 的位置的自动定位步骤;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将所述检测出的位置中的预定的1 个以上的位置设定为所述摄像位置,并在所述扫描图图像的该摄像位置确保视 觉辨认性地显示叠层的检测结果显示步骤。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一例的整体概要。图1是表示本实 施方式的MRI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利用 NMR现象来得到被检体的断层图像,如图1所示,具备:静磁场发生系统120、 倾斜磁场发生系统130、发送系统150、接收系统160、控制处理系统170和 序列发生器140。

静磁场发生系统120,若是垂直磁场方式则在被检体101周围的空间中在 与其体轴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均匀的静磁场,若是水平磁场方式则在体轴方向上 产生均匀的静磁场,具备配置在被检体101周围的永磁铁方式、常电导方式或 者超电导方式的静磁场发生源。

倾斜磁场发生系统130具备在作为MRI装置的坐标系(静止坐标系)的 X、Y、Z的3轴方向上卷绕的倾斜磁场线圈131、驱动各个倾斜磁场线圈的倾 斜磁场电源132,按照来自后述的序列发生器140的命令驱动各个倾斜磁场线 圈131的倾斜磁场电源132,由此,在X、Y、Z的3轴方向上施加倾斜磁场 Gx、Gy、Gz。

发送系统150为了使构成被检体101的生物体组织的原子的原子核自旋发 生核磁共振,对被检体101照射高频磁场脉冲(以下称为“RF脉冲”),具备 高频振荡器(合成器s)152、调制器153、高频放大器154和发送侧的高频线 圈(发送线圈)151。高频振荡器152生成RF脉冲,以基于来自序列发生器 140的指令的定时输出。调制器153对输出的RF脉冲进行振幅调制,高频放 大器154对该振幅调制后的RF脉冲进行放大,供给接近被检体101配置的发 送线圈151。发送线圈151对被检体101照射所供给的RF脉冲。

接收系统160检测通过构成被检体101的生物体组织的原子核自旋的核磁 共振而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回波信号、NMR信号),具备接收侧的高频线圈 (接收线圈)161、信号放大器162、正交相位检波器163、A/D变换器164。 接收线圈161接近被检体101而配置,检测通过从发送线圈151照射的电磁波 而感生的被检体101的应答的NMR信号。所检测出的NMR信号通过信号放 大器162被放大后,以基于来自序列发生器140的指令的定时通过正交相位检 波器163被分割为正交的两个系统的信号,分别通过A/D变换器164被变换 为数字量,发送到控制处理系统170。

序列发生器140按照预定的脉冲序列重复施加RF脉冲和倾斜磁场脉冲。 此外,脉冲序列记载了高频磁场、倾斜磁场、信号接收的定时和强度,预先由 控制处理系统170保持。序列发生器140按照来自控制处理系统170的指示进 行动作,将被检体101的断层图像的数据收集所需要的各种命令发送到发送系 统150、倾斜磁场发生系统130以及接收系统160。

控制处理系统170进行MRI装置100全体的控制、各种数据处理等的运 算、处理结果的显示以及保存等,具备CPU171、存储装置172、显示装置173 和输入装置174。存储装置172由硬盘、光盘、磁盘等外部存储装置构成。显 示装置173是CRT、液晶等显示装置。输入装置174是MRI装置100的各种 控制信息或控制处理系统170中进行的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输入的接口,例如具 备轨迹球或鼠标和键盘。输入装置174接近显示装置173而配置。操作者一边 观看显示装置173一边通过输入装置174交互地输入MRI装置100的各种处 理所需要的指示、数据。

CPU171按照操作者输入的指示执行在存储装置172中预先保持的程序, 由此实现MRI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各种数据处理等的控制处理系统170 的各处理。例如,当来自接收系统160的数据被输入控制处理系统170时, CPU171执行信号处理、图像再构成等处理,将作为其结果的被检体101的断 层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并且存储在存储装置172中。

发送线圈151和倾斜磁场线圈131,在被插入被检体101的静磁场发生系 统120的静磁场空间内,若是垂直磁场方式则与被检体101相对设置,若是水 平磁场方式则围绕被检体101来设置。另外,接收线圈161与被检体101相对 设置或围绕被检体101来设置。

目前,MRI装置的摄像对象原子核素中,在临床上得到普及的是被检体 101的主要构成物质、即氢原子核(质子)。MRI装置100中,通过将与质子 密度的空间分布、激励状态的缓和时间的空间分布相关的信息进行图像化,二 维或三维地对人体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或功能进行摄像。

MRI装置100的摄像步骤如下。首先,按照脉冲序列向发送系统150发 出指示,从发送线圈151对被检体101照射RF脉冲。对于通过RF脉冲的照 射而从被检体101发生的回波信号,通过倾斜磁场赋予不同的相位编码。相位 编码的数量,通常每1枚图像选择128、256、512等值。通过接收线圈161 检测各回波信号。回波信号通常作为由128、256、512、1024个采样数据组成 的时序信号被检测出。将这些数据从接收系统160发送到控制处理系统170。 然后,在控制处理系统170中实施二维傅里叶变换等图像处理,生成1枚再构 成图像。

在作为摄像切片而设定的每个摄像位置进行上述摄像。例如使用在MRI 装置100中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称为装置坐标)来确定摄像位置。在MRI装 置100中,通过调整切片选择倾斜磁场和RF脉冲的照射频率,实现所确定的 摄像位置的断面的摄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具有多个检查断面的检查部位为对象的检查中,使 用自动定位功能决定希望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并进行摄像。此时,容易进行 由于存在多个检查断面而产生的调整作业。

为了实现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170如图2所示,具备:接 受摄像参数(扫描参数)等用于执行检查的各种设定的摄像条件设定部210、 设定摄像位置的摄像位置设定部220、执行由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设定的摄像 位置的正式摄像的摄像部230、保持这些处理中使用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 的各种数据、以及处理结果的数据保持部240。此外,在摄像条件设定部210 接受的摄像参数中包含检查部位、叠层数。

摄像位置设定部220具备:自动检测所指定的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 摄像位置的自动定位部221;生成与所指定的检查部位对应的输出模式设定画 面,并经由该输出模式设定画面从操作者接受作为自动定位输出而希望的检查 断面的指示,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222;将自动定位部221检测 出的摄像位置中的与由输出模式设定部222设定的检查断面相当的位置设为 输出摄像位置,在该输出摄像位置确保视觉辨认性地显示叠层的检测结果显示 部223、辅助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的调整部224。

