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摘要

一种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泡沫敷料,所述医用泡沫敷料分为一枚、二枚或三枚叶片和所述一枚、二枚或三枚叶片根部汇总的叶柄;每枚叶片内配备引流管和冲洗管,所述引流管在叶片的顶端的一端连接吸盘装置,在所述医用泡沫敷料四周、引流管和冲洗管上涂硅胶显影线。本产品加工工艺简单,独特的设计使整体装置拔出得到保障,其引流管、冲洗管的分控操作方便。本装置克服了原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只适合体表创面不利于置入人体内的各种缺点及限制,适于推广,本发明可极大减轻患者长期换药痛苦,充分引流,减少医源性感染及医师的工作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687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12417.X

  • 发明设计人 杨成林;耿硕;

    申请日2014-01-10

  • 分类号A61M2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39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31: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7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27/00 申请日:20140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尤其适 用于封闭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部感染创面、皮下潜在腔隙、脱套伤、大面积 脂肪液化等创面。

背景技术

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等首先将负压封闭引流 装置(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1994年, 裘华德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及装置。经过近20年的临床应用疗 效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已成为处理这些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并逐渐 替代了创伤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以及烧伤科等的各种引流。近年来负压 封闭引流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脊柱外科。Zehnder等曾报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也 成功用于脊柱术后伤口感染。

现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构成是由(1)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组成的医 用泡沫敷料,外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 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抗张力强,原包装为15cm×10cm×0.9cm,使用时 根据创面大小修剪,覆贴于创面,边缘可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将泡沫材料上的 两根硅胶管从远离创面/腔约2~4cm处正常皮下组织中戳孔引出或“系膜法”引 出。(2)封闭创面/腔: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生物透性膜(它具有良好 的透气性,能防水,并能防止细菌入侵,对皮肤无刺激性)粘贴封闭整个创面 至创面边缘约3~4cm范围。(3)连接负压:将引流管接负压瓶,中心负压吸引 或电动吸引,调整负压至60~80kPa,以敷料收缩变小,质柔韧,有液体引流出 为度。现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不足之处是:(1)医用泡沫敷料设计为长方形, 内部只有两根硅胶管,虽可裁剪,但仍不适用于复杂形状创面及深部创腔,且 引流管及冲洗管经裁剪后极易被破坏从而失去其作用;(2)医用泡沫敷料边缘 及内部无硅胶显影线,置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部感染创面、皮下潜在腔隙、 脱套伤、大面积脂肪液化等创面后,无法确保其拔出时完整性;(3)医用泡沫 敷料长方形设计及医用泡沫敷料内部两根硅胶管间距设计较大,该设计不利于 深部植入以及后期微创取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叶草形可拔 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泡沫敷料, 所述医用泡沫敷料分为一枚、二枚或三枚叶片和所述一枚、二枚或三枚叶片的 根部汇总的叶柄;每枚叶片内配备引流管和冲洗管,所述引流管和冲洗管汇总 在叶柄处。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在叶 片的顶端的一端连接吸盘装置。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所述医用泡沫 敷料四周、引流管和冲洗管上涂硅胶显影线。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硅胶显影线 的重量配比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0%、硫酸钡50-70%、碘盐3-5%、 硫化剂5-7%。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在叶 柄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冲洗管在叶柄的一端设有卡扣。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在每 枚叶片内设有两根,两根所述引流管在叶柄的一端通过三通医用塑料管连接。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和冲 洗管均用硅胶制成。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上设 有引流管孔。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冲洗管上设 有冲洗管孔。

所述的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医用泡沫敷 料为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完全保留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浅表部位软组织缺损及感染的优 点,也保留了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优势,同时还大大弥补了以往传统负压封闭引 流装置的缺点,其优点如下:(1)本装置具有独特的一枚、二枚或三枚叶片设 计,每枚叶片均可以根据创面的情况进行裁剪,且每枚叶片均有独立的引流管 及冲洗管,可适应多种形态的创面及死腔,能做到与创面或死腔最大限度接触, 多点进行冲洗引流,且叶片形状设计有利于日后微创切口拔出;(2)本装置由 于医用泡沫敷料、引流管和冲洗管均设有完善的硅胶显影线,引流管具备独特 设计的吸盘装置,且引流管及冲洗管汇总于叶柄处,均有利于后期本装置的拔 出,因此本装置适用于深部感染创面、皮下潜在腔隙、脱套伤、大面积脂肪液 化等创面;(3)本装置设有硅胶制引流管及冲洗管,质地柔软,适合短时间植 入体内,而减轻患者痛苦;(4)本装置每枚叶片均设置一根冲洗管及两根引流 管,且每根管道均设有卡扣进行调节。本装置通过生物透性膜覆盖,连接负压 后,能使被引流创面内的脓液、渗液及部分坏死组织及时、较彻底引流出体外, 同时可行冲洗,防止引流管及医用泡沫敷料堵塞,并可应用抗生素或其他促进 创面愈合物质冲洗;(5)本装置6根引流管及3根冲洗管汇总于医用泡沫敷料 三枚叶片根部汇总的叶柄处,可保证原有创口最大限度的缝合,保留一微小创 口于叶柄处,经生物透性膜覆盖,连接负压后,切口潜在腔壁内陷,在本装置 逐渐拔出后腔壁会紧密闭合,促进创腔闭合以消灭死腔治愈创口;(6)本装置 操作简单易行,适于推广,可减轻患者长期换药痛苦及医师的工作量。

