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的方法

一种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的方法,属于食品工程领域。β‑1,3葡聚糖在生产过程的低温真空干燥过程中,其凝胶强度往往会下降20‑50%,影响β‑1,3葡聚糖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本发明在β‑1,3葡聚糖产品悬浊液或含有β‑1,3葡聚糖的生产原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蔗糖、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搅拌混匀后,置于低温真空干燥机内于40‑55℃干燥,得到β‑1,3葡聚糖固体产品,其产品质量和凝胶强度得到保持或提高10‑30%。本发明通过添加食品配料,能有效阻止β‑1,3葡聚糖凝胶强度的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6

    授权

    授权

  • 2019-05-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B37/02 申请日:2018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β-1,3葡聚糖,又名凝胶多糖、可德兰胶和热凝胶(curdlan),是一种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β-1,3-糖苷键共价连接而成的直链同聚糖,不溶于水,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10O5)n,相对分子量约为74000Da,β-1,3葡聚糖的成品是一种白色粉末状,无臭无味,具有特殊的加热成胶性质。199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FDA)批准β-1,3葡聚糖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用于食品行业。中国于2006年批准β-1,3葡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面制品、豆腐类制品、熟肉制品等食品中。因此,β-1,3葡聚糖得应用越来越广泛。

β-1,3葡聚糖通常是由土壤杆菌ATCC-31749菌株通过好氧发酵获得,发酵后获得的β-1,3葡聚糖通常需要先经过通过压滤或离心得到的含有β-1,3-葡聚糖湿固体A,在将湿固体A完全溶于碱溶液中,通过压滤或离心去除菌体,再进行中和并压滤或离心得到β-1,3葡聚糖湿固体B,之后经过造粒和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粉碎即可得到β-1,3-葡聚糖。

食品工业的干燥方法有转筒烘烤、气流干燥、流化床造粒、喷雾干燥和薄层蒸发干燥等,实验室的干燥方法有冷冻干燥,抽真空干燥等。但是,由于β-1,3葡聚糖是一种热敏性微生物多糖,干燥温度、干燥方式和干燥时间等都会对β-1,3葡聚糖的凝胶强度产生不利影响。而β-1,3葡聚糖不可逆的热成胶性能严重影响着β-1,3葡聚糖的产品质量,因此,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非常有必要。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冻干技术或降低普通真空干燥的温度来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凝胶强度损失:冻干技术虽然能获得高品质的热凝胶产品,凝胶强度损失率低,但由于冻干法生产过程的能耗大、生产投资高昂,可应用于医药级别热凝胶的生产过程,但很难在食品领域中广泛应用;降低真空干燥温度也能有助于减少凝胶强度损失,但会导致干燥时间延长,降低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同时带来更多的动能消耗。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既能获得高凝胶强度的热凝胶,又能降低生产能耗的方法来进行β-1,3葡聚糖的干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的凝胶强度的损失。

[技术方案]

本发明方法通过添加助剂的方法,能够减少β-1,3葡聚糖在干燥过程中的凝胶强度损失,甚至能够提高其凝胶强度,以获得高凝胶强度的β-1,3葡聚糖产品。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经过好氧发酵得到的β-1,3葡聚糖,在造粒之前加入助剂,助剂与β-1,3葡聚糖湿固体B经过混合揉捏机充分混合后,再用造粒机制成小颗粒,真空干燥即可;其中,所述助剂为蔗糖、麦芽糊精、淀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土豆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中的任一种淀粉或几种淀粉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β-1,3葡聚糖干重1~6%的蔗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β-1,3葡聚糖干重0.2~5%的麦芽糊精。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β-1,3葡聚糖干重25%~40%的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蔗糖、麦芽糊精的组合,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2~5%和1~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麦芽糊精和淀粉的组合,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0.3~2%和15~3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蔗糖和淀粉的组合,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3~5%和20~3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蔗糖、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的组合,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3~5%、0.5~3%和25~3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优选为β-1,3葡聚糖干重30%的淀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干燥的设备为靶式真空干燥机、箱式干燥机、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真空振动流动干燥机、圆筒搅拌型真空干燥机、双锥回转型真空干燥机或圆盘刮板真空干燥机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干燥为:在80-90kPa真空度35-45℃温度下,真空干燥至产品的含水率小于12wt%。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土壤杆菌通风发酵获得β-1,3-葡聚糖的发酵液;

