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1,3,2-二噻唑自由基如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式Ⅰ所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式Ⅴ所示化合物与R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4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28969.X

  • 申请日2012-10-31

  • 分类号C07D285/01;C07B60/00;H01L51/00;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59: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85/01 申请日:2012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分子材料又称有机固体(朱道本,王佛松.有机固体.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通常指具有π-电子结构,具有特殊光、电、磁性质的有机光电子材料, 俗称有机半导体材料。近年来,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独特性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日益 突显出它在材料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有机(高) 分子的光、电、磁功能材料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认为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是21世纪化学重要研究方向之 一),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有机导体,80年代发现了有机超 导体,90年代发现了有机铁磁体,最近几年更是发展出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有机 光电材料。在这其中,有机共轭π体系化合物由于其十分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性能,在 有机光电材料发展中突显出优势,一直是有机光电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最近,一 种有机π杂环自由基化合物的出现,使人们得以将π体系结构与未成对自旋电子结合 起来,在分子导体、磁体以及有机场效应管(OFETs)等方面均有突破,受到人们的 广泛关注。

有机共轭π杂环自由基主要指的是硫(或硒)杂原子与碳或氮相连组成杂环,形 成共轭π体系稳定的自由基分子。一方面,其结构为平面π体系结构,有利于π-π作 用实现柱型堆积,从而在导电材料方面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未成对自旋电子的存在, 使其具有独特的磁性性质,包括铁磁性,亚铁磁性和双稳性质等。

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属于π杂环自由基中的重要一类。现阶段在国际上已 经有多个小组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该类自由基在有机导体,半导体,自旋 电子材料方面均具有潜在应用性(Fujita,W.;Awaga,K.Science,1999,286,261;Barclay, T.M.;Cordes,A W.et al.J.Am.Chem.Soc.,1998,120,352;Brusso,J.L.;Celments,O.P. et al.J.Am.Chem.Soc.,2004,126,14692;Fujita,W.;Kikuchi,K.;Awaga,K.Angew.Chem. Int.Ed.2008,47,1.)

但是由于该类化合物合成困难,并且传统合成方法要用到硫醇或氯气,具有一定 的毒性,不利于化合物的制备。因此,设计和开发基于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共轭分 子材料以及探索材料的制备与优化途径,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1,3,2-二噻唑自由基,

式I中,Ar选自式II、式III和式IV中任一种基团,

式II中,R1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三氟甲基或具有2~6个碳原子的杂烷 基;

式III中,R2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氰基、三氟甲基或具有2~6个碳原子 的杂烷基;

式IV中,X代表碳原子、氮原子或乙烯基丙二腈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所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式V所示化合物与R3SNa经取代反应得到式VI所示化合物;

式V和式VI中,Ar的定义同式I,Y为氯、溴或碘;

式VI中,R3为异丙基、叔丁基或苄基;

(2)式VI所示化合物与二氯碘苯发生取代反应,然后所得产物再与三甲基叠氮 化硅发生成环反应得到式Ⅶ所示化合物;

式VII中,Ar的定义同式I;

(3)式VII所示化合物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即得式I所示1,3,2-二噻唑自由基。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还原剂可为银或三苯基锑。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可为50°C~140°C,如 60°C~100°C、60°C或100°C,时间为1~168h,如12h~24h、12h、16h或24h:式V所 示化合物与R3SNa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2~100),如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取代反应和成环反应的温度均可为 -20°C~25°C,如0°C,时间均可为1~50h,如2~3h、2h或3h。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式Ⅵ所示化合物、二氯碘苯与三甲基叠氮化 硅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2~100):(1~10),如1:2.2:1.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可为-78°C~5°C,如0°C, 时间可为0.5~50h,如8h。

式Ⅶ所示化合物与还原剂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0.5~100),如1:(10~12)、1: 10.4或1:12。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升华的步骤,所述升华的 温度可为30°C~180°C,如35°C。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Ⅰ所示1,3,2-二噻唑自由基在制备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如在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器件、光电器件或导电材料等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及其 衍生物的合成更简单,环境更友好,有效避开了已报道方法中硫醇和氯气的使用;(2) 本发明提供的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平面型π-共轭自由基化 合物,其分子间聚集程度大,π-π堆积能力强,更适合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3)本 发明提供的1,3,2-二噻唑自由基共轭分子及其衍生物含有自旋单电子,从而具有磁性 性质,使其在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制备路线。

图2为实施例1中真空升华示意图。

图3为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

图4为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温度关系谱图。

图5为3,4-二腈基-苯基-1,3,2-噻唑自由基的制备路线。

图6为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

图7为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温度关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温度以°C表示,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

所有溶剂都是以HPLC级获得,并且所有反应在氮气惰性气氛下进行。除非另外 指出,否则所有试剂都是商业获得的。

实施例1、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合成

化学反应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反应条件如下:

