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内酯类开环聚合的基于N-杂环卡宾的锆络合物

用于内酯类开环聚合的基于N-杂环卡宾的锆络合物

摘要

本发明报道了新的基于N-杂环卡宾的锆(或铪)络合物及其作为用于内酯类开环聚合的催化剂的用途。这些新的催化剂是稳定和通用的并且发挥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和/或立体化学的作用并且显示高反应性(对照用于低温应用)。尤其是,新的催化剂显示增强的活性且同时显示比现有技术使用的催化剂更佳的选择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F7/28 授权公告日:20160831 终止日期:20161205 申请日:201112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8-31

    授权

    授权

  • 2014-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7/28 申请日:2011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近年来,聚乳酸(PLA)和相关聚合物,如聚已内酯或聚丁内酯因 其高度通用的应用范围及其生物可降解性而已经受到关注。来源于 100%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玉米和甜菜、PLA和相关聚酯类作为基于 油的聚合物的替代品对于环境保护仍然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然而, 尽管其极佳的性质的平衡,但是商业化应用从历史上来看受限于高生 产成本以及与聚烯烃等效物相比更差的性能特性。迄今为止,PLA仅 在商品应用中替代基于石油的塑料方面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其中大部 分最初的应用限于生物医学应用,例如缝合线。

无论如何,目前由大公司推动的在方法研发中的近期进展 (Technische biopolymere,Hans-Josef Endres和Andrea Siebert-Raths, ISBN978-3-446-41683-3,(2009))将导致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并且使得 PLA成为未来的有活力的大规模使用(large-volume)的塑料。

PLA可以通过乳酸的直接缩合和通过环丙交酯二聚体的开环聚 合制备。因为直接缩合途径是平衡反应,所以在聚合的后期阶段中除 去痕量水的困难通常限制了可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最终分子量。

迄今为止,大部分工作致力于开环聚合,不过,Mitsui Toatsu  Chemicals已获得使用高沸点溶剂以驱动在直接酯化方法中除去水来 得到高分子量PLA的共沸蒸馏方法的专利(美国专利US5,194,473. Mitsui Toatsu,(1990))。

Cargill Dow LLC已研发了用于生产基于乳酸的聚合物的低成本 连续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在熔体中而非在溶液中合成丙交酯和PLA的 主要环境和经济益处(美国专利US5,258,488和相关专利,Cargill,Inc. (1993))。该方法从乳酸水溶液的连续缩合反应开始以生产低分子量 PLA预聚物。

接下来,使用锡催化将预聚物转化成丙交酯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以提高分子内环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然后通过真空蒸馏纯化熔化 的丙交酯混合物。最后,使用熔体中的锡-催化的开环丙交酯聚合生产 PLA高分子量聚合物,完全排除了使用高成本和对环境不友好的溶剂 的应用。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的不利之处尤其在于需要几个步骤,因 为需要通过真空蒸馏的另一个纯化步骤,从而分离外消旋和内消旋丙 交酯,这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耗费能量。

一般认为使用辛酸锡聚合丙交酯通过具有丙交酯开环的配位-插 入机理而发生,以将两个乳酸分子添加到聚合物链的生长端。通常, 采用辛酸锡催化的丙交酯聚合观察到了高分子量聚合物、良好反应速 率和低水平的外消旋化。

聚合的典型条件是180±210℃、100±1000ppm的辛酸锡浓度和 2±5h以达到约95%的转化率。聚合是催化剂和丙交酯二者的一级反 应。往往使用含羟基的引发剂,如1-辛醇以控制分子量和加速反应。 可以使用类似反应条件制备丙交酯与其他环状单体,如己内酯的共聚 物。这些单体因末端生长聚合机理而可以用于制备无规聚合物或嵌段 聚合物。

尽管辛酸盐催化的聚合导致良好的转化率,但是在基于天然产物 的聚合物中锡的毒性和存在不能被忽视。此外,该方法需要相对高的 温度。

聚酯合成中的常见副反应是酯交换,其中聚合物链的裂解和再形 成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其在理论上被描述为单体转化率的函数。酯 交换程度是任何LA聚合体系的重要选择性标准。在不连续A-B嵌段 共聚酯类的制备中特别需要最低程度的酯交换,其中酯交换会危害共 聚物的结构完整性。酯交换的出现对更具有活性且由此选择性更低的 聚合催化剂而言尤其可以变成问题。在以三种立体异构体存在的LA 的聚合中的立体选择性对控制而言也是重要的,因为材料的性质极大 地取决于聚合物的等规度。只要聚合催化剂不影响单体或聚合物中手 性中心的差向异构化,则等规PLA(PDLA或PLLA)可以通过分别使 用纯的D-或L-LA获取。

