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贴剂包括发热袋、固定在发热袋上的背衬层、固定在背衬层上的含药基质层和覆盖在含药基质层上的防粘层,所述的含药基质层包括30~70份水凝胶基质、10~50份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和10~40份透皮促进剂。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各组分配比科学合理,具有较大的载药量,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无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并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具有很好的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并且透皮贴剂可以持续、恒速地释放,有利于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药效时间长,并且贴剂的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7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29345.7

  • 申请日2012-12-11

  • 分类号A61K36/8905;A61K9/70;A61K47/36;A61K47/38;A61P15/00;

  •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海军

  •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16: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09

    授权

    授权

  • 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05 申请日:2012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剂,具体涉及一种能预防并治疗痛经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的下腹痉挛性疼痛,严重者可伴随头疼、恶心、呕吐、 腹胀、腰酸、腿痛等症状。目前临床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流行病学研究 表明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20%~90%之间,为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 量的常见原因。

中医认为,任何原因引起冲任气血不畅,胞宫血脉瘀阻,致使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 或壅聚成症,均可发生经、孕、产、乳诸杂证,一般认为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肝肾亏损, 精血不足,脾肾亏虚,冲任不盛,是导致痛经的常见病因。中药复方在治疗痛经症方面有着 明显的优势,既能止痛治标,又可以对内分泌失调诸因素产生调节作用,且较之使用性激素、 镇静及镇痛剂等,更能全面消除病机和症状,且副作用也较小。

香附四物汤出自清代梁廉夫《不知医必要》卷四,由四物汤加香附、木香、延胡索组成, 具有养血调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痛经、月经不调等症。是行气化瘀代表方 之一。香附辛散温通,入肝,能通行气血,善调理肝气之郁,又能调畅经血之滞,故有调肝 理气,调经止痛之作用,常与当归合用;木香辛香行散,苦降温通,能升可降,通理三焦, 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常与香附、延胡索等合用,以疏肝活血调经止痛;延胡索能 活血,又能行血中之气,且能止痛,故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常配以当归等,以通络行滞 祛痛。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采用适宜的方法和基质将中药制成专供外用的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 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或作用于皮肤局部产生药效,或通过经穴效应发挥药效, 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但目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大多以口服为主,存在首关效应和胃 肠道的破坏,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使用方便、药效好、生物利用度 高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药效成分明确、 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透皮贴剂的制备 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其它包括发热袋、固定在发热袋上的背衬层、固定在背衬层 上的含药基质层和覆盖在含药基质层上的防粘层,所述的含药基质层包括30~70份水凝胶基 质、10~50份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和10~40份透皮促进剂。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含药基质层包括35~50份水凝 胶基质、10~30份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和15~30份透皮促进剂。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水凝胶基质包括5~20份黏合剂、 20~30份骨架材料和10~20份保湿剂。

本发明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黏合剂、骨架材料和保湿剂的配比进行了筛选,并以水凝 胶基质的经皮渗透性、初黏力和感官指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上述最佳基质配比,可以很好 的将有效成分(挥发油部位和乙醇洗脱部位)负载。本发明采用水凝胶基质,制备过程中无 需添加有机试剂,无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对于一些水溶性药物,可载药量大大增加,更有 利于药物透皮,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黏合剂可选用天然、半合成或 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海藻酸钠、明胶、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等。本发明根据香附四物汤 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对比实验表明: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稳定性好,在水中溶解后能 形成粘稠状稳定胶体溶液,与其它的水溶性胶或树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等优点;选用海藻酸 钠具有粘度低,粒度细,附壁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骨架材料可选用聚乙烯醇、聚 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盐等。本发明以香附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为基础,对比实验 表明,聚乙烯醇易成膜,其膜的机械性能优良,且与亲水性的纤维素有很好的粘结力;另外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也具有成膜性、粘结性和吸湿性好等优点,对有效成分具有优异的溶解 性能及生理相容性。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保湿剂可选用多元醇,如甘油、 山梨醇、聚乙二醇等。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选用甘油和聚乙二醇400时具有与香附四物汤 有效成分更好的相容性,并具有更好的吸湿性、保润性和软化性。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所述的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包括香附 四物汤挥发油5~10份和乙醇洗脱部位10~20份。所述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的挥发油部位和乙 醇洗脱部位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由16~20份当归、8~12份川芍、22~26份熟地、8~12份白 芍、8~12份香附、5~9份木香、8~12份延胡索组成的中药复方,加入总药材6~10倍量的水 煎煮1~3次,并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部位,合并水煎液在20~70℃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再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浓度达到50~85%,沉淀,分离上清液,浓缩,得浓缩物上大孔吸附树 脂柱,用浓度10%至60%的乙醇梯度洗脱,洗脱液回收溶剂,得乙醇洗脱部位。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本发明以体外透皮时的经皮吸收速率、 单位面积透过量和累积透过百分率为指标,根据大量对比实验筛选出对有效成分具有最佳促 透效果的促透剂:氮酮、丙二醇和薄荷醇。