数据保持部240被构建在存储装置172中,通过CPU171将存储装置172 中保持的程序载入存储器并执行来实现控制处理系统170的其他功能。

自动定位部221使用非专利文献1或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公知方法等, 自动计算由操作者指定的检查部位的、与各检查断面相当的摄像切片的位置 (摄像位置)。自动定位部221当接收开始的指示时进行扫描图摄像,在得到 的扫描图图像上检测该检查部位的摄像位置。如上所述那样,针对每个摄像位 置,将检测出的摄像位置的位置信息保持在数据保持部240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摄像位置中,仅在正式摄像 所使用的摄像位置显示叠层。显示叠层的摄像位置通过输出模式设定部222 被设定为输出模式。通过确定检查断面来接受指定。如上所述,自动定位部 221检测检查部位所具有的全部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由 自动定位部221仅检测被指定为检查断面的断面。

输出模式设定部222生成与检查部位对应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并显示在 显示装置173上,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图3表示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 况下所显示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的例子。如本图所示,输出模式设定画面 300具备输出模式设定区域310、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320、保存按钮330。

输出模式设定区域310从自动定位部221检测的摄像位置中接受检查断面 的选择。为此,输出模式设定区域310具备接受检查断面的设定的检查断面设 定区域311。此外,根据检查断面有时具有多个摄像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 接受其检测个数的设定。因此,还具备接受检测个数的设定的检测个数设定区 域312。

操作者经由检查断面设定区域311选择检查断面。在检查断面设定区域 311中例如以单选按钮、下拉菜单等显示形态可选择地显示用于确定检查部位 的检查断面的信息(检查断面信息)。在检查断面设定区域311中显示的检查 断面信息以及在检测个数设定区域312中显示的图像预先与检查部位对应地 保持在数据保持部240中。将检测个数设定区域312中显示的图像设为该部位 的标准图像。

在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对轴向(AX)断面进行摄像的情况下,检查对 象为椎体或椎间盘。自动定位部221,当将脊椎区域设定为检查部位时,作为 检查断面,自动检测包含椎体的与椎体平行的面(椎体面)以及包含椎间盘的 与椎间盘平行的面(椎间盘面)的双方的摄像位置。操作者从中选择椎体面、 椎间盘面、以及椎体面和椎间盘面的双方的任意一方作为检查断面。

而且,由于椎体以及椎间盘存在多个,因此,在进一步缩小摄像范围的情 况下,操作者通过在检测个数设定区域中设定检查断面的检测个数来选择摄像 范围。

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320是输入并设定用于确定在输出模式设定区域310 中设定的输出模式的信息的区域。通过按下保存按钮330,在输出模式设定区 域310中设定的输出模式与在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320中设定的输出模式名对 应地登录在数据保持部240中。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当自动定位部221进行定位处理时,将其结果显示 在后述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上所显示的定位图像上。图4表示检测结果显示画 面400的例子。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通过摄像位置设定部220使用在数据保 持部240中保持的数据来生成,并被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

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如图4所示,具备:显示定位图像410的显示区域 401;显示在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中使用的各种按钮的调整指示区域430;接 受输出摄像位置的决定的意思和摄像开始的指示的摄像开始按钮440。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定位图像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以 能够确保定位图像410的视觉辨认性的显示形态来显示叠层420。即,以能够 掌握定位图像410的检查部位的构造、组织的状态的显示形态显示叠层420。 此外,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也可以构成为接受定位处理的结果,由检测结果 显示部223生成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

图5(a)~(c)表示在定位图像410上通过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显示的 叠层420的具体例子。在此,也举例表示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况。

图5(a)是针对每个检查断面,将由构成该检查断面的多个切片组成的 输出摄像位置设为摄像范围,仅将其矩形的外框421作为叠层420来显示的例 子。根据输出摄像位置和用摄像参数设定的切片枚数以及切片间隔来计算表示 摄像范围的矩形区域。

图5(b)是在输出摄像位置闪烁显示叠层420的例子。对构成检查断面 的多个切片的全部进行闪烁显示。另外,图5(c)是按照来自操作者的指示 控制叠层420的显示/不显示的例子。在此,操作者例如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 174指示想要变更显示/不显示的输出摄像位置的叠层420,由此控制显示/不显 示。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来自操作者的指示,一次控制全部输出摄像位置的叠层 420的显示/不显示。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操作者的指示,或者以预定的时 间间隔,自动交替进行叠层420的显示/不显示。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准备图5(a)~(c)所示的多个显示形态,使操作 者能够选择叠层420的显示形态。例如,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具备选择显示 形态的区域,操作者经由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选择显示形态。检测结果显示 部223按照操作者的选择来显示叠层420。此外,在具有多个被设定为输出模 式的检查断面的情况下,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针对每个检查断面改变显示 形态。

此外,有时被指定为摄像参数的摄像位置的数量(指定叠层数)和输出摄 像位置的数量不同。对这种情况下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的叠层420的显示进 行说明。

图6(a)~图6(c)是用于说明每种指定叠层数和输出摄像位置数的关 系的、叠层420的显示方法的图。

图6(a)是指定叠层数和输出摄像位置数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在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即,以指定叠层数显示叠层420。

图6(b)是指定叠层数比输出摄像位置数少的情况(指定叠层数<输出摄 像位置数)。例如,在椎体的情况下,从上下方向(体轴方向)的中心的输出 摄像位置交替地向端部的输出摄像位置居中地以指定叠层数在各输出摄像位 置显示叠层420。然后,在剩余的输出摄像位置进行与叠层420不同的显示形 态的显示。将该显示称为剩余叠层422。剩余叠层422例如用虚线、与叠层420 不同的颜色等显示。

图6(c)是指定叠层数比输出摄像位置多的情况(指定叠层数>输出摄像 位置数)。例如,在椎体的情况下,从上下方向(体轴方向)的中心的输出摄 像位置居中地以输出摄像位置数在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然后,以剩 余的指定叠层数,平行于端部的叠层420地进行与叠层420不同的显示形态的 显示。将该显示称为不足叠层423。不足叠层423例如用虚线、与叠层420不 同的颜色等显示。另外,不足叠层423与叠层420连续地,居中地在空出各摄 像位置间隔的平均间隔的位置显示。

