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及延迟分布估计方法

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及延迟分布估计方法

摘要

一种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及延迟分布估计方法。在数字广播的接收机中,利用伪随机(PN)序列的自相关分布,高精度地估计延迟分布。经由传输路径接收由发送机以传输码元(St)为传输单位进行发送的信号,计算分别构成帧头(Hf)的一部分的两个PN序列(Tf、Tb)与接收信号(Rs)的相关序列,比较各个相关序列相对应的相关值的瞬时功率,把瞬时功率较小的相关值作为延迟分布的估计结果输出,其中,所述传输码元由帧头(Hf)和包括要发送的信息的有效码元(Se)构成,所述帧头将已知的伪随机(PN)序列的开头(Lpre)和末尾(Lpost)的一部分附加在PN序列的前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700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47494.9

  • 发明设计人 新保大介;前田尚利;有田荣治;

    申请日2009-04-10

  • 分类号H04J13/10;H04B1/707;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纶伟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42: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J13/10 专利号:ZL2012104474949 申请日:20090410 授权公告日:201505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27

    授权

    授权

  • 2013-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J13/10 申请日:2009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No.200910129955.6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09年 04月10日,发明名称: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及延迟分布估计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估计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面数字广播中,从发送机输出的电波受到由建筑物等障碍物引起的反射、衍 射、散射,所以接收信号产生失真。在接收机中,为了实现可靠性良好的接收性能, 需要根据接收信号来估计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并使用该估计结果来校正接收信号的 失真。作为估计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的方法,有在发送机中插入伪随机(PN)序列作 为已知信号的方法。

在中国的地面数字广播方式中,发送机生成帧头,把由该帧头和包括要发送的信 息的有效码元构成的传输码元作为传输单位进行发送,其中,该帧头具有将从已知的 伪随机(PN)序列的开头起规定长度的序列附加在该PN序列的后面,将从该PN序 列的末尾起规定长度的序列附加在该PN序列的前面的结构。

接收机根据相关序列来估计延迟分布,该相关序列是通过按照每个样本计算将接 收信号以预定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得到的采样序列与自己产生的已知的PN序列的相 关而得到的。当接收信号中包含的PN序列与在接收机内自己产生的PN序列的模式 (pattern)完全一致时,相关结果为尖锐的峰。其峰值是与来波的接收电平成正比的 值。但是,当接收信号中包含的PN序列的一部分与自己产生的PN序列的一部分的 模式一致时,产生不必要的相关峰。该不必要的相关峰处于当以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 为中心时离开该中心已知的PN序列长度的位置处,不必要的相关峰的值根据来波的 接收电平唯一确定。

通过去除接收信号的采样序列与自己产生的已知的PN序列的相关序列中包含的 不必要的相关峰,可以得到延迟分布。非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方法,从相关序列中 检测最大的相关值,从处于与该相关值距离PN序列长度的位置处的相关结果中减去 不必要的相关峰的值。

【非专利文献1】Guanghui Liu,”ITD-DFE 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and Equalization in TDS-OFDM Receivers”,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Vol.53,No.2,pp.304-309(第305页)

但是,在利用以往的方法估计多径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时,根据接收信号的采样 序列与自己产生的已知的PN序列的相关序列,搜索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从与该相 关峰距离已知的PN序列长度的位置处的相关结果中减去不必要的相关峰的值,这种 处理需要重复进行来波的数量次,存在计算量增大的问题。

并且,在多径传输路径中,当存在以主波的到达时刻为基准、延迟时间差与已知 的PN序列的长度相等的前进波和延迟波时,对利用以往的方法检测的与主波对应的 相关峰值加上了先行波和延迟波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值,所以存在延迟分布的估计 精度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经由传输路径接收由发送机以传输码元为传输单位 进行发送的信号,根据将接收信号以预定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而得到的采样序列来估 计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其中,传输码元由帧头和包括要发送的信息的有效码元构成, 帧头具有将已知的伪随机(PN)序列的开头的规定长度的序列附加在该PN序列后面, 将该PN序列的末尾的规定长度的序列附加在该PN序列前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具有:第1和第2PN序列生成单元,其分别生成构成帧头的一 部分的两个不同的PN序列;第1相关计算单元,其计算由所述第1PN序列生成单 元生成的PN序列与接收信号的采样序列之间的相关;第2相关计算单元,其计算由 所述第2PN序列生成单元生成的PN序列与接收信号的采样序列之间的相关;和分 布值计算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第1和第2相关计算单元得到的两个相关序列来估计延 迟分布,所述分布值计算单元对从所述第1和第2相关计算单元输出的两个相关序列 的相互对应的相关值的瞬时功率进行比较,选择瞬时功率较小的相关值,把选择的结 果作为延迟分布输出。

