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人工肛门及其括约装置

一种人工肛门及其括约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肛门及其括约装置,其特征在于,1)采用新型智能材料模拟人体肌肉结构功能特性;2)从仿生学角度看,结构设计更接近人体自身肛门括约肌;3)采用PDMS以及医用硅橡胶等生物兼容性材料作为结构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过程方便,经过仿真能够实现人体肛门括约肌功能,如果能够普及使用,将大大降低家庭的负担和病人的痛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567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77153.1

  • 申请日2013-03-12

  • 分类号A61F2/04;

  •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朱海临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F2/04 授权公告日:20150107 终止日期:20180312 申请日:201303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07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04 申请日:2013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活性材料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兼容材料(柔 性硅胶)作为结构体、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作为驱动材料,采 用封装工艺制备的人工肛门及该肛门的括约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肛门功能失效导致的大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它虽然不能致命, 却会对患者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为了有效控制肛门失禁及恢复肛门的正常功能,医务人员曾经采用药物、肛 门控制塞等手段恢复肛门部分功能,但均不能达到良好效果。

目前已开发的人工肛门括约肌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水泵式人工肛 门括约肌(专利申请号:200610024984.2)和形状记忆合金人工肛门括约肌(专 利申请号:01121110.5)。水泵式人工肛门括约肌主要缺点是设计复杂,容易 出现机械故障,并且微泵流量小,导致钳夹囊袋收缩时间增大,使得病人排 便的时间过长。形状记忆合金人工肛门括约肌则设计相对简单,而且能够提 供更加均匀的压力。虽然该括约肌降低了对肠道及周围组织的压力,且能很 好地控制排便功能,但仍存在热灼伤等缺点。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IPMC)是一种电活性聚合材料(Electroactive polymers,简称EAP),作为一 种典型的电激活材料,IPMC在外加电激励下可产生大变形,当激励撤除后, 它又能恢复到原始的形状尺寸。此外,该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一 定条件下能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相对于传统智能材料,IPMC材料具有质量轻、 运动灵活、能耗低、易于成形以及经受大变形而不易疲劳损伤等突出优点, 使其迅速成为智能材料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IPMC材料变形过程与生物体的肌肉组织变形非常类似,是迄今为 止与人类肌肉特性最接近的材料,常被人们称为人工肌肉;另外,IPMC材料 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组成,其生物兼容性也远远优于传统的陶瓷,形状 记忆合金等材料。

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需要满足相关结构和医学参数。结构上要求总 体尺寸不大于肠道结合部位(正常成年人的肛管直径为2~3cm),其底部承载 压强不低于11kPa(即为正常人体肛门最大收缩压力),且具有生物兼容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利用生物兼容材料PDMS和瓦克612医用硅胶作为结构体,IPMC作 为驱动材料,采用封装技术制备的人工肛门,及实现该肛门开闭功能的括约 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人工肛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支撑体,该支撑体为环形结构, 上半部薄,下半部厚,薄、厚部分由内壁光滑曲面过渡,支撑体下方环形端 部沿圆周均匀设有至少6个带电极的凹槽,每个凹槽与一个IPMC驱动器相 连;所述IPMC驱动器为梯形骨架结构,其窄端向里弯曲,宽端固定在所述 凹槽内,与凹槽相应数量的IPMC驱动器窄端内侧收敛成一个圆形肛门口, 该肛门口固定有一个开闭环。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支撑体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热固化的方法制得, 主剂与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所述IPMC驱动器内外侧涂敷有弹性膜。

所述开闭环为一个小的环形结构,由柔性硅橡胶制成,其断面内表面呈 半圆形的圆弧面。所述的柔性硅橡胶为低模量瓦克612双组份硅橡胶,其A、 B组分比为1:1。

所述支撑体下方环形端部沿圆周均匀设有12个带电极的凹槽。

一种人工肛门括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人体肛管内前述的人工 肛门、植入人体腹腔内的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包埋在肠道内部的压力 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人工肛门的IPMC驱动器都与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 件相连接,所述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双向与人体外的信号接收与能量发 射组件无线连接,该信号接收与能量发射组件则连接电源及控制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于人体肛门失效未切除的情况,可将本发明人造肛 门包埋在肛门内部失效部位;对于肛门切除的情况,本发明人造肛门将替代 人体肛门组织。本发明使用PDMS和硅橡胶及IPMC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 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不会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本发明人工肛门括约装置采 用无线方式输送电能,避免有线方式引起的人体感染,降低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工肛门与大肠结合部分PDMS环型支撑体的透视图(a)和 截面图(b)。

