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粘菌素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

多粘菌素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粘菌素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将多粘菌素包裹于脂质体中,以胆固醇与磷脂为稳定剂,制备的多粘菌素脂质体制剂,剂型为液体制剂或冻干粉。其稳定性显著提高,可以很好的满足临床应用需求。按照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多粘菌素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且生产可行性强,为研制一种新型多粘菌素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355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32380.3

  • 发明设计人 陈玉双;郑玉林;

    申请日2013-12-27

  • 分类号A61K9/127;A61K38/12;A61P31/04;

  • 代理机构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董梅

  • 地址 201209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路97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09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9/1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127 申请日:2013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及其它假单胞菌引起的创面、尿路以及眼、耳、气管等部位感染的多粘菌素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多粘菌素(Polymyxin),是一种从多粘芽孢杆菌培养液中获得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B(Polymyxin B,又称硫酸多粘菌素B,见图1)和多粘菌素E(Polymyxin E,又称硫酸粘菌素,见图2),二者的抗菌谱和用途较相似,在20世纪60年代被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多粘菌素的抗菌谱较窄,仅对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其抗菌谱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肠杆属菌、克雷伯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流感杆菌等,与其他抗生素药物相比,多粘菌素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敏感率较高。 

多粘菌素于20世纪70年代批准上市,20世纪80年代,因其毒性反应以及新抗菌药物的问世,该药几乎被临床弃用,近年来,MDR革兰氏阴性菌临床分离率上升明显,其耐药性高,对许多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对原有效药物的耐药性上升迅速,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多粘菌素的重要作用,使其再次受到关注。静脉注射多粘菌素在治疗M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包括肺炎、菌血症、假体关节、尿路感染),特别是MDR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治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粘菌素的局部刺激性和毒性较大,不良反应多见,在常规剂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25%。其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过敏反应,其他:白细胞减少和肝毒性,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注易引起局部疼痛。由于多粘菌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开发制剂时,必须考虑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剂型。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新型药物载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是利用磷脂双分子层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由于生物体质膜的基本结构也是磷脂双分子层膜,脂质体具有与生物体细胞相类似的结构,因此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特点是可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改善药物性质和靶向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粘菌素脂质体,以利于增加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多粘菌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粘菌素脂质体,包括多粘菌素,每1000 mL制剂的原辅料配方为:

多粘菌素   1~10 g

磷脂       5~300 g

胆固醇     0.1~200 g

抗氧化剂   0.1~200 mg

赋形剂     10~ 200 g

缓冲液     500~800 mL,

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 mL,用碱性试剂调节pH至4.5~6.5,其中,

所述的多粘菌素为多粘菌素B,硫酸多粘菌素B或其他生理上可接受的多粘菌素B的盐;或者为多粘菌素E,硫酸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E甲磺酸钠或其他生理上可接受的多粘菌素E的盐;

所述的多粘菌素和磷脂的重量比例为1:5~1:50,胆固醇和磷脂的重量比例为1:50~1:1。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磷脂选自蛋黄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鞘磷脂、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酯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E、维生素C、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赋形剂选自蔗糖、甘露醇、海藻糖、麦芽糖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枸橼酸钠或酒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缓冲系统可以是磷酸盐、琥珀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0.01~0.15 M。

其中,所述的多粘菌素脂质体剂型是液体制剂或冻干粉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粘菌素脂质体的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制备多层脂质体:根据配方选取磷脂、胆固醇和抗氧化剂溶于氯仿或甲醇-氯仿混合溶液;用减压蒸发法或喷雾干燥法将溶剂除去,形成脂质膜或脂质粉末;配制缓冲剂,加入赋形剂溶解,用该溶液水化脂质膜或脂质粉末,水化温度在30~80℃之间,必要时用搅拌或高速分散使脂质水化完全,得多室脂质体;

(2)匀化脂质体:水化完全后用高压均质机匀化脂质体至所需要的粒径和均匀度,或通过挤压设备把多层脂质体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相应孔径的微孔膜来达到;脂质体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0~200 nm;

(3) 制备多粘菌素脂质体:在30-80℃条件下将多粘菌素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空白脂质体溶液中,使用碱性试剂调节pH至4.5~6.5,经30~80℃恒温水浴孵育10~60 min后,冷却至室温;

(4)游离药物的去除:采用透析或者超滤去除游离药物;

(5)定容、除菌、分装、保存:用注射用水定容,经0.22 μm微孔滤膜除菌,分装即得成品,成品可在2~8℃下保存或者冻干保存至使用;

其中,所述的生产工艺中脂质体复溶后平均粒径在80~150 nm之间,药物包封率≥ 90%。

其中,所述生产工艺步骤(3)中产品的最终pH范围以为5.0~5.5为最佳。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提供的多粘菌素脂质体利于增加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制备方法容易实现,操控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硫酸多粘菌素B结构图;

图2硫酸粘菌素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容。

实施例1:

制剂处方(100 mL):

硫酸多粘菌素B            100 mg

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2 g

胆固醇                    500 mg

α-生育酚                  12 mg

蔗糖                      10 g

磷酸盐缓冲液              80 mL

碳酸钠                    调节pH至5.0-5.5

注射用水                  定容至100 mL

制剂工艺如下:

