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产品分配装置和系统

产品分配装置和系统

摘要

产品分配器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侧向相对的第二侧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具有与后端纵向间隔开的前端的下支撑面,所述后端相对于前端被升高,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与该下支撑面间隔开的上支撑面,上支撑面具有与后端纵向间隔开的前端,所述前端相对于后端被升高,以及连接到上支撑面并从由上支撑面定义的平面沿着远离下支撑面的方向向外伸出的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678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米德韦斯瓦科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45733.1

  • 发明设计人 J.格拉迪;A.贝茨;L.托马斯;

    申请日2011-07-07

  • 分类号A47F1/08;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超

  • 地址 美国弗吉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50: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7F1/08 授权公告日:20150916 终止日期:20170707 申请日:201107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16

    授权

    授权

  • 2013-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F1/08 申请日:2011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从装填好的容器分配产品的装置和系统,更确切地,涉及构造成从装填好的容器分配具有非对称侧面轮廓的产品的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通常通过将多个单独产品单元封装在容器内,例如纸板箱或盒,被大批地运输到零售商。例如,罐头食品可在容纳二十四个单独罐头的盒内被运输到零售商。此时,将这些单独的产品单元从该容器中移出并且将它们(例如在架子上)提供给消费者,通常是零售商的义务。 

正在努力开发作为传统的封装-运输-拆包取出-展示模型的替代方式,以改善操作效率。例如,美国专利7922437公开了一种用于分配和展示封装在容器内的产品的新系统,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具体来说,该系统包括具有支撑结构、产品展示区域和打开工具的框架。该框架可被定位在零售商的货架上并且简单地通过将包含多个产品单元的容器放置在该框架的支撑结构上来装填产品。在该容器被放置到该支撑结构上时,该框架的打开工具将该容器打开,其打开方式使得产品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该容器向下滚到该框架的产品展示区域。 

许多产品并不是沿着它们的滚动轴线是对称的,并且因此不会以直线滚动。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罐头食品产品10包括了圆周侧壁12,圆周侧壁12具有第一端14和第二端16,其中第二端16由凸边18密封。因此,罐头食品产品10的第二端16要比第一端14相对于滚动轴线A更向外地延伸(距离D)(即,第二端16具有比第一端14更大的半径),这导致了罐头食品产品10以非直线路径B滚动。 

不幸地,当被分配的产品不能沿直线行进时,上面提及的分配系统就会堵住。这种堵住可能发生在容器内或者发生在从容器到框架的产品过渡时,由此阻碍了消费者能够获取该产品。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努力研发以期一种用于从封装容器分配产品的装置和系统。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所公开的产品分配器可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侧向相对的第二侧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具有与后端纵向间隔开的前端的下支撑面,所述后端相对于前端被升高,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与该下支撑面间隔开的上支撑面,上支撑面具有与后端纵向间隔开的前端,所述前端相对于后端被升高,以及连接到上支撑面并从由上支撑面定义的平面沿着远离下支撑面的方向向外伸出的肋。 

在另一方面,所公开的产品分配系统可包括分配器,其具有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具有前端和后端的下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的后端相对于下支撑面的前端被升高,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与该下支撑面间隔开的上支撑面,上支撑面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上支撑面的前端相对于上支撑面的后端被升高,以及连接到上支撑面并从由上支撑面定义的平面向外伸出的肋,以及被支撑在所述上支撑面上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定义了内部容积的多个壁和定位在该内部容积中的多个产品,其中所述容器的至少一个壁被接合在所述肋上并由所述肋偏转。 

在另一方面,所公开的产品分配系统可包括分配器,其具有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具有前端和后端的下支撑面,所述后端相对于前端被升高,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与该下支撑面间隔开的上支撑面,上支撑面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相对于后端被升高,以及连接到上支撑面并从由上支撑面定义的平面沿远离下支撑面的方向向外伸出的细长肋,以及被支撑在所述上支撑面上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定义了内部容积的多个壁和定位在该内部容积中的多个产品,至少一个壁包括多个预先形成的折痕线,其中所述壁与所述肋接合并沿着所述预先形成的折痕线偏转进所述内部容积。 

