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以双组分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

以双组分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双组分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化纤长丝作为辅助材料与粗纺单纱通过捻合制成具有双组份的复合纱;(2)在捻合过程中,通过控制捻度使所述粗纺单纱的纱线表面纤维性状接近或达到该类粗纺纱线双纱捻合时所具有的质感;(3)采用所述复合纱进行织造;(4)根据所述化纤长丝的特性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后整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粗纺针织物,其轻薄度可接近普通粗纺针织物的一半重量,针织物的特性和手感与普通粗纺针织物相近,服用性能好于粗纺针织物,可获得克重比传统粗纺毛针织物轻一倍,织造支数为原来一倍的具有精纺轻薄质地,粗纺风格的粗纺织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7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卓文时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31882.0

  • 发明设计人 邵志京;陈东军;徐燕;张荣祥;

    申请日2012-09-10

  • 分类号D04B1/14(20060101);D04B21/00(20060101);D02G3/2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9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勤增

  • 地址 100103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路5号和平大厦3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1: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25

    授权

    授权

  • 2013-08-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4B1/14 申请日:2012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品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双组份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人们对于针织产品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也越来越轻薄化,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厚重的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少,如雪兰毛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稳居三大粗纺针织类产品之首,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羊绒衫产品,由于其与其他粗纺产品相比,又轻又软,产量何止增长了一倍。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同种原料的纺纱支数越来越高。以粗纺羊绒针织绒为例,其纺纱支数已经从原来的28公支达到40-42公支,还有就是采用特殊的制造方法或是纺纱方法,来提高织物的薄度或降低织物的克重。如采用单根制造的方法来提高织物的薄度,又如通过纺纱过程中加入水溶性纤维来减少织物的重量等。上述方法的采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提高粗纺针织绒产品的轻薄度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受材料所限,不是所有粗纺纤维材料都能作为轻薄产品的原料。如:可用于纺40-42支的羊绒材料并不多,也不是常规设备最为经济的纺纱支数,最为经济的纺纱支数为20-28公支。又如:用于兔毛的单根织造方法,并不适于羊绒粗纺针织绒产品。其次,织物的轻薄度还没有达到极限,还有再提高的余地。采用普通单纱织造方法开发的粗纺轻薄织物,以目前具备的技术和方法,仅能获得兔毛衫,其他产品尚没有单纱织造产品。除了轻薄度没达到粗纺类产品的极限外,产品的种类明显也受到一定限制。

单根制造一般还要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织造强力,提高单纱织造强力,可以通过加大单纱捻度,但单纯的提高单纱捻度会使织物手感发硬,失去粗纺产品的特点。而采用双纱织造,合股后单纱的捻系数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接近50%,织物中单纱捻系数差距如此之大,势必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另外,单纱直接织造,本身单纱的捻向得不到平衡,加大捻度会进一步增加布面扭斜的扭力不利于织物扭斜的克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双组份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不同品种原料的粗纺单纱,在辅助实现粗纺单纱织造的同时,获得双纱织造的布面和手感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以双组份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采用化纤长丝作为辅助材料与粗纺单纱通过捻合制成具有双组份的复合纱;

(2)               在捻合过程中,通过控制捻度使所述粗纺单纱的纱线表面纤维性状接近或达到该类粗纺纱线双纱捻合时所具有的质感;

(3)               采用所述复合纱进行织造;

(4)               根据所述化纤长丝的特性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后整理。

所述化纤长丝优选为涤纶。

所述涤纶优选为具有热缩性的20D以下的聚酯长丝。

所述粗纺单纱可以为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或者天然动物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采用粗纺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所述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可以为羊绒、羊仔毛、兔毛和/或雪兰毛。

所述天然纤维可以为棉或真丝。

所述步骤(1)中的捻合可以包括络丝、并线和倍捻,所述粗纺单纱优选采用走锭纺纱工艺。

所述粗纺单纱的捻向优选为Z捻,所述复合纱的捻向优选为S捻。

所述步骤(2)中的捻度优选为260捻/米。

所述步骤(4)中的后整理优选包括缩绒处理和整烫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不需要对现有的粗纺纺纱设备做调整和充分利用现有原料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粗纺产品的轻薄度。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粗纺针织物,其轻薄度可接近普通粗纺针织物的一半,针织物的特性和手感与普通粗纺针织物相近,服用性能好于粗纺针织物,可获得克重比传统粗纺毛针织物轻一倍,织造支数为原来一倍的具有精纺轻薄质地,粗纺风格的粗纺织物。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品种原料的粗纺单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双组份复合同步热收缩工艺获得粗纺单纱针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采用化纤长丝作为辅助材料与粗纺单纱通过捻合制成具有双组份的复合纱;

(2)在所述复合纱的捻合过程中,通过控制捻度使所述粗纺单纱的纱线表面纤维性状发生改变,所述粗纺单纱的纱线表面纤维性状的控制标准为接近或达到该类粗纺纱线双纱捻合时所具有的质感;

(3)采用所述复合纱进行织造;

(4)织物成形后,根据所述化纤长丝的特性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后整理,突出单纱的物理作用,并把辅助材料对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所述化纤长丝优选为涤纶,所述涤纶优选为具有20D以下热缩性为8-20%的聚酯长丝,以便于织物成形后进行后整理,降低所述辅助材料的影响。由于加入化纤长丝与天然纤维纱捻合成复合的纱线,依靠化纤长丝使纱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不影响纱线的外观和质感,由于化纤长丝具有热缩性,可以使织物中化学长丝的收缩程度与天然纤维因缩绒导致的收缩程度相同或基本相同,避免因两者长度不同或者说缩胀程度不同导致的质量问题。