选择性问题对D/L-LA混合物的聚合而言更为重要,其中增殖的 金属醇盐中心可以显示对增强特定的立体异构体的偏向性。等规聚合 物片段因这样的立体选择性反应产生。考虑到用于行为良好的LA聚 合的一些一般实验标准,理想催化剂的属性包括高活性、与增殖相关 的快速引发、最低程度的酯交换和控制由LA立体异构体任意混合物 制备的PLA的立体化学纯度的能力。在充分限定的催化体系中构效关 系的系统性反褶积对设计具有这些有益特征的聚合催化剂而言是重要 的。

用于均相催化的配体设计基于利用与金属中心的连接单元 (ligating units)的特定结合特性和特定充分限定的分子形状的靶向。 其依赖于构成多齿配体体系的分子结构单元的空间和电子特性的结 合。这种方法往往用于研发新的分子催化剂。

N-杂环卡宾类已成为用于研发均相催化剂的配体的新家族。它们 是通过NCN碳键的强σ-供体且目前广泛用作膦类似物。已证实它们 与大部分后过渡金属形成的M-C键是动力学惰性的,由此赋予它们用 于配体设计的专用基元。相反地,使用具有前过渡金属的NHC配体 是临时的,部分是因为易于从高氧化态过渡金属中解离N-杂环配体。 这种假设使得前过渡金属和NHC的化学更难以研究。因此,为了降 低配体解离的倾向,并入由阴离子配体围绕的中性卡宾供体的二齿或 三齿NHC供体体系潜在地显示为富有希望的辅助配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新的基于N-杂环卡宾的锆(或铪)络合物及 其作为用于内酯类开环聚合的催化剂的用途。新的催化剂是稳定的和 通用的并且发挥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和/或立体化学的作用且显示高反 应性(对照用于低温应用)。尤其是,新催化剂显示增强的活性且同时 显示比现有技术使用的催化剂更佳的选择性。因为聚合物材料的物理 性质直接受限于其分子量,所以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在本合成方法中具 有巨大的重要性。

现已令人惊讶地发现,具有特定的二(羟基芳基-取代的)N-杂环卡 宾配体的潜在的三齿配位的([L,X2]-型螯合物),结合了这些配体的新 的一系列锆(或铪)络合物是用于催化环酯类(丙交酯类,α-己内酯)开环 聚合的最有效和最具选择性的化合物。更令人惊讶地,它们凸显了另 外报道的基于等效的钛的络合物的性能(选择性、转换性)(Zelikoff, Ayellet L.;Kopilov,Jacob;Goldberg,Israel;Coates,Geoffrey W.; Kol,Moshe.Chem.Com.,(2009),(44),6804-6806;Romain,Charles; Brelot,Lydia;Bellemin-Laponnaz,Stephane;Dagorne, Samuel.Organometallics(2010),29(5),1191-1198),并且在开环聚合条 件下显示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本发明由此涉及基于N-杂环卡宾的锆(或铪)的络合物及其作为用 于内酯类开环聚合的催化剂的用途。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催化方法以通过使用本文所述的基于N- 杂环卡宾的锆或铪的络合物获得基于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丙交酯、己 内酯的聚酯类。

在下文中,如果不另外指明,则"卤素"表示F、Cl、Br或I,优 选F、Cl或Br,更优选F或Cl,甚至更优选Cl;如果不另外指明, 则"烷基"表示直链和支链烷基;"烷氧基"表示直链和支链烷氧基;任 意的烷基和环烷基是未取代的或被卤素取代。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

其中:

M选自Zr或Hf;

R1选自卤素(Cl、Br、F、I)、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芳基、 苄基(Bn)、芳氧基、苄氧基或式N(R7)(R8)的酰胺;

R2是任选的并且是配位溶剂,例如四氢呋喃、乙醚、水、乙腈、 二甲胺或其他弱配位配体;

X选自卤素(Cl、Br、F、I)、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芳基、 苄基(Bn)、芳氧基、苄氧基或式N(R7)(R8)的酰胺;

