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

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呼叫请求后并判断是否进行呼叫成环检测;若不检测,则正常完成呼叫;若检测根据呼叫请求生成呼叫标识,并判断该呼叫标识是否在呼叫记录表中:当该呼叫标识计数值大于呼叫门限值时,被判定为呼叫成环后释放;该呼叫标识的计数值小于等于呼叫门限值时,按正常的呼叫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检测重复呼叫次数判断呼叫是否成环,对于成环的呼叫则被释放,从而解决了呼叫成环的问题,有效避免中继路由出现阻塞,保证了整个调度通信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9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36149.7

  • 发明设计人 孙建明;

    申请日2013-11-01

  • 分类号H04L12/701;H04L12/24;

  • 代理机构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曦

  •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地锦路5号院1号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3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701 专利号:ZL2013105361497 申请日:20131101 授权公告日:201701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701 申请日:201311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属于调 度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调度指挥系统在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调度指挥系统作为运输指挥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列车的 准时、安全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对运输指挥与安全生产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整个调度指挥系统的可靠性,调度中心 及各车站之间会设置两个双向中继路由:直达中继路由和迂回中继路 由。当调度中心和各车站之间的中继路由出现单点故障时,调度中心 的调度员能够呼叫各车站的值班员,发布调度命令。

图1为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环型通信网络。调度中心的调度员呼 叫车站1的值班员时,首先会选择调度中心和车站1间的直达中继路 由;如果直达中继路由出现故障,再选择迂回中继路由,经车站N迂 回,最后通过车站2再到车站1。当车站1的值班员呼叫调度中心的 调度员时,系统首先会选择车站1和调度中心之间的直达中继路由; 如果直达中继路由出现故障,再选择迂回中继路由,经车站2迂回, 最后通过车站N再到调度中心。虽然上述组网方式提高了整个调度通 信系统的呼叫成功率,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调度中心呼叫车站1 的值班员,调度中心和车站1之间的直达中继路由出现故障,呼叫经 迂回中继路由到达车站2;因为车站2和车站1之间的直达中继路由 也出现故障,呼叫又经迂回路由返回到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会自动再 次发起到车站1的呼叫,就会出现呼叫成环。呼叫成环不仅加大了通 信网上的话务量,其直接结果会导致路由阻塞、接通率低、通信网的服 务质量下降。在极端情况下,可使整个调度指挥系统瘫痪。因此,解决 呼叫成环、避免中继路由阻塞是现有的调度指挥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 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呼叫请求,并读取配置参数并判断是否进行呼叫成 环检测;若不检查,正常呼叫;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2,根据呼叫请求生成呼叫标识,并判断所述呼叫标识是否 在呼叫记录表中:若存在,呼叫计数器加1,并判断计数值与呼叫成环 门限值的大小:若计数值小于或等于呼叫成环门限值,保存呼叫到该 呼叫标识的呼叫队列;否则释放呼叫、初始化呼叫记录表并结束;

若不存在,将呼叫标识保存至呼叫记录表中,并将呼叫计数器设 置为1,保存呼叫到该呼叫标识的呼叫队列;

步骤3,呼叫成功后初始化呼叫记录表并结束;呼叫失败则直接 结束。

其中较优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呼叫成环检测值和所述呼叫成环 门限值。

其中较优地,所述呼叫标识包括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其中较优地,所述呼叫记录表包括所述呼叫标识、所述呼叫计数 器和所述呼叫队列。

其中较优地,所述初始化呼叫记录表包括以下步骤:

释放所述呼叫标识的呼叫队列中的所有呼叫;

初始化所述呼叫标识的呼叫计数器;

从呼叫记录表中删除所述呼叫标识。

本发明通过检测重复呼叫次数,判断当前呼叫是否成环。对于成 环的呼叫,被立刻释放。通过本方法可以解决呼叫成环的问题,有效 避免中继路由出现阻塞,保证整个调度通信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环型通信网络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避免呼叫成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通过检 测重复呼叫次数,当重复呼叫次数大于设定的呼叫成环门限时,该呼 叫就会被释放,从而解决呼叫成环的问题。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 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