调整部224辅助操作者进行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在检测结果显示画面 400上进行辅助。调整部224经由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以及输入装置174从 操作者接受叠层420的选择、移动、删除、输出摄像位置的再设定等的指示, 进行辅助。例如,通过在想要选择的叠层420上重叠鼠标指针的状态下点击、 指定包含想要选择的叠层420的预定形状的区域等操作来进行叠层420的选 择。另外,每当进行移动、删除、再设定等操作时,更新在数据保持部240 中登录的各摄像位置的位置信息。表示指定叠层数和输出摄像位置数不同的情 况下的辅助的例子。

例如,在指定叠层数比输出摄像位置数多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 显示不足叠层423。当存在明显不需要的叠层的情况下,操作者选择不需要的 不足叠层423并进行删除的指示。调整部224删除从操作者接受到删除的指示 的不足叠层423。此时,调整部224将用摄像参数设定的指定叠层数也减少所 删除的指定叠层数。另外,在存在漏检测而实际应该摄像的位置的情况下,操 作者使不足叠层423移动到该位置。在从操作者接受这种操作的情况下,调整 部224将所指定的位置设定为新的输出摄像位置,在该位置显示叠层420。

例如,在指定叠层数比输出摄像位置数少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 显示剩余叠层422。操作者在想要不改变指定叠层数而改变要摄像的位置的情 况下,选择在可以不进行摄像的位置显示的叠层420,使其移动到希望的摄像 位置。当接受这种指示时,调整部224在移动后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在移动前的位置显示剩余叠层422。

使用图7说明指定叠层数比输出摄像位置数少的情况下的具体的操作方 法。图7(a)表示显示调整前的叠层420以及剩余叠层422的情形。调整部 224接受使用配置在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的调整指示区域430中的移动方向 指示按钮(上下按钮)431、配置指示按钮(从上向下按顺序按钮、从下向上 按顺序按钮、每隔1个按钮)432等的位置调整指示按钮的调整的指示,辅助 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

例如,图7(b)表示使叠层420全体上下移动的情况下的处理。操作者 将全部叠层420设为选择状态,按下移动方向指示按钮(上下按钮)431。接 受该操作,调整部224将两端部的输出摄像位置设为上限、下限,在其间使全 部叠层420配合各输出摄像位置上下移动。

例如,图7(c)表示使所选择的叠层420上下移动的情况下的处理。操 作者将想要移动的任意叠层420设为选择状态,按下移动方向指示按钮(上下 按钮)431。接受该操作,调整部224将两端部的输出摄像位置设为上限、下 限,在其间使所选择的叠层420配合各输出摄像位置上下移动。此时,在已经 在移动目的地的输出摄像位置配置了叠层420的情况下,跳过该输出摄像位置 而移动。

例如,图7(d)表示使选择叠层420移动到希望的输出摄像位置的情况 下的处理。操作者将想要移动的任意叠层420设为选择状态,使其移动到未配 置叠层420的输出摄像位置。选择以及移动,例如通过鼠标等输入装置174 的点击和拖动操作等来进行。调整部224使所选择的叠层420移动到移动目的 地的输出摄像位置。

例如,图7(e)、(f)表示对于检测出的各摄像位置,将叠层420从任意 端部的摄像位置开始依次配置的情况下的处理。操作者通过按下配置指示按钮 432中的从上向下按顺序按钮或者从下向上按顺序按钮来进行指示。在接受了 这些按钮的指示的情况下,调整部224按照指示在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例如,图7(g)表示在检测出的多个摄像位置每隔1个配置叠层420的 情况下的处理。操作者通过按下配置指示按钮432中的每隔1个按钮来进行指 示。在接受了该按钮的指示的情况下,调整部224按照指示在输出摄像位置显 示叠层420。例如,从上下方向的中心的输出摄像位置居中地每隔1个在各输 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使用以上举例说明的方法,调整部224辅助操作者进行叠层配置的调整。 操作者在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上通过预先准备的按钮的按下、作为通常的操 作接口的鼠标的利用等,可以容易地使各叠层420移动到输出摄像位置。

在指定叠层数和输出摄像位置数相同的情况下,操作者在确认定位图像上 的位置后,有时也进行调整叠层420的位置、削减、增加指定叠层数、使叠层 420对齐等调整。这样的调整也由调整部224来辅助。

例如,在想要调整叠层420的位置、角度的情况下,操作者通过鼠标拖动 使想要调整的叠层420移动到希望的位置。当接受这样的指示时,调整部224 在移动后的位置(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此外,也可以准备接受将叠 层420的显示位置从移动后的位置返回到鼠标拖动的移动前的位置的指示的 按钮、特别的点击操作等。

另外,在想要削减指定叠层数的情况下,操作者减少摄像参数的指定叠层 数,以减少后的数量通过鼠标点击等指定希望的叠层420。当接受这样的指示 时,调整部224消除通过鼠标点击所指定的输出摄像位置的叠层420的显示。 另外,也可以准备接受删除所选择的叠层420的显示的指示的按钮。此外,减 少摄像参数的指定叠层数的处理也可以自动化。即,也可以构成为与显示的叠 层420的数联动,以操作者消除的叠层420的数量减少摄像参数的指定叠层数。

另外,在想要增加指定叠层数的情况下,操作者在增加摄像参数的指定叠 层数的同时,在定位图像上想要配置叠层420的位置进行线描绘。当接受这样 的指示时,调整部224将接受了线描绘的位置设为输出摄像位置,在此显示叠 层420。此外,增加摄像参数的指定叠层数的处理也可以自动化。即,也可以 构成为与显示的叠层420的数量联动,以操作者增加的叠层420的数量,增加 摄像参数的指定叠层数。

另外,在想要使叠层420对齐的情况下,操作者在定位图像上指定通过各 叠层420的中心的线。指定的线例如是沿着脊柱的线等。当接受这种指示时, 调整部224为了使中心来到由操作者指定的线,变更各叠层420的显示位置并 进行再显示。另外,在想要仅使特定的叠层420移动来对齐的情况下,操作者 在定位图像上想要移动的叠层420上,通过鼠标点击等指定应该成为该叠层 420的中心的位置。当接受这种指示时,调整部224使叠层420移动以使其中 心来到由操作者指定的位置,并进行再显示。