R3和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1-C10烷基、C5-C10环烷基,其中 的所述烷基基团任选被卤素(Cl、Br、F、I)取代;C1-C10烷氧基、未 取代的苯基或取代的苯基(其中取代基是卤素、C1-C10烷基或硝基);

R5和R6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1-C10烷基、C5-C10环烷基,其中 的所述烷基基团任选被卤素(Cl、Br、F、I)取代;未取代的苯基或取 代的苯基(其中取代基是卤素、C1-C10烷基或硝基);

R5和R6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不饱和的或饱和的5-6 元环,其中该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

R7和R8彼此独立地选自C1-C10烷基、C5-C10环烷基、未取代的 苯基或取代的苯基(其中取代基是卤素、C1-C10烷基或硝基)。

在优选的方面,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

其中,

M选自Zr;

R1选自Cl、Br、C3-C4烷氧基、芳氧基;

R2是任选的并且是配位溶剂,例如四氢呋喃、乙醚、二甲胺;

X选自Cl、Br、C3-C4烷氧基、芳氧基、苄氧基、C4-C5烷基或 苄基;

R3和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H3、C2H5、C3H7、C4H9

R5和R6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H3、C2H5、C3H7、C4H9

R5和R6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不饱和或饱和的6元环, 在饱和时,该环可以具有两个手性中心;可以使用的典型原料是 R,R-S,S-R,S环己二胺;

R7和R8彼此独立地选自C1-C10烷基、C5-C10环烷基。

迄今为止已通过包括使"游离"卡宾螯合配体盐与MCl4或 ClxM(OR)4-x(M=Zr,Hf)反应的"经典的"盐置换途径产生了通过结 合了N-杂环卡宾的螯合配体(二齿螯合物或三齿螯合物)支持的锆和铪 络合物制备配体和络合物。然而,该方法存在两个主要缺陷:

(i)在将螯合配体配位至金属前必须产生通常稳定性差的"游离" 卡宾;和

(ii)可能形成不期望的均配(homoleptic)双加合络合物。总之, 这两个因素可以显著地降低反应收率。

在本发明中,已经通过包括邻-羟基芳基-取代的咪唑啉鎓与 ClxZr(OR)4-x的反应的醇消除路线(图3)研发了双酚盐-N-杂环卡宾4 族络合物的直接和高收率一步合成。上述方法允许获得各种4族氯代 和/或醇盐衍生物。

特别地,后面的氯络合物还易于以极佳收率转化成相应的烷基和 /或醇盐衍生物(图5)。因此,易于在从咪唑啉鎓前体开始的一步或两 步合成步骤中以高收率得到各种各样的双酚盐-N-杂环卡宾4族络合 物。或者,如图6中所示,在锆衍生物的情况下,使邻-羟基芳基-取 代的咪唑啉鎓前配体脱质子且随后用MCl4进行盐置换可以提供相应 的金属络合物,虽然收率低于使用醇消除法获得的收率。

优选通过使1当量的金属前体,如金属醇盐、金属酰胺、金属烷 基或金属卤素前体的溶液与1当量的相应配体的沸腾溶液反应制备式 (I)的锆和铪络合物。按照标准方法分离沉淀。

在该方法中使用的溶剂优选选自C1-C8醇类、二烷基醚氧化物、 烷基腈类、芳族化合物、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这些溶剂 的混合物。特别优选非质子溶剂,如THF、甲苯或卤化溶剂,如二氯 甲烷等,只举出几例。

该方法在10-150℃温度,优选介于室温和140℃之间进行。然 后将反应混合物至少搅拌几分钟直到24小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取 决于单体和溶剂(如果使用的话)。反应可以以不加其它溶剂的方式 (neat)进行。

实施例:

除非有指示,否则全部操作在干燥氮气的惰性气氛中使用标准 Schlenk技术进行。通过标准方法纯化和干燥溶剂。全部试剂为可商 购的并且如收到时使用。1H和13C NMR光谱在Bruker Avance300 光谱仪上在300MHz和75MHz记录并且使用残留质子溶剂峰参比。 在FT-IR Perkin Elmer1600上获得红外光谱。质谱由"service de  spectrométrie de masse de l'UniversitéLouis Pasteur"记录。元素分析 通过"service commun d'analyseélémentaire of the Strasbourg  Chemistry Department"进行。