步骤1,调度员向车站值班员发起呼叫请求。

步骤2,调度中心收到呼叫请求并交予呼叫处理模块处理。

步骤3,呼叫处理模块读取配置参数并判断是否进行呼叫成环检 测;若检测,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10。

呼叫成环检测 0为不检测、1为检测 呼叫成环门限 3

表1调度中心的系统配置参数

表1为调度中心的系统配置参数,其包括呼叫成环检测、呼叫成 环门限的配置。其中,呼叫成环检测分为不检测和检测两种模式,其 参数值分别为0和1,默认的情况下参数值为1。如果呼叫成环检测参 数配置为0,则正常呼叫车站值班员;如果参数配置为1,则按下述的 步骤进行呼叫成环检测后,再按正常呼叫处理该呼叫。而呼叫成环门 限用于是否呼叫成环的判断,其门限值默认为3。

步骤4,根据呼叫请求生成呼叫标识,并判断该呼叫标识是否已 存在呼叫记录表中。调度中心将当前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 码作为此次呼叫标识,该呼叫标识的计数即为重复呼叫的次数。呼叫 标识生成后,在呼叫记录表中搜索该呼叫标识是否已存在。如果当前 呼叫标识已经存在与呼叫记录表中,则执行步骤5;如果不存在,则 执行步骤6。

呼叫标识 主叫号码、被叫号码 呼叫计数器 初始化为0 呼叫队列 保存相同呼叫标识的呼叫

表2呼叫记录表

表2为本发明中呼叫记录表,其包括呼叫标识、呼叫计数器的计 数值以及呼叫队列。其中,呼叫计数器用于对具有相同呼叫标识的呼 叫进行计数,该计数值用于与呼叫成环门限相比较,判断当前呼叫是 否已经成环;呼叫队列则用于保存具有相同呼叫标识的呼叫,等待将 呼叫发送至车站值班员。

步骤5,将呼叫计数器加1,并判断计数值与呼叫成环门限值的大 小:呼叫计数值小于或等于呼叫成环门限,则执行步骤7;呼叫计数 值大于呼叫成环门限,释放呼叫并执行步骤9。通过对重复呼叫的次 数与设定的呼叫成环门限值进行对比,当重复呼叫的次数大于呼叫成 环门限值时,则判定当前呼叫已经成环并被释放掉,从而有效避免了 呼叫成环的问题。

步骤6,将呼叫标识保存至呼叫记录表中并将呼叫计数器设置为 1,然后直接执行步骤7。当呼叫标识首次保存时,呼叫计数器由初始 值0设置为1。

步骤7,保存呼叫到该呼叫标识的呼叫队列中。呼叫入呼叫队列 后,等待呼叫车站值班员。

步骤8,判断呼叫车站值班员是否成功:如果成功,执行步骤9; 如果失败,则执行步骤10。如果呼叫处理模块设定为呼叫成环检测, 那么当呼叫保存到呼叫队列中后,通过判断当前该呼叫是否成功,来 决定当前的呼叫处理是否继续。而对于呼叫处理模块设定为不检测呼 叫成环的情况,则无需判断是否成功呼叫车站值班员。待呼叫由呼叫 队列呼叫至车站值班员后,结束。

步骤9,初始化呼叫记录表。。其中初始化的步骤包括:首先清除 该呼叫标识的呼叫队列中所有呼叫;其次初始化该呼叫标识的呼叫计 数器;最后从呼叫记录表中删除该呼叫标识。当判定为当前呼叫已经 成环,呼叫记录表进行初始化,停止对于下一次呼叫的处理。而呼叫 成功呼至车站值班员后,呼叫记录表同样进行初始化的过程,以保证 下一次用户摘机呼叫时,呼叫记录表处于初始的状态。

步骤10,结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呼叫记录表对主叫和被叫之间的呼叫进行 标识,并将具有相同呼叫标识的呼叫进行计数。当具有相同呼叫标识 的呼叫重复次数大于设定的呼叫成环门限值时,当前呼叫被判断为呼 叫成环,被释放掉,否则将该呼叫加入呼叫队列,等待呼至被叫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呼叫成环造成的路由阻 塞、接通率低、通信网的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在调度指挥系统中避免呼叫成环的方法进 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 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 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