在又一方面,所公开的是一种方法,其用于将容器装填到分配器上,使得分配器有益地与所述容器相互作用以迫使容器内的产品基本上沿直线滚动。 

所公开的产品分配装置和系统的其它方面将从下面的具体描述、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变得易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罐头食品产品沿着非直线路径绕其滚动轴线滚动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所公开的产品分配系统的一个方面的正面透视图;以及

图3是图2的产品分配系统的一部分的正视立面截面图,示出了容器被装填到分配器上。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3,总体由100指示的所公开产品分配系统的一个方面可包括分配器102和容器104。如在图3中所示,容器104可包括多个产品10单元,例如图1中示出的罐头食品产品10。容器104可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以使产品10被从容器104释放到分配器102内,由此允许消费者察看和获取产品10。 

容器104可以是能够保持产品10并与所公开的分配器102一起使用的任何容器。例如,如图2和3所示,容器104可以是六壁纸板的纸板箱50,其具有内部容积52,内部容积52被分隔板58分成第一腔54和第二腔56。第一腔54可包括两排产品10,产品10被布置成使得产品10的第一端14与分隔板58面对面地对准而产品10的第二端16与侧壁60面对面地对准。第二腔56可包括两排产品10,产品10被布置成使得产品10的第一端14与分隔板58面对面地对准而产品10的第二端16与侧壁62面对面地对准。 

在一个特定的构造中,容器104可包括底壁64,底壁64已经被改进成与所公开的分配器102有益地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容器104的底壁64(即,安置在分配器102上的壁)可包括预先形成的折痕线66,这些折痕线在容器104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时促进底壁64的中心部分68向内偏转,如在图3中所示并在下面更加详细地讨论的。 

分配器102可包括用于以期望构造支撑容器104和产品10的框架106,连接到框架106以在容器104被安装到框架106上时与容器104和其内的产品10相互作用的细长肋108,以及用于打开容器104以将产品10从容器104释放到分配器102的切割元件110。任选地,分配器102可额外地包括连接到框架106以引导产品10离开容器104并进入分配器102的一个或多个引导件112。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分配器102可包括额外的部件和特征,这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框架106可包括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6、后壁118、上支撑面120和下支撑面122。第一侧壁114可从后壁118的第一端124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第二侧壁116可从后壁118的第二相对端126基本上垂直地延伸,使得第二侧壁116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侧壁114。 

下支撑面122可在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之间延伸,并且可包括延伸到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的前端130的前端128,以及延伸到后壁118的后端132,由此限定了框架106的下层134。下支撑面122可从前端128到后端132是倾斜的(即,后端132可相对于前端128被升高),使得定位在下支撑面122的后端132的产品1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滚到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作为示例,下支撑面122可以约8度的角度倾斜。 

一个或多个止动件136可被定位成紧邻(即,位于或接近)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以阻止产品10滚出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因此,止动件136可在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处收集产品10,由此建立了在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处的产品展示区域138。 

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分隔器138可从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延伸到后壁118以将下层134分隔成第一产品通道140和第二产品通道142。第一产品通道140可由下支撑面122、第一侧壁114和分隔器138定义,并且可从紧邻后壁118延伸到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第二产品通道142可由下支撑面122、第二侧壁116和分隔器138定义,并且可从紧邻后壁118延伸到下支撑面122的前端128。 

虽然示出并描述了两个产品通道140、142,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框架106可被构造成仅提供一个产品通道或者多于两个的产品通道,这取决于容器104内的产品10的构造,这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上支撑面120可在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之间延伸,并可包括延伸到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的前端130的前端144和向着后壁118延伸但没有延伸到后壁118的后端146,由此限定了框架106的上层148。上支撑面120的后端146和后壁118之间的间距可定义开口150,这可用作溜道以允许产品10从上层148移动到框架106的下层134。上支撑面120可从前端144到后端146是倾斜的(即,前端144相对于后端146被升高),使得由上支撑面120支撑的产品1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滚到上支撑面120的后端146,经过开口150并最终到达框架106的下层134。作为示例,上支撑面120可以约8度的角度倾斜。 