(1)在100°C下,氮气气氛中,将化合物1a(21.5g,0.1mol)溶于N,N-二甲基甲 酰胺(150mL)中,再加入叔丁基硫醇钠(56g,0.5mol),发生取代反应,搅拌24小时, 而后加水,用二氯甲烷(3*300mL)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 溶剂后利用硅胶过柱分离得到产物1b(0.075mmol,75%)。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87(d,1H,J=1.24Hz),7.75(d, 1H,J=5.36Hz),7.49(dd,1H,J=5.36Hz,J=1.2Hz),1.39(s,9H),1.34(s,9H);元素分析: 计算值为C13H21F3S2:C,52.32;H,7.09;实际值:C,52.51;H,6.98;

(2)在0°C下,氮气气氛中,将(1)得到的产物1b(5.96g,20mmol)溶于二氯甲 烷中(50mL),加入二氯碘苯(13.2g,44mmol)发生取代反应,搅拌3小时,再除去溶剂, 再加入二氯甲烷(50mL),加入三甲基叠氮化硅(2.5g,22mmol)发生成环反应,搅 拌3小时,过滤得到化合物1c(7mmol,35%)。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元素分析:计算值为C7H3ClF3NS2:C,32.63;H,1.17;N,5.44; 实际值:C,32.51;H,1.08;N,5.35;

(3)0°C下,氮气气氛中,将(2)得到的化合物1c(1.8g,7mmol)溶于乙腈(20mL) 中,加入银粉(0.9g,8.4mmol),发生还原反应,搅拌8小时,旋干溶液得到固体, 最后通过真空升华法(如图2所示),在35°C升华得到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 噻唑自由基(2.1mmol,25%),为红色纤维状固体。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元素分析:计算值为C7H3F3NS2:C,37.83;H,1.36;N,6.30;实 际值:C,37.91;H,1.29;N,6.13。

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化合物的自由基信号检测:将3-(三氟 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溶于二氯甲烷,配成10-3mol/L的溶液,测量该自由基 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如图3所示,化合物体现明显的自由基信号,证明自由基的存在, 其g因子为2.0071。

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利用超导量子干 涉仪(SQUID),对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进行测量,如图4 所示,当温度由2K升至332K时,3-(三氟甲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体现顺磁 性变化,而332K时,磁性提高,而由332K降至2K时,仍体现顺磁性性质,体现其 在磁性材料,包括磁存储,磁开关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性。

实施例2、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合成

化学反应流程图如图5所示,具体反应条件如下:

(1)在60°C下,氮气气氛中,将化合物5a(28g,0.1mol)溶于N,N-甲基甲酰 胺(150mL)中,再加入异丙基硫醇钠(49g,0.5mol),发生取代反应,搅拌16小时,而 后加水,用二氯甲烷(3*200mL)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 剂后利用硅胶过柱分离得到产物5b(0.064mmol,64%)。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7.86(s,2H),2.88(m,2H),1.23 (s,12H);元素分析:计算值为C14H20N2S2:C,60.83;H,5.83;实际值:C,60.62;H, 5.90;

(2)在0°C下,氮气气氛中,将(1)得到的产物5b(5.5g,20mmol)溶于二氯甲烷 中(40mL),加入二氯碘苯(13.2g,44mmol)发生取代反应,搅拌2小时,再除去溶剂; 再加入二氯甲烷(50mL),加入三甲基叠氮化硅(2.5g,22mmol)发生成环反应,搅 拌3小时,过滤得到化合物5c(9mmol,45%)。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元素分析:计算值为C8H2ClN3S2:C,40.09;H,0.84;N,17.53; 实际值:C,40.13;H,0.98;N,17.29;

(3)0°C下,氮气气氛中,将(2)得到的化合物5c(2.2g,9mmol)溶于乙腈(25mL) 中,加入银粉(1.0g,9.4mmol),发生还原反应,搅拌8小时,旋干溶液得到固体, 最后通过真空升华法,在35°C升华得到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1.8 mmol,20%),为黑色固体。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元素分析:计算值为C8H2N3S2:C,47.04;H,0.99;N,20.57;实 际值:C,47.21;H,1.09;N,20.49。

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化合物的自由基信号检测:将3,4-腈基-苯 基-1,3,2-二噻唑自由基溶于二氯甲烷,配成10-3mol/L的溶液,测量该自由基的电子顺 磁共振谱,如图6所示,化合物体现明显的自由基信号,证明自由基的存在,其g因 子为2.0078。

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利用超导量子干涉 仪(SQUID),对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的磁性进行测量,如图7所示, 当温度由2K升至75K时,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体现顺磁性变化,而从 75K开始,磁性提高,至260K开始降低,而由400K降至2K时,与升温曲线重合, 无明显变化,从此图体现3,4-二腈基-苯基-1,3,2-二噻唑自由基在磁性材料,包括磁存 储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局限于仅仅所述的实 施方案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 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