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

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确定第一锅具与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根据温度AD差值及预设的第一锅具在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所对应的温度AD值,确定第二锅具在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所对应的温度AD值;根据锅具类型,采用预设的第一锅具在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所对应的温度AD值或第二锅具在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所对应的温度AD值,对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2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37932.0

  • 发明设计人 秦继祥;

    申请日2017-07-2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胡海国

  •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38: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0

    授权

    授权

  • 2019-03-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C7/08 申请日:2017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油温定温控制方法是不同类型的复底锅具在相同的目标定温档位都对应采用同一个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如430复底锅具和304复底锅具在60℃的定温档位都采用十六进制的温度AD值“0x20”来进行油温定温控制。然而,电磁炉在相同的目标定温档位都对应采用同一个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时,会使得某些类型的复底锅具的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如出现油温定温偏低或偏高的现象,当油温定温偏低时,则达不到想要的定温效果,当油温定温偏高时,则存在锅具起火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旨在有效地解决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所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

S20,根据所述温度AD差值及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S3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一锅具时,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一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

S4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二锅具时,根据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所述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二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S01,分别获取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四温度AD值;

S02,根据所述第三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根据所述第四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AD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AD值时,按照以下预设的第一计算规则,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AD2=AD1-T*|ΔAD1-ΔAD2|;

其中,AD2为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1为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T为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ΔAD1为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2为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AD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AD值时,按照以下预设的第二计算规则,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AD2=AD1+T*|ΔAD1-ΔAD2|;

其中,AD2为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1为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T为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ΔAD1为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2为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具为430复底锅具,所述第二锅具为304复底锅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所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MCU以及存储在所述MCU内并可在所述MCU上运行的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温度采样电路,用于输出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四温度AD值;

所述电磁炉的控制程序被所述MCU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炉,所述电磁炉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所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S20,根据所述温度AD差值及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S3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一锅具时,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一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S4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二锅具时,根据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所述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二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本发明提出的该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通过针对不同的锅具类型采用不同的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该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电磁炉的油温定温控制系统中,用于解决现有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锅具和所述第二锅具均可以是任一一种类型的锅具,如340复底锅具或304复底锅具等。本实施例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首先是根据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ΔAD1-ΔAD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锅具为340复底锅具,340复底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为0.64;假设所述第二锅具为304复底锅具,304复底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为0.58,则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具(即340复底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与所述第二锅具(即304复底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ΔAD1-ΔAD2|=|0.64-0.58|=0.06。

S20,根据所述温度AD差值及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确定了所述第一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ΔAD1-ΔAD2|后,则根据所述温度AD差值|ΔAD1-ΔAD2|以及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1,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指的是电磁炉上已设置的任一一个目标定温档位(如60℃定温档位、80℃定温档位、100℃定温档位或120℃定温档位)所对应的温度。本实施例中,对于电磁炉上的每个目标定温档位,都对应有一个预设温度AD值,本实施例是以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预设温度AD值为例来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锅具为340复底锅具,电磁炉上的上述各目标定温档位所对应的的预设温度AD值如表1所示。

表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大于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时,则按照以下预设的第一计算规则,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AD2=AD1-T*|ΔAD1-ΔAD2|;

其中,AD2为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1为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T为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ΔAD1为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2为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小于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时,按照以下预设的第二计算规则,确定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

AD2=AD1+T*|ΔAD1-ΔAD2|;

其中,AD2为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1为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T为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ΔAD1为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2为所述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具为340复底锅具,第二锅具为304复底锅具。由于340复底锅具(即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0.64)大于所述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0.58),因此,按照上述第一计算规则(即AD2=AD1-T*|ΔAD1-ΔAD2|)确定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例如,340复底锅具在60℃定温档位所对应的预设的温度AD值AD1为0x20,则304复底锅具(即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60℃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AD2=AD1-T*|ΔAD1-ΔAD2|)=0x20-60(|0.64-0.58|)=32-60×0.06=32×3.6(约等于4)=28=0x1C(十六进制)。本实施例根据上述表1以及上述第一计算规则(即AD2=AD1-T*|ΔAD1-ΔAD2|),可得到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上述各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如表2所示。

表2

S3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一锅具时,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一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

S40,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二锅具时,根据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所述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二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一锅具时,则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一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所述第二锅具时,根据所述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所述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所述油温控制规则,对所述第二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例如,假设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锅具为340复底锅具,所述第二锅具为304复底锅具,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340复底锅具时,则按照上述表1所示的340复底锅具(即第一锅具)的油温达到各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预设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油温控制规则,对340复底锅具(即第一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当所述电磁炉上的锅具为304复底锅具时,则按照上述表2所示的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的油温达到上述各目标定温档位温度时所对应的温度AD值以及预设的所述油温控制规则,对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进行油温定温控制。即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的锅具类型采用不同的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

本实施例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通过针对不同的锅具类型采用不同的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照图2,基于本发明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S01,分别获取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四温度AD值;

S02,根据所述第三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以及根据所述第四温度AD值确定所述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ΔAD1-ΔAD2|之前,需要分别获取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AD3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四温度AD值AD4,然后根据所述第三温度AD值AD3确定所述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以及根据所述第四温度AD值AD4确定所述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为100℃。具体地,假设所述第一锅具为340复底锅具,所述第二锅具为304锅具,如果所获取到的340复底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100℃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AD3为0x40,获取到的所述304复底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100℃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AD4为0x3A,则所述340复底锅具(即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0x40/100=64/100=0.64,所述304复底锅具(即第二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0x3A/100=58/100=0.58。然后,本实施例根据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一温度AD值ΔAD1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所对应的第二温度AD值ΔAD2,确定所述第一锅具与所述第二锅具油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的温度AD差值|ΔAD1-ΔAD2|。

本实施例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通过针对不同的锅具类型采用不同的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101、MCU102以及存储在所述MCU102内并可在所述MCU102上运行的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0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10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01,用于输出第一锅具在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三温度AD值以及第二锅具在所述电磁炉上加热时油温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所对应的第四温度AD值;所述电磁炉的控制程序被所述MCU1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通过针对不同的锅具类型采用不同的温度AD值来进行油温的定温控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磁炉油温定温控制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该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工作原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电磁炉采用了上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电磁炉具有上述电磁炉不同锅具的油温兼容控制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