本产品加工工艺简单,独特的设计使整体装置拔出得到保障,其引流管、 冲洗管的分控操作方便。本装置克服了原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只适合体表创面 不利于置入人体内的各种缺点及限制,适于推广,本发明可极大减轻患者长期 换药痛苦,充分引流,减少医源性感染及医师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三枚叶片中一枚叶片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叶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叶片;2叶柄;3医用泡沫敷料;4引流管;5冲洗管;6 硅胶显影线;7引流管硅胶显影线;8冲洗管硅胶显影线;9引流管孔;10冲洗 管孔;11吸盘装置;12三通医用塑料管;13卡扣;14创口;15生物透性膜; 16负压装置;17冲洗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 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三叶草形可拔出的体内植入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主要应用于封闭大面积 软组织缺损、深部感染创面、皮下潜在腔隙、脱套伤、大面积脂肪液化等创面。 如图1所示,其整体形状为三叶草形,由三枚叶片1和三枚叶片根部汇总的叶 柄2组成医用泡沫敷料3,可根据创面及创口形状,裁剪一枚叶片1、二枚叶片 1或进一步裁剪塑性,其叶形设计更是有利于其日后微创拔出。医用泡沫敷料由 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制成,每叶长15cm,宽度为5cm,厚度为0.9cm,叶 柄长约4cm,宽度3cm,厚度为0.9cm。每枚叶片1内部有两根引流管4(直径 5mm)及一根冲洗管5(直径2.5mm)组成。如图2所示,其为三枚叶片1中的 一枚叶片的展开示意图,医用泡沫敷料边缘设有硅胶显影线6,每枚叶片1内设 有两根引流管4,引流管4两边缘设有引流管硅胶显影线7,一根冲洗管5,冲 洗管5两边缘设有冲洗管硅胶显影线8,引流管4上每隔5mm设有引流管孔9 (直径约1.5mm),冲洗管5上每隔5mm设有冲洗管孔10(直径约1mm), 上述设计有利于深部短期植入本装置,整体装置轮廓可在X线下显影,在植入 和拔出后,可行X线透视,以进一步确保无残留。且每枚叶片1均设有2根引 流管及1根冲洗管的设计,更有利于保持引流通畅,冲洗管可防止引流管及医 用泡沫敷料堵塞,或随时应用抗生素或其他促进创面愈合物质冲洗,极大延长 了本装置植入体内的时间。引流管4与医用泡沫敷料3边缘交界处设计有吸盘 装置11,以利于每枚叶片1的整体拔出。如图3所示,共计6根引流管4及3 根冲洗管5汇总于叶柄2处,每两根引流管4通过一枚三通医用塑料管12连接, 引流管4末端有一枚卡扣13控制其引流。每根冲洗管5也设有一枚卡扣13,控 制其冲洗,卡扣13均为医用塑料制成。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彻底请清创后,根据创口情 况将医用泡沫敷料3植入,部分缝合创口14;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生 物透性膜15粘贴封闭整个创面至创面边缘约3~4cm范围。将引流管4汇总后 连接负压装置16,将引流管4接负压瓶、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吸引,调整负压 至60~80kPa,以敷料收缩变硬,有液体引流出为度。将冲洗管5连接相应冲洗 装置17。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为了使本装置更方便的应用于不同创 面及创腔,将医用泡沫敷料3设计为一枚叶片,以更好适应小创面及创腔。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为了使本装置更方便的应用于不同创 面及创腔,将医用泡沫敷料3设计为二枚叶片(Y字型),以更好适应不同形状 的创面及创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