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区域划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

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区域划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区域划分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在区域中以三角形模型或者正方形模型均匀分布最小化RFID阅读器,将阅读器的探测结果的组合与不同区域一一对应进行划分,来缩小标签可能存在的范围,提高定位精度。本发明的与传统的基于RSSI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相比,不需要返回信号的强弱信息,不需要不断改变天线的发射功率,删去了对标签的RSSI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后的阅读器,简化了器材的复杂度,将阅读器模块最小化,提高了定位的实时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72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34858.2

  • 申请日2013-04-18

  • 分类号G01S5/12(20060101);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柏尚春

  •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06: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S5/12 授权公告日:20150429 终止日期:20160418 申请日:201304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4-29

    授权

    授权

  • 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5/12 申请日:2013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 区域划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 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 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基于RFID标签对物体的唯一标识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热 潮。物流与实物互联网是当前RFID应用研究的热点。另一应用研究热点是空间定位与 跟踪RFID定位,跟踪系统主要利用标签对物体的唯一标识特性,依据读写器与安装在 物体上的标签之间射频通信的信号强度来测量物品的空间位置,主要应用于GPS系统难 以奏效的室内定位领域,其他应用研究还包括普适计算、系统安防等多个方面。

传统的RFID定位方法中,需要分布很多的虚拟节点,且需要阅读器具有功率可调、 能够探测标签RSSI等功能,但是这种阅读器的定位精度依旧受到天线功率不稳定,RSSI 探测不准确,无法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等局限,以及算法复杂度过高导致的实时性很差, 阅读器成本大大增加,导致了RFID室内定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小化RFID阅 读器的区域划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区域划 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组探测距离均为r的RFID阅读器均匀分布于待探测区域,在所述探测区 域内,每个标签都能够被RFID阅读器探测到,如果在一定区域内能确保每个标签能被 3个或者3个以上的RFID阅读器读到,则在该区域内无需再增加阅读器分布密度;

(1.1)所述RFID阅读器探测天线的发射功率固定,且将RFID阅读器中对标签的 RSSI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删去;

(2)根据步骤(1)所述的分布原则计算,得出RFID阅读器的分布模型为三角形 分布模型和正方形分布模型;

(2.2)所述RFID阅读器的分布模型计算过程为:已知N边形的每个内角度为 而为了满足一个区域能被单一的N边形不重叠地无缝布满,每个内角度必 须能够被360整除,即

180(N-2)N=360m,其中m为正整数。

上式可化简为:为使m为正整数

求解上式可知N=3,4,6

即可得到,只有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而每个六边形可以分解为6个小三角形,

所以只需要考虑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模型情况;

(3)当建立RFID阅读器正方形模型时,根据步骤(1)中的RFID阅读器分布原 则,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为

(3.1)在所探测区域中放入一堵墙,墙外的探测范围就会相应缩小,假设阅读器探 测器距离为r,墙体对信号的削弱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在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 圆半径为r-s,如果同时隔着2道墙,那么两道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圆半径为r-2s, 在上述有墙的探测圆半径基础上分布步骤(3)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

(4)当建立RFID阅读器三角形模型时,根据步骤(1)中的RFID阅读器分布原 则,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为

(4.1)在所探测区域中放入一堵墙,墙外的探测范围就会相应缩小,假设阅读器探 测器距离为r,墙体对信号的削弱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在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 圆半径为r-s,如果同时隔着2道墙,那么两道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圆半径为r-2s, 在上述有墙的探测圆半径基础上分布步骤(4)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

(5)在服务器端建立一套适应室内环境的探测系统,将室内墙的分布情况输入计 算机,检测墙体对RFID阅读器探测圆半径r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并且根据墙体分布情 况来计算每个RFID阅读器的探测范围,然后根据探测要求步骤(3)中正方形模型或者 步骤(4)中的三角形模型来进行RFID阅读器的布置,将数据存入服务器数据库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RFID阅读器分布密度小于0.65/r2个每平方米时,RFID阅读器 采用三角形模型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RFID阅读器分布密度大于0.65/r2个每平方米时,RFID阅读器 采用正方形模型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正方形模型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d=r,定位精度最高。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模型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d=1.35r,所述RFID阅读 器利用效率最高。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模型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 使用数量最少。

