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允许在多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和相应的飞行器

允许在多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和相应的飞行器

摘要

允许在多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和相应的飞行器,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允许接纳乘客并包括用以接纳乘客的第一板层、用以接纳乘客且与第一板层重叠的第二板层(22)、以及至少一进出门(16,21)。所述第一板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区域(10),其具有基本平的基板并处于进出门(16)处;和至少一第二区域(12),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10)在高度上错开的基板。客舱包括把所述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连接至所述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的至少一直线形斜坡道(24)、和把所述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连接到所述第二板层(22)的至少一直线形斜坡道(24)。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77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空中客车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97065.X

  • 发明设计人 W-P·杜蓬;

    申请日2012-10-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丽

  • 地址 法国布拉尼亚克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57: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03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4D11/00 申请日:2012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允许在多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以及相应的飞行器。

本发明的领域是用于乘客商业运输的飞行器机身的内部布置。这里考 虑用于运输数目较大的例如多于100名的乘客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运输乘客用的飞行器内部的传统结构一般包括基本呈圆柱形的机身, 在机身内部布置有一水平(当飞行器置于地面时)的板层,该板层一方面 用作接纳乘客用的客舱的基板,而另一方面,用来在运输行李和集装箱用 的货舱与上述客舱之间实现隔离。在某些飞行器(如以商标A380销售的 飞行器)中,在机身内部设置有双重板层。这涉及其机身宽度和高度非常 大的飞行器。这两个板层基本是平的,并允许实现两个客舱叠置,各自具 有约2.50m的顶板高度。它们用楼梯和/或电梯连接。

一些文献,如EP-1164077或者例如文献EP-0780335、或者EP-0514 650、或者还有US-6547184,揭示具有大直径机身和允许在一个设置于另 一个上方的两个平行板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结构。

EP2460727描述了一种飞行器客舱,其包括具有一下板层和一上板层 的第一区段、具有一中间板层的第二区段。一曲线形斜坡道把下板层连接 到中间板层,和一曲线形斜坡道把中间板层连接到上板层。乘客登机和下 机可以完全从配有进出门的中间板层进行。该三个板层每个均由一个平表 面构成,这些平表面基本平行。

对于尺寸小的飞行器,特别是其客舱设计成在单一板层上接纳乘客并 具有两条允许乘客进出座具的纵向过道的飞行器,已知在客舱的内部实现 一种靠置在形成客舱基板的板层上的结构或者悬挂于客舱顶板以实现夹层 或类似层的结构。例如,文献EP-1778540或者US-7290735揭示飞行器 客舱的这样的布置。

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飞行器,特别是上述的和习惯上分类在双层飞行 器或者单层双通道飞行器类别中的飞行器,常规的布置留有无用的或者没 有很好利用的容积,因而限制了可以在飞行器客舱内的座具上就坐的乘客 数目、或者可以存放在该客舱中的行李或者器材数量。尤其地,在 EP2460727描述的飞行器中,在连接三个板层的斜坡道处丧失大块地方。

这些飞行器的货舱高度习惯上是设置成以名为LD1、LD2或者LD3 已知的标准化行李(或其他)集装箱。这些集装箱具有1.62m的高度。

另一问题是在机场区域为乘客登机和下机所需要的时间。最常见的是, 在过道(通道)的特征和进出门的特征之间没有良好的匹配。在进出门处 的(理论)乘客流往往比在通道处的乘客流更大。因而,这样的飞行器的 内部布置占用中途着陆时间。

发明内容

于是,从这些观察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它允 许通过优化飞行器机身内部容积的占用,来增大给定尺寸的飞行器承载乘 客数目的容量。有利地,这样一种布置同样允许在飞行器客舱内部乘客流 更加通畅。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允许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其包括用以接纳 乘客的第一板层(pont)、用以接纳乘客并与第一板层叠置的第二板层、 以及至少一进出门。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板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区域,其具有基本平的 基板并处于进出门处;和至少一第二区域,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在 高度上错开的基板。另外,至少一直线形斜坡道把所述第一板层的第一区 域连接至所述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至少一直线形斜坡道把所述第一板层 的第一区域连接到所述第二板层。正如在EP2460727中,乘客可以分布在 一机身部分中的两层上。因此,可以增大对于给定的长度(和机身截面) 的飞行器在承载乘客方面的容量。另外,乘客分布在两层上的这一事实, 允许在飞行器内部的较为流畅的通行,这允许乘客更快捷地登机和下机。

为优化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客舱的接纳容量,第二板层优选延伸在第 一板层的第二区域大部分的上方。

如同在EP2460727中,为便于乘客在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客舱中移 动,提出一些斜坡道将该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一方面连接至该第一板层的 第二区域,和另一方面连接到第二板层。相对于楼梯或者必要时电梯,优 选使用斜坡道,因为若其坡度有限,则斜坡道与水平过道相比,不会形成 障碍和因而不会影响或只极小影响乘客和/或服务推车(通常称为trolleys 即手推车)的通行。

但是,按照本发明的客舱与EP2460727的客舱的区别之处在于:其斜 坡道是直线形的。每个斜坡道优选呈直线形方向,或者作为变型可以沿着 一条折线(具有多个不平行的直线部分)。如从阅读本说明书中理解的, 这种构型允许优化客舱的占用和布置。事实上,斜坡道周围的容积可以用 来接纳座具或者存放物品。该容积由于EP2460727提出的曲线形斜坡道而 丧失。

