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三节连动假肢手指

一种三节连动假肢手指

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三节连动的假肢手指,包括掌指连接板,掌指轴与掌指连接板的L形拐角处转动连接,掌指轴上、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上、下掌指板,上掌指板上固定电机减速机,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四,锥齿轮四与锥齿轮一啮合,上近端指轴固定锥齿轮一、上近端指板,上近端指轴与上掌指板转动连接,上近端指板与上远端指板铰接,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双万向联轴节连接齿轮轴,齿轮轴固定锥齿轮二,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三啮合,下远端指轴固定锥齿轮三、下远端指板,并且转动连接下近端指板;掌指连接板的L形的一边通过逆平行四连杆机构与下近端指板连接,掌指连接板的L形另一边固定在假肢手的手掌上,实现手指三个指节的运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4811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阳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811509916.4

  • 发明设计人 郭新志;陈艳浩;刘延;吴贵军;

    申请日2018-12-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东瑞

  •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西段安阳工学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56: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31

    授权

    授权

  • 2019-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58 申请日:2018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肢手指,尤其涉及一种三节连动的假肢手指。

背景技术

手是日常起居生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目前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车祸、火灾等外伤的影响,我国手部缺失的患者不在手术,随着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的发展,安装假肢手是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申请采用了电机减速机驱动齿轮机构,实现近端指节的转动,同时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双万向联轴节机构,同时双万向联轴节的中间传动轴与近端指节同步转动,实现假肢手指远端指节的转动;采用逆平行四连杆机构实现掌指节的同步弯曲;实现三个指关节的运动,使假肢手指更能与健康手指弯曲角度接近,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假肢手指可以适用与左侧手指或者右侧手指,实现左侧、右侧手指的互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锥齿轮机构和双万向联轴节,实现三个指关节同步、同向运动的假肢手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节连动的假肢手指,包括掌指连接板1、电机减速机19、锥齿轮一20、万向联轴节一22、锥齿轮二23、锥齿轮三26、万向联轴节二29、锥齿轮四31,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下侧呈L形,掌指轴2与掌指连接板1的L形拐角处转动连接,掌指轴2上、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上掌指板3、下掌指板12的后端,上掌指板3上固定电机减速机19,电机减速机19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四31和万向联轴节二29的后端,锥齿轮四31与锥齿轮一20啮合,上近端指轴4固定锥齿轮一20、上近端指板5的后端,上近端指轴4与上掌指板3的前端转动连接,上近端指板5的前端通过上远端指轴6与上远端指板7的后端铰接,所述的万向联轴节二29的前端固定中间传动轴28的后端,下近端指板14上设置有中间传动轴28的转动支撑,下近端指板14的后端通过下近端指轴30与下掌指板12的前端铰接,中间传动轴28的前端固定连接万向联轴节一22的后端,万向联轴节一22的前端固定连接齿轮轴24,下远端指板16上设置有齿轮轴24的转动支撑,齿轮轴24固定锥齿轮二23,锥齿轮二23与锥齿轮三26啮合,下远端指轴27固定锥齿轮三26、下远端指板16,并且转动连接下近端指板14的前端;

所述的上近端指轴4与下近端指轴30同轴设置,上远端指轴6与下远端指轴27同轴设置;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的L形的一边向右伸出,向右伸出的L形一边的端部与连杆32的后端铰接,连杆32的前端与连杆前销轴33转动连接,连杆前销轴33固定在下近端指板14的后端左侧,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的L形的另一边向后伸出,向后伸出的L形另一边固定在假肢手的手掌上;

所述的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分别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分别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的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左掌指连接板10,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右掌指连接板13,用以实现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同步、同方向转动,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左侧固定左近端连接板9,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右侧固定右近端连接板15,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左侧固定左远端连接板8,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右侧固定右远端连接板17。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连杆32、下掌指板12、下近端指板14形成逆平行四连杆机构。

所述的锥齿轮一20、锥齿轮二23、锥齿轮三26、锥齿轮四31齿数相同。

锥齿轮二23与锥齿轮三26的小端相对设置,锥齿轮四31与锥齿轮一20的小端相对设置。

所述的下近端指板14上设置有中间传动轴28的转动支撑的结构为:中间传动轴28转动安装在中间轴支撑座21的上端,中间轴支撑座21下端固定在下近端指板14上。

下远端指板16上设置有齿轮轴24的转动支撑的结构为:齿轮轴24的前端转动安装在齿轮轴支撑座25的上端,齿轮轴支撑座25的下端固定在下远端指板16上。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的L形的一边与L形的另一边的夹角为100-120度之间。

所述的万向联轴节二29中间十字轴的几何中心与上近端指轴4的轴线重合、万向联轴节一22中间十字轴的几何中心与上远端指轴6的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电机减速机驱动齿轮机构,实现近端指节的转动,同时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双万向联轴节机构,同时双万向联轴节的中间传动轴与近端指节同步转动,实现假肢手指远端指节的转动;

2.采用电机减速机驱动逆平行四连杆机构实现掌指节的同步弯曲;

