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得到丝材坯料;步骤三、冷拉拔步骤二中所述的丝材坯料,得到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混晶度,在保证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延伸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4826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1511014.4

  • 申请日2018-12-11

  • 分类号B21C37/04(20060101);B23P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40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冯亮

  • 地址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泾高北路中段1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57: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1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21C37/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8121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9-12-03

    授权

    授权

  • 2019-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C37/04 申请日:2018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作为制备弹簧的原材料对其加工方式、材料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无损检测均有十分苛刻的要求。目前奥氏体不锈钢丝材一般采用锻造、热轧等热加工工序与固定模拉拔冷加工工序相结合的制备工艺。现有加工工艺存在以下技术不足:奥氏体不锈钢丝材对力学性能的要求严格,对于外径小于2.0mm的丝材,其抗拉强度通常为1695MPa~2500MPa,为达到强度要求往往需要80%~90%的冷加工变形量,同时伴随着丝材延伸率的迅速下降,一般低于5%。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丝材延伸率较低,绕簧过程对模具损伤较大,成品弹簧直线度不佳,甚至出现不锈钢丝材断裂情况,因此,在保证奥氏体不锈钢丝材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延伸率,十分必要。

晶粒尺寸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细晶金属材料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量越多,材料在发生变形时同样的变形量分散到的晶粒数越多,变形越均匀,材料的硬度和塑性越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相对于细晶金属材料,部分粗晶金属材料呈现出更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好的显微硬度和塑性。混合晶粒大小的金属材料同时具有细晶金属材料和粗晶金属材料的性能,近年来,已经有关于采用不同颗粒度的碳化钨粗细搭配制取混晶硬质合金的研究出现,利用金属内部混晶组织来获得同时具有良好硬度和延伸率的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是解决传统奥氏体不锈钢丝材强度和塑性之间矛盾关系的重要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弹簧丝材在强度满足ASTM A313/A313M或GB/T 4357技术条件要求的同时,延伸率提高至6%~11%,在保证丝材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丝材的延伸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得到丝材坯料;

步骤三、冷拉拔步骤二中所述的丝材坯料,得到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将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密封于锥形铜管中,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直径为30mm~50mm。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铜管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度为15°~30°,壁厚≥10mm;所述加热处理为通过感应线圈加热,加热处理的温度为300℃~400℃。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4~18,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1.5×107N~2.5×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3cm/s~5cm/s。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8%~12%,丝材坯料的直径为2.5mm~4.7mm。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冷拉拔为通过孔型模具组进行冷拉拔,冷拉拔的道次变形量均为10%~25%;步骤三中所述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直径为1.0mm~1.7mm。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型模具组包括孔型为倒角正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圆形的孔型模具。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为强度满足ASTM A313/A 313M或GB/T 4357技术条件,延伸率为6%~11%的不锈钢弹簧丝材。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前还包括将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50℃~98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时间≤5min。

上述的一种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还包括对丝材坯料进行抛光,抛光的磨削量≤0.1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单道次冷挤压和冷拉拔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制备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强度在满足ASTM A313/A 313M或GB/T 4357技术条件要求的同时,延伸率可提高至6%~11%,在保证丝材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丝材的延伸率。

2、本发明的单道次大加工量冷挤压,可以获得呈现明显混晶组织的棒材,冷拉拔过程中丝材截面形状的变形过程为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可以依据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强度的要求调节道次,增大丝材的混晶度,提高丝材的延伸率。

3、本发明采用外壁为锥形的铜管作为保护套管,采用感应线圈将锥形铜管迅速加热至300℃~400℃,内部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温升较小,远低于铜的再结晶温度,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可直接进行冷挤压,节省工艺环节,同时冷挤压过程中,保护套管的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挤压过程锥形铜管与挤压模具之间的阻力得以降低,挤压过程棒材变形剧烈,大变形量冷挤压的工艺稳定性提高,保证挤压的顺利进行。

4、本发明对车削后的棒材采用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950℃~980℃,低温固溶处理有利于保持混晶组织;采用孔型轧制,有利于提高轧制的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加工过程对润滑性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锥形铜管和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拉拔的孔型为正方形的孔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拉拔的孔型为正八边形的孔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拉拔的孔型为正十六边形的孔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拉拔的孔型为圆形的孔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锥形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47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15°,小头端的壁厚为10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0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8,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1.5×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5cm/s,得到直径为11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5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5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0%~12%,得到直径为2.5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具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例的孔型模具组包括孔型为倒角正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圆形的孔型模具;第一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方形,第二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第三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第四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第十一道次的孔型模具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第十二道次的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