另外,手推车或者带有小滚轮的行李在直线形斜坡道上比在曲线形斜 坡道上更容易移动。对于人员也一样,从而可以缩短登机/下机的时间并可 被证实在飞行器紧急疏散时是有效的。

在一优选方式中,与EP2460727的已知客舱相反的是,第一板层的第 一区域在该进出门和该斜坡道之间没有乘客座具。该第一区域因而可以仅 仅是通过区域,必要时还可以是服务区域,其可以包括被过道隔开的服务 设施(称为galleys即机上厨房)。但不排除在这个区域中设置供商业空勤 人员使用的折叠式座椅类型的座具、和/或接纳带有轮椅锚固装置的轮椅接 收场地,从而允许接纳活动能力较差的这时坐在其专用轮椅上出行的乘客。 采用这样一种构型,在该进出门处乘客登机几乎不减速地进行。接着乘客 分散到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上,一股人流经第一斜坡道去向该第一板层的 第二区域,一股人流经第二斜坡道去向该第二板层。这种分布在比 EP2460272的客舱中可用的区域更宽敞的区域中并借用过道来进行,其没 有被正要在座具上就坐的乘客堵塞的危险。在按照本发明的客舱中使用的 直线形斜坡道有利地使得:其坡度约为20%,例如,在10%和30%之间, 优选地在15%和25%之间(这里例如,在飞行器中的纵向测得的3m长度 上高程差约0.45m至0.75m,或者甚至对于5m的长度高程差为0.75m至 1.25m)。该坡度相当于当飞行器靠于地面上而且板层基本水平时的坡度。

习惯上,按照本发明的客舱包括通行过道。每个斜坡道24有利地都通 往一条过道并沿着与过道相同的方向延伸。优选地,过道和斜坡道全都沿 着飞行器横摇轴方向(或者纵向)延伸。优选地,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 12和该第二板层具有紧挨机身的座具列,这与EP2460727的客舱相反, EP2460727的客舱包括沿着机身、也就是在曲率较大而高度较低的部位的 过道。在一优选方式中,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包括两条过道20,每 条过道都把可具有一个座具列或多个座具列的一座具侧区、与优选包括多 个座具列的一座具中央区隔离开。

紧挨机身的座具的存在,允许赢得空间,并为许多乘客提供透过舷窗 观看风景的可能性。

一有利的实施方式提出:该第一板层在其第二区域的后面具有第三区 域,第三区域具有基本平的基板,第三区域的基板相对于该第一板层的第 二区域在高度上错开。这个实施方式允许在飞行器后部只有唯一的门,不 然就适合在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处设置一门和在第二板层处设置一门。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有利地,该第三区域和该第一区域两者全都基本处于 同一高度上。因此,可以在飞行器的前部和后部仍在同一高度上设置门。 从侧面看,该客舱示意地呈现类似六角形的形状:六角形的相对两边对应 于接纳乘客的区域:第二板层和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另外两边对应于第 一板层的第一区域和接纳乘客的区域之间的通道;而最后两边对应于第一 板层的第三区域和接纳乘客的区域之间的通道。

为实现第二板层,可以提出,所述第二板层具有复杂型廓的基板结构, 所述基板结构具有纵向延伸的不同的纵向区域。这些纵向区域布置在不同 的高度上,这些纵向区域是平的并用基本竖直的壁部连接在一起,或围绕 座具或围绕通道。优选地,所述区域在第二板层的整个长度上或者至少从 第一排座具到最后一排座具延伸。有利地,形成过道的纵向区域和接纳座 具的相邻纵向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小于0.60m,以便限制乘客要从一区域移 到另一区域需跨过(上升或下降)的台阶高度,并因此避免匆忙疏散时发 生任何摔倒。

这个实施方式不那么占地方,允许实现非常多样的形式并因而在这里 非常好地适于客舱空间的优化。这样一种基板结构是本领域中独创性的和 有利的,独立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它也可以用于飞行器客舱的其他布置 构型(单层,多层,带或不带斜坡道等)中,特别是在已知的飞行器中。

该第二板层的复杂的基板结构可以例如是用碳基复合材料实现的模制 结构。该第二板层则可以有利地靠置在侧向布置和支承在所述第一板层上 的中间件上。该复杂的基板结构例如使得:它包括至少三个纵向区域,其 中的每一个纵向区域都具有与所考虑的另一区域不同的高度。为达到较高 的强度同时仍保持极小厚度,这样一种复杂基板有利地包括横向加固件。

为使乘客更舒适和为在客舱中空间管理方面实现良好的折衷,该第一 板层的第二区域和该第二板层之间可用的高度优选在1.20m到2.20m之 间。当高度处于所指出的低限时,例如,相应空间用来装纳行李。当高度 处于高限时,例如,相应的空间用作过道。

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有利地具有基本平的基板。这个实施方式较容 易实现。它还对应于货舱的一般基本是平的“顶板”的形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乘客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飞行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飞行器客舱。在这样一种飞行器中,该第一板层有利地具有第 三区域,第三区域具有基本平的基板,第三区域的基板相对于该第一板层 的第二区域在高度上错开,第三区域位于飞行器后部。

