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

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它解决了现有分段流水线中难以保持相邻钢板的间距,导致人员夹伤或钢板碰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相互滑动套接的外筒管与内筒管,外筒管一端端口外侧固设夹持机构,内筒管穿入外筒管的内端为封口,伸出外筒管的外端具有V型扩口,外筒管内还放置弹簧,且弹簧与外筒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弹簧的一端顶靠外筒管的端口,另一端顶靠内筒管的封口,外筒管的周壁上固设一触点感应器,触点感应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报警器。本发明有效的控制了钢板在流水线运行中的间距,避免人员夹伤;防止钢板间的刚性碰撞引起的坡口损坏,避免修补处理,降低建造成本;加快平面分段的流通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76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12572.0

  • 申请日2013-11-27

  • 分类号B63B9/00;

  •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海滨

  • 地址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江东路36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18: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3B 9/00 专利号:ZL2013106125720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后: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江东路369号 变更后: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江东路369号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2-10

    授权

    授权

  • 2014-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9/00 申请日:2013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船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现代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的钢板水平移 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现代化造船的船舶企业,呈现流水线式造船,其中,平面分段流水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 分之一。在平面分段流水线上,从钢板的装配、定位、拼板焊接、T型材定位装配、纵骨焊 接等,钢板需要经历多个流程,在上下游的移动过程中,由于钢板数量较多,存在部分钢板 移动,部分钢板有时原地不动的情况,因此在钢板之间就会存在空隙,可能形成安全隐患, 尤其在移动的过程中,间隙部分的空间就比较的危险,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设施容易夹伤或 损坏,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分段与分段相撞,损坏了坡口或其它结构,由此需要进行相 应的修补整改,进而增加了船舶建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相邻钢板之间设置具有弹 性位移范围的结构,实现即隔离又连接的流水线传输状态,由此避免钢板间碰撞损伤,保障 人员安全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包 括相互滑动套接的外筒管与内筒管,所述外筒管一端端口外侧固设夹持机构,所述内筒管穿 入外筒管的内端为封口,伸出外筒管的外端具有V型扩口,所述外筒管内还放置弹簧,且弹 簧与外筒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簧的一端顶靠外筒管的端口,另一端顶靠内筒管的封 口,所述外筒管的周壁上固设一触点感应器,所述触点感应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报警器。

本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外筒管的一端通过焊接夹持机构形成封口, 另一端敞口;内筒管的内端通过焊接封板形成封口。外筒管通过敞口处首先装设弹簧,而后 将内筒管插入并顶住压紧弹簧。自然状态下,无外力压制内筒管向外筒管内回缩,此时触点 感应器位于外筒管封口与内筒管封口之间的区域,且该区域由弹簧弹性支撑。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外筒管的两侧周壁上正对开设 两个通孔,所述内筒管的两侧周壁上对应上述两个通孔位置开设两条调位滑槽,所述调位滑 槽沿内筒管轴线方向延展开设,所述通孔与调位滑槽形成直线连通通道,且该直线连通通道 内穿设装配螺栓组件。通孔开设于外筒管的中间部位,调位滑槽开设于内筒管的中间部位。 调位滑槽为两头是圆弧端的长条槽体。一对通孔与一对调位滑槽位于两侧且呈对称。螺栓组 件包括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连接螺栓由一侧顺次穿过通孔、调位滑槽、调位滑槽、通孔, 并由另一侧伸出且螺纹连接连接螺母,由此使内筒管与外筒管形成活动连接,具体为内筒管 可在外筒管内沿调位滑槽的长度范围滑移。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呈横卧设置的U 型件,且U型件的侧板固连上述外筒管的端口,U型件的开口水平朝外张开,所述U型件的 上板上穿设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垂直插伸入U型件的开口中。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U型件包括固连一体的上板、 下板及侧板,其中由侧板与上述外筒管的端口贴合固连,所述上板的顶面上固设紧固螺母, 所述上板开设连通上述紧固螺母的调位孔,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配合穿设紧固螺母,并顺 次贯穿调位孔伸入上述U型件的开口中。调位孔的孔径大于紧固螺母的孔径,由此紧固螺栓 穿插入调位孔中时,两者之间存在活动间隙。紧固螺栓由上至下依次穿设紧固螺母、调位孔, 并通过螺纹旋拧调节紧固螺栓伸入U型件开口的长度,进而实现夹持或释放。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U型件还包括固定弧板,所述 固定弧板固设于侧板上并伸于外筒管内,所述固定弧板圈围形成圆形容腔,所述弹簧卡设定 位于上述圆形容腔中。上板与下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侧板一面上,固定弧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侧 板另一面上,侧板通过焊接固贴于外筒管的端口面上,且使侧板另一面上具有的固定弧板嵌 入外筒管的内腔中。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外筒管的周壁上固设把手。把 手通过焊接固连在外筒管的周壁上。在本安全防护工装的使用状态时,把手竖向朝上放置。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V型扩口的外扩角度为25°至 45°。V型扩口在活动顶靠钢板时,能够防止钢板脱离错位,以保障相邻钢板之间良好的流 水线传输移动。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外筒管与内筒管均为钢管。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外筒管与内筒管均为圆管。

在上述的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中,所述外筒管与内筒管均为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控制了钢板在流水线运行过程中的间距,避免人员在钢板之间造成的夹伤。