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由16~20份当归、8~12份川芍、22~26份熟地、8~12份白芍、8~12份香附、5~9 份木香、8~12份延胡索组成的中药复方,加入总药材6~10倍量的水煎煮1~3次,并用挥发 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部位,合并水煎液在20~70℃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2)取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加入乙醇,使乙醇的浓度达到50~85%,静置沉淀,分离上清 液,浓缩,得浓缩物;

(3)取步骤(2)得到的浓缩物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浓度10%至60%的乙醇梯度洗脱,合并 洗脱液,浓缩,干燥得乙醇洗脱部位;

(4)水凝胶基质的制备:取黏合剂和骨架材料加入水,放置24小时充分溶胀,在水浴上 混合并加入保湿剂,充分搅拌混匀,得透明黏稠的水凝胶基质;

(5)取步骤(1)香附四物汤挥发油部位和步骤(3)乙醇洗脱部位,分散于步骤(4)制备得到的 水凝胶基质中,加入透皮促进剂,混合均匀,超声除去气泡,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 覆上防粘层,并将发热袋固定于背衬层另一面,即得。

以上所述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为黏合剂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 及其钠盐;所述的骨架材料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所述的保湿剂为甘油、山梨 醇或聚乙二醇40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通过大量实验筛选水凝胶基质、香附四物汤提取 部位和透皮促进剂的组成和配备,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水凝胶基质具有较大的载药量, 能有效的将挥发油部位和乙醇洗脱部位负载,并且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试剂,无皮肤刺 激性和致敏性,不容易污染衣物,对于水溶性成分也有很好的促渗性;选用的羧甲基纤维素 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甘油和聚乙二醇400经过正交实验筛选, 配比合理,工艺明确,形成的基质外观、黏附性和经皮渗透性均符合规定;本发明还将发热 袋引入经皮给药系统中,水凝胶基质里的药物在较高的温度下渗透速率更快,可以加快药物 的吸收,迅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同时,发热袋产生的热量还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 血液循环,对痛经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含药基质层的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包括挥发油部位和乙醇 洗脱部位)以中医药理论和痛经的发病机制为基础,选取合理的配伍组方进行提取,通过现代 分离纯化手段进行去粗存精所得,并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及药效学研究,所得的中药复方提 取部位活性成分明确、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且在较低浓度下,就有显著的生 理活性,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药透皮贴剂载药量过大,中药浸膏与基质 互相作用导致黏性下降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 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 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包括发热袋、背衬层、含药基质层和防粘层, 其制备方法为:

(1)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的制备:取当归450克,川芎225克,白芍225克,熟地600克, 木香150克,香附225克,延胡索225克,加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2小时后倒出水 煎液,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煮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部位,合并两次水煎 液,在50℃减压浓缩得浓度为1克生药/毫升的浓缩液2100毫升,之后加入浓度为95%的乙 醇,使浓缩液中乙醇的浓度达到8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经大孔 吸附树脂以浓度10%至60%的乙醇梯度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乙醇洗脱部位。得到挥 发油部位3.2毫升,乙醇洗脱部位10.8克。