切割元件110可被定位成紧邻上支撑面120的后端146以在容器104被装填到上支撑面120上时切割容器104的一部分。通过利用切割元件110切割容器104,可在容器104中形成开口,由此允许产品10离开容器104并从上层148滚到下层134,并且最终到达产品展示区域138。 

作为部署方法的一个示例,使用者可在将容器104装填到分配器102上之前首先形成横过容器104的底壁64的切割线70(图2)。切割线70可使用例如刀片或者拉动裂口条(未示出)形成。然后,容器104可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使得切割元件110沿着穿孔线72切割容器104。当穿孔线72被切断时,容器104的第一垂片74和第二垂片76可向外打开,由此建立在容器104中的离开开口。 

引导件112可被连接到后壁118并可从上层148到下层134地延伸通过开口150。因此,在容纳多个产品10单元的容器104已经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并且通过切割元件110打开时,第一引导件112可用作将产品10从容器104的第一腔54引导通过开口150并到达第一产品通道140的第一坡面,而第二引导件112可用作将产品10从容器104的第二腔56引导通过开口150并到达第二产品通道142的第二坡面。 

肋108可被连接到上支撑面120并且可以是从由上支撑面120定义的平面向上延伸的任何细长突起(或者多个系列的突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连接”包括肋108和上支撑面120是一体的构造(即,形成为单个整块体),以及肋108是被附接到上支撑面120的单独件的构造,例如通过机械紧固件(例如铆钉)和/或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粘合剂)。因此,现有的分配器可被改装以包括连接到上支撑面120的肋108,这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肋108可沿着上支撑面120纵向延伸并且可包括定位成紧邻上支撑面120的前端144的第一端152和定位成紧邻上支撑面120的后端146的第二端154。虽然示出了单个的肋108连续地从第一端152延伸到肋108的第二端154,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肋108可包括多个、纵向对齐的肋。 

如在图3中所示,肋108可具有最大高度H和最大宽度W,并且在框架106的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之间可大致居中定位。肋108的高度H可由产品10的偏心度的大小决定。容器104的底壁64的截面厚度也可是确定肋108的高度H的因素。具体地说,高度H可被选择成在容器104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时最小化或消除产品10的偏心度。例如,肋108的高度H可密切地对应产品10的第二端16的半径与产品10的第一端14的半径之间的差(即,图1中的距离D)。 

肋108的宽度W可尤其由容器10中的产品10的大小和/或产品10在容器104中的布置方式决定。例如,如在图3中所示,肋108的宽度W可足以允许肋108与容器104的第一腔54和第二腔56中的产品10都相互作用,但是不会大到在产品10开始在容器104内滚动时产生不稳定。 

虽然示出和描述了仅有一个肋108被居中定位在框架106的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之间,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多个肋108可被设置在上支撑面120上,并且肋108的侧向位置可依赖于例如产品10的形状和构造和/或产品10在容器104内的布置方式和构造。单个的居中定位的肋108仅是一个非限定性示例,并且可能在具有两个相等大小的腔54、56的容器104的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当容器104被装填到分配器102上时,肋108可与容器104相互作用以促进容器104内的产品10基本上以直线滚动。具体来说,肋108可接合容器104的底壁68以向内偏转底壁68(或底壁68的至少一部分)到容器104的内部容积52内,由此升高容器104内产品10的第一端14使得产品10基本上以直线沿着底壁68滚动。当容器设有预先形成的折痕线66时,底壁68的由肋108引起的偏转可沿着预先形成的折痕线66发生。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所公开的产品分配装置和系统的各种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可以想到多个改进。本申请包括这些改进并且仅受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