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生态会展馆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生态会展馆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会展馆,包括生态屋顶和生态墙面,所述生态屋顶为穹庐形,所述生态屋顶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隔热涂层、彩钢板和硅藻泥复合板;所述生态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生态屋顶的中部设有天窗,所述天窗为隔热隔音玻璃;所述生态屋顶的边缘设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生态墙面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所述外墙面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种植层、防水层和基础墙面;所述内墙面表面安装有竹炭板,竹炭板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态会展馆的施工方法,包括地基及基础墙面施工、生态墙面施工、生态屋顶施工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安装。本发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循环,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8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910272392.X

  • 发明设计人 杨润泽;金璐;

    申请日2019-04-0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玉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1:0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0

    授权

    授权

  • 2019-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H3/00 申请日:201904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6-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会展馆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会展馆是指从事会议、展览以及节事活动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现有的会展馆大多都是传统的结构,并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循环,加上空调的广泛使用,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态会展馆及其施工方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循环,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会展馆,包括生态屋顶和生态墙面,其特征是,所述生态屋顶为穹庐形,所述生态屋顶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隔热涂层、彩钢板和硅藻泥复合板,所述隔热涂层包括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第一隔热涂层的厚度小于第二隔热涂层的厚度;所述生态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生态屋顶的中部设有天窗,所述天窗为隔热隔音玻璃,所述隔热隔音玻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片、第二玻璃基片、第三玻璃基片和玻璃基层;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外表面涂覆有保护膜,第一玻璃基片内表面涂覆有防紫外线膜层;防紫外线膜层和第二玻璃基片之间设有第一隔音层,第二玻璃基片与第三玻璃基片之间设置有第二隔音层,第三玻璃基片和玻璃基层之间设有真空层,第一玻璃基片、第一隔音层、第二玻璃基片、第二隔音层、第三玻璃基片和玻璃基层之间均通过PVB胶连接;

所述生态屋顶的边缘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穹庐形屋顶的边缘密封连接,集水槽将雨水导引至生态屋顶一侧的收集槽,收集槽底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雨水管,雨水管的下方连接有位于地面的蓄水池,蓄水池内腔底部通过支柱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顶部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活性炭吸附层、石英砂层和过滤网;所述蓄水池上方通过水泵支架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出口与喷洒管活动连接;

所述生态墙面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所述外墙面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种植层、防水层和基础墙面,所述防水层与种植层和基础墙面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层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植物层、营养层和土壤层;所述内墙面表面安装有竹炭板,竹炭板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均为丙烯酸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涂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厚度是为0.4~0.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采用阻尼止振隔音吸声棉。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将水导向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喷洒管上设置有喷洒孔。

优选地,所述植物层为攀援植物,所述营养层为有机肥。

优选地,所述竹炭板的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内墙面的一端通过蚊钉固定有与所述安装块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镶嵌在安装槽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生态墙面上设有多个隔热隔音窗,所述隔热隔音窗采用隔热隔音玻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态会展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地基及基础墙面施工;

b.生态墙面施工:在基础墙面上开设多个隔热隔音窗;并在基础墙面的内墙层安装竹炭板;在基础墙面的外墙层铺设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土壤和有机肥,种植攀援植物;

c.生态屋顶施工: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硅藻泥复合板、彩钢板和隔热涂层;在生态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在生态屋顶的中部开设天窗,在天窗上安装隔热隔音玻璃;

d.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安装:在生态屋顶的边缘开设集水槽,集水槽与穹庐形屋顶的边缘密封连接,集水槽将雨水导引至生态屋顶一侧的收集槽,收集槽底部连接竖直向下的雨水管,雨水管的下方连接位于地面的蓄水池;在蓄水池内腔底部安装支柱,支柱上安装过滤板,过滤板表面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活性炭吸附层、石英砂层和过滤网;蓄水池上方安装水泵支架,在水泵支架上安装水泵,将水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出口连接喷洒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生态屋顶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隔热涂层、彩钢板和硅藻泥复合板,通过在彩钢板上设置隔热涂层,具有很强的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夏季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生态屋顶的内部设有硅藻泥复合板,使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生态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节约了电能。

(2)生态屋顶的中部设有天窗,可以将外部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减少室内照明系统的应用,降低了能耗;天窗采用隔热隔音玻璃,通过在玻璃上涂覆防紫外线膜层,减少热量的吸收,通过设置隔音层,较少噪声。

(3)生态屋顶为穹庐形,便于收集雨水;生态屋顶的边缘设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集水槽将雨水导引至收集槽,收集槽底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雨水管,雨水管的下方连接有位于地面的蓄水池,将雨水回收至蓄水池后,通过过滤网、石英砂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板净化后重新利用,浇灌生态墙面上的植物,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

