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

一种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其第一、二、三、四运算放大器A1、A2、A3、A4构成线性反相积分器,输出端分别为混沌信号输出端X1、X2、X3、X4;第五运算放大器A5构成非线性反相限幅放大器;第六、七运算放大器A6、A7构成线性反相放大器;反相积分器A1分别与限幅放大器A5、放大器A3连接;反相积分器A2分别与积分器A3、放大器A7连接;反相积分器A3与放大器A6连接;反相积分器A4分别与积分器A2、放大器A7连接;本发明是超混沌电路,可以输出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的各种波形、相图与混沌演变曲线,可以构成超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97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28157.2

  • 申请日2012-12-07

  • 分类号G06N3/06;

  • 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颖

  •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山海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33: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N3/06 授权公告日:20150311 终止日期:20151207 申请日:201212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3-11

    授权

    授权

  • 2013-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N3/06 申请日:2012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电路,常称混沌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四阶神经网络 超混沌电路。

背景技术

神经网络混沌电路是非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申请号为 201210080226.8的申请专利《一种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实现了四阶 神经网络超混沌,是由八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路设计没有完全优化, 这是现有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 混沌电路,能够输出四阶超混沌信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由七个运算放大器以及多个电阻 和电容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七个运算放大器,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A1) 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 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并联的第五电阻(R5)与第一电容(C1),输出 端与第一电阻(R1)、第十电阻(R10)连接,输出端即为X1输出端;第二 运算放大器(A2)反相输入端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连接,同 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输出端与第 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输出端即为X2输出端;第三运 算放大器(A3)反相输入端与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同 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第三电容(C3),输出端与第六 电阻(R6)连接,输出端即为X3输出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4)反相输入 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连接第四电容(C4),输出端与第九电阻(R9)、第十二电阻(R12)连接, 输出端即为X4输出端;第五运算放大器(A5)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 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R2),输 出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第六运算放大器(A6)反相输入端与第六电阻 (R6)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七电阻(R7), 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第八电阻(R8)连接;第七运算放大器(A7)反 相输入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 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四电阻(R14),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R15) 连接。

所述的新的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电阻(R3) 为可变电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输出X1、X2、X3、X4四个混沌波形信号与 X1-X2、X1-X3、X1-X4、X2-X3、X2-X4、X3-X4六个混沌相图;可以在示波器上 显示上述各种混沌信号;通过某些特定电阻例如第三电阻(R3)由可变电阻 代替后,可以改变以上所述各种混沌信号的混沌特性,可以在示波器上显 示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演变的各种曲线,还可以进行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 的其它各种实验。本发明适用于大学混沌科学教育、实验教学与演示、科 学普及实验演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中的非线性特性曲线。

图3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中的X1输出波形图。

图4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中的X2输出波形图。

图5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中的X3输出波形图。

图6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电路中的X4输出波形图。

图7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1-X2输出相图。

图8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1-X3输出相图。

图9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1-X4输出相图。

图10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2-X3输出相图。

图11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2-X4输出相图。

图12是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X3-X4输出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是由七个运算放大器以及多个电阻和电容构 成,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A1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连接, 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并联的第五电阻R5与第一 电容C1,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第十电阻R10连接,输出端即为X1输出端; 第二运算放大器A2反相输入端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连接,同相输入 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输出端与第十一电阻 R11、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输出端即为X2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A3反相 输入端与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 端与输出端之间连第三电容C3,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连接,输出端即为X3输出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4反相输入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同相输入 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四电容C4,输出端与第九电阻R9、 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输出端即为X4输出端;第五运算放大器A5反相输入 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 二电阻R2,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第六运算放大器A6反相输入端与第 六电阻R6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七电阻 R7,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第八电阻R8连接;第七运算放大器A7反相输入 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 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四电阻R14,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

将图1中A5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信号输入端或计算机有关接 口,可以显示非线性电路的传输特性曲线图,A5输入与输出信号关系如图2 所示;将图1中X1输出端、X2输出端、X3输出端与X4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 信号输入端或计算机有关接口,可以显示X1输出端波形图信号如图3所示, X2输出端波形图信号如图4所示,X3输出端波形图信号如图5所示,X4输 出端波形图信号如图6所示;使用示波器的相图方式观测,X1-X2输出端相 图信号如图7所示,X1-X3输出端相图信号如图8所示,X1-X4输出端相图信 号如图9所示,X2-X3输出端相图信号如图10所示,X2-X4输出端相图信号 如图11所示,X3-X4输出端相图信号如图12所示。由图2到图12,证明了 本发明的有效性。若第三电阻(R3)由可变电阻代替,连续改变电阻值,可 以观察混沌演变的各种曲线,将两个相同的电路经过适当连接,可以进行 四阶神经网络超混沌的同步等各种实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元器件参数如下:A1、A2、A3、A4、A5、A6、A7型号为 TL084,R1=R6=R7=R14=R15=10kΩ,R2=120kΩ,R3=7.58kΩ(可变电阻), R4=2kΩ,R5=1kΩ,R8=R9=24kΩ,R10=R11=R12=R13=56kΩ, C1=C2=C3=C4=0.01μF。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