此外,摄像位置设定部220,当通过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上的摄像开始 按钮440接受摄像开始的指示时,将此时正在显示叠层420的输出摄像位置设 为正式摄像的摄像位置。然后,使用在数据保持部240中保持的各输出摄像位 置的信息计算摄像参数,以便在该摄像位置进行摄像。

摄像部230使用由操作者设定的摄像参数以及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计算出 的摄像参数,按照脉冲序列向序列发生器140发出指示,进行摄像。

接着,说明基于上述各功能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的流程。图8(a)是本 实施方式的检查时的处理流程。

首先,摄像条件设定部210接受检查部位(步骤S1001)。接着,输出模 式设定部222在显示装置173上显示接受所接受的检查部位的输出模式的设定 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从操作者接受输出模式的设定(步骤S1002)。然后, 接受输出模式名的设定,对应于输出模式名将输出模式保存在数据保持部240 中(步骤S1003)。

然后,摄像条件设定部210生成并保存检查协议(步骤S1004)。在此, 所谓检查协议,是按照检查步骤将构成检查的多个摄像汇总为一体的协议。一 般的检查协议具备取得定位图像的扫描图摄像和取得诊断用的图像的正式摄 像。自动定位部221使用通过该扫描图摄像取得的定位图像,检测摄像位置。 此外,在摄像位置为1个部位的情况下,在自动定位部221决定的摄像位置进 行正式摄像。

在生成检查协议时,摄像条件设定部210在显示装置173上显示协议设定 画面500,经由该协议设定画面500接受生成检查协议所需要的设定。

图9表示协议设定画面500的例子。协议设定画面500如本图所示,每当 扫描图摄像、正式摄像这样的检查中执行的摄像时接受摄像参数的设定。具备 接受要执行的摄像的设定的摄像种类设定区域510、针对每个设定的摄像接受 摄像参数的设定的参数设定区域520、保存按钮53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扫 描图摄像中,除了该摄像参数外还接受是否进行自动定位的设定。在接受了进 行自动定位的设定的情况下,作为输出模式而显示在步骤S1003中保存的名 称。

摄像条件设定部210接受保存按钮530的按下,将经由协议设定画面500 接受了设定的内容作为检查协议,保存在数据保持部240中。当保存时接受检 查协议名的设定。

接着,摄像条件设定部210将图10所示的检查画面600显示在显示装置 173上,载入在步骤S1004中保存的协议(步骤S1005)。检查画面600如图 10所示,显示:用于显示在检查中执行的摄像种类的摄像种类显示区域610、 用于显示每个摄像种类的摄像参数的参数显示区域620、接受检查开始的指示 的检查开始按钮630。操作者确认显示内容并按下检查开始按钮630。

接受操作者的检查开始按钮630的按下(步骤S1006),摄像部230开始 构成检查的摄像。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开始扫描图摄像(步骤S1007)。 然后,当结束扫描图摄像,取得扫描图图像后,自动定位部221进行自动定位 (步骤S1008)。当结束自动定位处理时,检查结果显示部223进行在检测结 果显示画面400中显示叠层420的叠层显示处理(步骤S1009)。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的叠层显示处理。图8(b) 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的流程。如图6(a)~(c)中说明的那样, 首先,比较指定叠层数S和输出摄像位置数L(步骤S1101、S1103)。在指定 叠层数S与输出摄像位置数L一致的情况下,在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步骤S1102)。此时,显示S个叠层420。

另一方面,在指定叠层数S少于输出摄像位置数L的情况下,如图6(b) 所示,在预定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指定叠层数S个叠层420的同时,在剩余的 输出摄像位置显示(L-S)个剩余叠层422(步骤S1104)。

另外,在指定叠层数S多于输出摄像位置数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 在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输出摄像位置数L的叠层420,在预定的位置显示剩余 的(S-L)个不足叠层423(步骤S1105)。

当结束叠层显示处理时,摄像位置设定部220经由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 从操作者等待正式摄像开始的指示(步骤S1010)。当接受正式摄像开始的指 示时,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计算摄像参数,使得此时正在显示叠层420的输出 摄像位置成为正式摄像的摄像位置(步骤S1011)。然后,摄像部230使用计 算出的摄像参数开始正式摄像(S10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0中,在正式摄像开始的指示之前接受选择指示、 移动指示等调整的指示时,调整部224按照所接受的指示以上述方法调整叠层 420的显示位置(步骤S1013)。然后,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转移到步骤S1010, 等待正式摄像开始的指示。

此外,步骤S1013的调整部224的调整,如前所述,按照来自操作者的指 示来进行。另外,在指定叠层数少于输出摄像位置数的情况下,通过图7(a)~ (g)所示的方法等辅助调整。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170通过以上的步骤来执行检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是具备进行装置全体的动作的控 制和运算的控制处理系统170以及显示装置173的MRI装置100,所述控制 处理系统170具备:接受用于执行检查的设定的摄像条件设定部210、设定摄 像位置的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进行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设定的摄像位置 的摄像的摄像部230,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具备: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图 像上检测所述摄像条件设定部220接受的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位置的 自动定位部221;在所述显示装置173上显示所述扫描图图像,并且将所述自 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的预定的1个以上的位置设定为所述摄像位置, 确保视觉辨认性地在该扫描图图像上的该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的检测结果 显示部223。

另外,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1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而设定的所述 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所述预定的1个以上的位置 可以是所述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被设定为所述输出模式的检查断 面的位置。另外,所述输出模式设定部222生成与所述接受的检查部位对应的 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173中,可以经由该输出模式设 定画面300接受要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设定。

此时,各检查断面由1个以上的切片构成,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 显示由各要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全部切片确定的范围的外框,作为所述叠层 420。另外,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对所述叠层420进行闪烁显示。另 外,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按照来自操作者的指示,或者以预定的时间 间隔切换所述叠层420的显示和不显示。而且,在具有多个被设定为所述输出 模式的检查断面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针对每个检查断面以 不同的显示形态显示所述叠层420。

另外,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还具备进行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设定的摄 像位置的调整的调整部224,所述摄像部230进行所述调整后的摄像位置的摄 像。此时,所述调整部224可以将所述摄像位置的调整中使用的调整指示按钮 与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显示的叠层420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173上, 经由该调整指示按钮接受所述摄像位置的调整。另外,所述调整指示按钮可以 具备:指示由操作者选择的所述叠层的移动方向的按钮、指示由操作者选择的 所述叠层的配置的按钮。