配体合成:氯化N,N'-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4,5-二氢-咪 唑鎓(1)

于室温在空气中向N,N-双(2-羟基-53,5-二-叔丁基苯基)乙二胺 (5.0g,10.7mmol)在MeOH(150ml)中的溶液中滴加2.10ml浓HCl (10M)。在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在减压下蒸发并在真空中干 燥以产生相应的二盐酸盐。不将其分离或表征。向得到的固体中添加 原甲酸三乙酯(50ml)并将烧瓶在室温在N2下搅拌1天。添加乙醚(50 ml)并将白色固体过滤,用乙醚洗涤两次以提供期望的产物(5.22g,10.1 mmol,94%)。1H NMR(300MHz,CDCl3)δ9.32(s,2H),8.16(s,1H), 7.37(d,J=2.3Hz,2H),6.95(d,J=2.4Hz),4.64(s,4H),1.43(s,18H), 1.29(s,18H);13C NMR(75MHz,CDCl3)δ158.8,148.7,143.1,140.3, 125.3,123.9,119.7,51.7,35.5,34.3,31.1,29.3.HRMS(ESI)m/z:实测 值479.3632,计算值[C31H47N2O2]+479.3638.

氯化N,N'-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八氢苯并咪唑鎓(2)。

于室温在空气中向N,N-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反式-1,2- 环己二胺(2.0g,3.8mmol)在MeOH(40ml)中的溶液中滴加0.8ml浓 HCl(10M)。在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在减压下蒸发并在真空 中干燥以产生相应的二盐酸盐。不将其分离或表征。向得到的固体中 添加原甲酸三乙酯(10ml)并将烧瓶在室温在N2下搅拌1天。添加乙醚 (50ml)并将白色固体过滤,用乙醚洗涤两次以提供期望的产物(1.42g, 2.5mmol,66%)。1H NMR(300MHz,CDCl3)δ9.31(s,2H),8.33(s,1 H),7.36(d,J=2.4Hz,2H),6.86(d,J=2.4Hz,2H),4.59(m,2H), 2.3-19(m,4H),1.42(s,18H),1.29(s,18H);13C NMR(75MHz,CD2Cl2) δ159.9,149.1,142.8,141.4,125.5,123.3,119.5,70.9,35.6,34.3,31.4, 29.6,27.8,23.9.HRMS(ESI)m/z:实测值531.3949,计算值 [C35H51N2O2]+531.3951.

氯化N,N'-二(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咪唑鎓(3).

在室温在氮气下向N,N-双(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1,2-苯二胺 (4.9g,9.5mmol)在MeOH(50ml)中的溶液中滴加1.9ml浓HCl (10M)。搅拌1小时后,将固体通过过滤分离,用己烷洗涤并干燥(约 5g相应的二盐酸盐)。向得到的固体中添加原甲酸三乙酯(50ml)并将 烧瓶在室温在N2下搅拌1天。添加乙醚(20ml)并过滤固体,从MeOH/ 乙醚中重结晶以提供期望的产物(2.1g,3.7mmol,39%)。1H NMR (300MHz,CDCl3)δ9.28(s,2H),9.04(s,1H),7.61-7.57(m,4H),7.55 (d,J=2.4Hz,2H),7.15(d,J=2.4Hz,2H),1.48(s,18H),1.34(s, 18H));13C NMR(75MHz,CDCl3)δ149.3,143.0,141.8,141.4,132.4, 127.8,126.9,120.9,114.5,35.85,34.5,31.5,29.6.HRMS(ESI)m/z:实 测值527.3637,计算值[C35H47N2O2]+527.3638.

锆和铪络合物合成

LZr(Cl)(OiPr)(THF),L=配体(1)

在室温用移液管将Zr(OiPr)4iPrOH(752,6mg,1.94mol)的THF 溶液(5mL)添加到搅拌的氯化咪唑鎓盐1(1.0g,1.94mmol)的THF溶 液(100ml)中。在添加锆试剂后,最初无色的溶液缓慢地变成黄/绿色。 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并蒸发至干以定量地产生黄/绿色固 体残余物L1Zr(Cl)(OiPr)(THF),如通过NMR光谱法所测定。如果需 要的话,则可以通过THF/戊烷(1/5)重结晶应用纯化步骤(1,14g,80% 收率)。