这样一种飞行器一般包括机翼。例如,当机翼高度有限时,机翼处于 第二区域处的第一板层下面。对于容量更大的、因而带有更大机翼的飞行 器,该第一板层有利地具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具有基本平的基板,第三 区域的基板相对于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在高度上错开;而第三区域位于 飞行器机翼的上方。在这样一种飞行器中,可在该机翼后面看到的构型类 似于在机翼前面设有的构型。这时,这样的飞行器使得:该第一板层在该 机翼上方和在它的后面同样具有这样的构型:所述构型具有第一区域、第 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该第二区域相对于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三区域错开。于 是在这里,在示意性侧视图中,可看到呈双六角形的客舱形状(如上面说 明的):第一个六角形在机翼前面,而第二个六角形在机翼后面。

当所述飞行器具有其当量直径大于4.50m的机身时,本发明更特别的 是适合于如上所述的飞行器。因此在这里考虑其截面面积至少约为15.9m2 的飞行器,该面积对应于直径4.50m的圆的面积。

附图说明

从下文参照示意性附图所作的描述中,将会更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细 节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允许飞行器内部结构的一部分透明显示的飞行器透视图;

图2是穿过图1上所示的飞行器机身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的侧视图,所述飞行器比起图1和2上所 示的飞行器具有更大的机翼;

图4是两个机身横向剖面的示意图,其允许把现有技术的飞行器内部 布置与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的内部布置进行比较;

图5和6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但针对的是机身直径大于图4所涉及 的飞行器机身直径的飞行器;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客舱布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对应于图7上所示的客舱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应用于中程客机的本发明的非常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0对应于图9,用于远程运输机;

图11A至11G表示可以按照本发明用于飞行器中的上板层基板的横向 剖面图;

图12是示意图,表示按照本发明把上板层集成在飞行器结构中的一实 施例;

图13表示一种按照本发明可以集成在飞行器中的模制复杂结构;和

图14A至14D是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机身在沿着同一斜坡道的不同纵 向位置上的横向切割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表示中程客机类型的飞行器。该图基于空中客车公司以商 标A321销售的飞行器。

这里对于如现有的商标为A321的飞行器表示类似于图1的一图看来 是无用的。在这样的飞行器中,在机身的内部,唯一的板层从驾驶舱延伸 至飞行器后部,形成在整个飞行器长度上的单层平面基板。该板层把机身 隔成两个区域:下部区域,其绝大部分用作用于接纳行李和/或货物的货舱; 上部区域,其用于一方面接纳驾驶飞行器用的驾驶舱,另一方面接纳用于 在乘客旅行过程中尽可能舒适地容纳乘客的客舱。

因此,在图1上由本发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看到一种具有机身2 的飞行器,在机身前部有驾驶舱4,而机身在后部以一般称为尾锥6的区 域结束。

在本发明中令人特别感兴趣的机身部分,位于驾驶舱4和尾锥6之间。 机身一般在这个区域中具有截面基本恒定的圆柱形状。飞行器的这个区域 一般用于接纳乘客、其行李,必要时还接纳货品。机翼8同样在飞行器机 身的这个中央区域中连接于机身。

在图1上,和在其他图上一样,假定该机身,至少在令人感兴趣的部 分中,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并且机翼8在低位连接于机身。但是,本 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的两裂片形的机身截面、和/或机翼的其他安置方式。 一般说来,本发明尤其用于在接纳乘客的客舱部位处的横截面具有为4.5m 的当量直径(diamètre équivalent)的飞行器。这意味着优选地,机身横截 面在这个部位处具有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直径4.5m的圆形截面的面积,就 是说,约16m2或更大的面积。

用于接纳驾驶员和他的副驾驶员的驾驶舱4,配有允许驾驶该飞行器 的所有控制和检查仪表。这里假定,驾驶舱4类似于现有技术的驾驶舱, 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驾驶舱4类似于A321(注册商标)的驾驶舱。

这时,该驾驶舱4包括一基板(这里未示出)。驾驶舱4的基板,在 A321(注册商标)中,与上述唯一的板层合成一体。例如,在按照本发明 的飞行器中也有这样的基板。

在图1上所示的飞行器中,注意到的是,像现有技术的飞行器中那样, 在飞行器下部分和上部区域之间同样存在结构隔离,所述下部分用于尤其 接纳行李和/或货品与用于容纳不同的技术设备(航空电子设备舱等),而 一方面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驾驶舱4)和商业空勤人员、和另一方面乘客 (飞行器客舱)则安置在所述上部区域中。实现该隔离的这种结构在本专 利申请中称为第一板层,类似于一般称为“单层飞行器”的飞行器的板层。

如可以在图1上注意到的,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的第一板层主要具有 三个区域:第一区域10,其在机身前部,刚好在驾驶舱4后面;第二区域 12,其延伸在飞行器客舱长度的大部分上;和第三区域14,其处于机身2 后部,必要时延伸直至尾锥6中。

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延伸在驾驶舱4的基板的延长部分中。例如, 一公共结构形成驾驶舱4的基板和该第一区域10。

完全传统地,在该第一区域10处有一道门,称为第一门16,其用来 供乘客登机和下机。例如,该第一门16类似于注册商标为A321的飞行器 的第一门,亦称为C类门。它还可能涉及更大的门,例如,称为A类门的 飞行器门。第一门16例如相对于机身2的定位,也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已知 的。当然,改变飞行器第一门的结构和/或其定位(只要该第一门开在第一 板层的第一区域上)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登机乘客通过该第一门16和到达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上。