(2)通过压滤或离心得到的含有β-1,3-葡聚糖湿固体A;

(3)将步骤(2)得到的β-1,3-葡聚糖湿固体A按照2-4%(w/v,kg/L)溶于0.3-1.0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溶解2-6h,10-40MPa中压均质得到β-1,3葡聚糖碱溶胶,通过压滤或离心去除土壤杆菌菌体细胞,得到含β-1,3-葡聚糖的清液;

(4)在步骤(3)得到的清液中加0.5-2.0mol/L盐酸溶液中和,使pH为6.0-7.0,β-1,3-葡聚糖析出,过滤得到固形物;

(5)在步骤(4)得到的固形物中加入1-3倍固形物体积的乙醇,搅拌混合0.5-2h得到悬浊液,采用压滤机或离心脱除悬浊液中的液体,得到β-1,3葡聚糖湿固体B;

(6)在步骤(5)得到的β-1,3葡聚糖湿固体B中加入助剂,经过混合揉捏机充分混合后,造粒制成小颗粒,在真空度80-90kPa、35-45℃下真空干燥至β-1,3葡聚糖产品的含水率小于12wt%,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粉碎、筛分和包装,最终得到β-1,3葡聚糖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种为土壤杆菌ATCC 31749。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3)和(5)中所述压滤的设备为板框压滤机,压滤压力为0.6-1.0MPa,助滤剂为过滤物质重量2-6%的珍珠岩、硅藻土或凹凸棒土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3)和(5)中所述离心的设备为卧螺离心机,离心因子3000-5000g,停留时间20-40s。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造粒-真空干燥之前在β-1,3葡聚糖湿固体B中加入助剂,不但减少了β-1,3葡聚糖在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凝胶强度损失,还能够增强其凝胶强度,比无添加的热凝胶在真空干燥后提高了约44.8%,最高可达1028g·cm-2

(2)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为β-1,3葡聚糖与助剂的混合物,该产品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至面制品、豆腐类制品、熟肉制品中,能够更好的发挥β-1,3葡聚糖的作用,能增加热食类食品的胶凝性,增强食品质构,使食品更有嚼劲、不易煮烂。

(3)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得到β-1,3葡聚糖与助剂不同配比的食品添加剂,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

附图说明

图1高凝胶强度的β-1,3-葡聚糖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凝胶强度的测量方法:取5g热凝胶湿胶置于烘干至恒重的锡箔纸上,105℃烘至恒重后称量,分别计算出湿胶与干胶重量,分析其含水率。取15g热凝胶湿胶,根据其含水率补充或高速离心去除部分水使其热凝胶浓度为20g·L-1,按照国家标准GB>[34]。采用凝胶强度测定仪分析凝胶强度,探头为圆柱形探头,平末端面积1cm2。样品截面积大于探头面积,穿刺模式,测试前速度1mm·s-1,测试时速度为1mm·s-1,测试后速度为1mm·s-1,得到破裂曲线,根据负荷-时间曲线计算凝胶强度,凝胶强度按下式计算:W=F/A。式中,W为凝胶强度,单位g·cm-2;F为凝胶破裂时曲线急剧下降拐点的力,单位克力(g);A为探头末端平面面积,单位cm2

实施例1仅以淀粉为助剂

(1)利用土壤杆菌ATCC 31749通风发酵获得β-1,3葡聚糖发酵液1000L;

(2)采用板框压滤机(0.6MPa)压滤去除清液,获得β-1,3-葡聚糖湿固体A;

(3)将步骤(2)得到的湿固体A按3%(w/v)溶于0.5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溶解4h,20MPa的中压均质后得到β-1,3葡聚糖溶胶,添加重量百分比为2%珍珠岩助滤剂,将β-1,3葡聚糖溶胶泵入压滤机(0.6MPa)内,压滤得到清液,菌体被截留于菌渣中;

(4)在步骤(3)得到的清液中用1.0mol/L盐酸溶液中和至pH 6.5-7.0,过滤,在析出的β-1,3葡聚糖沉淀物中加入2倍体积的乙醇,搅拌混合1.0h,得到的悬浊液泵入(0.6MPa)压滤机中,得到β-1,3葡聚糖湿固体B,得到的滤出液输送至精馏车间用于回收酒精;