根据本发明,与进行重复处理的以往的方法相比,可以获得估计延迟分布所需要 的计算量减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的方框图。

图2(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的发送信号的结构 的图、和表示帧头Hf的图。

图3(a)和(b)是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PN序列Tf和帧头Hf一 同示出的图。

图4(a)和(b)是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PN序列Tb和帧头Hf一 同示出的图。

图5(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信号Rs与PN序列Tf的 相关序列Rf(k)的图。

图6(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信号Rs与PN序列Tb的 相关序列Rb(k)的图。

图7(a)和(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用于估计延迟分布的相关序列 Rf(k-165)和Rb(k)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延迟分布的估计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的方框图。

图10(a)~(d)是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3个PN序列T1、T2、 T3和帧头Hf一同示出的图。

图11(a)~(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PN序列与接收信号 Rs的相关结果的图。

图12(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三波模式传输路径的接收信 号Rs、与由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1生成的PN序列T1的相关结果的图。

图13(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3波模式传输路径的接收信 号Rs、与由第2PN序列生成单元12生成的PN序列T2的相关结果的图。

图14(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3波模式传输路径的接收信 号Rs、与由第3PN序列生成单元13生成的PN序列T3的相关结果的图。

标号说明

1第1PN序列生成单元;2第1相关计算单元;3第2PN序列生成单元;4第 2相关计算单元;5延迟单元;6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7第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 8最小功率搜索单元;9最小功率选择单元;10分布值计算单元;11第1PN序列 生成单元;12第2PN序列生成单元;13第3PN序列生成单元;14第1相关计算 单元;15第2相关计算单元;16第3相关计算单元;17分布值计算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图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具 有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第1相关计算单元2、第2PN序列生成单元3、第2相 关计算单元4、延迟单元5、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第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7、最 小功率搜索单元8和最小功率选择单元9。

图1所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被输入将接收信号Rs以预定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 得到的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发送信号设为按照非专利文献1规定的形式的信号。 图2(a)表示这种发送信号的结构。发送信号是以传输码元St为传输单位的信号, 该传输码元St包括由规定的PN序列构成的帧头Hf和包含要发送的信息的有效码元 Se。如图2(b)所示,帧头Hf具有将长度为Lm样本的规定的PN序列Td的开头 Lpre样本附加在规定的PN序列Td的后面,将规定的PN序列Td的末尾Lpost样本 附加在规定的PN序列Td的前面的结构。

图1所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的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如图3(a)所示,生成 帧头Hf的开头Lm样本的PN序列Tf。

第1相关计算单元2计算由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生成的PN序列Tf与接收信 号Rs的采样序列之间的相关,从而得到相关序列Rf(k)。

第2PN序列生成单元3如图4(a)所示,生成帧头Hf的末尾Lm样本的PN序 列Tb。

第2相关计算单元4计算由第2PN序列生成单元3生成的PN序列Tb与接收信 号Rs的采样序列之间的相关,从而得到相关序列Rb(k)。

延迟单元5使从第1相关计算单元2输出的相关序列Rf(k)延迟Lpre+Lpost 样本间隔,输出延迟相关序列Rf(k-d)。

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计算从延迟单元5输出的相关序列Rf(k-d)的各个 相关值的瞬时功率(与相关序列Rf(k-d)的各个k值的相关值的平方成正比的值)。

第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7计算从第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的 各个相关值的瞬时功率(与相关序列Rb(k)的各个k值的相关值的平方成正比的值)。

最小功率搜索单元8搜索从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和第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7 输出的瞬时功率中较小的一方。

最小功率选择单元9根据最小功率搜索单元8的搜索结果,从由延迟单元5输出 的相关序列Rf(k-d)和由第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中,选择 瞬时功率较小的相关值(相关序列Rf(k-d)和Rb(k)的相应k值的相关值中的 一方),作为估计延迟分布(的针对相应k值的值)输出。