在本专利申请的任何描述中,都假设飞行器靠置于地面上,而且该地 面视为是平的和水平的。上/下参照是相对于处在这样一种位置的飞行器而 言的。前和后参照是相对于对应飞行器的纵向轴线即横摇轴的飞行器纵向 轴线而言的,而左/右的概念是相对于飞行器在飞行中的位移方向而定义 的。

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处于第一区域10的后面并在它的下方。第二 区域呈现其上表面基本是平的和水平的区域的形式。于是它形成可以接纳 座具18(图2)的基板,借助于过道20可以到达座具(图2)。

在这里对于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有基本类似于现有技术的飞行器 的唯一板层的结构。但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飞行器,专用于行李和/或货 品的空间减小,以有利于客舱的可用的空间,并因而有利于乘客及其舒适 度。

第三区域14同样是确定基本平的基板的区域。布置在机身2后部的该 第三区域,例如,与第一区域10布置在相同高度上。这样,第一区域10 和第三区域14可以分别对应于现有技术的飞行器的唯一板层的前部分和 后部分。

正如可以在附图上看到的,在第二区域12的上方布置有下文中被称为 第二板层22的上部结构。第二板层总体上具有沿着飞行器的纵向轴线(横 摇轴)的型廓。其总体上具有一些布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和彼此之间用竖直 壁部或倾斜壁部连接起来的平的纵向区域。

像第一区域10处于第一门16处一样,第一板层的第三区域14处于后 门21处。后门,例如,对应于现有技术飞行器的后门。和对于第一门16 一样,提供一种相对现有技术的飞行器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位置的后门也 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至于第一门16,其同后门21一样,它们各自涉及在这些附图上示出 的单一的门。但是,在航空领域中,当谈论门时,习惯上都指对称地布置 在飞行器机身右侧和左侧的一对门。

本发明独创性地提出:借助于直线形斜坡道24进入第一板层的第二区 域12和进入第二板层22。同指出座具18和过道20设置在第一板层的第 二区域12处的以上描述那样,同样看到在第二板层22上的一些座具18 和一条或几条过道20。反之注意到的是,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14没有 在相应的进出门16、21和斜坡道24之间设有乘客用的座具(但并不排除 在这些区域之一中或在这两种区域中设置供空勤人员用的座具,例如折叠 式座椅类型的座具)。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的每条过道20和第二板层 22的每条过道20各自对应于一在前部的直线形斜坡道24和另一在后部的 直线形斜坡道。因此还发现把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连接至第一板层的第 二区域12的直线形斜坡道24、把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连接到第二板层 22的直线形斜坡道24、把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连接至第一板层的第三 区域14的直线形斜坡道24和把第二板层22连接至第一板层的第三区域 14的直线形斜坡道24。

这些斜坡道的长度选择成使斜坡道的坡度不太大。一方面乘客应该可 以毫无困难地上下这些斜坡道24,另一方面空勤人员应该能够使如通常用 来供应餐用食品和/或饮料的推车或者半推车能够进行上下。斜坡道的坡度 例如为大约20%,例如介于15%到25%之间。

因此提出实现对于为1m的长度约20cm的高程差,这一长度是沿着 飞行器的纵向轴线测量的。因此,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例如具有沿着横摇 轴在3m上延伸以实现0.65m的高程差的斜坡道、或者5m长的用以允许 1.1m高程差的斜坡道。

斜坡道的存在避免设置电梯和/或楼梯。它们允许使飞行器中行进畅 通,斜坡道是直线形的事实还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效果。但不排除在飞行器 中设置楼梯或者电梯。甚至可以考虑例如这样的斜坡道:对此,每个边部 由倾斜平面构成而中间由楼梯台阶构成。

为实现第二板层22,必要时也为实现第一板层,可使用碳质模制结构。 这时,这样的结构根据要支撑的负载和基板的形状进行优化。这样实现的 基板可以具有几个不同的高度,用以最好地适应在基板上方和下方的空间。 正如在下文中将看见的,有利的是:例如具有至少三个不同的高度,以便 优化座具、过道处的空间,而且还优化存放行李用的场地。利用这样的材 料通过例如集成横向加固件来成功实现相对较薄的基板。

第一板层的结构和第二板层22的结构支承在机身框架上,用于支撑座 具。在这里提醒的是,机身框架是形成机身初级结构的工件。这些环形工 件彼此间通过主梁相连接,并承载飞行器外蒙皮以及在飞行器内部的结构 元件。例如,通过与用以特别是支撑第二板层22的沿机身壁部的圆弧形中 间件的支承嵌合来实现与该框架的连接。有利地,可使用尼龙或金属制的、 螺栓/螺母类型的可拆卸的基板紧固件(参见图12和下文相应的描述)。

为实现不仅第二板层22而且还有第一板层,可以提出:碳质模制工件, 在横向上延伸在客舱的整个宽度上,并在纵向上延伸在两个、三个或者四 个框架上。形成一基板的两个相继工件,例如彼此嵌套。为加强该结构刚 度,可以提出例如通过位于客舱中间的竖向支柱,把第二板层连接到第一 板层。这样的支柱没有被示出。支柱可以用来布置客舱,例如支撑罩套座。 优选地,它们设置成不会阻碍乘客的横向移动,特别是以免妨害客舱疏散。

图2示意地表示在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处横穿图1上所示的飞行器 机身的横剖面。在此处同样有第二板层22。在该截面示例中,可以同时运 送十名乘客,通过设置在两个不同高度上的三条过道进入就坐位置。