(2)含药基质层的制备:取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混合后加 入150份60℃水,之后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得凝胶A;取聚乙烯醇15份,加入140份水, 在95℃水浴上溶解,搅拌均匀后超声除气,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后,得凝胶B。在60℃水 浴上混合凝胶A和凝胶B,搅拌至凝胶混合均匀,加入15份甘油,充分搅拌,之后加入步骤 (1)中所得挥发油部位和乙醇洗脱部位(乙醇洗脱部位用4份聚乙二醇400分散并浸润),搅拌 至充分混匀,最后加入20份氮酮,充分搅拌后即得含药基质层。

(3)步骤(2)所得的含药基质层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覆上防粘层,切割成适宜的大 小,并将发热袋固定于背衬层另一面,包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包括发热袋、背衬层、含药基质层和防粘层, 其制备方法为:

(1)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的制备:取当归90克,川芎45克,白芍45克,熟地120克,木 香30克,香附45克,延胡索45克,加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2小时后倒出水煎液, 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煮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部位,合并两次水煎液,在 50℃减压浓缩得浓度为1克生药/毫升的浓缩液420毫升,之后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使浓 缩液中乙醇的浓度达到8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经大孔吸附树脂 以浓度10%至60%的乙醇梯度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乙醇洗脱部位。以此方法得到挥 发油部位0.6毫升,乙醇洗脱部位2.3克。

(2)含药基质层的制备:取海藻酸钠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2份,混合后加入15份水, 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得凝胶A;取聚乙烯醇2份,加入10份水,静置24小时,充分溶 胀后在95℃水浴上溶解,得凝胶B。在70℃水浴上混合凝胶A和凝胶B,搅拌至凝胶混合均 匀,加入2份聚乙二醇400,充分搅拌,之后加入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部位和乙醇洗脱部位(乙 醇洗脱部位用1份聚乙二醇400分散并浸润),搅拌至充分混匀,最后加入1份氮酮、3份丙 二醇,充分搅拌混匀后即得含药基质层。

(3)取步骤(2)所得的含药基质层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覆上防粘层,切割成适宜的 大小,并将发热袋固定于背衬层另一面,包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包括发热袋、背衬层、含药基质层和防粘层, 其制备方法为:

(1)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的制备:取当归900克,川芎450克,白芍450克,熟地1200 克,木香300克,香附450克,延胡索450克,加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2小时后倒 出水煎液,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煮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部位,合并两次 水煎液,在50℃减压浓缩得浓度为1克生药/毫升的浓缩液4200毫升,之后加入浓度为95% 的乙醇,使浓缩液中乙醇的浓度达到8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经 大孔吸附树脂以浓度10%至60%的乙醇梯度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乙醇洗脱部位。以 此方法得到挥发油部位7.8毫升,乙醇洗脱部位26.9克。

(2)含药基质层的制备:取海藻酸钠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30份,混合后加入300 份水,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得凝胶A;取聚乙烯醇40份,加入200份水,静置24小时, 充分溶胀后在95℃水浴上溶解,得凝胶B。在70℃水浴上混合凝胶A和凝胶B,搅拌至凝胶 混合均匀,加入40份山梨醇,充分搅拌,之后加入步骤(1)中所得中药复方挥发油部位和中 药复方乙醇洗脱部位(乙醇洗脱部位用10份聚乙二醇400分散并浸润),搅拌至充分混匀,最 后加入50份氮酮,10份薄荷醇,充分搅拌混匀后即得含药基质层。

(3)取步骤(2)所得的含药基质层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覆上防粘层,切割成适宜的 大小,并将发热袋固定于背衬层另一面,包装即得。

实施例4小鼠热板致痛实验

1、实验方法

雌性ICR小鼠,20只,体重22~26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 的透皮贴剂组,每组10只。以热板刺激法评价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的镇痛效应。实验前用脱 毛剂在小鼠腹部脱毛。24小时后在小鼠腹部分别贴上空白透皮贴剂和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 并用胶带纸进行固定,防止脱落。每天给药1次,连续2天,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1小时, 2小时,4小时,10小时测定痛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

