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及组装方法

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及组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及组装方法,芯模包括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外包裹有保护层;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设有入料口,在保护层上与入料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开口。组装方法包括成型实心式轻质内芯,制作保护层,将实心式轻质内芯从开口装入到保护层内,密封保护层。本发明能让芯模的组装更加的快捷,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防止混凝土超灌和渗水的现象,有效的避免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7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64664.6

  • 发明设计人 谭泽文;

    申请日2013-11-14

  • 分类号E04C1/00(20060101);E04C1/40(20060101);E04B5/36(20060101);E04G2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刘各慧;周永强

  • 地址 52820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沙头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1: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1

    授权

    授权

  • 2016-06-2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4C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1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C1/00 申请日:2013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空心楼板中的芯模。

背景技术

过去,我国大部分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耗材大,而且重量大,特别是对于楼板来说,中部一般悬空,因此,楼板的强度低。为此,国家提倡采用现浇空心楼板技术实现对楼板的建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耗材,而且可以减轻楼板的重量。

目前,采用现浇空心楼板的技术主要是:先搭建模板,然后在模板上铺设下层钢筋,在下层钢筋上固定芯模,接着在芯模上设置上层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

但现有的芯模大多为空心结构,如在申请号为200510020286.0公开日为2005.7.2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施工方法,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充气和排气的芯模,即当浇注混凝土时,给芯模充气,当施工完成后,则放出芯模中的气体,并将芯模抽出,该结构虽然能减轻楼板的重量,当由于该芯模充气后为空心结构,在浇注混凝土时,一旦芯模出现损坏的现象时,施工人员无法快速的查寻到,且会使混凝土进入到芯模内,造成混凝土超灌的现象,而这种结构的芯模抵抗来自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性能也差;另外,在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振捣,以便将气体排出,杜绝空鼓现象,但该芯模使施工人员无法及时的观察振捣情况,因此,容易形成孔洞,容易形成蜂窝、孔洞型的楼板,使得楼板难以达到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防止混凝土超灌和渗水的现象,有效的避免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

为了让芯模的组装更加的快捷,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防止混凝土超灌和渗水的现象,有效的避免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的组装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包括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外包裹有保护层;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设有入料口,在保护层上与入料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开口。

上述结构,由于保护层内是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因此,该结构的芯模能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在安装芯模和芯模安装好后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该芯模不易破坏,且内芯是实心的,外包裹有保护层,因此,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渗入到芯模内造成混凝土超灌的现象,同时,保护层能更好的限制混凝土的水分渗入芯模内,使得浇注后的混凝土中保持预期的水分含量,避免了因混凝土内水分过低而造成凝固质量不好的现象,确保了楼板的质量。由于设置了入料口,这样,该入料口不仅能让混凝土更多的进入到芯模下方,还便于观察混凝土的振捣情况,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同时,还能排出因振捣产生的大量气体,杜绝空鼓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楼板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内存在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与此同时,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凝固后,在入料口内形成了连接上楼板和下楼板的小圆柱,从而提高了楼板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底层、顶层及侧边层,其中,底层与侧边层相缝合,底层和侧边层形成容置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腔体,除顶层的两相邻边外其他的顶层边缘与侧边层相缝合;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相粘合。该结构,除顶层的两相邻边外,其他的连接均采用缝合的结构,能提高保护层的强度,预留出顶层的两相邻边,则会在保护层上形成开口,便于放置实心式轻质内芯,当实心式轻质内芯放置到腔体内后,只要将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粘合即可,从而提高了芯模组装的速度。

进一步的,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下边缘设有倒角,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上边缘设有倒角,保护层包裹后在倒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倒角。此结构,当在浇注混凝土时,倒角对混凝土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使混凝土的浇注非常的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角为45度,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小于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下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

进一步的,在保护层上位于开口的边缘设有延伸片,延伸片伸入到入料口内。通过设置延伸片,则能将保护层更加牢固的贴合到实心式轻质内芯上。

为达到上述另一目的,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轻质实腹式芯模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泡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在发泡过程中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形成入料口。

(2)将保护层的底层边缘缝制到保护层的侧边层,使底层和侧边层形成腔体,除保护层顶层的两相邻边外的其他顶层边缘缝制到对应的侧边层上,使得顶层与对应的侧边层之间形成有开口。