(5)在得到的β-1,3葡聚糖湿固体B中加入β-1,3葡聚糖干重30%(w)的玉米淀粉,混合揉捏机充分混合后,再造粒制成小颗粒,输送入真空干燥机内,在90kPa真空度40℃温度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0-12wt%,粉碎后得到β-1,3葡聚糖粉末。

测定真空干燥前未添加玉米淀粉时β-1,3葡聚糖的凝胶强度,为900g·cm-2

当未添加玉米淀粉时,测定真空干燥后β-1,3葡聚糖的凝胶强度,为710g·cm-2

测定添加30%玉米淀粉的β-1,3葡聚糖产品在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为810g·cm-2

可见,添加30%玉米淀粉的β-1,3葡聚糖在真空干燥后其凝胶强度较未添加玉米淀粉的β-1,3葡聚糖提高了14.1%。

实施例2

当玉米淀粉的添加量分别为25%、35%、4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720、780和730g·cm-2

实施例3

当土豆淀粉的添加量分别为20%、30%、4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710、770和735g·cm-2

实施例4仅以蔗糖为助剂

(1)利用土壤杆菌ATCC 31749通风发酵获得β-1,3葡聚糖发酵液1000L;

(2)采用板框压滤机(1.0MPa)压滤去除清液,获得β-1,3-葡聚糖湿固体A;

(3)将步骤(2)得到的湿固体A按2%(w/v)溶于0.8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溶解2h,30MPa的中压均质后得到β-1,3葡聚糖溶胶,添加重量百分比为4%珍珠岩助滤剂,将β-1,3葡聚糖溶胶泵入压滤机(0.8MPa)内,压滤得到清液,菌体被截留于菌渣中;

(4)在步骤(3)得到的清液中用2.0mol/L盐酸溶液中和至pH 6.5-7.0,过滤,在析出的β-1,3葡聚糖沉淀物中加入2倍体积的乙醇,搅拌混合1.0h,得到的悬浊液泵入(0.8MPa)压滤机中,得到β-1,3葡聚糖湿固体B,得到的滤出液输送至精馏车间用于回收酒精;

(5)在得到的β-1,3葡聚糖湿固体B中加入β-1,3葡聚糖干重6%(w)的蔗糖,混合揉捏机充分混合后,再造粒制成小颗粒,输送入真空干燥机内,在90kPa真空度40℃温度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2wt%,粉碎后得到β-1,3葡聚糖粉末。

测定真空干燥前未添加蔗糖时β-1,3葡聚糖的凝胶强度,为900g·cm-2

当未添加蔗糖时,测定真空干燥后β-1,3葡聚糖的凝胶强度,为710g·cm-2

测定添加4.5%蔗糖的β-1,3葡聚糖产品在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为820g·cm-2

可见,添加蔗糖的β-1,3葡聚糖在真空干燥后其凝胶强度较未添加淀粉的β-1,3葡聚糖提高了15.5%。

实施例5

当蔗糖的添加量分别3%和6.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3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785和750g·cm-2

实施例6

当添加的助剂为麦芽糊精,添加量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0.6%、1.2%、1.8%、2.4%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780、810、783、790g·cm-2

实施例7

当添加的助剂为蔗糖、麦芽糊精两种组合助剂,添加量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3.0%和1.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876g·cm-2,比未添加助剂时同等条件下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高23.4%。

实施例8

当添加的助剂为麦芽糊精和小麦淀粉两种组合助剂,添加量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1.5%和2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923g·cm-2,比未添加助剂时同等条件下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高30.0%,较未干燥前的凝胶强度提高了2.6%。

实施例9

当添加的助剂为蔗糖和土豆淀粉两种组合助剂,添加量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4.0%和3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967g·cm-2,比未添加助剂时同等条件下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高36.2%,较未干燥前的凝胶强度提高了7.4%。

实施例10

当添加的助剂为蔗糖、麦芽糊精和小麦淀粉三种组合助剂,添加量分别为β-1,3葡聚糖干重的4.0%、2.0%和30%时,其余条件和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测定制备得到的β-1,3葡聚糖产品的凝胶强度分别为1028g·cm-2,比未添加助剂时同等条件下真空干燥后的凝胶强度高44.8%,较未干燥前的凝胶强度提高了14.2%。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