另外,MRI装置100还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指示的输入装置174,所述 调整部224可以按照从操作者经由所述输入装置174对所述叠层420的指示, 更新所述叠层420的显示位置以及数量的至少一个,由此进行调整。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摄像位置中的希望的 摄像位置,不妨碍背后的定位图像的构造、组织的状态的视觉辨认性地显示叠 层420。因此,容易掌握摄像位置的定位图像上的位置,根据与背后的定位图 像的关系容易判断其正当性。

另外,在用摄像参数设定的指定叠层数和作为输出模式而设定的输出摄像 位置数不同的情况下,在不一致的部位改变其显示形态来显示。因此,操作者 能够容易掌握在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摄像位置中、实际用于正式摄像的位 置。操作者可以一边观看这样的显示一边进行调整,因此,调整作业变得容易。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具有多个检查断面的部位为检查对象的情况下, 也无损于定位时间缩短等自动定位功能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专用的界面进行由与检查部位对应的检查断 面以及检测断面数构成的输出模式的设定。因此,即使在具有多个检查断面的 部位为检查对象的情况下,操作者也可以容易地设定输出模式。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用摄像参数指定的指定叠层数与被设定为输出 模式的输出摄像位置数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专用的界面进行分配叠层420的输 出摄像位置的调整、或者输出摄像位置数的增减等调整。这样,本实施方式具 备操作性良好的简单的调整手段,因此,调整作业也可以直观、简便,不仅变 得容易,也可以不依赖于操作者而高精度地进行调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可设定为摄像位置的位置有多个的部位的 摄像,也能够进行与检查目的符合的定位位置的自动输出。若没有必要进行输 出位置的调整,则可以直接进行正式摄像。另一方面,即使在有必要进行输出 位置的调整的情况下,也能够直观、简便地进行调整。因此,作为检查全体, 操作数被削减,操作者的负担减轻。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每当检查时根据检查部位在步骤S1002中设定 检查断面,在步骤S1003中赋予名称来保存,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预先根据 检查部位,针对可选择的每个检查断面、检查断面数,分别预先生成输出模式, 赋予名称来登录在数据保持部240中。即,MRI装置100还具备针对每个检 查部位预先将可选择的检查断面作为输出模式来保持的数据保持部,所述输出 模式设定部222从所述数据保持部所保持的输出模式中接受选择,由此接受要 输出的所述检查断面的设定。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上述步骤S1002以及S1003的处理。即, 在步骤S1001中设定检查部位时,摄像条件设定部210前进到步骤S1004,将 协议设定画面500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此时,协议设定画面500成为在参 数设定区域520中接受了进行自动定位的设定的情况下,也接受输出模式的选 择的结构。并且,摄像条件设定部210通过菜单显示等显示预先生成的输出模 式的输出模式名,接受操作者的选择,按照接受的选择来生成、保存检查协议。

另外,在预先生成多个输出模式并保持在数据保持部240中的情况下,能 够在任意的时刻变更使用的输出模式。例如,可以构成为可在上述步骤S1005 中显示的检查画面600上变更。在这种情况下,也构成为能够通过菜单显示等 选择输出模式名。

通过如此构成,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协议设定画面500中选择了椎体的 情况下,可以在检查画面600上变更为椎间盘。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定位处理 后,以变更后的输出模式显示叠层420。

而且,在预先生成多个输出模式并保持在数据保持部240中的情况下,可 以构成为能够在步骤S1009中显示叠层420后变更输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 每当输出模式被变更时返回步骤S1008,自动定位部221进行自动定位,检测 结果显示部223显示符合输出模式的叠层420。此外,在能够通过自动定位部 221检测检查对象部位的全部摄像位置的情况下,每当变更输出模式时,不重 新进行自动定位而返回步骤S1009,将检测结果显示部223输出的摄像位置变 更为符合输出模式的摄像位置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设定1轴方向的断面的输出模式,设 定该方向的摄像位置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关于针对径向、冠状以及轴向的 各断面存在多个检查断面的选项的情况,输出模式设定部222分别设定输出模 式并赋予名称来保存。并且,可以构成为在协议设定画面500或者检查画面 600中选择。

另外,根据部位,有时检查断面的选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准备 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并且,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检查画面600或协议设定 画面500中配置选择检查断面的菜单,并且可在此进行选择。图11中举例表 示检查画面600具备选择检查断面的菜单62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 在选择各个摄像参数时选择检查断面。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按照选择来显示叠 层420。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选择检测个数。因此,在具有多个摄像位置的检 查断面的情况下,可以将用摄像参数设定的指定叠层数作为检测个数。另外, 也可以构成为在全部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从中接受操作者的选择。

而且,输出模式设定的定时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也可以是扫描图图像 取得后、各正式摄像的图像取得后等。即,观看所得到的图像来决定下一个检 查断面。

图12举例表示该情况下的检查画面600。在此,在显示各摄像后得到的 图像的检查画面600的摄像参数设定部分,配置调用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 的启动按钮622。摄像条件设定部210接受启动按钮622的按下,显示输出模 式设定画面30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况为例,说明了在显示装 置173中显示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等的画面例,以下,说明其它检查部位的 例子。

图13表示检查部位为膝关节的情况下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的例子。 膝关节中具有半月板、十字韧带等的检查断面。在此作为一例,举例说明不通 过检查断面名指定输出摄像位置,而是从事先设定的基本的定位位置中,根据 检查的目的选择希望的位置作为自动定位输出的情况。基本的定位位置,根据 检查的目的,针对每个装置事先被设定为缺省检查断面,登录在数据保持部 240中。并且,输出模式设定部222基于该缺省检查断面,设定每个被检体的 输出模式。

在检查断面设定区域311中显示被赋予每个缺省检查断面的名称。在此, 设为缺省1、缺省2。当选择名称时,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提取出在数据保持 部240中与该名称对应登录的定位位置(缺省1)321,显示在检测个数设定 区域312的标准图像上。操作者使用输入装置174来操作变更显示的定位位置 321,决定定位位置322。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接受在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320 中被输入名称,保存按钮330被按下,将此时在标准图像上显示的定位位置 322作为输出模式,与输出模式名对应地登录在数据保持部240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协议设定画面500、检查画面600中设定了要进行自动 定位的情况下,除了缺省的检查断面以外,还能够选择操作者使用输出模式设 定画面300生成的输出模式。图14中表示构成为可选择的检查画面600的例 子。