在该第一板层下面,更准确的说在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下方,可看 到货舱26的存在。如上面已经指出过的,该货舱的容积小于具有等效尺寸 的现有技术飞机上遇到的货舱的容积。这个货舱仍然允许接纳集装箱28。 例如,这涉及LD3-45W型标准化集装箱(而在现有技术飞行器中,设置 用于在货舱中接纳LD1、LD2、LD3或者LD6型标准化集装箱)。

如上面已经提到过的,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具有基本平的基板。在 这里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提出在这里设置座具18,这些座具如运输乘客用 的飞行器中的一般情况那样,呈横排和纵列布置。在该图2上,提出设置 并排的六个座具,由两条过道20可以通到这些座具。这时在机身2各侧各 有一个纵列座具18,而在机身中央有两个双列座具18,这两个双列座具被 一存放空间分隔开。因此,获得1、4、1类型的构型。这样一种构型具有 的优点是,每名乘客只需要对最多仅一位邻座说声对不起,便可以就坐或 者可以站起和在飞行器中移动。

在第二板层22上,在这里提出同样呈横排和纵列设置座具18。在这 里提出设置由一条中央过道20通达的并排的四个座具。因而,在这里具有 2、2型构型。在这样一种构型中,当就坐位置最接近机身的乘客想要就坐 或者离开其座位时,需要对一位邻座说声对不起(亦称“一声对不起(simple  excuse-me)”构型)。

在第二板层22处,顶板的高度是有限的,因而提出将过道20地面设 置在这样的水平位:该水平位允许例如具有为大约2.10m的顶板下的高度。 过道20在这里处于中间位置,其布置在存放空间的上方,该存放空间处于 位于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中的两个双列座具18之间。第二板层22的过 道20地面布置在较低的高度并侵占第二板层22下方的空间的事实,并不 会妨碍第一板层的乘客的舒适度。该存放空间可以用来布置存放家具,其 用作坐在中央双列的座具18上旅行的乘客用的行李箱。该高度是足够的, 甚至可以设想在这里建立允许悬挂上装和/或外套的挂衣间。

在第二板层22的座具18下的地面,处在高于过道20地面的高度。因 此,在第二板层22上从通道走向座具18的乘客需要跨过小台阶30,小台 阶30有利地不超过0.60m的高度。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它只有几厘米高。 应该注意,每个在中央过道20的两侧延伸的纵向区域都是平的;换句话说, 每个双列座具18下的地面都是平的,这与其中每个座具区域都具有高度沿 纵向方向变化的复杂地面的US2002/0033432中所提出的相反。在按照本 发明的第二板层中在座具区域处沿着纵向方向没有高度差,这允许使用支 柱方面传统的座具。在这样的座具下的自由空间用来容纳救生衣以及刚好 坐在后面的乘客的脚部(和必要时手袋)。在US2002/0033432中,位于 上板层的每个座具的歇坐部下面的空间不可被上述座具的使用者利用;它 被利用来增加座具排之间的下板层顶板下的高度,这被证实用处不大。按 照本发明的带有平的纵向区域、特别是座具区域的构型,允许优化客舱中 的空间的使用。

在第二板层22的座具18和机身2之间,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提出: 在相邻的座具18区域的地面高度上方约0.50m处设置第二板层22。例如, 该第二板层22基本与座具18的歇坐部齐高延伸。如在图2上所示的,这 个位置允许提出在该第二板层下面存在行李箱32,并在第二板层22上、 在座具18和机身2之间存在用于行李的存放处34。同样可以在第二板层 22的座具18上方设置架子36,用以例如接纳衣服和/或小包裹。

图3以侧视图表示比在图1和2上所示的飞行器尺寸更大的远程运输 机的机身。在这里仍用与先前使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类似的元件。 因而,这里,在机身2前部有驾驶舱4,而在该机身2后部有尾锥6。在这 里,机翼8比图1和2的实施方式中的机翼要更大。因此,如先前描述的 第二区域12不再可以在机翼8处延伸。这时提出在机翼8的前面及其后面 有第二板层22。在这里在机翼前面及其后面各有完全类似于上述构型的构 型。于是这里,第一板层具有两个第一区域10:一个第一区域刚好在驾驶 舱4后面,而另一第一区域在机翼8上方、在机翼后面。同样有两个第二 区域12:一个第二区域在机翼8之前,而另一个第二区域在机翼后面。同 样,设置有两个第三区域14:一个第三区域在机翼8上方、在其之前,而 另一个第三区域在尾锥6的附近。位于机翼8上方的第三区域14和第一区 域10重合成下文中称为中间平台38的区域。

图4通过把现有技术飞行器中的传统构型(一个板层上的并排七名乘 客和两条过道)与图2上所提出的构型变型(两个板层上的同时十名乘客 和三条通道)相比较,来表示本发明。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有这样的飞行 器:其具有约5m直径的基本圆柱形的机身。在图4左侧上,在双过道构 型中,在中央有一组40三列座具。在侧向,在机身2侧上,每一侧各有一 组42两列座具。过道20各把该组40三列座具与一组42两列座具隔离开。 在这种构型中,该飞行器可以在其货舱26中、在唯一的板层下方携带一对 LD2型集装箱。