3.实现三个指关节的运动,使假肢手指更能与健康手指弯曲角度接近,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4.假肢手指可以适用与左侧手指或者右侧手指,实现左侧、右侧手指的互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三节连动假肢手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三节连动假肢手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三节连动假肢手指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三节连动假肢手指的锥齿轮和联轴节部分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除电机减速机后的远端指节与掌指节连杆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掌指连接板、2-掌指轴、3-上掌指板、4-上近端指轴、5-上近端指板、6-上远端指轴、7-上远端指板、8-左远端连接板、9-左近端连接板、10-左掌指连接板、11-连杆后销轴、12-下掌指板、13-右掌指连接板、14-下近端指板、15-右近端连接板、16-下远端指板、17-右远端连接板、18-电机座、19-电机减速机、20-锥齿轮一、21-中间轴支撑座、22-万向联轴节一、23-锥齿轮二、24-齿轮轴、25-齿轮轴支撑座、26-锥齿轮三、27-下远端指轴、28-中间传动轴、29-万向联轴节二、30-下近端指轴、31-锥齿轮四、32-连杆、33-连杆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5,本发明的一种三节连动的假肢手指,包括掌指连接板1、掌指轴2、上掌指板3、上近端指轴4、上近端指板5、上远端指轴6、上远端指板7、左远端连接板8、左近端连接板9、左掌指连接板10、连杆后销轴11、下掌指板12、右掌指连接板13、下近端指板14、右近端连接板15、下远端指板16、右远端连接板17、电机座18、电机减速机19、锥齿轮一20、中间轴支撑座21、万向联轴节一22、锥齿轮二23、齿轮轴24、齿轮轴支撑座25、锥齿轮三26、下远端指轴27、中间传动轴28、万向联轴节二29、下近端指轴30、锥齿轮四31、连杆32、连杆前销轴33,本申请按照健康人右手的手指的前后、左右方向定义本申请的前后、左右方向,以便描述本申请,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下侧呈L形,掌指轴2与掌指连接板1的L形拐角处转动连接,掌指轴2向上穿出掌指连接板1后转动连接上掌指板3的后端,掌指轴2向下穿出掌指连接板1后转动连接下掌指板12的后端,上掌指板3上固定电机座18,电机座18固定电机减速机19,电机减速机19的输出轴固定锥齿轮四31,电机减速机19的输出轴向前穿过锥齿轮四31后固定连接万向联轴节二29的后端,所述的锥齿轮四31与锥齿轮一20啮合,锥齿轮四31与锥齿轮一20的小端相对设置,锥齿轮一20固定上近端指轴4的下端,上近端指轴4上端与上掌指板3转动连接,上近端指轴4的中部与上近端指板5的后端固定连接,上近端指板5的前端通过上远端指轴6与上远端指板7的后端铰接,所述的万向联轴节二29的前端固定中间传动轴28的后端,中间传动轴28转动安装在中间轴支撑座21的上端,中间轴支撑座21下端固定在下近端指板14上,下近端指板14的后端通过下近端指轴30与下掌指板12的前端铰接,中间传动轴28的前端固定连接万向联轴节一22的后端,万向联轴节一22的前端毒攻连接齿轮轴24的后端,齿轮轴24的前端转动安装在齿轮轴支撑座25的上端,齿轮轴支撑座25的下端固定在下远端指板16上,齿轮轴24的中部固定锥齿轮二23,锥齿轮二23与锥齿轮三26啮合,锥齿轮二23与锥齿轮三26的小端相对设置,锥齿轮三26固定在下远端指轴27的上端,下远端指轴27的中部固定下远端指板16的后端,下远端指轴27的下端转动连接下近端指板14的前端。

所述的上近端指轴4与下近端指轴30同轴设置,上远端指轴6与下远端指轴27同轴设置。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的L形的一边向右伸出,向右伸出的L形一边的端部通过连杆后销轴11与连杆32的后端铰接,连杆32的前端与连杆前销轴33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杆前销轴33下端固定在下近端指板14的后端左侧。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连杆32、下掌指板12、下近端指板14形成逆平行四连杆机构。

所述的掌指连接板1的L形的另一边向后伸出,向后伸出的L形另一边固定在假肢手的手掌上。

所述的锥齿轮一20、锥齿轮二23、锥齿轮三26、锥齿轮四31齿数相同。

所述的万向联轴节一22、万向联轴节二29为十字轴式结构,采用十字轴铰接两侧的连接端,所述的万向联轴节二29中间十字轴的几何中心与上近端指轴4的轴线重合、万向联轴节一22中间十字轴的几何中心与上远端指轴6的轴线重合。

所述的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左掌指连接板10,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右掌指连接板13,用以实现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同步、同方向转动,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左侧固定左近端连接板9,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右侧固定右近端连接板15,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左侧固定左远端连接板8,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右侧固定右远端连接板17。

当控制手指弯曲时,控制电机减速机19通电,电机减速机19带动锥齿轮四31转动,锥齿轮一20转动,带动上近端指板5转动,电机减速机19同时带动万向联轴节二29转动,万向联轴节二29带动中间传动轴28转动,中间传动轴28带动万向联轴节一22转动,万向联轴节一22带动齿轮轴24转动,齿轮轴24上固定的锥齿轮二23转动,锥齿轮三26转动,下远端指板16转动,另外,由于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左掌指连接板10,上掌指板3与下掌指板12的右侧固定连接右掌指连接板13,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左侧固定左近端连接板9,上近端指板5与下近端指板14的右侧固定右近端连接板15,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左侧固定左远端连接板8,上远端指板7与下远端指板16的右侧固定右远端连接板17,上近端指板5转动,下近端指板14转动,掌指连接板1、连杆32、下掌指板12、下近端指板14形成逆平行四连杆机构,且掌指连接板1的L形一边固定在假肢手的手掌上,所以下掌指板12转动,且与下近端指板14同向转动,实现假肢手指的弯曲,使用过程中电机减速机19的转动角度向掌心方向转动时,即手指弯曲时,电机减速机19 转动角度,使万向联轴节一22、万向联轴节二29的前、后端的轴间角最大不超过45度,上掌指板3、上近端指板5、上远端指板7相互转动角度在45度范围内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提高万向联轴节一22、万向联轴节二29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控制电机减速机19反向转动,实现上掌指板3、上近端指板5、上远端指板7的展开运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