(4)生态墙面的外墙面种植攀援植物,既能使室内保持干爽并且冬暖夏凉,又能增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内墙面表面安装有竹炭板,竹炭板上设置多个吸附孔,可以吸附室内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净化室内环境,同时竹炭板具有弱导电性,能够起到静电与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会展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隔热隔音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竹炭板和内墙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会展馆,包括生态屋顶和生态墙面,所述生态屋顶为穹庐形,所述生态屋顶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隔热涂层1、彩钢板2和硅藻泥复合板3。所述隔热涂层1包括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均为丙烯酸材料,第一隔热涂层的厚度小于第二隔热涂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隔热涂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厚度是为0.4~0.5mm。通过在彩钢板2上设置隔热涂层1,具有很强的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夏季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生态屋顶的内部设有硅藻泥复合板3,使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所述生态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节约了电能。

所述生态屋顶的中部设有天窗5,可以将外部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减少室内照明系统的应用,降低了能耗。所述天窗5为隔热隔音玻璃,如图2所示,所述隔热隔音玻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片51、第二玻璃基片52、第三玻璃基片53和玻璃基层54。所述第一玻璃基片51外表面涂覆有保护膜55,第一玻璃基片51内表面涂覆有防紫外线膜层56;防紫外线膜层56和第二玻璃基片52之间设有第一隔音层57,第二玻璃基片52与第三玻璃基片5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音层58,第三玻璃基片53和玻璃基层54之间设有真空层59,第一玻璃基片51、第一隔音层57、第二玻璃基片52、第二隔音层58、第三玻璃基片53和玻璃基层54之间均通过PVB胶连接。所述第一隔音层57和第二隔音层58采用阻尼止振隔音吸声棉。通过在玻璃上涂覆防紫外线膜层56,减少热量的吸收,通过设置隔音层,较少噪声。

所述生态屋顶为穹庐形,便于收集雨水。所述生态屋顶的边缘设有集水槽6,集水槽6与穹庐形屋顶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集水槽6的底面为倾斜面,集水槽的倾斜面将雨水导引至生态屋顶一侧的收集槽7,收集槽7底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雨水管8,雨水管8的下方连接有位于地面的蓄水池9,蓄水池9内腔底部通过支柱10连接有过滤板11,过滤板11顶部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石英砂层13和过滤网14。所述蓄水池9上方通过水泵支架15固定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16出口与喷洒管17活动连接,所述喷洒管17上设置有喷洒孔。将雨水回收至蓄水池9后,通过过滤网14、石英砂层13、活性炭吸附层12和过滤板11净化后重新利用,浇灌生态墙面上的植物,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

所述生态墙面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所述外墙面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种植层18、防水层19和基础墙面20,所述防水层19与种植层18和基础墙面20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层18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植物层、营养层和土壤层,所述植物层为攀援植物,所述营养层为有机肥。外墙面种植攀援植物,既能使室内保持干爽并且冬暖夏凉,又能增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所述内墙面表面安装有竹炭板21,竹炭板21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如图3所示,所述竹炭板21的一端设有安装块22,所述内墙面的一端通过蚊钉25固定有与所述安装块22相配合的安装槽23,所述安装块22镶嵌在安装槽23的内部。竹炭板21可以吸附室内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净化室内环境,同时竹炭板21具有弱导电性,能够起到静电与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所述生态墙面上设有多个隔热隔音窗24,所述隔热隔音窗24采用隔热隔音玻璃,减少热量吸收的同时较少噪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态会展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地基及基础墙面施工;

b.生态墙面施工:在基础墙面上开设多个隔热隔音窗24;并在基础墙面的内墙层安装竹炭板21;在基础墙面的外墙层铺设防水层19,然后在防水层19上铺设土壤和有机肥,种植攀援植物;

c.生态屋顶施工: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硅藻泥复合板3、彩钢板2和隔热涂层1;在生态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4,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在生态屋顶的中部开设天窗5,在天窗5上安装隔热隔音玻璃;

d.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安装:在生态屋顶的边缘开设集水槽6,集水槽6与穹庐形屋顶的边缘密封连接,集水槽6将雨水导引至生态屋顶一侧的收集槽7,收集槽7底部连接竖直向下的雨水管8,雨水管8的下方连接位于地面的蓄水池9;在蓄水池9内腔底部安装支柱10,支柱10上安装过滤板11,过滤板11表面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活性炭吸附层12、石英砂层13和过滤网14;蓄水池9上方安装水泵支架15,在水泵支架15上安装水泵16,将水泵16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16出口连接喷洒管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