在图4右侧上,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的机身截面,所述飞 行器具有直径5m的基本呈圆柱形的机身2。这种构型表示参照图2所描 述的构型,但是以变型更加示意性地示出。注意到,在这里具有四组42 双座具。另外,还有两列44单座具。相对于图2的实施方式,列44的座 具被抬高,以便布置乘客就坐于在机身宽度最大的机身处的这些座具上。 这样,改善了乘客的舒适度。因此达到以完全等同的舒适度在同一机身截 面中同时布置十个座具。诚然,货舱26的尺寸缩小,但如上所述,它仍旧 允许装入LD3-45W型标准化集装箱。第二板层22的基板具有适于为坐在 列44的座具上的乘客留出足够空间的形状。该基板的形状适于同时优化第 一板层和第二板层处的空间。

图5和6表示对具有更大机身直径的飞行器可考虑的构型。因此,图 5示出用于具有例如约5.60m直径的机身的构型。在这里实现在两个板层 上同时容纳十二名乘客。在所示构型中提出:在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 处同时有八名乘客,而在第二板层上同时有四名乘客。在该第一板层上, 乘客按照2、4、2的构型分布。这时在中央具有一组46四列座具,该组四 列座具布置在两组42两列座具之间,过道20各把该组46四列座具与一组 42两列座具隔离开。在第二板层22上,具有由一条过道20隔开的两组42 两列座具。

在图6上,机身直径例如是6.10m。这时实现在这个机身截面中同时 容纳十四名乘客。按照多组42座具列布置所有座具,其中每组42的座具 列为两列座具。在第一板层上,在第二区域12处,具有各由一条过道20 隔开的两组42两列座具。在位于第一板层中央的两组42之间,可设置存 放空间,如同参见图2描述的相应空间。注意到的是,最靠近机身的侧面 两组42,相对于中央两组42被抬高。第一板层的基板在这里可以是平的, 或者也在相应座具下面被加高。优选地,在第二种情况下产生的台阶不超 过0.60m高。因此,侧面两组42更接近客舱宽度最大的区域,因而乘客 受益于更多的空间。

通过发挥本发明的教导,可以针对其他直径的机身获得其他构型。因 此,例如,可以利用6.6m的机身直径在两个板层上同时布置16名乘客, 或者甚至提出利用三条或四条通道在两个板层上同时布置11、13、15、17 或18名乘客的变型。座具列组可以包括1列座具至6列座具。

在附图中、特别是在图4(右图)至图6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表示的 每个构型中,调整第二板层的基板的形状,基板的形状可以具有许多不同 的高度(沿着横向),以便不仅在过道20、座具处而且在行李用的存放空 间(分别在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处)处优化空间。

图7和8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飞行器用的可能 布置。在这里仍取用如图1和2上所示的中程客机类型的飞行器。在如图 3上示出的远程运输机中,能够实施两个类似于图7和8中所示布置的布 置:一个类似的布置设置在机翼前面,而另一类似的布置设置在机翼后面。

图7和8配置成说明在直线形斜坡道24处的布置,在第二区域12和 第二板层22处的布置上面已经作出描述。

在机身2的下部分中,在图7上除机翼8外,或者更准确的说除机翼 与机身的连接处外,还示出货舱26(一前货舱和一后货舱),以及还有接 纳起落架用的座舱50。

在客舱处,设有第一门16和后门21。用虚线表示出中间门52。若第 一门16和后门21之间的距离大于60英尺(或者约18.29m),则这样的 中间门的存在是需要的。

在飞行器的前部,可以传统上在驾驶舱4后面设置盥洗室54、和允许 储存食物和饮料与必要时准备餐饮的空间56,这样的空间56如一般称为 机上厨房。

图7允许确定在飞行器的长度上以及在高度上所描述的不同元件的位 置。至于图8,它允许确定所述元件相对于飞行器长度和在飞行器宽度中 的定位。因此特别是看到:刚好处于驾驶舱4后面的盥洗室54和机上厨房 56彼此并列。因此图8还示出进出驾驶舱的过道58。在该图8上还表示设 置用于商业空勤人员、特别是在飞行器起飞和着陆阶段时使用的座具60 (折叠式座椅)场地。刚好在第一门16的后面,在飞行器的左侧,也就是 说在乘客通常上下机的侧上,设有场地62,场地62更特别的是被设置用 于接纳在扶手椅上移动的残障人士。可以装备这些场地62以实现轮椅的装 载。这因而允许残障人士坐在他的专用轮椅上旅行,而不必在登机时从他 的轮椅移向座具(和不必在下机时从座具移向他的轮椅)。斜坡道24可以 刚好在第一门16后面开始,相应的机上厨房56,同场地62一样,可以至 少部分地处于与斜坡道24同样的高度(沿着飞行器的横摇轴测量)。

在场地62和机上厨房56的后面,例如,提出布置行李格柜64。行李 格柜可以接纳超规格行李,超规格行李在现有技术的飞行器中,要求在飞 行器货舱中进行运输。这样的格柜的存在,允许因此补偿飞行器货舱容积 的减小。也可以设想在斜坡道处设置额外的座具,以代替这些格柜。

在飞行器后部,例如,可以设置乘客用的盥洗室54。盥洗室54是为 在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上旅行的乘客和在第二板层22上旅行的乘客设 置的。如特别是在图7上示出的,这些盥洗室54可以布置成在高度上错开 和部分重叠。可以或者从第二板层22或第二区域12、或者从相应的斜坡 道24进入盥洗室54。