(3)将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从开口放置到腔体内。

(4)将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粘合起来。

(5)在保护层上与入料口对应的位置处裁剪出开口。

上述组装方法,除顶层的两相邻边外,其他的连接均采用缝合的方式连接保护层,因此,能提高保护层的强度,预留出顶层的两相邻边,则会在保护层上形成开口,便于快速的放置实心式轻质内芯,当实心式轻质内芯放置到腔体内后,只要将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粘合即可,从而提高了芯模组装的速度,也提高了成型楼板的效率。由于保护层内是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因此,该结构的芯模能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在安装芯模和芯模安装好后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该芯模不易破坏,且内芯是实心的,外包裹有保护层,因此,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渗入到芯模内造成混凝土超灌的现象,同时,保护层能更好的限制混凝土的水分渗入芯模内,使得浇注后的混凝土中保持预期的水分含量,避免了因混凝土内水分过低而造成凝固质量不好的现象,确保了楼板的质量。由于设置了入料口,这样,该入料口不仅能让混凝土更多的进入到芯模下方,还便于观察混凝土的振捣情况,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同时,还能排出因振捣产生的大量气体,杜绝空鼓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楼板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内存在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与此同时,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凝固后,在入料口内形成了连接上楼板和下楼板的小圆柱,从而提高了楼板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在发泡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过程中,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下边缘形成倒角,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上边缘形成倒角;所述的倒角为45度,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小于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下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当在浇注混凝土时,倒角对混凝土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使混凝土的浇注非常的顺畅。

进一步的,在保护层上对应于入料口的位置中心向入料口边缘裁剪出二片以上的延伸片,延伸片伸入到入料口内。通过设置延伸片,则能将保护层更加牢固的贴合到实心式轻质内芯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心式轻质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护层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包括抗浮构件1、保护层钢筋2、下托固件3、轻质实腹式芯模4、上托固件5、上层钢筋6、混凝土7及固定结构。空心楼板成型后,保护层钢筋2、下托固件3、轻质实腹式芯模4、上托固件5、上层钢筋6由混凝土包覆。

如图3和图4和图5所示,轻质实腹式芯模4包括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及保护层42。

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有发泡材料制作而成,如图3所示,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下边缘设有倒角411,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上边缘设有倒角412,所述的倒角为45度,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上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小于位于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下边缘的倒角直角边长。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上设有入料口413。

所述的保护层42包括底层421、顶层423及侧边层422,其中,底层421与侧边层422相缝合,底层421和侧边层422形成容置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的腔体,除顶层的两相邻边外其他的顶层边缘与侧边层相缝合;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相粘合。在保护层上位于开口的边缘设有延伸片424,延伸片伸入到入料口内。所述的保护层为防火抗拉材料,如防火抗拉塑胶、防火抗拉纤维等。

上述轻质实腹式芯模的组装方法为。

  (1)发泡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在发泡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过程中,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的下边缘形成倒角411,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的上边缘形成倒角412,并在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上形成入料口413。

(2)将保护层42的底层边缘缝制到保护层的侧边层,使底层421和侧边层422形成腔体,除保护层顶层的两相邻边外的其他顶层边缘缝制到对应的侧边层上,使得顶层423与侧边层422之间形成有开口425。

(3)将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从开口425放置到腔体内.

(4)将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粘合起来,实现密封。保护层包裹后在倒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倒角。

(5)在保护层42上对应于入料口413的位置中心向入料口边缘裁剪出二片以上的延伸片424,延伸片424伸入并贴合到入料口内壁上,此时,在保护层上也形成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顶层的两相邻边外,其他的连接均采用缝合的方式连接形成保护层42,因此,能提高保护层42的强度,预留出顶层的两相邻边,则会在保护层上形成开口425,便于快速的放置实心式轻质内芯41,当实心式轻质内芯41放置到腔体内后,只要将顶层的两相邻边与对应的侧边层粘合即可,从而提高了芯模组装的速度,也提高了成型楼板的效率。由于保护层内是实心式轻质发泡内芯41,因此,该结构的芯模能抵抗施工中带来的刚性破坏和冲击破坏,在安装芯模和芯模安装好后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该芯模不易破坏,且内芯是实心的,外包裹有保护层,因此,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渗入到芯模内造成混凝土超灌的现象,同时,保护层42能更好的限制混凝土的水分渗入芯模内,使得浇注后的混凝土中保持预期的水分含量,避免了因混凝土内水分过低而造成凝固质量不好的现象,确保了楼板的质量,另外,由于设置了倒角,因此,当在浇注混凝土时,倒角对混凝土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使混凝土的浇注非常的顺畅。由于设置了入料口413,这样,该入料口413不仅能让混凝土更多的进入到芯模下方,而且,当混凝土浇注到入料口高度一半的位置时,通过入料口413可观察混凝土的振捣情况,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同时,还能排出因振捣产生的大量气体,杜绝空鼓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楼板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内存在蜂窝、孔洞的质量通病,与此同时,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凝固后,在入料口413内形成了连接上楼板和下楼板的小圆柱,从而提高了楼板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