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节粮、高产芦花鸡品系及其培育方法

一种新型节粮、高产芦花鸡品系及其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节粮、高产芦花鸡品系的培育方法。本发明选用合理的培育方法,通过横交、测交等方式,合理的选择和淘汰,达到以下目的:1)将矮小型基因dw导入至芦花鸡中;2)形成遗传性能稳定、高产的芦花鸡新品系;3)以矮脚芦花鸡为第一父本培育优质肉鸡,父母代母本节粮,降低制种成本。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2

    授权

    授权

  • 2015-11-1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K67/0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9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7 申请日:2013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节粮、高产芦花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属于家禽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消费习惯不同,但对食品营养、风味及食品外形的关注程度是相同的,鸡和鸡蛋的消费同样如此。 

汶上芦花鸡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以其漂亮的外型、鲜美的肉质和优质的蛋品质,在家禽市场销售份额中逐年提高,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其性能低下,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目前市场上的芦花鸡品种繁杂,毛色不均一,蛋壳颜色、蛋大小不一,大部分采用的是未经选育的芦花鸡品种导入良种蛋鸡直接生产仿土蛋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且生产成本大。由于地方鸡种性状繁多,遗传规律复杂,目前符合市场需求且能为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芦花蛋鸡品系相对较少。

而矮小型基因(dw)是鸡的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隐性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也是唯一对鸡的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由于矮小型基因鸡具有代谢低,耗料小,产蛋多,饲养密度大,适应性及抗热应激性强等优点,其经济效益明显,已在当代家禽业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

故如何将矮小型基因(dw)导入至芦花鸡,并形成遗传稳定、性能优良的芦花鸡新品系,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矮脚高产芦花鸡的培育方法,该方法能培育出遗传稳定、符合市场需求、且能直接用于生产的节粮型品系。同时为三系配套提供第一父本,可有效降低父母代的制种成本。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目的是培育出具有遗传稳定的矮小鸡基因dw、同时具有芦花基因B的新品系。

其培育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以地方鸡种中的芦花鸡和矮小蛋鸡为育种素材,根据个体体重和产蛋记录,选留芦花鸡公鸡和矮小蛋鸡母鸡,进行杂交,后代选留芦花羽色的公母鸡;

2)利用伴性遗传理论,F1代选择毛色为芦花的公母鸡横交,横交后F2代出现正常型芦花公鸡和矮小型芦花母鸡,然后通过测交,从正常型芦花公鸡中选择出携带矮小型基因的芦花公鸡;

3)再用携带矮小型基因的芦花公鸡和矮小芦花母鸡交配,后代中再选择矮小型芦花公鸡和矮小型芦花母鸡;

4)组建0世代基础群,然后将群体闭锁繁育,培育出高产矮小芦花鸡品系。       

选用:公鸡体重:1.8~2.0千克,矮小蛋鸡体重:1.4~1.6千克。

选留300日龄芦花鸡公鸡和矮小蛋鸡母鸡。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选用合理的培育方法,通过横交、测交等方式,合理的选择和淘汰,达到以下目的:1)将矮小型基因dw导入至芦花鸡中;2)形成遗传性能稳定、高产的芦花鸡新品系;3)以矮脚芦花鸡为第一父本培育优质肉鸡,父母代母本节粮,降低制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培育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以地方鸡种汶上芦花鸡和矮小蛋鸡农大3号为育种素材,根据个体体重和产蛋记录,选留300日龄汶上芦花鸡公鸡公鸡体重:1.8~2.0千克,农大3号母鸡体重:1.4~1.6千克,进行杂交,后代选留芦花羽色的公母鸡。 

2、利用伴性遗传理论,F1代选择毛色为芦花的公母鸡横交,横交后F2代出现正常型芦花公鸡和矮小型芦花母鸡,然后通过测交,从正常型芦花公鸡中选择出携带矮小型基因的芦花公鸡。

3、再用携带矮小型基因的芦花公鸡和矮小芦花母鸡交配,后代中再选择矮小型芦花公鸡和矮小型芦花母鸡。

4、组建0世代基础群,然后将群体闭锁繁育,培育出高产矮小芦花鸡品系。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者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