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半仿生提取法在消除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的应用

半仿生提取法在消除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仿生提取法在消除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的应用以及制备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的方法。本发明在制备中药液体制剂的过程中,应用了半仿生提取法,能够有效地消除了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中的沉淀物,产品较少出现沉淀,使制剂稳定性提高、质量稳定、服用口感良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6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中医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99732.X

  • 申请日2013-12-18

  • 分类号A61K36/804;A61P9/14;

  • 代理机构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婉

  • 地址 510130 广东省广州市珠玑路1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4: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4-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4 申请日: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提取工艺,尤其涉及半仿生提取法在消除治疗 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液体制剂因含小微粒呈胶体状态分散于体系中,随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合并,从介 质中析出;有些成分产生氧化、聚合等反应,出现浑浊或沉淀,影响了中药液体制剂的外观 和患者服用时口感,甚至降低疗效。现代制剂工艺一般采取添加助悬剂或增溶剂、延长静置 时间再过滤、以离心沉淀代替自然沉淀、采用超滤代替过滤等方法。

半仿生提取法在国内最早由张生旺等人提出,是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 结合,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 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即将药料先用一定pH的酸水提取,继以一定pH的碱水 提取,提取液分别滤过、浓缩,制成制剂。因为此提取法条件不可能完全与人体条件相同, 仅“半仿生”而已,故称“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能体现中医临床用药的综合作用特 点,符合口服药物经胃肠道转运吸收的原理。获得的提取物与常规的水提醇沉提取物相比, 获得的成分更完全,疗效更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常见类型之一,该病病残率高,易复发,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 制剂在贮存及临床使用时经常出现液体分层、沉淀,药液颜色变化等不稳定现象,也有服用 者反映服用口感较差、有异物感等不足,影响了用药的依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 体制剂中沉淀物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将半仿生提取法应用于消除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所述中药 液体制剂为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

优选地,所述中药液体制剂中的中药成分由以下药材组成:牛大力2重量份、熟地2重 量份、当归1重量份、牛膝1重量份、鸡血藤2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重量份、入地金牛1 重量份、两头尖1重量份。

其中,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的根部,性味甘, 平。主要功效补虚润肺,强筋活络。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味甘,微温。归 肝、肾经。主要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肝、 心、脾经。主要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平。归肝、 肾经。主要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补血,活血,通络。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全草。性味甘、淡, 凉。归胃、大肠、小肠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入地金牛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根或枝叶,性味辛苦, 温,有小毒。主要功效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

两头尖为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有 毒。归脾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湿,消痈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中沉淀物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将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粗粉,加入8倍体积的pH=3.5的水浸泡0.5小时后超 声提取1小时,提取液过滤至容器备用;药渣继续加入8倍体积的pH=7.0水,超声提取1 小时,提取液过滤至容器备用;药渣继续加入8倍体积的pH=8.5水,超声提取1小时,提取 液过滤至容器备用;合并三次提取的滤液;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为0.66g/ml的浓缩液,灌装, 灭菌,即得。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牛大力2重量份、熟地2重量份、当归1重 量份、牛膝1重量份、鸡血藤2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重量份、入地金牛1重量份、两头尖 1重量份。

本发明在制备中药液体制剂的过程中,应用了半仿生提取法,有效地消除了用于治疗脉 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中的沉淀物,产品较少出现沉淀,使制剂稳定性提高、质量稳定、服用 口感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 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按以下配方称量各组分:牛大力12g、熟地12g、当归6g、牛膝6g、鸡血藤12g、白花 蛇舌草6g、入地金牛6g、两头尖6g,将上述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8倍体积的pH=3.5的水 浸泡0.5小时后超声提取1小时,提取液过滤至容器备用;药渣继续加入8倍体积的pH=7.0 水,超声提取1小时,提取液过滤至容器备用;药渣继续加入8倍体积的pH=8.5水,超声提 取1小时,提取液过滤至容器备用;合并三次提取的滤液;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为0.66g/ml 的浓缩液,灌装,灭菌,即得。

采用实施例1的工艺,共制备了3批次。

对照例

按常规水煎煮制备工艺,另取实施例1中的配方量的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适量的水煎 煮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为0.66g/ml 的浓缩液,灌装,灭菌,即得。共制备了3批次。

稳定性试验

将以上各批次的中药液体制剂在常温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随机抽取20瓶观察沉淀情 况,记录出现沉淀的瓶数,其结果如下表。

结果表明:采用半仿生工艺制备的合剂可大大减少出现沉淀的现象,从而可提高制剂的 稳定性及改善服用口感。

药效试验

根据《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中关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门诊 及住院病人共167例,其中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94例,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31例,胸腹 壁血栓性浅静脉炎4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男95例,女72例,病程最短1d, 最长3年。急性期(静脉硬结或呈条索状,周围红肿热痛)122例,慢性期(静脉硬结或呈条 索状,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遗留色素沉着)4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8例,对 照组79例,两组间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检验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法

对照组:急性期予口服阿斯匹林、抗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生素C、复方菠萝酶片 等,慢性期予复方芦丁片、三七总甙片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施例1所得中药液体制剂口服,每次50ml,每天2次; 15d为1个疗程,间隔5d后进行下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考《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制定。痊愈:局部红肿热痛及硬索条状 物消失,无色素沉着,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显效:肿痛消失,索条状物 未完全吸收,有色素沉着,半年内无复发;有效:肿痛减轻,有压痛,索条状物存在,无缩 小;无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变,或反复发作。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经检验,各病程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V2值分别为9.08,9.01,8.06,均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差别。在各病程组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病程越短,疗效越 好。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4.68%。

可见,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液体制剂能够起到抗菌抑菌、抑 制血栓形成及延伸、溶解血栓、抗凝、扩管等作用,对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而无出血之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