本发明使用的是RFID最小化阅读器,顾名思义,所谓的最小化,就是将阅读器探 测天线的发射功率固定,且删去了对标签的RSSI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后的阅读器。在 著名的室内射频定位LANDMARK算法中,用到了天线功率可调的阅读器,探测节点位置 需要不断改变阅读器天线的功率,阅读器功率变化的一个周期就要耗费数秒,外加算法 的复杂性,导致这种算法的实时性很差,不适合对运动中的物体进行实时的跟踪,且不 断调整天线的发射功率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所以最小化阅读器中固定了天线的发射功 率。现有的RFID室内定位方法中,很多都是基于RSSI信号强度可探测的,可是由于天 线的方向性以及标签的方向性,各种环境对RSSI的影响,导致探测到的RSSI不可作为 定位的主要依据,只能作为参考辅助依据,索性也将这部分功能从RFID阅读器中砍掉, 避免功能重复与累赘,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多点区域划分的RFID室内定位方法:

不同于现有的基于RSSI或者功率可调的RFID定位方法,本发明不需要调节阅读器 的天线发射功率,也不需要探测标签的RSSI,也不需要进行参考标签的分布,只需要对 功率固定且能够全向发射信号的RFID阅读器进行合理的分布,做到运行和成本上的最 小化。

模型建立:

RFID阅读器的分布模型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

a)阅读器的分布是均匀的。

b)假设每个阅读器的探测距离是一样的,且为r,也就是说在以阅读器为中心半 径为r的圆内的所有标签能够平等地被该阅读器读到(无信号强弱顺序),圆外 的标签是探测不到的。

c)阅读器能够涵盖区域内的所有标签,无盲区。

d)如果能确保每个标签能被3个或者以上的阅读器读到,则无需再增加阅读器分 布密度,增加阅读器密度会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基于以上原则,为了满足区域的无缝连接,求出可能的情况,已知N边形的每个内 角度为而为了满足一个区域能被单一的N边形不重叠地无缝布满,每 个内角度必须能够被360整除。即

180(N-2)N=360m,其中m为正整数。

上式可化简为:为使m为正整数

求解上式可知N=3,4,6

即可得到,只有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而每个六边形可以分解为6个小三角形, 所以只需要考虑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模型情况。

本发明建立了两种基础模型,三角形分布模型和正方形分布模型。

图1至图3描述的是正方形分布模型,我们将每个正方形区域根据每个阅读器 的探测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图1中:如果仅被(A,B)探测到,即可确 定标签处于范围1中;如果被(A,B,C)探测到,即可确定标签处于范围2中;如 果被(A,C)探测到,标签位于3中;如果同时被(A,B,C,D)探测到,标签位于5 中;等等。这样就根据一组探测情况推断出标签所处的区域,大幅度缩小了定位的 范围,增加了定位的准确性。具体如表1:

表1:正方形模型图1的区域划分

探测到的点 位于区域 区域质心 A,B,C 2 区域2质心 A,B,D 4 区域4质心 A,C,D 6 区域6质心 B,C,D 8 区域8质心 A,B 1 线段AB中点 A,C 3 线段AC中点 B,D 7 线段BD中点

C,D 9 线段CD中点 A,B,C,D 5 正方形中心

图1是这种模型下满足了区域内任意一点都能被4个阅读器分布,阅读器之间 的距离为r,所以根据原则4,这是正方形模型中密度最大的情况。

图2是这种模型下最稀疏的阅读器分布,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阅读器距 离再大区域内就会产生盲区。

图3是正方形模型分布的一般情况,图1和图2是图3的两种极端情况,我们 正是利用这种模型来分析阅读器之间的距离对定位效果的影响,为了衡量定位效果, 提出了3个衡量标准:

1平均定位误差

通过阅读器读到的情况将标签定位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在没有其他附加 条件的情况下这个范围内,标签的位置是等可能的,而为了减少定位误差,假设用 这个区域质心来代替所有落在区域内的标签(例如图1中:用(A,B,C,D)这个正方形 的质心来表示落在5区域中的标签位置,用(A,B)线段的中点来代替落入1区域 中的标签位置),这样标签的实际位置与标签的假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就是定位误差, 当在区域内均匀分布标签,所有标签的定位误差进行平均即得到区域内的平均定位 误差。

2定位方差

用每个区域的质心来代替所有落在区域内的标签,对所有点:标签实际位置和 质心距离的平方进行平均即为定位的方差,用这个数据来衡量定位效果是比较合理 的。

3单位阅读器定位方差

即定位方差乘以阅读器密度,单位阅读器的探测效果,衡量阅读器分布效率的 参数,是我们选择阅读器距离的重要参考。

根据正方形分布的模型,两个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

图4至图6描述的是三角形分布模型

图4中,两个相邻阅读器之间的距离是探测距离r,每个三角形被分为4快区域, 这是三角形模型中阅读器密度最大的分布,因为区域中每个标签都至少被3个阅读 器读到,根据原则3(d),无需再考虑密度更大的阅读器分布。

图5中,两个相邻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每个三角形都被分为13个区 域,这种模型下,主要误差来源是区域13。

