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两株游动放线菌及其在抗细菌中的应用

两株游动放线菌及其在抗细菌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两株游动放线菌及其应用,该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和PDF-2的保藏号分别为CGMCC No.4692和CGMCC No.4693。它们具有抗细菌尤其是抗耐药细菌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菌种为可再生性微生物资源,可通过短期发酵,得到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产物,该菌种可大规模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对环境污染相对化学合成较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07

    授权

    授权

  • 2014-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1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两株游动放线菌及 其在抗细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47家美国医院院内细菌感染中,65%的是 由革兰氏阳性细菌所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 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葡萄球菌属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世纪50年 代发现的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由于其独特的作用而被用作治疗多 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并曾一度被誉为“人类对付顽 固性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自1986年万古 霉素耐药肠球菌(VRE)菌株在英国伦敦Dulwich医院被首次发现并 随着该耐药菌株又相继在其它许多国家被发现后,这最后一道防线也 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因此,寻找新的作用靶点,研发新型抗细菌,包 括耐药菌的药物已成为本世纪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微生物作为“绿色合成”中的重要资源,其代谢产物是创新药物主 要资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已分离和鉴定的微生物产物约50000个, 其中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高达22000个,直接作为临床药物和农牧业 用药实体多达200多个,微生物药物是临床用药中比例最大的药物, 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医药产品,在医药产品所占比例逐年上 升。至2002年,已发现的由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中,平均不到100个新化合物中就有一个可以成药或成先导化合物。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还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其结构有别于 来源于动物、植物和海洋的天然产物,是自然界中天然产物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

微生物药物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医药产品,在医药产品所占 比例逐年上升。2005年我国生物药品销售总额达到了157.4亿元,利 润总额为38.7亿元,预计2015年总产值可达1100亿到1300亿元,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由微生物发酵而来到生物药品的经济效益越来 越大。

在我国作为微生物药物代表的抗生素仍将占据药品市场的主要地 位,2005年我国抗生素产业达到300亿美元,抗生素产业规模已经成 为世界第一,销售额达到640亿元,占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30%之多, 并连续多年以超过17%的平均增长率增长,预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 该类药物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医药工业生产 的药品约97%是仿制外国的品种,虽然我国可称为医药生产的大国, 但在医药科技上还是一个弱国,使得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偏低。因 此,研究开发创新微生物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株游动放线菌 Actinoplanes sp.PDF-1和PDF-2菌株。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两株游动放线菌。

其中,所述的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已经于2011年3 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邮政编码为 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4692。其具有以下微生物学特性。

好氧菌,革兰氏阳性,无可溶性色素。孢囊呈亚球形至球形,直 径6μm孢囊孢子偏圆形。基丝丰富,无气丝。在ISP2等大多数培养基 上生长良好,基丝呈黄色至橙黄色。细胞壁含有meso-DAP,全细胞 水解液含阿拉伯糖和木糖,DNA的G+Cmol%含量为71.0%。硝酸盐 还原阴性,淀粉水解阴性,明胶液化阳性,七叶苷分解阳性,尿素分 解阳性,利用甘露糖、西蒙氏枸橼酸盐,不利用纤维二糖、丙二酸盐、 蜜二糖、酒石酸盐、糊精、棉子糖、肌醇、苯丙氨酸、水杨素、麦芽 糖、葡萄糖、乳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醇、醋酸盐作为碳源生长。 不能降解酪氨酸、弹性蛋白、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

其中,所述的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2已经于2011年3 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邮政编码为 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4693。其具有以下微生物学特性。