1H NMR(300MHz,CD2Cl2)δ:7.21(d,J=2.2Hz,2H,芳基-H), 6.98(d,J=2.2Hz,2H,芳基-H),4.48-4.21(m,4H,NCH2),4.18(hept, J=6.2Hz,1H,OiPr),3.76-3.63(m,4H,THF),1.77-1.69(m,4H,THF), 1.56(s,18H,tBu),1.37(s,18H,tBu),0.94(d,J=6.3Hz,6H,CH3-OiPr). 13C NMR(75MHz,CD2Cl2)δ:200.0(NCN),149.1(Cipso,O-芳基), 139.8(Cquat,芳基),138.2(Cquat,芳基),130.6(Cquat,芳基),119.8(CH, 芳基),112.7(CH,芳基),73.9(CH,OiPr),70.2(CH2,THF),48.1(CH2, NCH2),36.0(Cquat,tBu),34.8(Cquat,tBu),31.9(CH3,tBu),30.2(CH3, tBu),26.6(CH3,OiPr),25.7(CH2,THF).

LHf(Cl)(OiPr)(THF),L=配体(1)

在室温用移液管将Hf(OiPr)4iPrOH(230,5mg,0.485mol)的 THF溶液(4mL)添加到搅拌的氯化咪唑鎓盐1(250.0mg,0.485mmol) 的THF溶液(20ml)中。在添加铪试剂后,最初无色的溶液缓慢地变 成黄/绿色。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并蒸发至干以得到黄/绿 色固体残余物。在将粗产物从THF/戊烷(1/5)中重结晶后获得黄色固体 状纯的L1Hf(Cl)(OiPr)(THF)(267.1mg,67%收率)。

1H NMR(300MHz,CD2Cl2)δ:7.22(d,J=2.2Hz,2H,芳基-H), 6.97(d,J=2.2Hz,2H,芳基-H),4.46-4.22(m,5H,NCH2和OiPr), 3.79-3.70(m,4H,THF),1.73-1.66(m,4H,THF),1.55(s,18H,tBu), 1.37(s,18H,tBu),0.92(d,J=6.3Hz,6H,CH3-OiPr).13C NMR(75MHz, CD2Cl2)δ:203.7(NCN),149.4(Cipso,O-芳基),139.7(Cquat,芳基), 138.9(Cquat,芳基),130.7(Cquat,芳基),119.9(CH,芳基),112.6(CH, 芳基),72.8(CH,OiPr),71.5(CH2,THF),48.1(CH2,NCH2),35.9(Cquat, tBu),34.8(Cquat,tBu),31.9(CH3,tBu),30.2(CH3,tBu),26.9(CH3, OiPr),25.6(CH2,THF).

LZr(OiPr)2,L=配体(1)

在手套箱中,在室温通过微量注射器将LiOiPr(2M的THF溶液, 68.2μl,0.136mmol)添加到预冷却的(-35℃)的氯异丙氧基锆络合物 LZr(Cl)(OiPr)(THF)(100.0mg,0.136mmol)的THF溶液(15mL)中。 最初的淡黄色溶液在几分钟的过程中变得更亮。将该反应混合物升温 至室温并搅拌过夜以产生黄色溶液。蒸发至干,然后添加甲苯,通过 玻璃料上的硅藻土过滤得到的悬浮液,蒸发后产生粗的浅绿色固体。 将后面的固体用戊烷洗涤,获得LZr(OiPr)2,如通过NMR光谱法所 测定。

1H NMR(300MHz,CD2Cl2)δ:7.05(d,J=2.2Hz,2H,芳基-H), 6.91(d,J=2.2Hz,2H,芳基-H),4.46-4.00(m,6H,NCH2和CH-OiPr), 1.36(s,18H,tBu),1.29(d,J=6.3Hz,6H,CH3-OiPr),1.26(s,18H,tBu), 0.68(d,J=6.3Hz,6H,CH3-OiPr).δ:201.8(NCN),151.1(Cipso,O-芳基), 138.2(Cquat,芳基),137.7(Cquat,芳基),130.9(Cquat,芳基),9.3(CH, 芳基),112.2(CH,芳基),71.8(CH,OiPr),70.2(CH,OiPr),47.9(CH2, NCH2),36.0(Cquat,tΒιι),34.8(Cquat,tBu),31.9(CH3,tBu),30.9(CH3, tBu),27.1(CH3,OiPr),26.3(CH3,OiPr).