利用上述的延迟单元5、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第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7、 最小功率搜索单元8和最小功率选择单元9构成分布值计算单元10,该分布值计算 单元10根据由第1相关单元2得到的相关序列Rf(k)和由第2相关计算单元4得 到的相关序列Rb(k)来估计延迟分布。

以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首先,说明由图1中的第1相关计算单元2得到的相关 序列Rf(k)。

图5(a)表示从第1相关计算单元2输出的相关序列。在此,假设传输路径不 存在多径,帧头Hf的结构设为与非专利文献1相同的Lm=255、Lpre=82、Lpost =83。

Rf(k)如图3(b)所示是在以PN序列Tf的开头样本为基准、并使接收信号 Rs中包含的帧头Hf的开头样本移位k样本时,计算这些序列的相关得到的结果。

在图3(b)中,在k=0时,接收信号Rs中包含的PN序列与由第1PN序列生 成单元1生成的PN序列Tf完全一致,所以在图5(a)中,在k=0时可以得到具有 与接收电平成正比的振幅的相关峰值。

并且,在图3(b)中,在k=255时,接收信号Rs中包含的PN序列的一部分与 由第1PN序列生成单元生成的PN序列Tf的一部分一致,所以在图5(a)中,在k =255时产生不必要的相关峰。

图5(b)表示在二波模型传输路径时从第1相关计算单元2输出的相关序列Rf (k)。在此,假设延迟波的延迟时间为200样本、D/U为6[dB]。在图中,在k=0 时存在与主波对应的相关峰,在k=200时存在与延迟波对应的相关峰,在相对各个 峰离开255的位置处存在不必要的峰。

下面,说明由图1中的第2相关计算单元4得到的相关序列Rb(k)。图6(a) 表示从第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如图4(b)所示,Rb(k)是 在以PN序列Tb的开头样本为基准、并使接收信号Rs中包含的帧头Hf的开头样本 移位k样本时,计算这些序列的相关得到的结果。在图4(b)中,在k=165时,接 收信号Rs中包含的PN序列与由第2PN序列生成单元3生成的PN序列Tb完全一 致,所以在图6(a)中,在k=165时可以得到具有与接收电平成正比的振幅的相关 峰值。并且,在图4(b)中,在k=-90时,接收信号Rs中包含的PN序列的一部分 与由第2PN序列生成单元3生成的PN序列Tb的一部分一致,所以在图6(a)中, 在k=-90时产生不必要的相关峰。

图6(b)表示从二波模型传输路径时从第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 (k)。在此,假设延迟波的延迟时间为200样本、D/U为6[dB]。在图中,在k=165 时存在与主波对应的相关峰,在k=365时存在与延迟波对应的相关峰,在相对各个 峰离开255的位置存在不必要的峰。

比较图5(b)和图6(b),从第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中包 含的与主波对应的相关峰,相比从第1相关计算单元2输出的相关序列Rf(k)中包 含的与主波对应的相关峰,延迟165样本间隔(即,(Lpre+Lpost)样本间隔)输出。 并且,可以说对于与延迟波对应的峰也相同。因此,图1所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的 延迟单元5为了使两个相关序列Rf(k)、Rb(k)中包含的主波与延迟波的峰的所在 位置彼此对应(同时产生),使从第1相关计算单元2输出的序列Rf(k)延迟165 样本间隔,而得到相关序列Rf(k-165)。其结果,如图7(a)和(b)所示,形成 相关序列Rf(k-d)=Rf(k-165)和相关序列Rb(k)的k=165及k=365的值 分别对应主波和延迟波的相关峰。

如图7(a)和(b)所示,虽然从延迟单元输出的相关序列Rf(k-165)和从第 2相关计算单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中包含的与主波及延迟波对应的相关峰的 所在位置相互对应,但在两个相关序列之间,不必要的相关峰的所在位置不对应。即, 在一方的相关序列中不必要的相关峰的所在位置,在另一方的相关序列中成为非常小 的相关值。