2、防止钢板间的刚性碰撞引起的坡口损坏,避免了坡口的修补处理,降低了船舶的建造 成本。

3、加快平面分段的流通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的使用运行示意图。

图中,1、U型件;2、外筒管;3、触点感应器;4、封板;5、通孔;6、调位滑槽;7、 内筒管;8、V型扩口;9、把手;10、弹簧;11、紧固螺栓;12、紧固螺母;13、连接螺栓; 14、钢板;15、固定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造船平面分段流水线中的安全防护工装包括外筒管2、内筒管7、弹 簧10及夹持机构等主要部件。

外筒管2为长350mm、外径Φ90mm、壁厚6mm的钢制圆管,外筒管2的一端通过焊接夹 持机构形成封口,另一端敞口。外筒管2的周壁上通过焊接固设把手9。外筒管2中间部位 的两侧周壁上正对开设两个Φ16mm的通孔5。

内筒管7为长300mm、外径Φ74mm、壁厚6mm的钢制圆管,内筒管7穿入外筒管2的内 端通过焊接封板4形成封口,伸出外筒管2的外端焊接有V型扩口8,该V型扩口8的外扩 角度为25°至45°。内筒管7中间部位的两侧周壁上对应外筒管2的两个通孔5位置开设两 条调位滑槽6,该调位滑槽6具体沿内筒管7轴线方向延展开设。调位滑槽6为两头是圆弧 端的长条槽体,长度为62mm,宽度为16mm。

夹持机构包括呈横卧设置的U型件1,U型件1的开口水平朝外张开。U型件1包括上板、 下板、侧板及固定弧板15,上板和下板均为70×100×10mm的钢板,侧板为100×100×10mm 的钢板,且上板与下板通过焊接固连在侧板的一面上;固定弧板15通过焊接对称固连在侧板 另一面上,固定弧板15为20×30×3mm的钢弧板,固定弧板15数量为4至8个,全部固定 弧板15圈围形成圆形容腔。侧板通过焊接固贴于外筒管的端口面上,且使侧板另一面上具有 的固定弧板15嵌入外筒管的内腔中。

上板的顶面上焊接紧固螺母12,且上板开设连通紧固螺母12的调位孔,紧固螺栓11通 过螺纹配合穿设紧固螺母12,并顺次贯穿调位孔伸入U型件1的开口中。调位孔的孔径为Φ 20mm,大于紧固螺母12的孔径,由此紧固螺栓11穿插入调位孔中时,两者之间存在活动间 隙。紧固螺栓11由上至下依次穿设紧固螺母12、调位孔,并通过螺纹旋拧调节紧固螺栓11 伸入U型件1开口的长度,进而实现夹持或释放。

首先将外径Φ68mm、长150mm的弹簧10由敞口装入外筒管2内,而后将内筒管7插入并 顶住压紧弹簧10,即弹簧10的一端顶靠外筒管端口且在固定弧板15内,另一端顶靠内筒管 封口。外筒管2上的通孔5与内筒管7上的调位滑槽6形成直线连通通道,且该直线连通通 道内穿设装配螺栓组件。螺栓组件包括连接螺栓13与连接螺母,连接螺栓13由一侧顺次穿 过通孔5、调位滑槽6、调位滑槽6、通孔5,并由另一侧伸出且螺纹连接连接螺母,由此使 内筒管7与外筒管2形成活动连接,具体为内筒管7可在外筒管2内沿调位滑槽6的长度范 围滑移。

外筒管2的周壁上固设一触点感应器3,该触点感应器3通过电信号连接报警器。自然 状态下,即无外力压制内筒管7向外筒管2内回缩,此时触点感应器3位于外筒管2封口与 内筒管7封口之间的区域,具体为触点感应器3与内筒管7的内端封口距离为32mm,且该区 域由弹簧10弹性支撑。

根据施工人员的身体情况确定钢板14间合适的安全距离400mm,确定本安全防护工装的 整体外形尺寸长为562mm。

在使用中,先把安全防护工装放置到流水线钢板14之间,将一侧钢板14伸入U型件1 的开口中,并螺纹旋拧紧固螺栓11,使其下降直至夹紧钢板14;然后由平面分段流水线的链 条带动钢板14和安全防护工装整体移动,当安全防护工装另一侧的V型扩口8接触相邻钢板 14以后的移动过程中,当两侧的钢板14挤压安全防护工装,使得内筒管7向外筒管2内侧 回缩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0,当内筒管7的内端封口碰到触点感应器3以后,触点感应器3 发出电信号促使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听到报警后,即刻停止安全防护工装夹持侧钢板14的 移动。在两相邻钢板14之间的间距扩大后,弹簧10弹性推动使内筒管7恢复自然位置。螺 纹旋拧紧固螺栓11,使其上升松开钢板14,使用把手9可以将安全防护工装移走。

在整个移动的过程中,两侧钢板14之间的最小距离就是安全防护工装的最短距离400mm, 因此不会出现两相邻钢板14之间因间隙过小而夹伤人员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弹簧10的 弹性和内筒管7的可移动性,避免了外筒管2、内筒管7与相接触钢板14之间发生刚性碰撞, 从而起到了保护钢板14边缘坡口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U型件1;外筒管2;触点感应器3;封板4;通孔5;调位滑槽6; 内筒管7;V型扩口8;把手9;弹簧10;紧固螺栓11;紧固螺母12;连接螺栓13;钢板 14;固定弧板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 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