LZr(Cl)(NMe2)(THF),L=配体(1)

通过注射器将氯化咪唑鎓盐L(250.0mg,0.485mmol)的预冷却的 THF溶液(25mL,-78℃)滴加到在-78℃冷却的Zr(NMe2)4(129,8mg, 0.485mmol)的THF溶液(5mL)中。在添加锆试剂后,最初无色的溶 液缓慢地变成黄/绿色,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蒸发至干,得到 黄/棕色残余物,所述残余物在THF/戊烷(1/5)中重结晶之后产生黄色 粉末状纯的L1Zr(Cl)(NMe2)(THF)。

1H NMR(300MHz,CD2Cl2)δ:7.26(d,J=2.2Hz,2H,芳基-H), 7.03(d,J=2.2Hz,2H,芳基-H),4.52-4.24(m,4H,CH2),3.66-3.52(m, 4H,THF),2.82(s,6H,N-CH3),1.68-1.62(m,4H,THF),1.60(s,18H, tBu),1.37(s,18H,tBu).13C NMR(75MHz,CD2Cl2)δ:202.9(NCN), 148.2(Cipso,O-芳基),140.4(Cquat,芳基),138.4(Cquat,芳基),131.3 (Cquat,芳基),119.9(CH,芳基),112.9(CH,芳基),70.6(CH2,THF), 48.2(CH2,NCH2),45.4(CH3,NCH3),36.0(Cquat,tBu),34.9(Cquat,tBu), 31.9(CH3,tBu),30.5(CH3,tBu),25.6(CH2,THF).

LZr(Cl)(NMe2)(HNMe2),L=配体(1)

通过注射器将氯化咪唑鎓盐L(250.0mg,0.485mmol)的预冷却的 CH2Cl2溶液(25mL,-78℃)滴加到在-78℃冷却的Zr(NMe2)4(129,8mg, 0.485mmol)的THF溶液(5mL)中。在添加锆试剂后,最初无色的溶 液缓慢地变成黄/绿色,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蒸发至干,得到 绿色残余物,所述残余物在二氯甲烷/戊烷(1/5)中重结晶后得到绿色粉 末状纯的L1Zr(Cl)(NMe2)(HNMe2)(186,4mg,60%收率)。

1H NMR(300MHz,C6D6)δ:7.54(d,J=2.2Hz,2H,芳基-H),6.81 (d,J=2.2Hz,2H,芳基-H),3.36-3.19(m,4H,CH2),3.14(s,6H,N-CH3), 1.88(s,18H,tBu),1.42(s,18H tBu),1.69(br,6H,HNMe2).

LZr(Cl)(Bn),L=配体(1)

通过注射器将Zr(Bn)4(177.0mg,0.388mmol)的预冷却的甲苯溶 液(20mL,-35℃)滴加到在-35℃冷却的氯化咪唑鎓盐L(200.0mg, 0.388mmol)的甲苯悬浮液(20mL)中。在添加铪试剂后,最初无色的 溶液缓慢地变成黄色,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蒸发至干,得到 黄色残余物,所述残余物用戊烷洗涤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纯的 L1Zr(Cl)(Bn)。

1H NMR(300MHz,CD2Cl2):δ7.30(d,2H,J=2.2Hz,芳基-H), 6.93(d,2H,J=2.2Hz,芳基-H),6.65-6.45(m,3H,Bn),6.28-6.17(m, 2H,Bn),4.26-4.00(m,4H,CH2),2.89(s,2H,Bn),1.66(s,18H,tBu), 1.39(s,18H,tBu).13C NMR(75MHz,CD2Cl2)204.3(Cquat,NCN), 147.3(Cquat),142.0(Cquat),138.2(Cquat),131.9(Cquat),131.7(Cquat), 131.6(CH),128.6(CH),124.0(CH),119.8(CH),112.2(CH),62.5(CH2, Bn),48.5(CH2,NCH2),36.0(Cquat,tBu),35.0(Cquat,tBu),31.9(CH3, tBu),30.3(CH3,tBu).