在斜坡道24处,在飞行器后部,同样提出设置其他的行李格柜64, 用以特别是接纳大体积行李(或者未示出的座具)。

在后门21后面,场地62可以被设置用于接纳残障人士。同样可以在 该部位设置用于接纳机上厨房、存放空间、酒吧间等、或者甚至货物的空 间。在该部位同样可以设置一些座具。其具有的好处是坐在这些座具上的 乘客在他们前面享有较大的自由空间(用于腿部的更多空间)。这样的位 置,例如,可以优先分配给带孩子的家庭。

图9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变型。在这里表示出中程客机的非常 示意性的侧视图。在这里表示出飞行器的机翼8和不同的门。在该示例中, 已选择适应于所有门都布置在唯一板层的高度的现有飞行器结构。在这个 实施方式中,仍采用一种如上所述的构型。该构型以如下方式进行调整: 在第一门16和第一中间门52之间布置第一板层的第一区域10。在这个第 一中间门52和第二中间门52之间,设有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以及第二 板层22和相应的斜坡道24。在第二中间门52和后门21之间设有第一板 层的第三区域14。有利地,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14在这里布置用以接 纳乘客,并因而具有相应的座具。按照机身直径和所选择的座具,可以在 飞行器的不同的区域中具有变化的乘客数目。在考虑到安全标准、特别是 涉及飞行器疏散的安全标准的同时,可以接纳最多440名乘客,这些乘客 分布在第一区域10处、第二区域12处、第三区域14处和第二板层22处, 考虑这些区域各自最多接纳110名乘客。这样一种构型需要存在四对A型 出口。

图10是类似图9的视图,但针对具有更大的机翼8的远程运输机。在 这里在所示构型中仍有四道门。可以提出在每个第二板层22处有110名乘 客和在每个第二区域12处有另外110名乘客。同样提出在中间平台38上 最多布置110名乘客,例如,在该平台处带有第五门(A型)。否则,如 图10所示,空间38可以用于辅助设备。因此获得对于这样一种构型(带 有5个门)的达到550名乘客的最大乘客数目。

最后,图11示出基板、特别是在第二板层22处的基板可具有的各种 各样的形状。如上所述,这些基板优选用碳基复合材料模制实现。模制工 件具有廓型,所述廓型的横截面示于图11A至11G上。图11A和11F对 应于基本平的板层。例如,在图11B上,可看到图2的第二板层的型廓截 面。这些不同的型廓只是作为示例给出,以说明本发明可以适应于许多种 构型并因而具有大的模块性,这些型廓不是穷举的。

图12示出如在图11A至11G中示出的基板如何可以安置在飞行器中。 在该图12上,看到相继的两个框架66。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飞行 器的初级结构具有环形框架,这些环形框架用主梁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飞 行器的“构架”,外蒙皮固定在构架上,所述构架支承在机身内部的全部 结构。

例如,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以传统的方式,通过利用例如横梁(未 示出),被安装在框架66上。在这里提出把第二板层22的基板安置在第 一板层之上,如图12所示。为更清晰起见,对应于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的 基板在该图12上用虚线表示。

第二板层22的基板靠置在支撑卡箍68上,支撑卡箍68形成第一板层 和第二板层之间的中间件。每个支撑卡箍68都有两个分支70,每个分支 70都沿着框架66延伸,每个支撑卡箍固定于框架,它所采取的形状使得 分支70很好地集成于飞行器结构。每个分支70的自由端都靠置在对应于 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的基板上,例如借助于没有示出的制动块(sabot) 被固定。两个分支70彼此之间用基部72连接,准确的说,基部72形成第 二板层22基板的支撑件。基部72纵向地延伸在两个相继的框架66之间, 以此形成第二板层22基板的边缘靠置于其上的支座。第二板层的基板因此 被纵向地支撑。横向保持由基板本身保证。例如,该基板以例如各延伸在 两个或三个框架上的多个区段来实现,而每个区段都嵌接在相邻的区段中, 以便实现相互横向保持。

图13示出形状复杂的元件,它可以用与第二板层22基板相同的材料 模制成,以便实现斜坡道24和围绕它的布置,例如,其包括行李格柜64。 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行李格柜64设置在斜坡道24的两侧。例如,虚线 示出可以考虑例如在与相邻的斜坡道相关联的给定宽度上设置楼梯。行李 格柜64的开口在这里使得在该格柜中纵向(相对于飞行器位移方向)地引 入行李。作为变型,可以设置行李格柜64的侧面开口,以便提供行李横向 引入格柜中。格柜的上表面74则能够,例如,被用来接纳座具,或者外套 存放空间、陈列架,等。

图14A至14D示出在机身例如具有6.1m的高度和6.0m的宽度的飞 行器中围绕斜坡道24的几个飞行器机身截面,这些机身截面可以同时在两 层上输送十五名乘客,并且带有三条进出通道或者三条过道20。

图14A对应于在包括第二板层22的一机身部分中或者斜坡道24高度 上的横剖面。在第一板层处,分布有三组40三列座具,两条过道20把这 些组40两个两个地隔开。在第二板层处,两组40三列座具被一条过道20 隔开。侧向上,存放空间76允许接纳在上部板层上旅行的乘客的行李。