图2为本发明人工肛门底部排便结构开闭环的三维图(a)和截面图(b)。

图3为本发明人工肛门的三维结构图(a)和底部局部图(b)。

图4为图3中IPMC驱动器的一个梯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人工肛门的括约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1~图5中:1、支撑体,1-1、光滑曲面,1-2、凹槽,1-3、电极,2、 开闭环,2-1、圆弧面,3、IPMC驱动器,4、人工肛门,5、压力传感器, 6、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7、信号接收与能量发射组件,8、电源及控制 器,9、大肠,10、人体臀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工肛门包括支撑体1、开闭环2、IPMC驱动器3。

参见图1,支撑体1为环形结构,为了避免结构上带来的排便阻力,其上 半部分较薄,下半部分较厚,上下部分由内壁光滑曲面1-1过渡,下方环形端 部沿圆周均匀开有若干凹槽1-2,凹槽内有一组电极1-3,IPMC驱动器3(图 4)被固定在该凹槽中。

支撑体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过热固化的方法制得。作为结构 体,PDMS的硬度是一个重要参数,若太硬,植入人体后会感到不适,若太 软,无法起到支撑的作用。本发明PDMS主剂与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 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两组份混合均匀后倒入所设计模具中,将模具放入80℃ 的干燥箱中,利用真空泵将干燥箱抽真空,以便清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干燥 时间1小时(注:温度与时间参数的不同将会制作出不同硬度的PDMS)。

参见图2,开闭环2为一个小的环形结构,由柔性硅橡胶制成,其断面内 表面呈半圆形的圆弧面2-1,配合IPMC驱动器骨架下端(窄端)的弹性,能 够很好的起到封闭效果,同时便于粪便排泄,当积累的粪便达到人工肛门便 感范围(一般为6~10Kpa,可针对不同的人群可做相应调整),加电后由于IPMC 自身的驱动特性,将使原来接近封闭的开闭环拉开直径为10-20mm距离以使 粪便排出,因此开闭环硅橡胶的模量应该尽量小,这样IPMC材料拉开的距 离才能尽量大。本发明采用低模量瓦克612双组份硅橡胶来制作开闭环。A/B 组分比为1:1。

参见图3、图4,IPMC驱动器3为一个梯形骨架,窄端向里弯曲,其内 侧固定开闭环2;宽端用粘性硅胶固定于支撑体凹槽1-2内。该IPMC驱动器 内外侧可粘结一层柔软的硅胶弹性膜,以增强人工肛门的括约功能。为了增 大IPMC驱动器输出力,厚度上还可以采用多层IPMC材料。

该IPMC驱动器数量可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为6~24片,本发明为12片, 多个IPMC驱动器窄端内侧收缩成一个肛门口,用粘性硅胶固定开闭环,使 肛门口处于常闭状态,防止液态肠容物的流出。。

参见图5,括约装置包括植入人体肛管内(人体括约肌失效或切除部位) 的人工肛门4(图3)、植入人体腹腔内的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6、包埋在 肠道内部的压力传感器5,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压力传感 器,输出端连接人工肛门的IPMC驱动器3;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同时无 线连接(双向功能)人体外的信号接收与能量发射组件7,信号接收与能量发 射组件连接电源及控制器8。采用无线能量传输方式对IPMC驱动器供电,该 方式可为电磁耦合或微波束供电。

图5人工肛门括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起初依靠结构自身的抗弯刚度提 供肛管一定的静息压力(与肛门内括约肌的功效相同),随着人体大肠9内粪 便的积累,粪便对括约肌(IPMC驱动器)的压力逐步增大,这时压力传感器 5将信号传递至信号发生与能量接收组件6,接着传递至信号接收与能量发射 组件7,该组件将信号送给电源及控制器8处理,同时组件7开始对组件6供 能,这样组件6将对IPMC驱动器3施加正向电压,由此IPMC驱动器产生向 内弯曲力以抵抗肠容物压力,实现人体肛门的自禁功能,保证粪便不外泄。 当肛管压力增大到排便压力阈值时,且当下环境适合排便,同样经过上述过 程,组件6施加反向电压,IPMC驱动器将发生向外弯曲变形,结合人体自身 的腹腔压力使底部模量很小的开闭环2被拉开,粪便即由开闭环2内侧排出; 排泄完毕后断电,IPMC驱动器由开闭环自身弹性恢复力闭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