将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α-生育酚分别溶于氯仿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转移至旋转蒸发瓶中旋转蒸发成膜,抽真空除去溶剂。用含有蔗糖的125 mM,pH 3.0的磷酸盐缓冲液80 mL在65 ± 5℃下水化1.5-2 h,即得多层脂质体。将上述多层脂质体溶液经高压均质机15000-20000 psi均质,获得平均粒径为104 ± 10 nm的空白脂质体。在65 ± 5℃,搅拌下加入硫酸多粘菌素B水溶液,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将pH调至5.8,在65 ± 5℃条件下恒温水浴孵育20 min,冷却至室温,透析除去游离的多硫酸粘菌素B,测定中间体含量,定容,经0.22 μm微孔滤膜除菌、分装、2-8℃保存或冻干保存,复溶后获得平均粒径114 ± 12 nm,包封率约为95%的载药脂质体。

实施例2:

制剂处方(100 mL):

硫酸多粘菌素B             150 mg

二硬酯酰磷脂酰胆碱         4 g

胆固醇                     250 mg

海藻糖                     20 g

柠檬酸缓冲液               80 mL

碳酸氢钠                   调节pH至5.0-5.5

注射用水                   定容至100 mL

制剂工艺如下:

将注射用二硬酯酰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分别溶于氯仿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置于旋转蒸发瓶中旋转蒸发成膜,抽真空去除溶剂。用含有海藻糖的100 mM,pH 3.0的柠檬酸缓冲液在65 ± 5℃下水化1.5-2 h,即得多层脂质体。将上述多层脂质体溶液经高压微射流均质机10000-15000 psi均质,获得平均粒径为84 ± 8nm的空白脂质体。在65 ± 5℃,搅拌下加入硫酸多粘菌素B水溶液,慢慢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将pH 值调至5.8,在65 ± 5℃条件下恒温水浴孵育20 min,冷却至室温,超滤除去游离的多硫酸粘菌素B,测定中间体含量,定容,经0.22 μm微孔膜除菌、分装、2-8℃保存或冻干保存,复溶后获得平均粒径为102 ± 10 nm,包封率约为94%的载药脂质体。

实施例3:

制剂处方(100 mL):

硫酸多粘菌素B            200 mg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5 g

胆固醇                    250 mg

海藻糖                    10 g

麦芽糖                    10 g

酒石酸缓冲液              80 mL

碳酸钠                    调节pH至5.0-5.5

注射用水                  定容至100 mL

制剂工艺如下:

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分别溶于氯仿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置于喷雾干燥机中喷雾成粉末。用含有海藻糖的125 mM,pH 3.0的酒石酸缓冲液中在65 ± 5℃下水化1.5-2 h,即得多层脂质体。将上述含有多层脂质体溶液在45 ± 5℃下经挤出仪均化,获得平均粒径为94 ± 8 nm空白脂质体。在65 ± 5℃,搅拌下加入硫酸多粘菌素B水溶液,定容,使用碳酸钠溶液将pH 值调至5.8,65 ± 5℃条件下恒温水浴孵育20 min,冷却至室温,超滤除去游离的硫酸多粘菌素B,经0.22 μm微孔膜除菌、分装、2-8℃保存或冻干保存,复溶后获得平均粒径106 ± 11 nm,包封率约为95%的载药脂质体。

实施例4 

制剂处方(1000 mL)

硫酸多粘菌素B          5 g

氢化蛋黄卵磷脂          200 g

磷脂酰乙醇胺            100 g

胆固醇                  50 g

维生素E                4 mg

乳糖                    100 g

0.1M磷酸盐缓冲液       750 mL

氢氧化钠                调节pH至5.0-5.5

注射用水                定容至1000 mL

制剂工艺如下:

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维生素E分别溶于氯仿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置于喷雾干燥机中喷雾成粉末。用含有乳糖的125 mM,pH 3.0的酒石酸缓冲液中在65 ± 5℃下水化1.5-2 h,即得多层脂质体。将上述含有多层脂质体溶液在45 ± 5℃下经挤出仪均化,得到平均粒径为94 ± 8nm的空白脂质体。在65 ± 5℃,搅拌下加入硫酸多粘菌素B水溶液,测定中间体含量,定容,使用碳酸钠溶液将pH 值调至5.8,65 ± 5℃条件下恒温水浴孵育20 min,冷却至室温,超滤除去游离的硫酸多粘菌素B,经0.22 μm微孔滤膜除菌、分装、2-8℃保存或冻干保存,复溶后获得平均粒径106 ± 11 nm,包封率约95%的载药脂质体。

实施例5

制剂处方(1000 mL)

多粘菌素E                8 g

二油酰磷脂酰胆碱         100 g

胆固醇                   200 g

亚硫酸氢钠               2 mg

蔗糖                     50 g

海藻糖                   50 g

柠檬酸盐缓冲液           600 mL

碳酸氢钠                 调节pH至5.0-5.5

注射用水                 定容至1000 mL

制剂工艺如下:

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亚硫酸氢钠分别溶于氯仿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置于喷雾干燥机中喷雾成粉末。用含有蔗糖的125 mM,pH 3.0的酒石酸缓冲液中在65 ± 5℃下水化1.5-2 h,即得多层脂质体。将上述含有多层脂质体溶液在45 ± 5℃下经挤出仪均化,得平均粒径为94 ± 8 nm的空白脂质体。在65 ± 5℃,搅拌下加入硫酸多粘菌素B水溶液,测定中间体含量,定容,使用碳酸钠溶液将pH 值调至5.8,65 ± 5℃条件下恒温水浴孵育20 min,冷却至室温,超滤除去游离的硫酸多粘菌素B,经0.22 μm微孔滤膜除菌、分装、2-8℃保存或冻干保存,复溶后获得平均粒径106 ± 11 nm,包封率约为95%的载药脂质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