图6,是由图5中阅读器的距离加大后的模型,两个相邻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 主要误差来源由中心区域5慢慢变成其他区域。不同的探测结果组合所 得到不同的标签范围如表2所示:

表2:三角形模型图2(c)的区域划分

探测到的点 位于区域 区域质心 A 1 A点 B 3 B点 C 7 C点 A,B 2 线段AB中点 A,C 4 线段AC中点 B,C 6 线段BC中点 A,B,C 5 三角形中心

为了计算两个相邻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对探测效果的影响,我们用积分的方法来计 算在阅读器之间距离为d时所造成的正片区域内的平均方差。

如图6中,假设1~7每块区域中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点,只能确定每个点所在的 区域,而不能确定它的确定的位置,所以用每块区域的质心来代替落在每块区域中的点, 这样尽量来减小误差。所以只能用2重积分的方法来计算这块区域的平均方差。将这个 三角形分成6份,阴影部分即为其中的一份,因为这6块区域是完全对称的,所以只要 算出阴影部分的平均方差,就可以得到整个区域的平均方差。

如图8,放大了阴影区域,为了便于积分计算,将实际情况中的圆弧用直线来代替 并分成4个小三角形,由于圆弧与直线之间的区域很小,而且处于边界上,所以无论将 其归于哪块区域造成的差别很小,而给积分计算却带来很大的方便。对图3中每个点到 其所在区域质心距离的平方进行积分,△AEF的区域质心在A点,△CEF、△CDE的区 域质心点在C点,△BDE的区域质心在B点。式(1)得到整个区域中的点到其区域质心 的平均方差。

σ2=1SΔABC(ΔAEFA2dxdy+ΔCEFlC2dxdy+ΔCDElC2dxdy+ΔBDElB2dxdy)

(式中lA,lB,lC分别表示积分中的点到A、B、C的距离)      (1)

在计算中,假设阅读器的探测距离r=1。

分布积分其中的每一部分:

ΔAEFlA2dxdy=x=0x=d-12y=3xy=4-d2-3d-1x+3d-4-d22(x2+y2)dxdy---(2)

ΔBDElB2dxdy=x=0x=3-d2y=3x3y=1-4-d23-dx+4-d22-36d(x2+y2)dxdy---(3)

ΔCDElC2dxdy+ΔCEFlC2dxdy=y=0y=3d-4-d24x=12-3d2-d3d-4-d2yx=(y-1+d2)212-3d2-d3d-4-d2-4+2d(x2+y2)dxdy

                                                      (4)

将式(2)(3)(4)带入式(1)即可得到所求近似结果。

图7中,两个阅读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三角形模型如果再增大阅读器距离会 产生盲区,所以这是一种极限情况。

根据三角形分布的模型,两个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

下面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定义阅读器的探测距离r=1,在图1至图7中每个 单位区域中均匀分布100万个点得出仿真结果,正方形模型中,随着阅读器之间距离的 增大,平均误差与方差上升得越来越快。而三角形模型中,随着阅读器之间距离的增大, 平均误差和方差会呈现波动,在阅读器之间距离为d=1.35时达到最低。为了将正方形 模型和三角形模型进行比较,在两种阅读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得出使用三角 形模型阅读器之间距离为1.35时可以达到单位阅读器探测效率最高。

以上讨论基于没有遮挡的情况下所考虑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在室内会遇到很多 墙体的遮挡,墙体对射频信号的削弱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必须把这点考虑进去。

当原本的探测区域中放入一堵墙,墙外的探测范围就会相应缩小,假设阅读器探测 器距离为r,墙体对信号的削弱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如图9所示,在墙外,探测范围所 形成的圆半径为r-s,如图10所示,如果同时隔着2道墙,那么两道墙外探测范围所形 成的圆半径为r-2s,这样,在基础的模型上可以经过阅读器之间的距离调整,来满足原 有的要求。

结论:以上建立了2种均匀的阅读器分布模型,包括蜂窝模型也是三角形模型中的 阅读器之间距离为的一种特例。在对探测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建议采用三角形 模型,而对探测精度较高时,正方形模型则更为适合。运用算法,建立模型之后,通过 计算机仿真得出:在阅读器分布密度小于0.65/r2个每平方米时,适合采用三角形模型; 而阅读器分布密度大于0.65/r2个每平方米时,适合采用正方形模型。为了更加符合实 际情况,考虑墙体之后,需对墙外部分的探测距离进行调整,分布阅读器时,也需相应 地减小隔墙阅读器之间的距离。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区域中以以三角形模型或者正方形模型均匀分布最小化RFID 阅读器,将阅读器的探测结果的组合与不同区域一一对应进行划分,来缩小标签可能存 在的范围,提高定位精度。本发明的与传统的基于RSSI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相比,不 需要返回信号的强弱信息,不需要不断改变天线的发射功率,删去了对标签的RSSI信 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后的阅读器,简化了器材的复杂度,将阅读器模块最小化,提高了定 位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正方形模型d=r;