2、实验结果

透皮贴剂组在给药后对热板刺激所致小鼠痛阈时间较给药前痛阈时间有延长作用,且10 小时后依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时间。具体实验结 果如表1。

表1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对小鼠热板实验的镇痛作用(n=1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由以上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可以提高痛阈值。

实施例5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治疗原发性痛经大鼠的实验研究

1、实验方法

雌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40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口服阳性药(布 洛芬)组、本发明实施例2透皮贴剂组,每组6只,适应性饲养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 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连续10天,每天一次,第1天及第10天0.5mg/只,第2-9天0.2mg/ 只,第5天开始,大鼠腹部脱毛,分别给予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透皮贴剂组空 白基质、空白基质、空白基质、本发明实施例2透皮贴剂,每天一次,连续7天,第7天开 始阳性药组灌胃阳性药,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4小时,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记录30分 钟内各组老鼠的扭体反应。30分钟后各组老鼠采取血浆样品,进行试剂盒检测:包括一氧化 氮(NO)、雌二醇(E2)、孕酮(P)、前列腺素E2(PGE2)。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阳性药组与透皮贴剂组3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小, 透皮贴剂镇痛效果比较明显。具体结果见表2。

表2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对原发性痛经大鼠扭体的抑制作用(n=6)

与模型组相比,*P<0.05

E2、P、PGE2均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 书测定各个指标,具体结果见表3。

表3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对原发性痛经大鼠内分泌免疫指标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由表3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造模后大鼠出现了明显的扭体现象,表明原发性痛经模型复制成功;本 发明透皮贴剂组大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表现出了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与模型 组相比,透皮贴剂组升高了大鼠血浆中NO和P的含量,降低了E2(P<0.05或P<0.01)和 PGE2含量,部分指标甚至优于阳性药布洛芬,表明贴剂是通过抑制E2含量并同时升高NO和 P含量来预防与治疗痛经的。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与体内前列腺素异常升高、雌激素与孕 激素代谢失衡、一氧化氮含量降低等原因有关,而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对多个靶点均有调节 作用,显示出了比较优越的治疗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有望进一步开 发成为新的痛经治疗制剂。

实施例6体外透皮实验

1、雄性SD大鼠3只,体重200±20克,麻醉后用刀片剔除腹部毛发,24小时后再次麻 醉取其腹部皮肤,仔细去除皮下组织、血管和脂肪,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无白色浑浊,立 即使用。

2、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透皮面积2.92平方厘米,扩散池容积7 毫升,接收液为20%乙醇水溶液,水浴温度37摄氏度,搅拌速度200转/分钟,将本发明实 施例3制备得到的透皮贴剂贴于大鼠离体皮肤上并固定在扩散池上,加7.7毫升接收液,于1、 3、4、6、8、10、12、24小时取样250微升,并补充等量等温接收液。样品用LC-MS/MS测 定浓度,条件如下:

ACQUITYTM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XevoTM TQ质谱系统,色谱柱为ACQUITYTMUPLC BEH C18柱,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条件为:0~5min, 10%B~30%B,5~7min,30%B~100%B,7~8min,100%B,8~9min,100%B~10%B, 离子源:ESI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选择监测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z195→m/z144(阿魏酸),(+)m/z354→m/z88(普鲁托品),(+)m/z356→m/z92(延胡索乙素), (+)m/z342→m/z178(四氢非洲防己碱),(-)m/z525→m/z449(芍药苷),(+)m/z481→m/z197(芍药 内酯苷)。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

Q=FCnV+V0Σi=nA

Q: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Cn、Ct:第n个和第t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浓度;v:扩散池体积 (7.7毫升);v0:每次取样体积(0.25毫升);A:扩散面积(2.92平方厘米)。

以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与时间t进行线性拟合,求出释放方程。具体实验结果见表4、 表5。

表4透皮贴剂各成分累积渗透量(μg/cm2)

表5透皮贴剂各成分渗透曲线回归方程

由以上表4和表5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中各成分的释放 过程符合零级释放方程,拟合结果良好,贴剂中各成分可以持续、恒速的释放,有利于维持 平稳的血药浓度,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 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 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