在图1所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中,第1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和第2瞬时功率计 算单元7分别计算从延迟单元5输出的相关序列Rf(k-165)和从第2相关计算单 元4输出的相关序列Rb(k)的各个相关值的瞬时功率(与Rf(k-165)的平方成 正比的值Pf(k-165)、与Rb(k)的平方成正比的值Pb(k))。然后,最小功率搜 索单元8搜索从第1和2瞬时功率计算单元6、7输出的瞬时功率中较小的一方,以 该搜索结果为基础,最小功率选择单元9选择并输出Rf(k-165)和Rb(k)中瞬 时功率Pf(k-165)、Pb(k)较小的相关值。按照k的各个值进行这种选择。通过 对全部的k依次进行上述选择,可以得到图8所示的延迟分布。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不必进行重复处理即可估计延迟分 布。其结果,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估计延迟分布所需要的计算量减少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图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具 有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1、第2PN序列生成单元12、第3PN序列生成单元13、 第1相关计算单元14、第2相关计算单元15、第3相关计算单元16和分布值计算单 元17。

输入到图9所示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的信号是将接收信号Rs以预定的采样频率 进行采样得到的序列。发送信号和帧头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形式的信号。

在图10(a)~(d)中,将由图9中的第1、第2和第3PN序列生成单元11、 12、13生成的PN序列的一例T1、T2、T3和帧头Hf一同示出。

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1按照图10(d)所示,生成以下长度(按样本数计数的 长度)S1b、例如290样本的PN序列T1,所述长度S1b为从图10(a)的帧头Hf 的开头数起第1预定数C1a例如第15个样本到第2预定数C1b例如第305个样本的 长度。利用S1c表示从PN序列T1的尾端到帧头Hf的尾端的长度(按采样数计数的 长度)。S1c利用下式表示。

S1c=Lm+Lpre+Lpost-C1a-S1b    ......(1a)

第2PN序列生成单元12按照图10(c)所示,生成以下长度(按采样数计数的 长度)S2b、例如250样本的PN序列T2,所述长度S2b为从帧头Hf的开头数起第3 预定数C2a例如第55个样本到第4预定数C2b例如第305个样本的长度。利用S2c 表示从PN序列T2的尾端到帧头Hf的尾端的长度(按采样数计数的长度)。S2c利 用下式表示。

S2c=Lm+Lpre+Lpost-C2a-S2b  ......(1b)

第3PN序列生成单元13按照图10(b)所示,生成以下长度(按采样数计数的 长度)S3b、例如200样本的PN序列T3,所述长度S3b为从帧头Hf的开头数起第5 预定数C3a例如第80个样本到第6预定数C3b例如第280个样本的长度。利用S3c 表示从PN序列T3的尾端到帧头Hf的尾端的长度(按采样数计数的长度)。S3c利 用下式表示。

S3c=Lm+Lpre+Lpost-C3a-S3b  ......(1c)

C1a、C2a、C3a、S1b、S2b、S3b被设定为满足下式(2a)~(4c)。

S1b>(Lm-Lpre-Lpost)    …(2a)

S2b>(Lm-Lpre-Lpost)    …(2b)

S3b>(Lm-Lpre-Lpost)    …(2c)

C1a+S1b>Lm    …(3a)

C2a+S2b>Lm    …(3b)

C3a+S3b>Lm    …(3c)

S1b+S1c>Lm    …(4a)

S2b+S2c>Lm    …(4b)

S3b+S3c>Lm    …(4c)

图11(a)~(c)分别表示接收信号Rs的采样序列与由第1、第2、第3PN序 列生成单元11、12、13生成的PN序列T1、T2、T3的相关序列R1(k)、R2(k)、 R3(k)。在此,假设为不存在多径的传输路径。

根据图11(a)~(c)得知,在以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R1a、R2a、R3a的所在 位置k=0为中心、并距该中心255样本的位置k=±255处,产生不必要的相关峰R1b、 R1c、R2b、R2c、R3b、R3c。

不必要的相关峰R1c、R2c、R3c是由于在构成帧头Hf时,将从PN序列的开头 起规定长度Lpre的序列附加在该PN序列的后面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相关峰R1b、 R2b、R3b是由于在构成帧头Hf时,将从PN序列的末尾起规定长度Lpost的序列附 加在该PN序列的前面而产生的。

相关峰R1a、R2a、R3a、R1b、R1c、R2b、R2c、R3b、R3c分别利用下式(5a)~ (7c)表示。

R1a=S1b               …(5a)

R1b=Lpre+Lpost-C1a    …(5b)

R1c=Lpre+Lpost-S1c    …(5c)

R2a=S2b               …(6a)

R2b=Lpre+Lpost-C2a    …(6b)

R2c=Lpre+Lpost-S2c    …(6c)

R3a=S3b               …(7a)