L1Zr(Bn)2,L=配体(1)

在手套箱中,在室温通过微量注射器将BnMgCl(1M的Et2O溶 液,144.0μl,0.144mmol)添加到预冷却的(-35℃)的氯苄基锆络合物 LZr(Cl)(Bn)(100.0mg,0.144mmol)的甲苯溶液(15mL)中。最初淡黄 色的溶液在几分钟的过程中变成混浊。将该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并 搅拌过夜。通过玻璃料上的硅藻土过滤得到的悬浮液,然后蒸发至干, 得到粗的淡黄色固体。在二氯甲烷/戊烷(1/5)中将后面的固体重结晶得 到纯的L1Zr(Bn)2,如通过NMR光谱法所测定(78mg,78%收率)。

1H NMR(300MHz,CD2Cl2):δ7.27(d,2H,J=2.2Hz,芳基-H), 6.92(d,2H,J=2.2Hz,芳基-H),6.83-6.74(m,4H,Bn),6.72-6.64(m, 2H,Bn),6.62-6.55(m,4H,Bn),4.10(s,4H,CH2),1.94(s,4H,Bn),1.66 (s,18H,tBu),1.39(s,18H,tBu).13C NMR(75MHz,CD2Cl2)205.8 (Cquat,NCN),148.0(Cquat),140.9(Cquat),139.0(Cquat),137.3(Cquat), 131.9(Cquat),129.3(CH),129.0(CH),122.2(CH),119.4(CH),112.7 (CH),55.0(CH2,Bn),48.4(CH2,NCH2),36.1(Cquat,tBu),34.9(Cquat, tBu),31.9(CH3,tBu),30.5(CH3,tBu).

L1Hf(Cl)(Bn)

通过注射器将Hf(Bn)4(210.8mg,0.388mmol)的预冷却的甲苯溶 液(5mL,-35℃)滴加到在-35℃冷却的氯化咪唑鎓盐L(200.0mg,0.388 mmol)的甲苯悬浮液(20mL)中。在添加铪试剂后,最初无色的溶液缓 慢地变成黄色,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过夜。蒸发至干,得到黄色残 余物,所述残余物用戊烷洗涤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LHf(Cl)(Bn)。

1H NMR(300MHz,CD2Cl2):δ7.32(d,2H,J=2.2Hz,芳基-H), 6.91(d,2H,J=2.2Hz,芳基-H),6.65-6.57(m,1H,Bn),6.56-6.47(m, 2H,Bn),,6.31-6.23(m,2H,Bn),4.27-3.98(m,4H,CH2),2.64(s,2H, Bn),1.67(s,18H,tBu),1.39(s,18H,tBu).13C NMR(75MHz,CD2Cl2) 209.1(Cquat,NCN),147.8(Cquat),141.8(Cquat,),138.7(Cquat),132.4 (Cquat),131.5(Cquat),131.5(CH),128.3(CH),124.0(CH),119.9(CH), 112.3(CH),65.9(CH2,Bn),48.5(CH2,NCH2),35.9(Cquat,tBu),35.0 (Cquat,tBu),31.9(CH3,tBu),30.3(CH3,tBu).

开环聚合(ROP)法

一般聚合方法

向小瓶中装入Zr或Hf引发剂并在需要时溶于溶剂。然后添加X 当量(X=M0/I0)的单体并将该反应混合物在所考虑的温度下加热期望 的时间。然后将溶液用MeOH淬灭并蒸发至干。1H NMR揭示单体到 聚合物的转化率。通过NMR光谱法、SEC和MALDI-TOF质谱法研 究得到的物质。

-用LZr(Cl)(OiPr)(THF),L=配体(1)作为引发剂的外消旋丙交 酯的立体控制聚合:

1)M0=1mol/l(条目1-4);

2)通过1H NMR测定;

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在THF中测定,确切质量。

4)通过1H同去偶合的(homodecoupled)NMR光谱测定;

Pr是外消旋键的概率。

-采用LZr(Cl)(OiPr)(THF),L=配体(1)作为引发剂β-丁内酯和ε- 己内酯的聚合:

1)M0=1mol/l;

2)通过1H NMR测定;

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在THF中测定,确切质量。

-采用LHf(Cl)(OiPr)(THF),L=配体(1)作为引发剂的外消旋丙 交酯的立体控制聚合:

使用一般聚合方法,将100当量的外消旋丙交酯在二氯甲烷中在 室温聚合15小时,转化率为约75%。经测定Pr为>0.95。

-采用外消旋-丙交酯与LZr(Cl)(Bn),L=配体(1)作为引发剂的立 体控制聚合:

使用一般聚合方法,将20当量的外消旋-丙交酯在二氯甲烷中在 室温聚合15小时,完全转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