图2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正方形模型

图3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正方形模型

图4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三角形模型d=r;

图5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三角形模型

图6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三角形模型

图7是本发明中RFID阅读器分布三角形模型

图8是图6中三角形分成六份中的一份;

图9是一道墙体对RFID阅读器探测范围影响的示意图;

图10是二道墙体对RFID阅读器探测范围影响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数据库建立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定位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基于最小化RFID阅读器的区域划分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 方法,所述定位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组探测距离均为r的RFID阅读器均匀分布于待探测区域,在所述探测区 域内,每个标签都能够被RFID阅读器探测到,如果在一定区域内能确保每个标签能被 3个或者3个以上的RFID阅读器读到,则在该区域内无需再增加阅读器分布密度;

(1.1)所述RFID阅读器探测天线的发射功率固定,且将RFID阅读器中对标签的 RSSI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删去;

(2)根据步骤(1)所述的分布原则计算,得出RFID阅读器的分布模型为三角形 分布模型和正方形分布模型;

(2.2)所述RFID阅读器的分布模型计算过程为:已知N边形的每个内角度为 而为了满足一个区域能被单一的N边形不重叠地无缝布满,每个内角度必 须能够被360整除,即

180(N-2)N=360m,其中m为正整数。

上式可化简为:为使m为正整数

求解上式可知N=3,4,6

即可得到,只有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而每个六边形可以分解为6个小三角形,

所以只需要考虑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模型情况;

(3)当建立RFID阅读器正方形模型时,根据步骤(1)中的RFID阅读器分布原 则,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为

(3.1)在所探测区域中放入一堵墙,墙外的探测范围就会相应缩小,假设阅读器探 测器距离为r,墙体对信号的削弱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在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 圆半径为r-s,如果同时隔着2道墙,那么两道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圆半径为r-2s, 在上述有墙的探测圆半径基础上分布步骤(3)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

(4)当建立RFID阅读器三角形模型时,根据步骤(1)中的RFID阅读器分布原 则,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为

(4.1)在所探测区域中放入一堵墙,墙外的探测范围就会相应缩小,假设阅读器探 测器距离为r,墙体对信号的削弱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在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 圆半径为r-s,如果同时隔着2道墙,那么两道墙外探测范围所形成的探测圆半径为r-2s, 在上述有墙的探测圆半径基础上分布步骤(4)中相邻两个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d;

(5)在服务器端建立一套适应室内环境的探测系统,将室内墙的分布情况输入计 算机,检测墙体对RFID探测圆半径r导致探测距离减小s,并且根据墙体分布情况来计 算每个RFID阅读器的探测范围,然后根据探测要求步骤(3)中正方形模型或者步骤(4) 中的三角形模型来进行RFID阅读器的布置,将数据存入服务器数据库中。如图11,这 些操作是实现室内区域定位的预工作,当数据库中有了这些信息后才能让定位更准确和 效率。

如图12所示,当一个标签进入一个分布有RFID阅读器的定位系统中,探测到标签 的阅读器首先将探测信息发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数据库中相应阅读器的探测范围进行 检索和选择操作,得到标签的范围区域,再由服务器发送到标签终端和控制台。

假设有一块200×200平方米的区域,RFID的探测距离为20米,我们考虑三种需 求:1、要求精度最高2、要求阅读器效率最高3、要求所用阅读器最少。

基于以上3种不同的要求,相应地提出3中不同的方案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其中相 应地模型选定和计算结果都根据仿真结果推算出来。

实施例1:精度最高

从发明内容中的仿真图来看,为了达到精度最高的情况,采用正方形模型中d=r的 情况,阅读器分布如图13所示,在线与线的交点处共布置了121个阅读器,阅读器之 间的距离为20米,平均误差为3.32米,方差为13.4平方米。

实施例2:阅读器效率最高

从发明内容中的仿真图来看,为了达到阅读器效率最高的情况,采用三角形模型中 d=1.35r的情况,阅读器分布如图14所示,在线与线的交点处共布置了90个阅读器, 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27米,平均误差为4.19米,方差为20.56平方米。

实施例3:所用阅读器最少

从发明内容中的仿真图来看,为了达到所用阅读器最少的情况,采用三角形模型中 的情况,阅读器分布如图15所示,在线与线的交点处共布置了60个阅读器, 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为34.64米,平均误差为9.50米,方差为111.68平方米。这种阅读器 分布模型的本质也就是蜂窝分布模型。

可见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三种策略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室内 RFID阅读器分布方案来达到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