R3b=Lpre+Lpost-C3a    …(7b)

R3c=Lpre+Lpost-S3c    …(7c)

如图11(a)所示,接收信号Rs和PN序列T1的相关序列R1(k)中与来波对 应的相关峰的值R1a是290,不必要的峰的值R1c、R1b是50和150。

并且,如图11(b)所示,接收信号Rs和PN序列T2的相关序列R2(k)中与 来波对应的相关峰的值R2a是250,不必要的峰的值R2c、R2b的值是50和110。

如图11(c)所示,接收信号Rs和PN序列T3的相关序列R3(k)中与来波对 应的相关峰的值R3a是200,不必要的峰的值R3c、R3b是25和85。

在多径传输路径的情况下,一并接收多个来波。该接收信号Rs与PN序列之间 的相关的计算式利用下式(8)表示。

R(k)=Σi=0M-1r(i+k)pn(i)

=Σi=0M-1{Σj=1Lrj(i+k)}pn(i)...(8)

=Σj=1L{Σi=0M-1rj(i+k)pn(i)}

其中,r(i)表示接收信号的采样序列,rj(i)表示第j个来波的采样序列,pn (i)表示PN序列,M表示PN序列的长度,L表示来波的数量。

式(8)的最后一行表示一并接收多个来波的信号与PN序列的相关值,与对全 部来波相加各个来波与PN序列的相关结果得到的值相等。

图12(a)表示接收信号Rs与由第1PN序列生成单元11生成的PN序列T1的 相关序列R1(k),图13(a)表示接收信号Rs与由第2PN序列生成单元12生成的 PN序列T2的相关序列R2(k),图14(a)表示接收信号Rs与由第3PN序列生成单 元13生成的PN序列T3的相关序列R3(k)。

在此,假设是三波模型传输路径,作为将要接收的来波,假设包括主波、相对主 波延迟规定的PN序列Td的长度(255样本)接收的第1延迟波、和相对主波延迟 规定的PN序列Td的长度的2倍(510样本)接收的第2延迟波。假设这种情况是 因为如在发明内容部分中说明的那样,当存在以主波的到达时刻为基准、延迟时间差 与已知的PN序列的长度相等的先行波和延迟波时,利用以往的方法检测的与主波对 应的相关峰值被加上因先行波和延迟波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值,所以存在延迟分布 的估计精度恶化的问题,而在本发明中披露了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手段。

把主波、第1延迟波和第2延迟波的接收电平分别设为α、β、γ。

根据式(8),图12(a)所示的相关序列R1(k)利用图12(b)~(d)所示的 3个来波(主波、第1延迟波和第2延迟波)分别与PN序列T1的相关序列之和表 示。

在图12(a)中,例如k=255(该255与规定的PN序列Td的长度(利用样本 数表示)相等,而且与第1延迟波相对于主波的延迟时间(利用样本数表示)以及第 2延迟波相对于第1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利用样本数表示)相等)的相关值R1(255), 利用与第1延迟波对应的相关峰值290β、主波及第2延迟波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 值150α、50γ之和(150α+290β+50γ)表示。

并且,k=0的相关值R1(0)利用与主波对应的相关峰值290α、与第1延迟波 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值50β之和(290α+50β)表示,k=510的相关值R1(510) 利用对应第2延迟波的相关峰值290γ、与第1延迟波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值150β 之和(150β+290γ)表示。

同样,图13(a)所示的相关序列R2(k)利用图13(b)~(d)所示的3个来 波(主波、第1延迟波和第2延迟波)分别与PN序列T2的相关序列之和表示。

同样,图14(a)所示的相关序列R3(k)利用图14(b)~(d)所示的3个来 波(主波、第1延迟波和第2延迟波)分别与PN序列T3的相关序列之和表示。

如图12(a)、图13(a)和图14(a)所示,接收信号Rs与PN序列T1的相关 序列R1(k)的各个相关值,有可能是与来波对应的峰值和其他来波导致的不必要的 相关峰值之和。因此,能够使用3个变量x、y、z,利用下式(9a)表示任意的k的 接收信号与PN序列T1的相关结果R1(k)。

150x+290y+50z=R1(k)......(9a)