图14B是在斜坡道24处实现的剖面图,例如,其在距允许进入第二 板层22的斜坡道24的上端1m处实现。在这个区域中,飞行器机身略微 减小,提出同时仅仅具有十名乘客。在下板层上,由于斜坡道24,不再可 能使乘客舒适地被接纳在机身中央。斜坡道24下面的可用空间则被利用来 实现存放箱78,以特别是接纳在第一板层的第二区域12中旅行的乘客的 行李。下板层的侧面组40不受该斜坡道影响,因而一个所述侧面组接待并 肩的三名乘客。在上层,特别是由于机身尺寸的缩小,在斜坡道的两侧各 乘搭并肩的两名乘客。侧面存放空间76则可以因此增大。

沿进出第二板层的斜坡道再下行(图14C),再远1.6米,上层乘客 用的空间消失,因为不再可能进入那儿,但是该空间被利用来进一步扩大 存放空间76。在下层,构型保持是相似的,但是存放箱78的高度缩小。

在进出第二板层的斜坡道的底部(图14D),选择不再运输乘客,而 是利用该空间来存放手推车或者实现盥洗室54。这时存放空间76有利地 延伸在手推车或者盥洗室54的上方。

正如从以上的描述看出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机身,对于相同直径或者 等同截面,在相同的给定长度上,本发明允许装入更多数目的乘客,而不 会破害乘客的舒适度。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飞行器结构(机翼、门的位置等)。

至于乘客的舒适度,例如,在经济舱,可以提供这样一些座具:其具 有约0.5m的宽度,以0.8m至0.85m的间距和竖直幅度(marge)1.50m 在纵向上设置。至于通道,它们具有例如,0.5m的宽度和至少等于2m的 高度。第二板层的特别复杂的形状允许保证这些不同的数值用于所有座具 和所有通道处。

在附图上和在以上的描述中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允许每个坐着时的 乘客需要向最多一位邻座说声对不起(而不必说“两次对不起”),就可 以离开他的座位。在这一点上,这些提出的构型比现有技术飞行器中提出 的大部分构型都更加舒适。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已经看到,在客舱中有许多空间可以用来接纳乘客 行李。在这些附图上所示的构型中,可以保证每名乘客都有足够的空间来 装纳115cm或者125cm的标准的带小滚轮的手提箱,其一般称为滚轮箱。 同样设置额外的存放空间。这允许同样改善乘客的舒适度,他们可以随身 携带更多的行李到客舱中,因此不必再在登机登记前将行李提交以为其办 理货舱托运。对于小袋子、手袋、衣服等,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上 的描述提供架子36,而且还有存放空间48。至于行李格柜64,它们是针 对较大型的行李设置的,必要时这类行李也可在货舱中运输。

在斜坡道处的空间并不是失去的空间。如上所述,在直线形斜坡道周 围可用的大容积可以被用于盥洗室、行李和/或推车的存放。它还可以用来 接纳额外的座具。

当飞行器在机场中途着陆时,地面服务与现有技术的单层飞行器是一 样的。乘客在飞行器的左前部登机和下机。若飞行器停在宽阔的位置上, 则可以在飞行器的左前部和左后部设置扶梯。警车或者清洗车用的出入口、 货舱装载则是在飞行器右侧实现的。

与单层双(或三)通道飞行器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允许乘 客流动有效得多。事实上,在有两个板层的区域处,优化了乘客流,从而 允许乘客通行更加顺畅(更多数目的可用过道)。另外,对于给定的乘客 数目,本发明允许具有较短的客舱。这样一种短的结构,例如,允许将推 车集中在客舱前部而将盥洗室集中在客舱后部。

正如从以上描述看出的,本发明还允许在良好的条件下和在空勤人员 附近接待有残疾的乘客或无人陪伴的儿童(一般称为UM)。可以为这些 乘客设置优先区域。

又涉及到通行,或者是在正常的登机和下机模式,或者是在飞行器疏 散时,斜坡道的坡度都与乘客容易且相当安全地上下行相兼容。

上面所提出的概念,尤其适于具有短机身的飞行器。事实上,它允许 在长约39m的飞行器(对应于以商标A320销售的飞行器的长度)中运输 250名乘客。该所提出的创新构型可使飞行器变得与目前的各种不同机场 的布置相兼容,同时把中途着陆时间减到最小且同时限制停机位置的面积。 显而易见,所提出的概念同样可以用于如图示出的更大规格的、但始终考 虑到紧凑性的飞行器。

至于飞行器的容量,可以利用本发明考虑具有下文描述的特征。

对于允许同时运输十名乘客的截面、为18m的两个主门之间的距离、 为3m的斜坡道长度(在前面有一条或几条斜坡道和在后面有一条或几条 斜坡道)且不必设置额外的出口,若另外考虑在每个斜坡道处设置十个座 具(或者二十个座具),则座具数容量(经济舱,两个座具之间的为32 英寸的间距)有170个座具,整体可以在32m的机身中实现。

若提供额外的出口,仍同时运输十名乘客、但主门之间距离25m,斜 坡道3m长,则可以在39m长的机身中运输260名乘客,在前斜坡道处有 十名乘客和在后斜坡道处有十名乘客。

对于具有更大直径的机身、允许同时运输十四名乘客的飞行器,利用 39m长度的机身,可以运输316名乘客(经济舱,两个座具之间间距32 英寸),在前斜坡道处装入22名乘客和在后斜坡道处装入22名乘客(为 4m的斜坡道)。同时运输十六名乘客的构型允许在39m长的机身中运输 344名乘客。

显而易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作为示例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和提 到的变型。本发明同样涉及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在下文权利要 求书中的所有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