所述粗纺单纱可以为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或者天然动物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采用粗纺加工工艺加工而成,所述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可以为羊绒、羊仔毛、兔毛和/或雪兰毛,所述天然纤维可以为棉或真丝。

所述步骤(1)中的捻合可以包括络丝、并线和倍捻,所述粗纺单纱优选采用走锭纺纱工艺。

所述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或者天然动物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制成所述粗纺单纱时的捻向优选为Z捻,所述粗纺单纱与所述化纤长丝制成所述复合纱时的捻向优选为S捻。

所述步骤(2)中的捻度优选为260捻/米,以使所述粗纺单纱的纱线表面纤维性状接近或达到该类粗纺纱线双纱捻合时所具有的质感。

所述步骤(4)中的后整理优选包括缩绒处理和整烫处理。

本发明适合于各类粗纺纱。

实施例:

粗纺单纱采用26公支羊绒纱,纱的成份为:100%羊绒。单纱捻度:450捻/米;捻向为Z捻;

辅助材料选用20D热缩性为8-20%的聚酯长丝。复合纱捻度为:260捻/米,捻向为S捻;

粗纺单纱与辅助材料采用走锭纺纱工艺混捻形成复合纱。

复合纱加捻工艺流程为:

络丝-并线-倍捻。工艺参数如下:

络丝工序采用设备为1332M络筒机,工序工艺参数:

出条速度:300米/分钟,长丝圈绕层厚度1厘米;

张力盘张力:1片。

并线工序采用设备为FA701A并线机,工序工艺参数:

张力盘张力:单纱6片,长丝张力片:0片;

落针:单纱1mm,长丝无;

出条速度:300米/分钟;

倍捻工序采用设备为TD3-228F倍捻机,工序工艺参数:

捻度:复合纱捻度260捻/米,捻向为S捻,锭速:5000转/分钟;

张力盘张力:3。

复合纱采用12G设备织造。

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后整理,后整理工艺主要包括正常缩绒处理和整烫处理,整烫处理时,织物的两面每面整烫加时15秒。

后整理工艺后即可得到具有精纺轻薄质地,粗纺风格的粗纺织物。

只采用单纱直接进行织造也可获得类似产品,但与双纱产品相比,手感和风格差异很大。造成原因是纱线表面纤维的捻幅或捻系数与双纱产品有较大差异。以传统方法织造的产品表面纤维的捻幅和捻系数为比较标准,采用传统方法时,有一个反向加捻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作用是改变或控制纱线表面纤维性状,通过这种控制来使织物达到最佳的手感效果。根据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理论上的分析,如单纱捻度为TO,合股捻度为TK的话,对于粗纺针织物来说,一般TK=TO/2,αK=0.707αO;如采用TO =400捻/米,则: T K=200捻/米,αK=0.707*400/4=70.7。这时纱的表面纤维的捻幅为0,即: P K/ PO=1。此时纱线表层纤维是沿纱线轴向平行排布的,这时织物的手感最好。如果采用单纱直接织造,由于没有反向加捻的过程,αKO,纤维的捻幅与单纱捻幅相同,且不可能为0,所以织物不可能获得双纱织物的手感效果。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T K可在TO-TO/2的范围内控制,因而完全可以获得与双纱同等的纱线表面纤维效果,故手感与双纱织物相近,而织物的轻薄度是双纱织物的一半。

捻幅与捻系数计算依据:

TO:单纱捻度(r/m);

T K:双纱捻度(r/m);

P K:合股后单纱表面纤维捻幅;

PO:单纱表面纤维捻幅;

αO:单纱捻系数;

αK:双纱捻系数;

ro1:织造单纱直径(mm);

ro2:化纤长丝直径(mm);

N o1:织造单纱公制支数;

N o2:化纤长丝公制支数。

因为捻幅与捻度之间的关系为:P=2πrT,所以

P K =2π(2ro1+ro2)T K, PO =2πro1TO

对于双纱产品而言:P K /PO =2π(2ro1+ro2)T K/ (2πro1TO)= T K/ TO*(2+ ro2/ro1)= T K/ TO*(2+ N o2/ N o1)。

对于双纱产品的针织纱而言,P K =PO,即:2π(2ro1+ro2)T K/ (2πro1TO)=1,并可得出T K与TO相互关系,分两种情形:

1、 以化纤长丝为捻心:T K=TO/(2+ ro2/ ro1)= TO/(2+ N o1 /No2)。当ro2〈〈ro1时,T K=TO/2

αK=T K/                                               /2= [TO/(2+ N o1/ N o2)]//2

2、以双纱为捻心:T K=TO/(1+ ro1/ ro2)= TO/(1+ N o1 / N o2),当ro2〈〈ro1时,T K=TO

所以一般的,TO /2<T K <TO

因为捻系数与捻度有如下关系:α=t/

αK=T K//2= [TO/(1+ N o1 / N o2)]/ /2;

αO = TO/,αK=T K//2

之所以列出两种情形,是由于在实际加捻过程中,这两种情形是随机发生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