此处,在式(9a)中,左边第2项“290y”表示R1(k)中包含的与来波对应的相 关峰值,左边第1项“150x”表示以上述来波为基准、超前255样本到达的信号导致的 不必要的相关峰值,左边第3项“50z”表示以上述来波为基准、滞后255样本到达的 信号导致的不必要的相关峰值。即,与y相乘的值(290)是图11(a)所示的相关 序列中包含的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值R1a,与x、z相乘的值(150、50)是图11(a) 所示的不必要的峰值R1b、R1c。

接收信号Rs与PN序列T2、T3的相关结果R2(k)、R3(k)和接收信号Rs与 PN序列T1的相关结果R1(k)同样,也可以利用下式(9b)、(9c)表示。

110x+250y+50z=R2(k)......(9b)

85x+200y+25z=R3(k)......(9c)

其中,x、z表示引起不必要的相关峰的来波的接收电平,y表示所期望的来波的 接收电平。即,与式(9b)中的y相乘的值(250)是图11(b)所示的相关序列中 包含的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值R2a,与x、z相乘的值(110、50)是图11(b)所示 的不必要的峰值R2b、R2c,与式(9c)中的y相乘的值(200)是图11(c)所示的 相关序列中包含的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值R3a,与式(9c)中的x、z相乘的值(85、 25)是图11(c)所示的不必要的峰值R3b、R3c。

式(9a)、(9b)、(9c)是把x、y、z设为未知变量的联立方程式。

如果把图11(a)~(c)所示的峰值置换为该图所示的记号,并将式(9a)~(9c) 一般化,则得到下式(10a)~(10c)。

R1b·x+R1a·y+R1c·z=R1(k)    …(10a)

R2b·x+R2a·y+R2c·z=R2(k)    …(10b)

R3b·x+R3a·y+R3c·z=R3(k)    …(10c)

下式表示联立求解式(9a)~(9c)时的解。

x={15×R1(k)-11×R2(k)-8×R3(k)}/360  …(11a )

y={-3×R1(k)+R2(k)+4×R3(k)}/180   …(11b)

z={-15×R1(k)+107×R2(k)-112×R3(k)}/1800

                                   …(11c)

图9中的分布值计算单元17把从第1、第2和第3相关计算单元14、15、16输 出的相关值R1(k)、R2(k)、R3(k)代入式(11a)、(11b)、(11c),针对每个样本 求出联立求解式(9a)、(9b)、(9c)的解。并且,把这3个解x、y、z中的y作为延 迟分布的估计结果输出。

例如,当存在图12(b)~(d)所示的3个来波(主波、第1延迟波、第2延 迟波)时,把图12(a)、图13(a)、图14(a)所示的、从第1、第2和第3相关计 算单元14、15、16输出的相关序列R1(k)、R2(k)、R3(k)中k=0时的相关结 果R1(0)(=290α+50β)、R2(0)(=250α+50β)、R3(0)(=200α+25β)代入 式(11a)、(11b)、(11c),则x=0、y=α、z=β,y成为主波的接收电平。

并且,把k=255时的相关结果R1(255)、R2(255)、R3(255)代入式(11a)、 (11b)、(11c),则x=α、y=β、z=γ,y成为第1延迟波的接收电平。

把k=510时的相关结果R1(510)、R2(510)、R3(510)代入式(11a)、(11b)、 (11c),则x=β、y=γ、z=0,y成为第2延迟波的接收电平。

并且,在不存在相关峰的范围内,相关结果成为非常小的值,所以x、y、z都是 趋近0的较小的值。

以上说明了相关值的峰值R1a、R1b、R1c、R2a、R2b、R2c、R3a、R3b、R3c 是图11(a)~(c)所示的值的情况,但是,一般说来,联立式10(a)~(c)关 于y求解,生成把峰值R1a~R3c以及相关序列R1(k)、R2(k)、R3(k)作为变量 的、表示y的式子(与式(11b)相同的式子),向这样生成的式子中代入针对任意k 的相关序列R1(k)、R2(k)、R3(k)的值,由此求出该k的延迟分布的值。对全 部的k求出的值的序列成为延迟分布y(k)。

如上所述,当存在相对主波的延迟时间差与既定的PN序列长度相等的延迟波时, 实施方式2的延迟分布估计装置也能够去除不必要的相关峰,准确估计延迟分布。换 言之,可以去除不必要的相关峰,只输出与来波对应的相关峰。并且,不必进行重复 处理即可估计延迟分布,所以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减少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都能够减少计算量,所以能够削减 装置的能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