好氧菌,革兰氏阳性,无可溶性色素。孢囊球形,直径5μm,着 生在孢囊梗上,孢囊孢子圆形,表面光滑,鞭毛周生。基丝丰富,无 气丝。在ISP2等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丝呈黄色至橙红色。细 胞壁含有meso-DAP,全细胞水解液含阿拉伯糖和木糖,DNA的 G+Cmol%含量为70.4%。淀粉水解阳性,明胶液化阳性,硝酸盐还 原阳性,七叶苷分解阳性,尿素分解阳性,利用丙二酸盐做碳源生长, 不利用酒石酸盐,甘露糖,糊精,苯丙氨酸,棉子糖,水杨素,麦芽 糖,乳糖,鼠李糖,肌醇,葡萄糖,醋酸盐作为碳源生长。不能降解 弹性蛋白、酪氨酸、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酪素降解 阳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所述菌株在抗细菌中的应用,尤其是在 抗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应用。

所述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优选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耐药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优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PDF-1和PDF-2菌株具体的分离:

称取土壤样品1g(取自北京门头沟山区的草丛中),悬浮于9ml 生理盐水中混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2和10-3,分别取200微升涂在 分离培养基上(M4(g/L):腐殖酸1,植物蛋白0.5,MOPS 10Mm,甜 菜碱1.25,丙酮酸钠1.25,氯化钠10,琼脂12,pH 7.2)。在28℃,培 养10-20天,挑取单菌落至YM(ISP2,酵母膏4.0g,麦芽汁10.0g, 葡萄糖4.0g,1.5%agar,H2O 1000ml,pH 7.0)斜面上。得到这两株 菌的纯培养物。

对这两株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和PDF-2菌株研究结 果表明:它们的发酵液粗提物可抑制多种细菌包括多种耐药细菌的生 长。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和PDF-2, 在采用一定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它们的发酵液粗提物具有抗 细菌尤其是抗耐药细菌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菌种为可再生性微生物 资源,可通过短期发酵,得到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产物,该菌种可大 规模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对环境污染相对化学合成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菌株发酵产物的制备

菌株的发酵产物制备过程如下:分别将Actinoplanes sp.PDF-1和 PDF-2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酵母浸膏0.4%,麦芽浸膏1.0%, 葡萄糖0.4%,琼脂1.5%,pH7.3)上,28℃,培养10天。从斜面上挑 取0.5厘米见方的小块培养物种入盛有50ml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0.5%,麦芽膏1%,棉子饼粉1%,可溶性淀粉2%,酵母浸膏0.5%, K2HPO40.05%,(NH4)2SO40.5%,NaCl0.1%,CaCO30.3%,pH7.2。) 的250ml三角瓶中,28℃、190转/分旋转摇床培养4天。取50ml发酵 液用50ml的丙酮抽提,挥干后,用5ml的DMSO溶解。

实施例2:抑菌活性的验证

琼脂稀释法测定发酵液丙酮粗提物的抗菌活性,所测菌株包括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菌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 球菌的敏感菌株、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敏感菌株、 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敏感菌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 菌、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20株菌。

1、制备培养基

培养基使用Mueller-Hinton(MH)琼脂培养基,按商品说明书进 行配制,pH7.2~7.4。

2、检定菌株的培养

20株检定菌株于37℃过夜培养。

3、含药平板制备

将1ml发酵液粗提物样品分别加入14毫升温度为45~50℃的MH 琼脂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后,全部倾倒入灭菌的平皿中。

4、接种物制备与接种

制备浓度相当于0.5麦氏标准比浊管的菌悬液,再1∶10稀释,以多 点接种器吸取制备好的菌液(约1~2μl)接种于各琼脂平板表面,每 点菌数约为104CFU,形成直径为5~8mm的菌斑。接种后置37℃孵育 16~20h。

5、结果判断

与生长对照比较,“+”表示有可见抗菌活性,“-”表示无抗菌 活性。

表二菌株发酵液丙酮粗提物的抗菌谱测定结果

表中“+”表示有可见抗菌活性,“-”表示无抗菌活性

综上所述,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和PDF-2的发酵液 粗提物样品可抑制多种细菌包括多种耐药细菌的生长,所述的多种耐 药细菌优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 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 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 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