另外,图15表示检查部位为膝关节的情况下的叠层420的显示的具体例 子。图15(a)是在定位图像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省略构成检查断面的多个 切片的显示,仅用矩形421显示摄像范围的叠层420的例子。图15(b)是在 定位图像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闪烁显示叠层420的例子。图15(c)是按照 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变更叠层420的显示/不显示的例子。

另外,图16表示检查部位为肩关节的情况下的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00的 例子。检查部位为肩关节时,也与膝关节时同样地,举例表示预先针对每个装 置生成缺省的检查断面,赋予名称来登录在数据保持部240中的情况。其它处 理与膝关节的情况相同。

即,在检查断面设定区域311中显示赋予每个缺省检查断面的名称。在此, 设为缺省1、缺省2。当选择名称时,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提取出在数据保持 部240中对应于该名称而登录的定位位置(缺省1)321,显示在检测个数设 定区域312的标准图像上。操作者使用输入装置174操作变更所显示的定位位 置321,决定定位位置322。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接受在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 320中被输入名称、保存按钮330被按下,将此时在标准图像上显示的定位位 置322作为输出模式,与输出模式名对应起来登录在数据保持部240中。

图17表示检查部位是肩关节的情况下的叠层420显示的具体例子。图17 (a)是在定位图像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省略构成检查断面的多个切片的显 示,仅用矩形421显示摄像范围的叠层420的例子。图17(b)是在定位图像 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闪烁显示叠层420的例子。图17(c)是按照来自操作 者的指示,变更叠层420的显示/不显示的例子。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应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动定位后 操作者能够选择作为叠层而显示的输出摄像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具有基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相同的结 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按照所设定的输出模式进行自动定位 后,接受从得到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中选择要作为叠层来显示的输出摄像位 置。因此,控制处理系统170的摄像位置设定部220的结构不同。以下,针对 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位置设定部220的功能框图。如本图所示,本 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备自动定位部221、输出模式设定部222、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调整部224。另外,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具备接受从设 定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中选择要显示叠层420的输出摄像位置的选择接受 部225。此外,自动定位部221、输出模式设定部222、调整部224的各功能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

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当自动定位部221进行定位处理时,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定位图像上显示所设定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此时 进行的显示不是叠层420,而是简易的显示(以下称为简易显示)。简易显示 以无损于定位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并且操作者能够掌握检查断面的位置和斜度 的形态来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结果显示部223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例如生成 检测结果显示画面,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 显示部223,在该检测结果显示画面的定位图像410上,在所设定的检查断面 的摄像位置进行简易显示,并且接受显示叠层420的摄像位置的选择。显示叠 层420的摄像位置的选择如后所述,由选择接受部225接受。

图1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显示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 400a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a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摄像位置设定部220或检测结果显示部223,使用在数据保持部240中保 持的数据来生成,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73上。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a如图19 所示,具备显示定位图像410的显示区域401、显示用于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 的各种按钮的调整指示区域430、接受输出摄像位置的决定的意思和摄像开始 的指示的摄像开始按钮440。这些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 400的同名的功能相同。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a具备接 受显示叠层420的摄像位置的选择的确定的意思的确定按钮470。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以及选择接受部225 的处理的图。在此,举例说明作为检查部位而选择脊椎区域,作为检查断面而 选择椎体的情况。作为定位图像410显示脊椎的横断面。图20(a)是表示本 实施方式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的显示例的图。图20(b)是用于说明通过选 择接受部225接受操作者的选择的情形的图。图20(c)是用于说明在定位图 像410上显示的叠层420的图。

简易显示450被显示在显示区域410的定位图像410上的、设定的检查断 面的摄像位置。图20(a)表示显示的具体例子。图20(a)是使用箭头作为 简易显示450的例子。箭头的尖端位置是检测出的摄像位置,斜度表示检测出 的检查断面的斜度。简易显示450的显示形态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选择接受部225,在显示了简易显示450的定位图像410上 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输出摄像位置的选择。例如,如图20(b)所示,通过使用 输入装置147用矩形的区域选择框460包围希望的简易显示450来接受选择。 例如,通过在显示的区域选择框460中放置鼠标指针并点击来接受选择的解 除。简易显示450的选择、解除方法不限于此。

当结束选择时,操作者按下确定按钮470,向选择接受部225通过已确定 要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摄像位置)。选择接受部225接受确定按钮470的按 下,判断为选择了此时由矩形的区域选择框460包围的简易显示450(摄像位 置)。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当从选择接受部225接受所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摄 像位置)的通知时,在定位图像410上的已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摄像位置) 的位置,如图20(c)所示,显示叠层420。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170的各功能的检查流程基本与图8所示的第 一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相同。但是,在步骤S1008的自动定位后、步骤S1009 的叠层显示处理之间加入新的处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结果显示部223, 当自动定位部221结束自动定位处理,检测出摄像位置时,将与检查断面相应 的摄像位置设为输出摄像位置,在定位图像410上的对应的位置显示叠层420。 此时,如图8(b)所示,根据需要还一并显示剩余叠层422以及不足叠层423 的任意一方。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检测出的摄像位置中将通过操作 者选择的摄像位置作为输出摄像位置,在此显示叠层420。

图2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008的自动定位处理后、步骤S1009的 叠层显示处理之前的处理流程。另外,使用图22说明各处理时的定位图像410 上的显示。在此作为一例,表示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检查断面为椎间盘的情 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摄像位置时,如图22(a)所 示,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定位图像410上的设定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进行 简易显示450(步骤S2001)。

接着,选择接受部225从操作者接受简易显示450的选择(步骤S2002)。 如图22(b)所示,通过用矩形的区域选择框460包围想要选择的位置的简易 显示450来进行选择。选择接受部225当接受确定按钮470的按下时(步骤 S2003),将此时所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摄像位置)确定为已选择的摄像位置 (步骤S2004),通知给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将所选择的 摄像位置设为输出摄像位置,在定位图像410上与该输出摄像位置相应的位 置,如图22(c)所示,进行显示叠层420的叠层显示处理(步骤S2005)。