如图2~图5所示,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从圆形依次经过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和圆形;以上十二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13.88%、14.12%、15.19%、15.51%、15.80%、14.96%、14.98%、14.89%、14.68%、12.79%、12.01%和11.00%,得到直径为1.0mm,抗拉强度满足1895Mpa≤Rm≤2095Mpa,延伸率为6%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5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18°,小头端的壁厚为10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0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7,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1.7×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5cm/s,得到直径12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5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5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1%~12%,得到直径为2.5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例的孔型模具组包括孔型为倒角正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圆形的孔型模具;孔型模具均为人造金刚石孔型模具;第一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方形,所述正方形为带倒角正方形,第二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第三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第四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第七道次的孔型模具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第八道次的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

如图2~图5所示,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从圆形依次经过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和圆形;以上八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16.83%、16.77%、16.56%、16.13%、16.50%、16.83%、17.13%和17.36%,得到直径为1.2mm,抗拉强度满足1840Mpa≤Rm≤2035Mpa,延伸率为6%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3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30°,小头端的壁厚为23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40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4,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2.5×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3cm/s,得到直径为8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8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5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8%~9%,得到直径为4.7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中,冷拉拔中用的孔型模具组与实施例1中相同;

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变形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十二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15.62%、10.00%、17%、19.98%、21.22%、25.00%、19.11%、15.88%、10.79%、10.22%、10.01%和10.01%,得到直径为1.7mm,抗拉强度满足1735Mpa≤Rm≤1935Mpa,延伸率为11%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35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25°,小头端的壁厚为20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8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5,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2.3×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3cm/s,得到直径9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8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5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1.5%~12%,得到直径为3.8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中,冷拉拔中用的孔型模具组与实施例1中相同;

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变形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十二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16.13%、15.44%、15.01%、14.99%、14.85%、14.57%、14.92%、14.39%、14.58%、14.72%、14.79%和14.79%,得到直径为1.44mm,抗拉强度满足1800Mpa≤Rm≤1990Mpa,延伸率为9%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5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20°,小头端的壁厚为18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5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5,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2.0×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4cm/s,得到直径为13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6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3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1%~12%,得到直径为4.6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中,冷拉拔中用的孔型模具组与实施例2中相同;

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变形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八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24.39%、24.31%、24.69%、24.74%、24.27%、24.58%、24.54%和23.95%;得到直径为1.5mm,抗拉强度满足1870Mpa≤Rm≤1965Mpa,延伸率为9%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5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28°,小头端的壁厚为20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2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5,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1.8×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4cm/s,得到直径13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6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2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0%~12%,得到直径为3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中,冷拉拔中用的孔型模具组与实施例2中相同;

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变形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在于,八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19.00%、19.67%、19.59%、19.25%、19.46%、17.45%、16.83%和17.13%,得到直径为1.32mm,抗拉强度满足1825Mpa≤Rm≤2020Mpa,延伸率为7%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预处理

如图1,取直径为5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密封于锥形铜管2中,锥形铜管2为等内径变壁厚锥形铜管,锥形铜管2的材质为紫铜,锥度为20°,小头端的壁厚为18mm,锥形铜管2的两头用铜棒封焊,通过感应线圈对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1的锥形铜管2加热到350℃,得到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

2.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的制备

步骤一、将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进行单道次冷挤压,得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对上述密封有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锥形铜管进行单道次冷挤压,锥形铜管小头端先进入挤压模具,单道次冷挤压的挤压比为16,单道次冷挤压的压力为2.0×107N,单道次冷挤压的速度为4cm/s,得到直径为13mm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

步骤二、将上述含混晶组织的棒材置于无心车床中车削掉表面的铜皮,将车削掉铜皮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在960℃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3min,将固溶处理后的含混晶组织的棒材进行孔型轧制,孔型轧制的道次变形量为11%~12%,得到直径为4.6mm的丝材坯料;

步骤三、应用砂带抛光机对丝材坯料的表面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抛光的磨削量≤0.1mm;将抛光后的丝材坯料经孔型模组进行冷拉拔;

本实施例的孔型模具组包括孔型为倒角正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的孔型模具,孔型为圆形的孔型模具;孔型模具均为人造金刚石孔型模具;第一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方形,所述正方形为带倒角正方形,第二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八边形,第三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倒角正十六边形,第四道次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第八道次的孔型模具为圆形,第九道次的孔型模具的孔型为圆形;

如图2~图5所示,冷拉拔过程中,丝材坯料的截面从圆形依次经过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正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圆形和圆形;以上九道次的道次变形量依次为24.01%、24.25%、23.63%、23.37%、24.50%、21.16%、23.65%、20.99%和23.44%;得到直径为1.4mm,抗拉强度满足1800Mpa≤Rm≤1990Mpa,延伸率为7.5%的高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弹簧丝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