此外,在步骤S2005中使用所决定的本实施方式的输出摄像位置的叠层显 示处理与图8(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叠层显示处理相同。另外,叠层显 示S1009以后的处理基本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调 整部224接受针对正在显示叠层420的输出摄像位置的调整,摄像位置设定部 220当通过摄像开始按钮440接受摄像开始的指示时,将此时正在显示叠层420 的输出摄像位置作为正式摄像的摄像位置。这些处理中的数据全部保持在构建 于存储装置172上的数据保持部240中。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0是具备进行装置全体的动作的控 制和运算的控制处理系统170以及显示装置173的MRI装置100,所述控制 处理系统170具备:接受用于执行检查的设定的摄像条件设定部210;设定摄 像位置的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进行由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设定的摄像位 置的摄像的摄像部230,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具备:在预先取得的扫描图 图像上检测所述摄像条件设定部220接受的检查部位的全部检查断面的位置 的自动定位部221;在所述显示装置173上显示所述扫描图图像,并且将所述 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的预定的一个以上的位置设定为所述摄像位 置,在该扫描图图像上的该摄像位置,确保视觉辨认性地显示叠层420的检测 结果显示部223。此时,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可以具备接受作为所述设定 位置而设定的位置的选择的选择接受部225。

另外,所述MRI装置100还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输入的输入装置174, 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由所述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 的位置进行简易显示450,所述选择接受部225经由所述输入装置174接受所 述简易显示450的选择,由此接受所述位置的选择,可以将所述简易显示450 设为无损于所述扫描图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并且能够掌握所述检测出的检查断 面的位置和斜度的显示。

另外,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而设定的所述 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 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由所述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被设定为所述输 出模式的检查断面的位置进行简易显示450,所述选择接受部225经由所述输 入装置174接受所述简易显示450的选择,由此接受所述位置的选择,可以将 所述简易显示450设为无损于所述扫描图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并且能够掌握所 述检测出的检查断面的位置和斜度的显示。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因此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 操作者可以从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摄像位置中选择希望的摄像位置。因 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决定摄像位置时,对于操作者来说可以提供使用更便 利,操作性更高的MRI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检查断面为1种(若是脊椎区域,则 为椎体或椎间盘)的情况,但是,设定的检查断面可以是多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通过输出模式设定部222预先设定 了检查断面、或者检查断面以及检查个数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省略这些事先设 定。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检测出的全部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 进行简易显示450。

使用图23(a)~(c)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检测结果显示部223的叠层显 示处理。在此作为一例,举例表示选择脊椎区域作为检查部位的情况。

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况下,在检查断面中存在椎体和椎间盘。因此, 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全部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即椎体和椎间盘的全部摄像位 置。首先,如图23(a)所示,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椎体以及椎间盘的双方 的摄像位置进行简易显示450。此外,此时如本图所示,也可以构成为针对每 个检查断面以不同的形态进行简易显示450。所谓不同的形态,例如是改变显 示位置、改变显示形态等。在本图中将相当于椎间盘的输出摄像位置的简易显 示452显示在脊椎的左侧,将相当于椎体的输出摄像位置的简易显示451显示 在脊椎的右侧,表示简易显示451和简易显示452还改变显示颜色的例子。

此外,即使没有检查断面等的事前设定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如图 23(b)所示,通过用矩形等区域选择框460包围希望的简易显示450的方法 来进行希望的摄像位置的选择。并且,如图23(c)所示,检测结果显示部223 在所选择的简易显示450的位置,与检查断面种类无关地显示叠层420。

此外,在输出模式设定处理中设定了多个检查断面的情况下也相同。即, 在检查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况下,在将椎体和椎间盘设定为检查断面的情况 下,在所设定的检查断面的摄像位置进行简易显示450时,如图23(a)所示, 可以针对每个检查断面以不同形态显示。

这样,在不进行指定检查断面等的事前设定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结果 显示部223进行在所述摄像位置确定该检查断面的位置和斜度,并且操作者能 够掌握所述定位图像410上的所述检查部位的构造和组织的状态的形态的简 易显示450,所述选择接受部225经由所述简易显示接受所述输出摄像位置的 选择。通过如此构成,可以简化输出模式设定处理,提供操作性更高的MRI 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当从输出摄像位置中选择希望的位置 时,用矩形的区域选择框460选择区域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 以其它形状,例如以图24(a)所示的圆为代表,用椭圆、多边形等形状的区 域选择框460来选择相当于希望的位置的简易显示450。另外,如图24(b) 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选择多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了确定按钮 470的按下的时刻已选择的全部简易显示450的位置显示叠层420。而且,也 可以构成为通过放置鼠标指针并点击等操作选择位于希望的位置的简易显示 450本身。

任何选择方法都可以构成为以不同于非选择的简易显示450的形态显示 所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所谓不同的形态,例如如图24(c)所示,是变更显 示颜色等。另外,作为简易显示450而使用箭头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设为变更 外框的线的粗细、形状等。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预定的摄像位置 进行简易显示450,但是也可以不进行该简易显示450。使用图25说明这种情 况下的叠层显示处理的流程。在此,以作为检查部位而选择脊椎区域,作为检 查断面而选择椎体的情况为例,仅提取出定位图像410来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2001中,如图25(a)所示,检测结果显示 部223不进行简易显示450。但是,如图24(b)所示,对所设定的检查断面 的摄像位置的位置信息进行内部保持。

并且,如图24(c)所示,选择接受部225在没有简易显示450的定位图 像410上接受区域的选择。

并且,根据确定按钮470的按下,选择接受部225将选择出的区域通知给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将所选择的区域内的、所设定的检 查断面的摄像位置确定为所选择的摄像位置,设为输出摄像位置。如图24(d) 所示,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定位图像410上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此外,所选择的检查断面为椎间盘的情况也相同。图26(a)~(d)表 示这种情况下的叠层显示处理时的定位图像410的情形。

即,检测结果显示部223与选择接受部225一起,如图26(a)所示,在 没有简易显示450的定位图像410上,如图26(c)所示,接受区域的选择。 区域选择确定后,如图26(d)所示,在所选择的区域内的椎间盘的摄像位置 显示叠层420。此外,如图26(b)所示,检测出的椎间盘的摄像位置的位置 信息被内部保持。

另外,没有检查断面等的事前设定,或者在输出模式设定时选择了多个检 查断面的情况也相同。在此,举例说明将脊椎区域设为检查部位的情况。检查 部位为脊椎区域的情况下,检查断面为椎体和椎间盘这两种,因此,在未设定 检查断面的情况下和作为检查断面而选择了椎体以及椎间盘的情况下相同。图 26(a)~(d)表示这种情况下的叠层显示处理时的定位图像410的情形。

检测结果显示部223与选择接受部225一起,如图27(a)那样在没有简 易显示450的定位图像上,如图27(c)所示那样接受区域的选择。区域选择 确定后,如图27(d)所示,在所选择的区域内的全部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此外,如图27(d)所示,对检测出的全部摄像位置的位置信息进行内部保持。

此外,在没有简易显示的情况下,区域的选择方法也不限于矩形的区域选 择框460。例如,如图28(a)、(b)所示,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区域选择框 460。图28(a)表示操作者用椭圆框指定选择区域的例子。另外,图28(b) 表示操作者用多边形指定选择区域的例子。

而且,例如,如图28(c)所示,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引出指定要选择的范 围的线461等方法来指定要选择的区域。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将体轴方向的坐 标值在线461的两端部的体轴方向的位置(坐标值)的范围内的输出摄像位置 作为所选择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

这样,本变形例的MRI装置具备接受来自操作者的输入的输入装置174, 所述选择接受部225经由所述输入装置174接受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区域的选 择,将所述自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的所述选择的区域内的位置设为所 述选择了的位置。另外,所述摄像位置设定部220还具备将作为所述摄像位置 而设定的所述检查断面设定为输出模式的输出模式设定部222,所述选择接受 部225经由所述输入装置174接受所述扫描图图像上的区域的选择,将所述自 动定位部221检测出的位置中的作为所述输出模式而设定的检查断面的位置, 即所述选择的区域内的位置设为所述选择的位置。因此,由于也没有进行简易 显示450,因此操作者可以在完全不妨碍定位图像410的视觉辨认性的状态下 选择摄像区域。因此,根据本变形例,可以得到更高的操作性。

此外,可以构成为在所选择的摄像位置进行多切片摄像时,能够增减其切 片数。即,在所述各检查断面由1个以上切片构成的情况下,所述调整部224 按照操作者针对所述叠层420的指示,接受所述检查断面的切片数的变更。本 处理由调整部224承担。以下,使用图29说明该方法。在此,与上述同样, 举例表示将脊椎区域设为检查部位,选择椎体以及椎间盘作为检查断面的情 况。在选择的检查断面为1种的情况下,不进行检查断面的选择的情况下也相 同。

如图29(a)所示,当通过检测结果显示部223进行简易显示450(表示 椎体面的简易显示451、表示椎间盘面的简易显示452)时,选择接受部225 从操作者接受选择范围。在此,举例表示通过鼠标等选择基于在希望的位置显 示的箭头的简易显示450,选择1个简易显示450的情况,但是如本实施方式 的上述例子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选择区域。另外,要选择的简易显示 450也不限于1个。

当接受选择时,如图29(b)所示,检测结果显示部223在所接受的选择 范围内的摄像位置显示叠层420。要显示的叠层420与所选择的摄像位置的检 测出的检测断面平行地显示。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以进行多切片摄像为前提, 因此,以可知是多个切片的形态显示叠层420。例如,优选以通过摄像参数设 定的切片间隔显示预先通过摄像参数设定的切片数的线。

调整部224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摄像位置的微调整以外,还接受 切片数的增减的指示。例如,通过以拖曳操作将叠层420在想要增加切片数的 方向上扩大到想要增加的切片数等方法来进行指示。此时,叠层420的角度是 固定的。

在此,调整部224接受这样的操作者的指示,根据通过摄像参数设定的切 片间隔和扩大后的叠层420的切片方向的尺寸计算切片数。另外,根据检测位 置(摄像位置)的信息、和切片数、切片间隔,计算各摄像切片位置。此时, 也可以构成为将切片数显示为数值。

此外,在操作者所选择的简易显示450(摄像位置)有多个的情况下,在 与相邻叠层420不重叠的范围内进行切片数的增减。

这样,根据本变形例,所述调整部224还接受所述选择的输出摄像位置的 切片数的变更指示,按照接受的指示进一步调整切片数,所述检测结果显示部 223在所述调整后的输出摄像位置显示所述叠层420。

通过如此构成,操作者通过选择希望的角度的摄像位置,可以配合该摄像 位置的检测角度来进行多切片摄像。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操作性。

此外,切片数的增减,不仅通过鼠标操作进行,也可以直接变更参数。调 整部224接受参数的变更,以通过变更后的参数确定的切片数、切片间隔来显 示叠层420。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接受作为叠层420而显示的各个切片的位置的调整。 由此,也可以接受切片间隔的调整,操作者可以容易地进行切片间隔的调整。 也可以通过参数的变更来接受切片间隔的调整。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MRI装置100的控制处理系统170具 备摄像位置设定部220的功能,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建在能够与MRI 装置100收发数据的、独立于MRI装置100的信息处理装置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MRI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各实施 方式的摄像位置设定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于设定摄像切片的位置并进行摄像 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

符号说明

100MRI装置、101被检体、120静磁场发生系统、130倾斜磁场发生系 统、131倾斜磁场线圈、132倾斜磁场电源、140序列发生器、150发送系统、 151、发送线圈、152高频振荡器、153调制器、154高频放大器、160接收 系统、161接收线圈、162信号放大器、163正交相位检波器、164A/D变换 器、170控制处理系统、171CPU、172存储装置、173显示装置、174输入 装置、210摄像条件设定部、220摄像位置设定部、221自动定位部、222输 出模式设定部、223检测结果显示部、224调整部、225选择接受部、230摄 像部、240数据保持部、300输出模式设定画面、310输出模式设定区域、311 检查断面设定区域、312检测个数设定区域、320输出模式名设定区域、321缺 省定位位置、322定位位置、330保存按钮、400检测结果显示画面、400a检 测结果显示画面、401显示区域、410定位图像、420叠层、421外框、422剩 余叠层、423不足叠层、430调整指示区域、431方向指示按钮、432配置指 示按钮、440摄像开始按钮、450简易显示、451简易显示、452简易显示、 460区域选择框、461线、470确定按钮、500协议设定画、510摄像种类设 定区域、520参数设定区域、530保存按钮、600检查画面、610摄像种类显 示区域、620参数显示区域、621菜单、622启动按钮、630检查开始按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